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情境与心智模型对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

2020-02-21戴永辉王欢欢黄若滢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6期

戴永辉 王欢欢 黄若滢

摘 要:创业决策与创业情境与心智密切相关,为此从创业情境与心智模型视角出发,对创业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分析文化情境、制度情境、经济情境对创业决策的外部影响,以及创业者的创业认知、胜任力、创业者特质、创业动机对创业决策的内部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创业者进行创业机会的识别和理性决策。

关键词:创业情境;心智模型;创业决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6-0127-03

引言

近年来,创新创业作为我国国家战略稳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提出,以及政府对创新创业鼓励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使得我国的双创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国务院自2013年以来,围绕双创的开展相继出台了促进小微创业企业成长、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众创空间等30余项具体政策,为我国优化双创发展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网上公开的数据表明,由科技部牵头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其参赛规模从2012年的首届5千多家,发展到2019年的3万多家,累计参与隊伍达到18万余家[1]。与此同时,由教育部主导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立项数量也从2013年的23 305项[2],增加到2019年的38 447项。然而,在我国创业活跃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小微企业“存活率低、存活时间短”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有调查显示,七成以上中小企业的存活年度低于2年,大学生创业失败率超过95%。

创业企业的发展,受到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影响。创业者决策作为创业过程中的关键,事关创业的成败,而创业情境与心智从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对创业决策造成影响。从定义上来看,创业情境是创业企业面临的一系列会对创业活动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的环境集合,相较于静止的创业环境,创业情境更能体现出创业者与环境的交互,更加直接地影响着创业决策。创业者心智则是创业者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它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影响较大。从以往的文献和本文的调查来看,影响创业决策的因素可以综合归纳为决策者先验知识、个人特质与所处环境。

一、相关研究综述

(一)创业情境研究综述

“创业情境”一词来源于创业环境,是指影响创业者意愿的环境因素以及对创业活动产生作用的因素[3]。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进入到学者们的视野,创业情境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创业情境是创业开展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创业活动开展的环境因素,主要涉及制度、文化、经济等方面。它与创业环境的最大不同在于,创业情境不但在区域层面强调不同要素作用于创业活动的影响,还更加关注要素间的动态复杂关系[4]。

1.制度情境。制度情境是可看成是一种对创业组织具有约束力的规则。市场作为创业发生的场景有其相应制度与法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需要遵守其中的法律体系以及社会制度等。因此,制度情境主要从制度不确定性和差异性两方面对创业活动产生影响,纵向看包含时间动态性,横向看则存在区域差异性。

2.文化情境。文化情境是一个地区的道德规范的综合,通常是分散的、不成文的规则,指导该地区人们的行为活动。文化情境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分,如国家层面的文化、民族层面的文化和企业组织文化。不同国家、民族、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情境,对创业活动在创业进入、风险投资等方面都有着不同影响。

3.经济情境。创业是价值创造的活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势、市场体系都会对创业活动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如经济一体化、经济自由度、经济衰退、市场成熟度、市场竞争水平等。

总的来看,不管是文化情境、制度情境还是经济情境,都与创业组织息息相关,具有不确定性、任务多样性和资源约束性等特征[5],需要创业者提前了解,综合抉择,选择更为有利的创业环境。

(二)创业心智研究综述

“心智模式”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心理学领域被应用,指的是人脑基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所构建的“小型模型”[6],其主要作用机理包括认知框架、思想路线、行动导向三种。人们的所思所动来自心智模式的指导,观察事物和做出结论同样取决于心智模式的决定。心智模式因个人而异,且往往不够完整,会受到已有知识和思维方式的局限,但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补充改善。心智模式的应用较广,尤其是近年来在人机交互、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应用。例如在企业管理的研究中,企业家特质的内在表现和核心被认为是心智模式,并且内在的心智模式决定着外在的能力结构。

在创业方面,创业者心智模式指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经验、价值观、知识等形成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创业者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创业心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认知、胜任力、特质、创业动机等四个方面。

1.创业认知。米切尔(Mitchell)认为,创业认知这一概念的核心是知识结构以及如何做决定,创业者基于认知结构来评价事实、评估机会和做出决定。在市场环境下创业者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机会进行识别和评估、探索并发展自己的创业事业[7]。

2.创业胜任力。在创业胜任力概念的定义上,钱德勒(Chandler)给出了较为经典的定义,他认为,胜任力是创业所需的核心能力,包括创业者进行机会识别和把握的能力。创业者对市场的熟悉程度与其创业胜任力成正比例关系[8]。

3.创业者特质。有学者认为,只有具备创业者特质的创业者,才能够成为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家、提高企业的绩效。创业者特质是指创业者群体所具有的区别于大众的、能够帮助提高创业绩效的素质。创业者具有五方面个人特质,即风险倾向、内控制源、成就需要、不确定容忍度和警觉性,其中的风险倾向决定创业者面对机遇与风险时愿意冒险的程度,内控制源是创业者相信能够自控的良好的心理特质,成就需要是个人想要达成某种目标的欲望,环境的变化会刺激创业者的不确定容忍度和警觉性。并且,创业者个人特质在动态环境下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具有明显的传递功能[9]。

