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共识的载体创新

2020-02-22许奕锋张文敏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民政协共识协商

许奕锋 张文敏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人民政协的效能发挥,需要通过思想和观念去传递和表达,而思想和观念的传递和表达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中共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职能逐步完善,建言咨政取得丰富成效,凝聚共识方面也逐步建立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机制与平台。相比而言,凝聚共识作为人民政协履职工作新要求,还需要不断创新各类载体,真正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制度载体

人民政协的发展和人民政协制度的完善,需要有相应的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并通过制度安排予以保证。凝聚共识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在政治思想引领上下功夫,也需要在履职工作中建构相应的制度保障。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加强凝聚共识的制度机制,着力解决好制度机制与实践要求不匹配的问题,以切实做法推动履行好人民政协凝聚共识这一主要职能。

(一)做好顶层设计

以制度载体为保障,建设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全面梳理现有规章制度,把凝聚共识作为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系统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制度性文件,确保凝聚共识作为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经常性和有效性,提升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整体实效。中共中央和全国政协或可尽快就凝聚共识出台专门的制度文件,各地可以结合具体实际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凝聚共识工作的实施办法,就凝聚共识的科学内涵、设置原则、工作要求、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作出明确确定,切实推进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能够有效转化为履职实效。

(二)做好配套衔接

在人民政协系统内,要积极做好体系化的制度建设,围绕联系人民群众、扩大政治参与、政协上下联动、管理服务委员等方面,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比如,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体系,包括学习座谈会制度、主席会议集体学习制度、务虚会制度等;建立健全谈心谈话、走访视察制度体系,包括寓凝聚共识于协商民主之中的谈心谈话制度等;建立健全履职工作制度体系,包括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制度、政协党组成员联系界别制度、党员委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党的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制度等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政协系统联系制度体系,包括完善政协领导联系政协委员、政协委员联系群众、政协组织联系各党派各团体、上下级政协组织联系制度;建立健全评议评价制度体系,包括落实委员履职工作规则和考核办法、党员常委履职建言点评制、政协重点提案公示制等,以适应人民政协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人民政协系统外,要加强与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与政府部门的重要政策法规相配套的制度建设,使人民政协履职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从凝聚共识的机制建设来看,可以着重就包括健全联系服务委员机制、完善调研视察工作机制、健全协商互动交流机制、健全情况通报机制、完善提案办理协商机制、完善协商共识形成机制以及拓宽面向社会传播共识渠道机制等方面形成凝聚共识的配套机制体系。

(三)发挥制度效能

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通过发挥人民政协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把凝聚共识融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政协主要职能中,引导委员在履职实践中感受新成就、领悟新思想,不断提升人民政协制度效能,切实增强委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同。以谈心谈话制度为例,通过主席会议成员加强与所联系的常委谈心谈话、专委会负责人加强与委员谈心谈话,更好发挥好谈心谈话制度效能,着重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握思想动态,加强沟通引导,促进合作共事。

二、组织载体

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关键要抓住工作重点、搭建履职平台、创新组织载体。通过思想引领增进一致性,通过发扬民主彰显多样性,求同存异、聚同化异,进一步彰显人民政协作为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的重要作用,把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紧密团结到党的周围,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在事关旗帜、方向、道路、制度等根本问题上能够统一思想认识和行为步调。

(一)党建组织载体

坚持在党领导下开展政协工作,切实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自觉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1]通过加强政协系统党的组织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对所有党员委员与党的工作对所有政协委员的全覆盖。各级政协原则上都要求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做好相关工作,比如按照组织程序成立政协机关党组、配备好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等等。依托政协机关党组织引导政协系统党员委员自觉接受教育管理和参加组织活动,依托政协系统的党建工作引领党外委员更好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二)履职组织载体

坚持不断丰富履职平台,拓展履职广度。一是依托专委会载体,发挥专委会的基础性作用。按照专而精且深的要求,积极探索专委会工作的新方式,比如合理配备专委会负责人、设立专职政协委员等,优化专委会组成人员的专业结构。在专委会的具体统筹安排下,切实组织好调查研究、参政议政,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委会的基础性、专业性、日常性组织功能。[2]二是依托界别载体,通过科学设置、体现特色和强化意识等,着力提高界别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会议发言、联合调研、界别协商等特色界别活动新模式,为界别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三是依托委员工作室载体,延伸工作手臂。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可以通过委员工作室这一载体充分激发委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委员工作室发挥连接群众、政策和民生的作用,向群众收集意见、讲解政策、提供咨询等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激发履职动力。四是依托老委员咨询团(或历届委员联谊会类似组织)载体,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老委员咨询团是联系老委员、团结各界人士的联谊团体,既能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又能交流信息、奉献老委员的余热,是老委员施展才能、发挥作用的常设平台。五是依托智库载体,汇聚尖端人才,凝聚智慧力量。政协在党委政府委托下积极成立和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智库,聘请院士、各行各业领军型人物、上市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及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和著名企业家,打造了高端“思想工厂”。

(三)媒体组织载体

媒体是人民政协凝心聚力、凝聚共识的重要载体。信息化条件下,要善于运用现代技术开辟更多便捷高效的履职渠道,积极推进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网上民意调查、网上委员工作室等等,[3]努力创设并搭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履职形式和履职平台。特别是媒体委员,能够深入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充分尊重媒体规律和重视媒体影响,要更加注重自身的责任担当,更好地建言履职。与此同时,政协工作也要善于通过网络媒体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年轻人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探索更多更好的形式和创意。

