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峨山文人诗音韵研究

2020-02-22赵锦华罗雅馨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峨山平声押韵

赵锦华,罗雅馨

(玉溪师范学院 文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历史文化悠久,民族众多,现有彝、汉、回、哈尼等22个民族。彝族为峨山世居民族,元代始有少数汉族、回族、哈尼族、蒙古族陆续迁入。明清时期,因军屯、商屯、游宦、贬谪、躲避灾祸等原因大量汉族迁入峨山,汉族人口剧增,但彝族仍为主体民族,他们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长期聚居、交融。而作为峨山迁入人口最多的汉族,逐渐成为县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坚力量,对当地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汉语的推广和方言的形成。

一、明清峨山文人诗概况

峨山汉文学创作,元代以前作品现尚未发现。明清时期文学集中国历代文学之大成,是小说创作黄金时期,在诗歌成就不如小说的大背景下,峨山汉文学却与之大不同,峨山明清作品有诗歌、文赋、碑记、石刻、墓志铭等,尤以诗歌最盛。特别是清代,峨山汉语诗歌与云南诗歌同步:创作进入了黄金期。

(一)明代诗歌

经考证,明代峨山文人诗歌多散佚,梁耀武《康熙玉溪地区地方志五种》收录了13人的15首诗,其中峨山籍诗人4人作诗6首:董文焕(天顺举人,逢溪县知县)《香柏古祠》;董琰(弘治举人,广东揭阳知县)《灵湫异迹》;何相(弘治举人,知县)《桂峰叠翠》;杨芳春(贡生,浙江诸暨县丞)《咏泮池》《夜游东桥玩月》《渔石回澜》。流官诗人9人作诗9首:李璧(同知,广西举人)《题壁》;张守仁(举人,万历教谕,镇南人(1)镇南,今楚雄。)《初春游如是庵》;周澄(天顺间教谕,四川南溪人)《东桥夜月》;简嘉礼(知县,四川蒲江人)《题庄愍公父子》;曹安(训导,华亭人(2)华亭,今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题庄愍公父子》;洪九思(教谕,云南人)《龙江渔唱》;缪白(弘治间教谕,云南呈贡人)《芹沼拖蓝》;林锦(训导,大理人)《龟岭樵歌》;陆荣焯(江南人)《东桥夜月》。

(二)清代诗歌

较之明代峨山诗歌,清代峨山文人诗保留相对较多,据查证《峨山名人遗著》《静园诗草》、(康熙)《嶍峨县志·艺文》等共收录317首,诗人可分为峨山籍和流官两类。

1.峨山籍诗人27人283首诗:周于礼(乾隆辛未进士,江南道监察御史、鸿胪寺少卿、通政司参议、大理寺少卿等)《石虬亭》《两头河》《不寐》等127首,王杞(康熙举人,教谕)《怪石垂松》,江权《攀辕吟赠徐逊夫太守》,孙绍敖《增徐逊夫太守》2首,徐硕士(乾隆辛酉举人,宝丰令、徽州知府)《新安留别》5首,王嗣勤(道光举人)《游桃源洞》《九日登高》《落花声》等14首,金云槐《攀辕吟赠徐逊夫太守》,胡福遐《徐峨峰慈谷舆诵》,王肃(康熙举人,姚安府教授)《游桂峰山》,周希旦(康熙庠生)《南寺晨钟》《如是庵步韵》《星回节》等10首,董良弼(3)董良弼,生卒不详,嶍峨县人,清康熙二十六年(1697)参与编修《嶍峨县志》。《游如是庵即事》《和前题元韵》《过汤泉》等8首,徐芝(举人)《菉竹窝乐山草堂》《游菉竹窝观仙人房》等5首,王建业(庠生)《前题》《菉竹窝》《赠小法那柏氏》,董默庵《秋日馆中书感》,周静溪(同治举人)《游如是庵》《元江道中》《法寄迟消息阳绝等》等88首,杜宣(嘉庆辛酉进士,由内阁中书改任四川新都县知县)《赤字岩》,朱弼《南寺晨钟》,魏光柞(庠生)《桂峰叠翠》,释光电《秋兴一律》,郑文进(贡生)《怪石垂松》,王昌祜(庠生)《芹沼拖蓝》,王枫(贡生)《南寺晨钟》,董兆龙(贡生)《龙江渔唱》,王时敏(举人)《元旦柏孺人杨氏七旬》,董复乾(廪生)《题菉竹窝》《孟冬柏孺人王氏六旬》,周孜《咏峨阳八景》,董贯之《书赠鲁梓材》3首。

