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

2020-02-22林陈桐吴国清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加坡价值观政治

林陈桐,吴国清

(南京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95)

在全球化浪潮的进程中,新加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东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一度出现过价值观念认同混乱、社会治理失效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后却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发展成为社会稳定有序、政通人和的现代化国家,迅速崛起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与其独具特色的国民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当今,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在改革开放纵深发展的进程中,我国迫切需要统一思想观念,应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强化国家认同、深化国家意识、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念的侵蚀,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特色

(一)促进社会融合,强化国家认同

近代以来,新加坡先后经历了英国殖民统治,日本占领同化,并入马来西亚联邦,最终演变为一个独立国家。曲折的发展历程导致新加坡人民国家认同观念淡薄,归属感混乱。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新加坡不同种族间的文化价值观念冲突、宗教信仰差异等也是造成社会发展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由此,培植公民的国家意识、强化国家认同就显得尤为关键。对此,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打破以人种、语言、宗教信仰等为隔阂的社会关系,实行各民族混居,推崇语言平等,开创“联合祈祷文”以营造平等宽松、开放开明的宗教环境;建立共同的价值认知,即“我是一个新加坡人”;实施“新加坡社会认同工程”,实现“居者有其屋”,消除移民心态,形成“新加坡是我家”的家国意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强化国家认同感和凝聚力;在尊重各民族文化习俗、促进各民族融合,营造开放、平等、和谐的宗教信仰环境的基础上推行更高层次的“新加坡文化”,在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与归属感。

(二)培育共同价值观,深化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是行为主体的个人与国家之间产生情感上的结合,在心理上认为我是国家的一部分。在自我内部,国家也被内摄而成为自我的一部分。”[1]国家意识的培养始终是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建国初期,李光耀总理提出要将多元复合的新加坡融汇一致,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上世纪80年代,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以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来深化国家意识。建国25周年之际,“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口号,意在引导人民不为某一个民族、宗教所束缚,而只为一个共同的祖国而生。[2]1988年起,“国家意识周”活动开始有计划推行,其宣扬的“国家至上、社会为先、集体利益”观念成为凝聚国家意识的重要举措。90年代《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的发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创新,提出了极具新加坡特色的公民基本价值观,并弘扬“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效率”的新加坡精神。[3]实践证明,共同价值观为新加坡国民国家意识的深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三)倡导儒家思想,秉持东方价值观

新加坡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在经济和技术上虽与西方国家有着密切联系,但在思想和文化领域一直坚守东方价值观,其核心便是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代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经历70年代的一场影响广泛的文化再生运动后,儒家思想的指导地位显著提升,东方价值观在国民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新加坡所倡导的儒家思想并非一成不变的照搬,而是立足于国情对其进行创新性的改造与发展,形成了现代新儒学。其舍弃政治儒学,而以儒学文化中的人生伦理部分为主,将传统的“八德”思想注入了现代元素,并贯彻到治国纲要和每个新加坡人的日常行为之中。在家庭领域,开启儒教治家的先河,尤其重视儒家的孝道思想,通过在国民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以孝为本、亲属间的爱来规范国民的行为,在意识领域实现国民是非判断与认知水平的提升。同时,新加坡为凸显儒家思想在其国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1982年组织编写了《儒家伦理》等教材,并纳入到学校教育课程之中,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儒家伦理撰写成课本,并作为学校德育教学科目且取得显著成效的国家之一。[4]新加坡推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有效抵制了西方意识形态的输入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观念的侵蚀。

(四)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并行

新加坡在建国后社会治理一度面临混乱,国民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违法乱纪行为与不良组织屡禁不止。这时候就需要“制定出明确具体而又颇具可操作性的法律,并以严厉的、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执法手段保证法律的实施。”[5]李光耀提出亟需建立一套良好的社会秩序以调整和规范国民行为。新加坡逐步形成了一套高度完善且成熟的法律体系,使法制观念深入到每个公民的日常行为之中,即使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也要受到法律处罚。新加坡政府亦重视奖惩并行,对于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等良好的社会行为通过物质奖励、登报宣传等形式加以表彰。

在注重法纪教育的同时,新加坡也重视德育的重要作用,将“我为人人”的志愿精神贯彻到国民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通过引导与帮扶社会志愿组织及其活动来唤起人们的奉献意识和志愿精神,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新加坡还善于运用经济手段和社会舆论力量来强化德育的教化作用,例如,利用住房优惠和税收减免政策来鼓励与老人同住,反之,对于不积极赡养年迈的父母或与父母分居者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和媒体曝光。新加坡坚持德法并重,依托国家权力强化法纪教育,再融合德育的共鸣,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五)实行“三位一体”综合教育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调配合是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有效提升国民的思想政治素养。建国初期,李光耀指出:“在学校里灌输儒家伦理道德将是一道难题,这不仅是教科书的事,还得靠师长的典范、家长的影响、社会的提倡,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如把枝干放入水中,水分慢慢渗透到叶子一样。”[6]

