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线教学模式下医学生课程考核若干问题思考

2020-02-22张传标王跃秀赵丽莉

医学教育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比例试题考试

张传标 董 斌 付 斌 王跃秀 赵丽莉

(首都医科大学教务处,北京100069)

2020年春季学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首都医科大学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按照教育部要求采用在线教学模式进行授课[1-2]。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如何进行在线课程考核提上了日程。课程考核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状况以及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3]。但是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往传统的现场闭卷终结性考核的方式难以实现。

1 课程考核目标

课程考核的目标是围绕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的教学效果等,以取得实质性反馈信息,用于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系统、融会贯通地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能督促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当然,考核评价活动只是一种手段,其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水平,以考促学,以考促教[4]。医学生课程考核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在知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方面能力的全面考查,来评价和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与人际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目前虽然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课程通过在线教学进行实施,但是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关系人民的未来健康,不能懈怠,课程考核的目标不能改变,应与正常时期保持一致。

2 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多为现场试卷答题的方式进行。通常由课程负责单位根据要求命题,教务主管部门组织考生、监考老师,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集中组织学生进行特定的考试[5]。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此种线下考试方式难以实现,在线考核成为必需。

在线课程考核可以由教学过程中及结束前,针对课程所设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各项考核组成,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学习者是否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考核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2.1 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是一个对学习过程的价值进行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习者发展的过程。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它可以由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任务的完成度和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实时考核组成。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通过学生在线教学活动的出勤率和活跃度,包括在线签到、课堂讨论和课后教学论坛参与度等方面评价。学习任务的完成度可以通过预习报告、音视频学习视频的观看进度、每日学习任务完成签报和作业提交率等形式完成,知识点考核可以通过随堂测验、课后作业、每日答题、闯关游戏答题、学习成果展示等形式反复进行,加深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2.2 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某个阶段或模块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常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的形式来进行,以衡量一个较短时段的学习效果与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程度。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进展情况,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为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在线教学情况下,教师可根据某个时间段内教学中所有重要目标来编排考核。可以通过多次反复的、阶段性的在线测试来检验教学效果,督促改善学生的学习,比如章节考试、周(月、期中)考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作业、课外学习资料学习成果汇报、特定题目的综述论文、作品展示等项目。各类形成性考核的活动中,要让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评价,而是成为评价的主体或积极参与者。

2.3 终结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医学院校的学生,根据专业培养的特点,课程体系的组成涉及到理论课、实验课、见习课和实习课。在线教学期间,针对终结性考核可以考虑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理论课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可选择小论文、综述、作品、在线试卷考试等形式。

实验课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亦可采用视频进行实时、面对面考核。虚拟仿真平台可以通过虚拟操作或对某个操作进行评价的方式来实现。视频面对面考核每位考生需要两位老师帮助考核。开放视频,由学生指导一位实验技术员进行实地操作,一位评分老师对学生的表述进行评价。或者采用直接视频面对面,由学生面对评分老师口述实验操作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口述期间评分老师可以即兴提问。虽然这两种方式相对于学生自己实际操作,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至少整体的操作学生需要完全掌握才能顺利通过,后续条件允许时学生可以再练习进行实际操作以弥补这一缺陷。

你在填任何调查问卷时,都可以把收入与头衔往小了写,但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不至受到冷遇,在幼儿园的那份上得朝大了写。

见习课和实习课:利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实时观看技能操作视频后利用居家可行的条件进行练习,教学查房通过直播软件进行实时讲解和师生讨论互动,此过程中的学生表现作为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在线真实病例分析讨论、在线提交大病历等形式作为见习课和实习课成绩的组成,出科考试也可考虑采用在线视频面对面技能操作、病例分析的形式完成[6]。同样在后续条件允许时学生可以挑选重点内容再进行见习或实习弥补这一不足。

3 课程考核成绩设置

现行的学生课程考核的成绩设置中,终结性考核多占据较大比例。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忽视了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进而不能及时制定改进措施的制定,最终影响学习效果。

在线教学的实施更多的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所以课程的考核应该大幅度增加过程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降低终结性考核的比重,将学生学习成绩的最终评定分散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频繁的、多元化的考核手段,掌握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督促、反馈和引导学生充分重视平时在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减少终结性考试的比例,也可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压力[7],达到以考促学的终极考核目的。

笔者根据平常时期的考核经验,结合在线教学期间督促学生自觉学习的重心,对各部分分数比例做了设计:将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比例提高至70%~80%,终结性评价占20%~30%。其中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完成度的评价可占10%~15%,每日或每节课的过程性评价占25%~30%,以阶段性测试为主的形成性考核占35%~40%。各部分的成绩组成各个课程可以根据在线教学实际可行的考核工具进行进一步的细化。

4 终结性考核试卷设计

4.1 考核目标分类

医学专业的课程正常教学期间按照考核目标分类,在基础教学阶段,回忆(知识记忆)、解释(理解)、问题解决(知识应用)3个层次试题的比例目前大致为50%∶30%∶20%;临床教学阶段的考试后两个层次的比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