2.流官诗人12人34首诗:杨高德(太和,今大理人,同治解元)《菉竹山庄词》,陈浩(昌平人)《步东坡原韵题周立崖听雨楼帖》,陆绍闳(江南淞江府华亭县人,贡监,康熙间嶍峨知县)《葡萄花》《和前题元韵》《峨阳五日有怀》《吊董庄愍公》,毛俊(金川,今四川人)《题董庄愍父子》,彭学曾(江苏人)《桂峰晓雨》《等平顶山怀古》《东桥夜月》等10首,罗元琦(石屏人,知县)《嶍峨郊行》,吴珏(乾隆安徽歙县人)《送徐太守逊夫归嶍峨》,万崇义(大理岁贡,康熙间嶍峨县教谕)《初入嶍峨感赋》,梁煃午(昆明举人,教谕)《柏景陶学兄以怀古诗见示,读之击节,为赋柏梁以赠之》,薛祖顺(江苏常州武进县人,康熙进士,嶍峨知县)《东桥夜月》《南寺晨钟》《龙江渔唱》等8首,邢液(昆阳岁贡,康熙间嶍峨县训导)《登大士阁眺远》,于仁(举人,训导,缅宁人(4)缅宁,今临沧。《峨山彝族自治县志》(中华书局,2001:877)一说“于仁,嶍峨县人,咸丰举人,任嶍峨县儒学训导”。)《忆访小法那,游柏乐山偕柴道人菉竹窝隐居遗迹》4首。

综上,云南涌现大批如王崧、师范、陈诏、李因培、钱士云、刘大绅、赵廷玉、朱圣哲等名声赫赫的诗人,峨山也出现了五典文衡、手法炉火纯青、得人盛赞的土著诗者周于礼、周静溪等,并且文学成就超过了流官。

峨山籍诗人史料虽记载较少,但寥寥痕迹亦可窥才情造诣不输流官,带着浓郁地域气息,娴熟地以宴饮、赠答、行旅、送别、咏物、怀古、禅隐等多样题材,继承和发展了中国诗风,诗歌创作取得长足发展。

二、明清峨山文人诗用韵分析

用韵,是诗歌格律的重要特征,古体诗、近体诗虽格律不同,但绝大多数诗歌都是有韵的,同时,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5)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2000:4.,不同时期的用韵,反映着时代的规范,也昭示诗人的喜好及诗人的实际语音情况。分析明清峨山文人诗歌用韵,能较好的揭示明清时期峨山汉语的推广情况和诗人们的喜好和时音。

(一)用韵基本情况

传世的332首明清峨山文人诗,其作诗用韵(6)文中的押韵,原则是韵腹相同,如有韵尾则要求韵尾相同。多依照“平水韵”韵部,同时亦有邻韵通押、换韵和出韵情况。

1.一韵到底。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7)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2000:6.,“一韵到底”指一首诗只用同韵部韵字。明清峨山332首文人诗中,有276首诗整首诗只押同一韵(占比83.13%,明诗有15首),其中271首(明诗15首)押平声韵,5首押仄声韵。这部分诗较为严格的遵循平水韵106韵苛刻的用韵规范,不用临韵、近韵,不通押,不混合使用。

2.邻韵通押。“实际语音起了变化,押韵也就不那么严格。中晚唐用韵已经稍宽,到了宋代以后,古风的用韵就更宽”(8)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2000:67.。邻韵通押是针对“平水韵”弊病的一种补救措施,也是语音发生变化的力证。明清峨山文人诗共24首有邻韵通押情况(占比7.23%,明诗1首),如明代何相《桂峰叠翠》韵字“风峰/浓容钟”为“东冬”通押,清代周于礼《南昌却寄叶谷渠并怀对松云岩丹颖长歌》韵字“晡壶图呼途株殊夫孥湖逋纡/疏书馀予墟”,是虞韵与鱼韵邻韵交叉混用,实现和谐通押。其他如周于礼《上饶江孤严矗立,家二兄云共登艾山望鼓子洋似此因赋记之》江/阳韵、《作布幔御寒即题》寒/删韵、《为韵作短句(其三)》愿/阮韵、《为韵作短句(其四)》纸/寘韵、《李宋二生偕仇李庀君过访》鱼/虞韵、《题李翼兹出塞图》养/漾韵等邻韵通押,江权《攀辕吟赠徐逊夫太守》御/遇韵通押,王嗣勤《侨居即事》纸/荠通押,金云槐《攀辕吟赠徐逊夫太守》遇/麌/御韵通押,周静溪《元江道中(其二)》寒/元韵和《钱伯勳同年将归邀登陶然亭》先/删韵通押,董复乾《孟冬柏孺人王氏六旬》筱/皓韵通押等,既有平声邻韵通押,也有仄声邻韵通押,其邻韵通押情况与清代戈载《词林正韵》的分类、界定一致。

