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体育养生在高职院校教学开展的模式构建

2020-02-22陈靖宇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

陈靖宇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都工作在岗位第一线,劳动时间长、强度大、身体健康条件要求高,自主支配的健身时间少,所以对于运动条件要求低、运动效果好的传统体育养生项目需求则更为强烈。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引入学校教育不仅可以加大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增进学生健康,同时也可以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系统、科学、规范地传承。

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教学开展模式,传统体育养生教学开展也应有其独特的模式,但目前传统体育养生教育在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教学开展模式。安徽亳州因历史名人华佗创编了五禽戏,所以传统体育养生在亳州的开展一直就有较好的传统。本文在亳州高校进行传统体育养生教学的基础上,尝试对高校传统体育养生教学开展模式进行探讨。

一、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特点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分析

传统体育养生教学模式采用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建立在对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本身特点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可以将教育方法、方式、策略、理念于一体的实践模型付诸实施。

1.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特点。

(1)文化属性特点。传统体育养生,是为了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而划分的,专指在历史上流传于民间以养生为目的而诞生、以身体运动为基本形态,配合呼吸、调心一类运动项目的统称(1)魏刚.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16-17.。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大都起源于古代导引术,不单有肢体动作,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中医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文化,是以肢体动作为外部特征的文化载体。所以在高校传统体育养生的教学不应单单是术式的教学,同时也包含无形的知识文化教育。

(2)项目运动特点。以儒、释、道为文化基石的中国文化,思想上追求个人的修为、自然、中庸、和谐。受此影响,我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常表现出含蓄、重德和重个人修为的内敛文化特征。动作上以圆活、缓慢、动静相兼、松紧有度为主要表现方式,运动量上遵循东汉神医华佗的“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的养生理念(2)范铜钢.养生典籍功法技术挖掘整理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6:18-19.。所以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从动作难度、强度以及运动量上来看都是相对温和的,一般身体健康的同学都可以参加学习。

2.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分析。

(1)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设时间。高职院校大多体育教育课程开设时间为2-3学期,课程教学学时数一般在60-100学时之间,相对来说教学时间较短,如果没有课外课程拓展的话,基本达不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4个学期共计144学时)要求。所以在有限的体育课程开设期间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2)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由于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传统中医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所以要求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目前高校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在这方面的学习涉及较少,升入高校后,普通专业的学生对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中医文化的接触并没有明显增加,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相对贫乏,甚至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误解和排斥,所以需要在教授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时多给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

(3)身体素质具备的条件。由于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目标人群主要是普通人,习练时主要追求健康的效果,不追求动作的完美度。动作虽然有标准但要求因人而异,只要做到对习练者本人产生有效运动刺激从而促进健康,习练目的就达到了,所以总体难度不大,身体健康的高校学生学习和习练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动作都没有大的难度。高校学生基本上在中小学都经历了体育教育,基本的动作表述和对动作的模仿学习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肢体的协调性和力量也都能达到学习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学习和习练条件,所以在身体素质具备的条件方面可以达到学习的要求。

二、传统体育养生教学开展模式的构建

1.依据各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师的培养计划。教师是教育的第一执行者,传统体育养生能否正常开展,首先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这方面的教学能力。由于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教学在高校的开设时间较晚,特别是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和体育院校的教育专业开设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教学则更晚,培养的相关专业教师就相对较少,大部分高校一般没有传统体育养生专业的教师,在教学开展中最大的障碍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性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具有较好的健身、健心价值,但这些项目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很少开设。这些原因促使各校需要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培养,制定教师的培养计划。通过让教师自学、外出接受培训、请专业人员到校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体育教师在传统体育养生方面的业务能力,起到以传统体育养生教育为牵引,综合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的目的。

2.依据项目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合理选择传统体育养生教学内容。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形成过程当中,产生了数量繁多、以养生为目的的体育项目,仅2001年后由国家体育总局气功管理中心陆续推出的健身气功种类就达12种,所以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教学项目需要有一定的选择性。