疫情在线教学期间考核目标依然要兼顾考核学生知识的“回忆”“解释”“问题解决”三方面水平。但由于现场实践教学和在线考试监考的不可实施性,应该更加侧重于“解释”这个层次的考核,回忆、解释、问题解决3个层次试题的比例可调整为30%∶50%∶20%,更能够考察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4.2 考核难易程度

正常教学期间,试题的难易程度根据考试的目的而定。多数考试的试题平均难度在0.6左右。在编制试题时,可保持全部试题中有2/3的试题其难度值在0.4~0.7之间。试题难易程度一般划分为三等,按难∶中∶易为10%~20%∶80%~60%∶10%~20%的比例组成试卷。

疫情在线教学期间,随着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比重增加,试题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在线考核降低了终结性考核的比重,所以可适当加大难题的比例,降低中等题和容易题的比例,试题难易程度可调整为难∶中∶易为15%~25%∶75%~55%∶10%~15%,以保证考核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4.3 试卷题型组成

正常教学期间,试题试卷一般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本学科和跨学科综合性试题根据具体学科特点均要占到一定比例。考试要求试卷由主观题(自由应答题)和客观题(固定应答题)组成,其比例符合主观题:客观题为30%~50%:50%~70%的比例。

疫情在线教学期间,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开放性主观题和多选题更加能够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能最大限度规避作弊行为对成绩的影响。所以试题应以开放性题目为主,适当减少客观题比例,增加主观题比例,建议客观题:主观题比例为40%∶60%。客观题中减少单选题比例,增加多选题比例,单选题∶多选题为50%∶50%。并适当增加跨学科综合性试题比例,以加大考核学生对不同学科整合的理解能力。

4.4 命题质量

试卷命题基本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要求。譬如遵循试题抽样具有代表性、试题表述具备简明性(简单、明确、清晰)、试题彼此间的独立性以及命题与答案同步进行、试题有利于客观评分等原则。

在线考试有其特殊性。考试同样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地点下完成,但是无法实现有效监考。为了避免学生通过简单的查阅书本、笔记或互联网就能获取考题答案,对命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由各教研室主任组织各科室骨干教师组成命题小组,以保证命题质量。减少单句型直接提问的题目比例,增加理解型题目比例。考题数量可定位在中等程度学生刚好完成时间再多一点时限。通过提高命题质量和精准限定考试时限,使学生即使通过查阅完成了答题,也必须建立在其能完整理解需要考核的知识模块的基础上,既考察了其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也达到了学校以考促学的目的。

5 终结性考核实施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还丝毫不能放松情况下,进行无空间限制的互联网在线考试,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性是难点。考核实施的主要难点在于无法实施监考,无法避免学生利用书籍、笔记等学习资料以及互联网查询手段,甚至应用帮手代为查询或替考的形式进行作弊,这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保证考核的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尽量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

5.1 做好诚信教育

在试卷的首页设置考试诚信承诺书,学生阅读并同意后才可进行考试。同时,学生管理部门加强对学生考试诚信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作为非常时期对学生学风建设和诚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8]。

5.2 限定作答时间

由命题教师根据试题难易程度,制定出每道试题的合理答时间,通过考试系统后台进行限定。同时严格限定整套试卷的作答时间,且试题作答后不可复看与再修改。

5.3 限制试题复制

互联网或其他电子终端信息量的巨大,查询试题已经变得非常简便容易。试题在上传至系统后,管理者可在后台设置所有文字不可复制,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直接拷贝试题利用互联网进行查询作弊。

5.4 改变考试形式

部分课程可探索是否可以借鉴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的模式,采取主观题语音或视频答题的技术,终端录制后同步上传保存,或者采用手写试题答案后形成图像上传。这样可以避免替考行为。缺点是需要时间逐份听取答案阅卷,大大增加了阅卷工作量,优点是基本杜绝了考试作弊。云考试、视频监考、家长监考的模式也可以有效地保证考试过程的真实性。

5.5 采用移动终端答题

考虑到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有PC和网络,如果是PC端考试,未必能覆盖到所有学生,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山区学生。但是,手机人人具备。可考虑采用手机移动终端进行考试,达到全员覆盖[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线教学的课程考核要融入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实施和考核相辅相成,教考不分家。增加过程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比是其指导思想;提高考试难度,增加考核的频数,并实时反馈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增加研究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考核内容是其实现的有效途径;严格考核评价管理,加大学生学习的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增强学生通过刻苦学习收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是其有利的保障。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关乎到祖国未来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水平。虽处疫情期间,学生培养方式受限,但是培养质量绝对不容忽略。通过积极探索有效的在线教学和考核方式,提升医学生的知识、技能、医德和诚信水平,保障医学生的整体培养质量,对于当下及今后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比例试题考试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人体比例知多少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