3.换韵。一韵到底或邻韵通押,宽泛说来都算是一诗压一韵,明清峨山文人诗存在有规律的一诗押几韵情况,即换韵,共有16首(占比4.82%,全是清代诗)。其换韵方式多种多样:(1)有规律的几句一换韵。如周静溪《感生日那不悲·滇中怀古》韵脚“多河/颜环/开哀”分属歌韵、删韵、灰韵,《梦菽园弟》韵脚“钱年/亲辛/知时/孤芜/”分属先韵、真韵、支韵、虞韵,两首诗均是规律地四句一换韵;周静溪《游颐和园归仲良出诗二首索和》(其二)的韵脚“寻金心临/嵬臺来灾”分属侵韵、灰韵,是八句一换韵。(2)或平声连用,或平仄交替使用。如上文周静溪《感生日那不悲·滇中怀古》《梦菽园弟》韵脚都是平声连用,周于礼《石虬亭》韵脚“线见/者下雅马/云勋/数柱土古”分属去声霰韵、上声马韵、平声文韵、上声麌韵,平仄交替使用。换韵中,平仄交替情况居多,平声连用较少,无仄声连用情况。

4.出韵。按照平水韵、邻韵通押规定,诗中运用了不同韵部的字即为出韵。明清峨山文人诗中共16首出韵(占比4.82%),且几乎都是一字出韵。如周于礼《飞云岩》韵字“山攀/焰/闲还”,“山攀闲还”为平声删韵,“焰”却为去声艳韵;周于礼《自镇远抵常德舟行杂咏(其十一)》韵字“潜严拈/汉/觇”,“潜严拈觇”是平声盐韵,“汉”却是去声翰韵。平仄不能通韵,入声字更不能与其他各声通韵(9)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2000:67.,如周静溪《杂感四首(其三)》韵字“鸣轻平京/月”,一“鸣轻平京”是平声庚韵,“月”却是入声月韵。综上,传世的332首明清峨山文人诗,16首明诗,有15首不仅整首诗押同一个韵,还押平声韵,有1首邻韵通押,也是平声韵,明诗没有换韵和出韵情况;316首清诗,有261首一韵到底(256首押平声韵、5首押仄声韵),23首邻韵通押,16首换韵,16首出韵。明诗押韵可谓严格,恪守规矩;较之明诗,清诗数量多,诗人也多,虽出韵诗数量不多,但押韵情况较为复杂,不仅押韵方式多,还存在押仄声韵情况,押韵可谓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可看到诗人对语言的运用随性自如。

(二)峨山方言对古音的保留

以今音去判断,与普通话韵母作比较,明清峨山某些文人诗的韵脚在现代诗歌、普通话中是不押韵的,但在峨山方言中却是押韵,此类情况共有47首。押方言韵情况,朔其源头,又可分为两种:(1)方音承袭平水韵及邻韵通押规律(共45首);(2)古诗出韵,却契合峨山方言押韵规律(共2首)。

1.方音承袭平水韵及邻韵通押情况。

(1)平水韵东冬、董肿、送宋韵与方言中ong、eng、ueng韵字的押韵(20首)。平水韵东冬、董肿、送宋(ong、eng、ueng)3组韵字在《中华通韵》中分属雍(ong)英(eng、ueng)韵,雍英二韵不可押韵,峨山方言却可以押韵。峨山明诗1首(峨山籍诗人何相《桂峰叠翠》)及清诗19首(峨山籍诗人6人14首,流官2人5首)有突出反映,如周于礼《舟过余干呈家二兄二首》(其一)、徐芝《菉竹窝乐山草堂》、王嗣勤《菊影》等押东冬韵,其韵脚“风峰翁丰/浓容钟鸿通空中宫”在普通话中分属eng、ueng与ong两组韵,不押韵,但在峨山方言中可押韵——峨山方言特点是:韵母eng遇到声母b、p、m、f后全读作ong;ueng韵字全读作ong(10)李德寿.峨山人学话手册[M].玉溪:玉溪行署教育局,1989:14.。