在对传统体育养生项目选择上一个重要的原则是项目适合众多人群习练和便于交流,也就是项目的选择要具备“共性”或者“个性”两个特点。选择“共性”强的项目好处是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相对成熟的教学推广体系,项目知名度高有利于较短时间内取得教师和学生的共识,达成思想上的接受。选择“个性”突出的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如一些国家级或者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结合地方体育的特点,突出地方体育特色。项目引入时最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对教师进行培训,这样能较快形成教学条件,有利于项目的高质量教学以及活动的开展。

3.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传统体育养生教学标准。传统体育养生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各校各专业的教学标准需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来制定。传统体育养生教学标准的制定可以参照国家体育总局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行动计划(2019—2021年)》和对外招标形成的《健身气功运动标准体系》,形成较稳定的教学方案,为开设传统体育养生教学形成指导性文件。

4.以教学标准为基准,优化传统体育养生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以传统体育养生教学标准为基准,针对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制订教学计划、设定教学项目课时比重、课堂教学的实施、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等。课程标准对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做了框架性要求,具体如何实施达到所规定的要求,必须要靠细化性的工作,包括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课时比重的合理分配、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与实施等工作。对于细化性的工作除了初始要参考教学建议和兄弟院校的做法外,还需经过几年的实际教学经验的积累,并针对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不断总结、调整和优化,最后才能形成一个相对理想的课堂教学体系。

5.执行“三教改革”要求,以设定的传统体育养生教学项目为切入点,打造教学内容的理论体系,形成特色教材。在《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把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列为指导思想的一个维度(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6/t20190618_386287.html,2019-06-11/2020-08-15.,并纳入了实施要求。可见教材的改革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根据文件的指导精神可以清晰的感知对教材的要求是强调其适用性,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国内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体系还不够系统和完善,特别是一些地方性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和一些非遗项目,理论体系更是缺乏。所以这就要求各校在引入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时,需要以设定的传统体育养生教学项目为切入点,打造教学内容的理论体系,形成特色教材。完善教学内容的理论体系需本着科学、严谨的精神,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情,理论与实践并重。对于流传在民间的传统体育养生项目需规范动作过程描述,明确动作标准,系统阐述健身机理等。

6.拓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丰富课程资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表现出的高效化是以前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疫情期间的网课教学,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度。相信即使疫情结束,有组织的线上教学和学习的比例也会明显超过疫情前的状态,信息化技术利用手段也会更加多元化。利用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目前教育部正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在职业教育的融合应用,实际上就是指导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职业教育教学方式优化的需要。

随着5G技术的推广,教学方式将会有更多的改变,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式会更加融合,真正达到智能化教学,教学质量将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信息化技术在传统体育养生教学中的应用同样也会越来越广泛,也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对健身机理或者动作要领的讲授,如果能利用图片、动画、甚至建模的形式进行表达则更直观,对于某一项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概述如果能用课件、微视频的形式表达则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效果也会有更大的提高。

7.营造校园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学习氛围。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对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开展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不仅彰显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发展,而且对于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都有一定的帮助。在校园内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方法有很多,如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成立传统体育养生俱乐部,定期举办校级、院级比赛,或者组织学生教师外出参加相关比赛,制作标语、科普画册等。成立传统体育养生俱乐部,可以吸引对传统体育养生感兴趣的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学习和锻炼,以此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形成“羊群效应”;定期举办学校内部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比赛有利于提高学生、教师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平时的教学质量和课外活动的练习质量;组织学生教师外出参加相关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和教师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竞技水平,而且也是对外展示学校师生良好教育素养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校声誉;制作标语、科普画册等是在校园进行有形宣传,提高师生尊崇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知识学习的动力。当然营造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学习氛围的方法还有很多,各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可行方法努力营造学校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提高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学习质量。

三、结 语

传统体育养生教学开展模式是集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教育方法、教学方式、实施策略、文化传输理念于一体的教育模型,是一个架构式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初步实施传统体育养生教学时这些关键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具体实施细则需要根据不同的境况做出不同的规划,并随传统体育养生教育的不断深入做出优化和调整。

猜你喜欢

传统体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