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身边资源,催生高效课堂
2020-02-22江苏省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周小新
江苏省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周小新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是一门对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认知进行有关数的思维的学科。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往往要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以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因为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要优于抽象思维能力。在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设置的情境中,进而让思维运转起来。运用身边的资源,能让探究的过程变得形象与生动,进而提升探究的效果,使课堂更加高效。
一、利用学科资源优化思维方式
二、利用错误资源,提升思维品质
每一次批改作业,每一次考试,学生都会有一些题目做错。教师通常的做法都是先将学生批评一通,再将错误的题目讲一遍,并让学生订正一遍。到这一步,对错题的利用也几乎就结束。其实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在错误中不断强化思维品质的过程,错误是学生和教师前进的阶梯,因此对其要充分地利用。比如将错误的题目通过不一样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再去解决。题目做错了,让学生再做,他们基本都能作对,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忘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其实没能真正掌握。如一道因式分解题:2a2-2a+1=2a(a-1)+1,明显地,这题错了。教师让学生因式分解的概念表述一下,他们都能对答如流,即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转化为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能说出来,到能使用恰当其实还有一段距离。教师从这道题中要发现学生对这一类型的题目或多或少还存在着思维上的盲点。于是教师将这道题目杂糅在其他式子里,融成一道新的题目:以下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2a2-2a+1=2a(a-1)+1 B.(x+y)(x-y)=x2-y2
C.x2-6x+5=(x-5)(x-1) D.x2+y2=(x-y)2+2xy
学生发现第二个式子不是因式分解,只是整式乘法。对于第四个跟第一个一样,等号的右边不是整式的积的形式。以错题为资源,将因式分解的常见错误梳理了一遍,学生的认识又深刻了,他们的比较思维能力又得到了锻炼。当然,教师还可以将错题集中在黑板上,让学生将错误原因找出来,这是在帮自己,也是在帮别人。错误资源,让错误变得美丽,让思维变得深刻。
三、利用生活资源 改变思维路径
数学是一门来自生活的学科,在数学教学的时候也要让它回归生活。从生活出发,会让冰冷的数学学习有了一丝丝温度,生活的五彩缤纷,也为数学的单调与枯燥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更愿意在熟悉的背景里解决问题,生活里就有他们熟悉的景象。在熟悉的情境里,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
比如:我国质检总局规定,穿在身上的针织内衣等直接接触皮肤的制品,每千克衣物上的甲醛含量应在0.000075 千克以下,将0.000075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学生一看就知道,这是一道有关科学记数法的问题。可能有的学生只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 的数,教师可以点拨一下,即绝对值小于1 的正数的科学记数法,一般表示形式为a×10-n。接着再问学生,它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就降低了难度,将题目与学生穿在身上的衣物联系起来,让他们在感兴趣的同时,也关心自己与别人的健康。生活资源成了学生交流的桥梁和解决问题的支架。
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能将身边有用的资源融入课堂并发挥它最大的功效。资源给学生的思维搭建了支架,也提升了能力生成的速度,使课堂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