新加坡在学校教育方面采取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施行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低年级注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年级则强调塑造社会责任意识。学校德育工作注重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衔接配合,通过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将学生所学的课堂理论有效地运用于生活实践,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此同时,新加坡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政府以优惠政策促进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将优良的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传递给下一代。除此以外,新加坡政府极力倡导并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全国性社会活动,如“国民意识周”“敬老周”“睦邻周”等,以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这些全国性活动,声势浩大,经常持久,内容上相互贯通,形式上贴近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成为新加坡最有特色的一道社会景观。”[7]新加坡正是以这种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立体化、综合化的教育体系,促进国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政治素养的实质性提升。

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特色

(一)继承传统,融合发展创新

在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新加坡始终与时俱进。在继承儒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舍弃政治儒学,推崇伦理道德又赋予其时代活力,加以可行性改造,引领儒学文化走进课堂、面向社会,开辟传统儒学思想创新发展的新境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形式及内容根据实时的教学反馈,因时、因地、因人而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变。教育目标层面,在民族繁杂、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推行“新加坡文化”,达成“我是新加坡人”的共同价值认知,强化国民的国家认同感,深化国家意识。教育形式上,以“回归生活”“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形式提升教育效果。教育内容上,更是建构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社会融合中强化国家认同;以共同价值观念深化国家意识;倡导儒家思想,秉持东方价值观;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并行。在不断务实地创新与改进中,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最优化效果亦在不断显现。

(二)显性教育融合隐性教育

形式“大隐”与功能“大显”是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凸显的关键,为实现活动渲染而营造隐性氛围,为实现熏陶感染而创设隐性条件,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显性融合隐性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以“国家意识周”强化国家认同感;举办各类社区联欢活动及公益活动和谐社会关系;以家长及教育人员共同监督现代传媒来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生态环境。在学校教育中挖掘隐性教育资源:提供道德情景陶冶的社团活动,激发个人潜能的学校自治管理事务委员会,穿插渗透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的强制性课外辅助活动等等。为规避学生的逆反心态与思维障碍,学校不局限于单一的思政课程教育,而充分利用不同学科独有的载体与特点,在各科专业课教学尤其是社科类课程的教学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嵌入与融合。如语文课程中,贯穿着礼义廉耻、忠孝仁爱的伦理道德教育,在涉及“历史文化、礼仪风俗、音乐戏曲”的课文中嵌入德育思想。总之,显性教育直击心灵,隐性教育春风化雨,二者融合,缺一不可。

(三)灌输教育融合启发教育

个人的道德观与价值取向的培养不仅需要正确的理论灌输,还要经过启发与反省这一重要过程。新加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充分发挥灌输教育融合启发教育的优势,通过学校教育将正确的理念价值和政治导向以直接正面的灌输方式传递给学生,同时,又融合实践教育、家庭氛围与社会环境以隐蔽的方式通过隐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文化资源、家庭榜样效应、公共公益资源等间接地渗透给学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延续正确的价值观。校内提供定性定量定期的实践教育,硬性要求学生参与提供情景教育的社团活动,加入以“历史、文化、时政、民生”为主题的辩论或比赛,远赴邻国参与义工服务等;校外利用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的历史文化资源,启发学生的国家意识与文化认同感,又带领学生参观监狱,旁听法庭审判,使法纪教育更接地气;社会利用文娱设施等公共公益资源,如依托独具特色的沿街壁画展现文化习俗,传递价值观念,赋予其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四)循序渐进融合由表及里

循序渐进融合由表及里是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一大特色,尤其体现在全方位开展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上。从小学、中学至大学,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全面细致、富有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程度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主题、教学内容与教育方式。小学阶段重在价值观和品格的启蒙与塑造,使用《好公民》《生活与成长》等教材,从思想与行为的发展逻辑结构,将德育课程主题从个人上升至家庭、学校、邻里的维度,再扩展到国家与世界的格局;中学阶段则是对小学阶段的延伸与深化,新加坡成立专门委员会,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以“儒家伦理”为主题的中学德育教材,开设儒家伦理、宗教知识等课程,同时硬性规定校内外各类实践教育,注重挖掘个人潜力和特长,加强服务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到了大学阶段,则注重对知识的探索与追求,学会反思政治、历史、宗教、法律等现实问题。新加坡政府不再强制规定统一课程,而由高校自主选择与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分为三类:学科课程,其中既有专门的思政理论课,如“道德问题”,又有间接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产生影响的课程,如“政府与政治”“法律制度与宪法法律”;寓于通识课中的德育课程,针对社会主要问题与焦点问题,开设如“伦理与社会责任”“东方文化史”等课程;活动课程,亦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如鼓励学生远赴海外参与义工服务,成立关于“历史、政治、哲学、文化”等主题的协会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课程,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优势不断凸显。

