强化财政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020-02-22
近年来,交口县财政局狠抓财政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深度嵌入到预算管理全过程,初步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绩效管理体系,并形成了评估实施统一组织、评估内容上下衔接、评估重点有所区分、评估方法综合利用、评估结果奖惩并用的绩效管理机制,有力地推动了财政的科学化、高质量化发展。
一、以理念引领为核心,明确高效财政新思路
交口县财政局紧跟政策导向,将传统的财政绩效评价由单一的财务评价转变为包涵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的综合系统。一是在绩效评价总体意识上,逐步由重投入、重支出不断向重管理、重绩效转变,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绩效管理理念;二是明确绩效评价主体从项目向政策和部门整体扩展,从转移支付向政府财政运行扩展,形成财政预算、部门预算、政策项目全方位的绩效管理格局,力争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三是把绩效评价深度融入到年度预算的决策、编制、执行、决算、监督全过程,逐步形成具有约束性的支出框架,为财政中期预算编制提供数据支撑,不断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的可持续性。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夯实绩效管理新基础
一是出台《交口县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交口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交口县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管理办法》等系列规范性文件,规范了绩效评价工作的内容、目标、程序、方法和评价办法以及结果的应用方式;二是重点突出事前绩效评估、审核作用。300万以上的项目,通过评审答辩会,形成资金竞争性分配效果,300万以下项目,根据事前绩效评估得分,从项目库中从高到低选取;三是明确了事中、事后绩效监控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将责任分解到股室和预算单位的具体工作人员,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根据诫勉教育的六种情形和效能告诫的九种情形,加大效能问责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以稳中求进为基调,推进目标管理全覆盖
交口县财政局与各预算单位协同配合,共同建立分类绩效目标指标库,完成前置绩效目标申报、论证、审核工作,实现绩效目标与项目储备库无缝对接管理,为后续绩效目标编制及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一是抓好财政专项支出绩效事前考评。300万以上的专项项目全部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凡是按规定纳入绩效考评范围的专项项目,如果没有进行事前绩效审核的,预算不予安排资金,凡经事前绩效审核通过的项目,都启动相应的事中、事后绩效检查评估程序;二是以专项扶贫资金为切入点,全程定期不定期接受人大、政协的实地调研查看,不定期组织集中座谈、汇报,通过不断优化绩效跟踪的方式和流程,逐步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三是逐步扩大考评范围,今年又增了加民生等19类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涉及金额5亿元,占今年决算总额的35%。
四、以督导检查为抓手,保障绩效管理高质量
一是强化督办力度,发放督卡,强化对督办工作的实时监控、及时提醒和催办,全年发放督办卡37份,提醒卡64份,全部得到落实;二是加强执行绩效基本制度情况的检查,建立检查台账,及时预警纠偏,实现对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全过程科学、有效的动态监控,全面提升财政监督能力;三是抓好预算单位的绩效工作考评,年底深入各预算单位对每一项考核指标进行现场察验打分,“优秀”下一年优先考虑;“良好”“合格”下一年正常申报,“不合格”实施绩效问责,下一年不再安排项目资金。
五、以“第三方”评价为重点,保证绩效管理精准化
要提高评价质量,还要“借智借力”,“第三方”公司按照预设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绩效指标框架,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独立出具的评价意见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指导性。一是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实现了财政资金“四本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绩效自评全覆盖;二是根据“第三方”评价意见,在统筹整合和投入规模、投入方向、使用方式、管理模式上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整,先后修改完善各类方案、制度40余次,逐步修正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三是根据评价结果,对已不适合当前事业发展和外部政策环境条件且绩效较低的专项资金做出了调整,所涉数量从2018年的39项压减到2019年的21项,充分体现了绩效管理的精准化。
六、以评价结果为依据,推进高效财政新机制
按照绩效管理注重结果导向,以及培育部门支出责任意识的理念,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实现多元化。一是每年形成整体工作报告、重点绩效评价报告,为县人大和县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和行政问责的依据;二是县直各部门将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情况和重点绩效评价项目的第三方绩效评价情况,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涉及的责任问题,作为领导干部选拔、考核依据,尤其在监督问责方面,依法对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开展审计监督,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还要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