(2)平水韵歌、哿、个3韵与方言中e、o、uo等3组韵字押韵(15首)。平水韵歌、哿、个3韵(e、o、uo)在《中华通韵》中分属鹅(e)喔(o、uo)韵,鹅喔二韵不能押韵,峨山方言却可押韵。峨山明诗3首(峨山籍诗人1人1首、流官2人2首),如杨芳春《夜游东桥玩月》(韵字:何过河娥——歌韵)、李璧《题壁》(韵字:峨戈波歌坡阿过他——歌韵)、陆荣焯《东桥夜月》(韵字:波萝多磨歌——歌韵);清诗12首(峨山籍诗人6人10首,流官2人2首),如周于礼《重九日登明远楼即席得五律(其三)》(韵字:多魔歌河——歌韵)、《赋谢笠庭墨竹二首(其一)》(韵字:何歌河多——歌韵)、胡福遐《徐峨峰慈溪舆诵》第二四两句韵脚(韵字:裏左——哿韵),以及王建业《前题》《菉竹窝》、周静溪《感生日那不悲·滇中怀古》《感生日那不悲·怀古杜宣六绝(其一)》、杜宣《赤字岩》、董良弼《游如是庵即事》、董复乾《题菉竹窝》,其韵脚“何河娥峨戈歌阿柯和/波坡磨过萝多窝裹左”都是平水韵歌韵或哿韵字,在普通话中分属e与o、uo两组韵,不能押韵,在峨山方言是押韵的:“何河娥峨戈歌阿柯和哦”等韵母都读作o;uo遇到d、t、n、l、g、k、h,都变成o,“过多窝裹左”复韵母uo单韵化为o(11)李德寿.峨山人学话手册[M].玉溪:玉溪行署教育局,1989:15-16.;峨山方言中没有uo韵,峨山方言的o韵字比普通话多,包括了普通话读作uo、o两韵地全部字,以及与g、k、h、零声母相拼的部分e韵母字(12)吴积才,颜晓云.云南方音辨正[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59.。

(3)平水韵侵、寝、沁韵与in、ün韵字的方言押韵(10首)。平水韵侵、寝、沁三韵(in、ün),在《中华通韵》中归属“恩”韵(in、ün、un、en),这“恩”韵实则是现代版的邻韵通押,这3韵在峨山方言中归属同一个韵(in)。明清峨山文人诗押侵、寝、沁韵的共10首(主要是清诗,峨山籍诗人2人9首,流官1人1首),如周于礼《飞云岩(其四)》韵字“寻琴侵音”、《自镇远抵常德舟行杂咏(其十二)》韵字“潯襟阴吟”、《戊戍九秋访竹坪给谏於单父万里心交五日留款酒酣耳热不自觉悲喜之集焉括数日情话得四诗即用留别》4首诗的韵脚“寻音心林”,周静溪《龙马道中》“寻音吟深”、《杂感四首(其一)》“侵心寻琴”、《游颐和园归仲良出诗二首索和》其二之第二四六八句韵脚“寻金心临”,流官于仁《忆访小法那游柏乐山先生偕柴道人菉竹窝隐居遗迹》(其三)“人驯尘因” 等(13)“驯、因”二字,在临沧方言中也为齐齿呼。,其撮口呼韵字“寻潯驯”与齐齿呼韵字“琴侵音吟心金临因”等在《中华通韵》中算是邻韵通押,但在平水韵、峨山方言中是一韵到底——峨山话无撮口呼各韵母,普通话的ün与峨山话的in相对应(14)李德寿.峨山人学话手册[M].玉溪:玉溪行署教育局,1989:10.。

2.古诗出韵,却契合峨山方言押韵规律。明清峨山16首出韵文人诗,按照平水韵、邻韵通押规律属于出韵,普通话、《中华通韵》也不能押韵,经对比研究,有的诗却体现为韵谐声美的押峨山方言韵,此类情况共反映在2首诗歌中:

(1)真韵与庚韵字在方言中可押韵。周静溪《打铁关》前八句押灰韵,第十、十二、十四句韵字“程横争”归平声庚韵,末句韵字“尘”属平声真韵,庚真二韵不属邻韵,不可通押,“尘”字在诗中出韵了;《中华通韵》en归恩韵,eng属英韵,恩英二韵不可押;前鼻韵与后鼻韵在普通话中也明显是不同的两组韵。但在峨山方言中却是合理、和谐的押韵,因为除了b、p、m、f后的eng、ueng变音为ong,其他情况下的eng都变音为前鼻音,确切说是eng韵并入鼻化en韵(15)李德寿.峨山人学话手册[M].玉溪:玉溪行署教育局,1989:7.。

(2)特殊的“轴”字:音zhu2。周于礼《白水河》韵字为“驰之(平声·支韵)/际异(去声·霁寘韵·邻韵通押)/强霜(平声·阳韵)/海在(上声·贿韵)/冥青(平声·青韵)/五(上声·麌韵)轴(入声·屋韵)”,按平水韵、邻韵通押规律,整首诗不仅换韵,最后两句出韵了——入声字不能与其他各声通韵(16)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2000:67.;《中华通韵》“五”是乌韵,“轴”是欧韵,乌欧二韵也不可通押;普通话“五轴”二字韵腹也不同;但峨山方言却可押韵——峨山话“轴”不读zhou2,而是读作zhu2,并且“五轴”二字的调型均为中降调,调值分别为42、31,两字的调值差别极小(17)李德寿.峨山人学话手册[M].玉溪:玉溪行署教育局,1989:8-18.。

三、结 语

综上所述,明清峨山文人诗的用韵从横向看,95.2%的诗或押平水韵一韵到底,或邻韵通押、换韵,其和韵度是极高的,符合诗歌同类乐音在同一位置的重复,构成声音回环的声韵谐和美,特别其中81.6%的诗(明诗达到93.8%)实现平声韵一韵到底特点,可看出明清峨山文人,特别明代诗人,对平水韵的理解,对中原文人作诗所遵循的规则、韵律的把握较为准确、娴熟,也可看出明清时期地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峨山文人对汉文化、中原文化的较高趋同性和接受度。纵向看,明清峨山文人诗用韵大多与中原用韵发展同步,细分析,明代峨山文人诗用韵中规中矩,清代诗押韵方式多样,语言运用灵活。同时,对平水韵、《中华通韵》、普通话与峨山方言的异同作历史比较,以今人角度去看,峨山方言保留了大量明清古音古韵,峨山方言绝大部分特点血脉传承着汉语古音古韵,古音古韵是峨山方言重要源头,古诗中偶有的出韵也可窥见峨山方言发展的脚步:峨山方言与北方方言同出一源,但在民族不断融合过程中也形成了片区方言独特的语言特点。

分析明清峨山文人诗用韵与同期中原韵文用韵趋同性较高原因,大底有3点:(1)政策导向。古人总是依照一定的韵书作诗填词,且韵书往往由朝廷拟定颁布,即所谓官韵。晚清科举进士科制度就规定从县试、府试一直到会试殿试,每个阶段都得作一首试帖诗(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18)蒋寅.科举试诗对清代诗学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4(10).。诗歌押韵是读书人创作诗赋和科举考试的基本功。或学校教育,或科举制度,政府的倡导使得汉文化的普及、传播极为迅速、广泛而深入。同时,流官诗人诗作虽占少数,却无一例外的显示强势中原语言特点,半点不受当地语言影响。(2)社会学角度分析,峨山主体民族——彝族对汉文化持有强烈的包容性、认同感和趋同感,人们多以精准掌握汉语、汉文化为学习、生活重要目标之一,并以融入汉文化为荣。当今峨山县民族山区、村寨仍有此遗风。(3)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强势语言在语言接触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汉语作为强势的输入语言,其成熟的体系自带强烈的推广能力和纠错能力,迫使弱势语言接受、借入。

猜你喜欢

峨山平声押韵
有眼无珠
押韵押出韵味儿
峨山县总工会:召开八大群体入会推进会
峨山县总工会:开展妇女维权宣传月活动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我给小鸡起名字
Watch Out
病联曝光台
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