三、外明内照: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之于我国的借鉴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优化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凝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劲动力。与此同时,由于文化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多元文化的价值冲击,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意识形态斗争愈加隐蔽而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故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完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1.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一方面,依据学生认知与理解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制定合理、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目标,如低年级注重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中践行传统美德;高年级强调社会责任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而大学生则强化政治站位与公民意识的树立。另一方面,教育目标需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此外,教育目标既要以我为本,又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真正为社会所认同。

2.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一方面,强化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自信心的培育。当前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内外兼具挑战,西方“中国威胁论”愈演愈烈。要让学生居安思危、切实认识到我国面临的现实挑战。另一方面,传承文化根脉,以优秀传统文化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儒家文化中“君子有终身之忧”的爱国基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弘扬的爱国情怀高度契合。由此,需挖掘儒家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元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的理论滋养。

3.拓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强化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综合教育

培育良好的家风、邻风,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学校教育应融合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配合家庭教育实现价值观的回炉重造;社会教育贯穿人生始终,要以积极的社会道德风尚持续引领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此外,在教育方式上,要注重理论教育融合实践教育、灌输教育融合启发教育。例如,家庭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 与社会新事物接轨;学校教育要善用历史文化教育资源,拓宽教育载体以丰富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切身感悟中油然而生爱国主义情感;社会教育要善用道路建筑等公共设施,完善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设施,发挥服务与宣传效能。

(二)扎根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工作要扎根文化,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培养青年一代的价值观”。[8]习近平曾言明文化的凝聚力量。国家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提升需要合理开发并运用好文化资源。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982年,吴庆瑞开始在中学课程中加入宗教教育门类,儒家伦理课程成为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此后,新加坡政府还特意邀请诸多著名儒学专家进行相关教材的研究与编制。儒家文化中所体现的仁者爱人、孝悌忠信、刚健自强、求真务实等精神,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极具教益的哲学故事,对塑造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弘扬的精神高度契合。由此,需重视挖掘优秀儒家文化,赋予其时代价值,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的文化涵养。

重视节假日的文化内涵与教育意义。节假日的设定不仅仅在于让人们放慢生活的节奏,刺激消费,同时节假日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情感和价值观念的特殊标志,春节“感恩先辈,不忘根本”,清明“缅怀先烈,凝聚爱国情怀”,端午“崇尚傲骨,追求真理”等等。这些传统节日仪式感强烈,是加深文化认同、强化核心价值观、增强凝聚力的重要依托。在新加坡,学校每年都会借各类政治性节日以增进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由此,应重视节假日这一文化载体,以文化人,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唤醒国家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

(三)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分层分段开展工作

新加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尤其注重教育发展的规律性,针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阶段差异,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此同时,新加坡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与社团服务等,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国虽一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且实施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但在教育内容分层以及教育方式上有待改进,以政治教育取代思想教育,强调理论教育,弱化实践教育等均影响着教育效果。故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制定好系统化、层次化、长期性的培养方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展工作。同时需注重实践教学,特别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各级党政工团组织以及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将教育实践环节纳入到日常教学内容与考核评估之中。

(四)以法律武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新加坡作为首个在治国理政中将道德规范法制化的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集道德说教与法律处罚于一身。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日常不良行为均设以法律处罚,如“在禁烟处吸烟罚款500新元”。此外,新加坡对政府官员及公务员进行廉洁勤政思想政治教育,并附之法律以严惩腐败。除“高薪养廉”政策外,还颁布《预防贪污贿赂法》等法律,并组建贪污调查局(CPIB)等机构以专门惩治腐败官员。新加坡不仅在反腐上手腕强硬,而且对普通公务员亦是执法严格、有罪必罚。如前商业事务局局长用购买新汽车的贷款偿还旧汽车的费用,被法院冠以“用误导性文件诱骗贷款”而判处监禁;再如为“政府租屋”立下重大功绩的原发展与建设部部长郑章远,被贪污调查局发现两笔受贿记录,多次求助李光耀而遭拒绝,最终畏罪自杀;又如一名狱警因帮犯人购买香烟而获得15新元的“好处费”,被查处并监禁三个月。这些看似“冷酷无情”的道德法律化手段实则起到了鞭笞邪恶、高扬正气的社会教化作用。与此同时,新加坡亦奖罚分明,对于高尚的道德行为,政府通过登报、奖励、授勋等仪式形成“社会示范效应”。

重视道德教育的法律支撑、坚持德法并重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完善的法律保障和强有力的执行机制。“依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行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便应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不局限于口头上的道德宣传与教化,需借助法律手段,将形形色色的不符合社会价值判断标准的现象与行为归类、概括、定性并纳入法律条文,形成良好的奖惩机制,通过法纪的“他律”实现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律”,从而确保各项道德规范的落实。

猜你喜欢

新加坡价值观政治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