三、基地载体——以湖南省政协“三个基地”为例

基地往往是开展某种活动的集中性支撑点。以基地作为载体,必然要根据需要,赋予基地一定的功能和价值。湖南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培训基地、实践基地(下文合称“三个基地”),是湖南省政协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活动走深走实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三个基地”也是旨在立足新时代新方位新使命,围绕人民政协工作面临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4]集中湖南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党校和社会主义学院等研究力量以及各市县政协力量推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政协理论研究成果、政协教学专题成果和政协实践创新成果,为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作出新贡献,同时也为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开创广阔空间。

(一)以研究基地为依托,夯实凝聚共识的理论基础

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引领和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湖南省政协依托省政协研究室和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在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省委党校、省社科院成立研究中心。研究基地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和政协委员等作为特约研究员,围绕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决策部署和人民政协最新理论成果,组织开展专题理论研究。作为研究基地,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同样需要始终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守政协理论研究的底线和边界,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政协理论创新,不断夯实政协工作的思想理论根基。

(二)以培训基地为龙头,巩固凝聚共识的思想基础

依托培训基地(目前已成立韶山管理局培训基地),充分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成果,面向省政协委员,市州、县市区政协有关负责同志及政协机关干部,主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修班”,承办“全国政协京外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举办“全省政协专题研修班”等等[5],采取专家授课、交流研讨、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学习培训,积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培训课堂,强化对党政干部、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的理论武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把人民政协的新内涵和新使命、政协工作的新要求和新载体等研究透、宣讲透。全省各级政协和各相关单位以政策理论培训借鉴福建经验,推动自觉主动学习,深入学习党的重大理论和创新理论,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系统学习统一战线史人民政协史,重点围绕人民政协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新培训方式方法[6],引导委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大局观,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三)以实践基地为牵引,丰富凝聚共识的活动形式

依托实践基地,以研究成果指导推动履职实践,以履职实践丰富理论研究样本,推动学思用有效贯通、知信行有机统一。[7]根据湖南省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的工作要求,选择部分工作有基础、有特色的市州、县市区政协建立实践基地(目前已在长沙等六市县/区设立实践基地),开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形成可操作、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全省政协工作的创新发展和政协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实践基地建设与研究基地和培训基地建设统筹推进,构建理论研究、学习培训和创新实践“三位一体”格局,[8]不断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也不断推动人民政协凝聚共识更有成效。

四、技术载体——以湖南“政协云”平台为例

当前互联网协商平台越来越成熟,人民政协通过互联网联系、服务和引导群众以及群众通过互联网随时反映情况和表达诉求也逐渐成了一种常态。目前,全国各地大力推进智慧政协建设,打造“互联网+ 媒体+ 协商民主”议政平台,如浙江省的“请你来协商”平台,广州市政协的“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芜湖市政协系统打造“请你来政协,有事好商量”的双向发力新平台等等,都能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协商民主就在眼前、就在身边。

(一)建立凝聚共识的大格局

作为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研发的履职平台,湖南“政协云”平台包含提案办理、远程协商等12 个管理系统,委员能随时随地提出微提案、微建议,开展微协商,实施微监督,基本形成了党委、政府、政协和委员及公众之间“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多方互动”的履职大格局。[9]自2017年1月湖南“政协云”上线以来,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已发展到4.0 版本,建成了“一个中心、三大渠道、五大功能”的主体框架,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并围绕政协职能、服务委员履职打造了“掌上提案、微建议、社情民意、委员工作室、热点关注、远程协商、助力脱贫攻坚”等一大批核心栏目,从而使委员通过手机就能够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部署以及各部门工作的推进情况,推动实现委员实时参与协商、及时参与监督。

(二)优化凝聚共识的网平台

湖南省政协运用“政协云”平台探索网上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运用信息化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借助湖南“政协云”平台,积极推进“四个政协”即智慧政协、务实政协、开放政协、和谐政协的建设,不断优化凝聚共识的履职平台。比如:加快智慧政协建设,可在各专委会现有工作基础上成立社情民意信息中心,结合有关议题组织开展客观、真实、深入的民意调查。除广泛征集提案线索外,通过网络专项问卷调查和开通民意直通车,广泛征集来自各界各层各方的社情民意信息,进行专业分析整理,形成政协的专业发布。再比如:可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相互结合,创设文化、经济、城建等协商微信平台,更好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可以创建或开展网上“委员讲堂”,建立专题性委员宣讲团,适时、灵活组织委员围绕党政中心工作、自身经历和感受等,面向各界别、网上群众开展宣讲,讲好中国故事、政协故事,广泛带动各界群众参与进来,使之成为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鲜活载体。[10]

(三)建设凝聚共识的智囊团

充分运用好“政协云”这一平台,在建设数字政协、民意信息中心的基础上,建设一支政协系统内外相结合的专家队伍,创造条件让委员和专家与基层群众直接对话和访谈交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智囊团的咨政作用。发挥和提升湖南“政协云”的品牌效应,扎实做好全媒体时代的宣传引领工作,在继续办好传统媒体专版专栏、政协热线、政协论坛、短视频、政协公众号等栏目的基础上,秉持“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与现有新媒体、自媒体联手提供信息源,以营造有利于人民政协的舆论环境。积极探索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表述、新内涵,以国际社会容易接受的语言,通过包括政协云在内的人民政协平台介绍好我国内外政策,更大范围、更宽领域以及更高层次传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入介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共识协商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商量出共识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慢养孩子”应成社会普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