4.创业动机。创业动机是引发和支持个体从事创业活动的内部动力。Kuratko等(1997)提出外部刺激、内部刺激、独立意识和家庭因素是影响创业动机的四因素,并据此建立了模型给出了结论[10]。

二、创业情境与心智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创业情境与创业者心智的影响因素上,我们参考了以往学者的研究后,将其归纳为所处环境、先验知识、个人特质三部分。其中,所处环境指的是特定区域的外部条件特征,是一系列与创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的要素组合[11],是创业者必须考虑的因素。进入行业的制度是否支持、文化环境是否宽松、经济环境是否良好等对企业的未来都会产生影响,因而需要创业者提前进行考察与调研。制度环境是创业者无法避免的硬性背景,1978年的改革开放可看作是中国在制度情境上一次较大的变动,此后中国企业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企业所处的制度情境是动态且不稳定的,需要创业者时刻关注和及时做出反应。而文化环境,相比之下则要柔和得多,它需要创业者认真了解。由于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因不同的地理、历史等因素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其饮食习惯、节日风俗都不尽相同,这对创业者来说没有普遍适用的准则。创业者在选择创业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调研,找到最适合的进入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环境的变化给创业者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而创业决策贯穿创业过程始终。如在创业初始阶段,创业者需要决定是否成为创业者,或是否创办一个新的企业;若确认进入,还需要决定进入时间以及进入的方式,创业者必须在对机会不完全理解的情况下来做出创业决策。商场如战场,环境瞬息万变,分秒必争,在环境不断变化、时间紧迫的创业背景下,在人的有限理性决策局限中,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创业决策的做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拥有的先验知识。

先验知识是创业者对于创业相关信息和知识的先前储备,是创业者先前所学与个人经验的结合对其思维方式的影响,指导着创业者个人的行为方式与问题解决方式。由于创业组织所处环境是动态的、不稳定的,因而只有当创业者拥有足够的先验知识,才能在面对创业环境的变化时,更准确地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减少认知偏差对决策产生的影响。创业者先前如果有相关知识与创业经验的储备,在面对环境的突然变化时,就能更快速地做出判断并提出解决方案。商业竞争的成败往往在于对细节的了解和把控,而知识的学习与经验的积累都需要创业者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由于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需要关注的要素太多,而创业者的时间精力有限,因而创业者根据其先验知识,选择进入自己更为了解的行业或领域,显然对创业活动的开展更为有利。

个人特质指的是个人的内在心理特质,带有明显的人格特点,会影响创业者所做的决策。个人特质的形成与先天因素有关,也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它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创业者作为组织的掌舵人,在进行决策时难免会受其个人特质的影响,做出带有个人风格的决策。例如创業者对风险的偏好和容忍程度会体现在企业投资以及发展方向的选择上,风险倾向高的创业者面对不确定情形更愿意进行积极尝试,而风险倾向低的创业者更愿意选择保守观望。从另外角度来看,内控制源者积极进取、自我控制力强,相信自己能够引导其个人行为;成就需要高的创业者往往有更强的动力;不确定容忍度决定着创业者的冒险倾向;警觉性高的创业者对风险预防和机会把控更具优势。对于初创企业,创业者的个人特质对于组织的影响无处不在,在其个人风格与个人选择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总而言之,创业者的个人特质影响着创业者的决策风格和认知,以及对风险的做法,是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形成基础。

三、给创业者的建议

首先,从创业情境方面,需要对行业进行选择。在选择创业的领域时,应进行充分的机会识别,仔细分析市场环境,甄别行业前途,不做时代的眼泪;隔行如隔山,创业者们在各自熟悉的行业内更了解行业规则,拥有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相比较跳槽至完全未知的行业,选择一个制度支持、文化环境宽松、经济发展前景好的行业显然更有利于创业组织的发展。

其次,从创业者个人方面,应积累相应的创业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智,从而进行更有效的机会识别与决策;发挥个人特质的长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风格。

此外,创业心智不是一成不变的,创业者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完善自己的心智,从而更好地发展企业。与此同时,创业者应注重团队成员心智模式的培养,完善团队的心智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团队智慧。

结语

不确定性是创业活动的最大特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如何提高企业存活率、延长企业寿命是创业者时刻面临的问题。为此从创业情境与创业者心智两方面对创业决策的影响进行梳理,分析了文化情境、制度情境、经济情境对创业决策的外部影响,以及创业者的创业认知、胜任力、创业者特质、创业动机对创业决策的内部影响,并且将创业情境与心智对创业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归纳为所处环境、先验知识和个人特质,最后在创业者从业的选择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方面给出了建议,以便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做出创业决策。

总的来说,创业情境与心智模型涉及的范围较广、因素较多,其对决策过程的具体影响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不断补充完善创业者心智模型,提高创业者对创业的了解和自我认知水平,为其能够更好地发现创业机会和做出更佳的创业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参赛企业和团队达18万余家[EB/OL].中国新闻网,2019-11-01.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EB/OL].教育部网站,2013-9-17.

[3]  王亚娟.大学生创业激情及其影响因素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6,(12):23-25.

[4]  王旭,戴淑芬.社会情境因素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8):22-26.

[5]  王朝云,章华林.创业情境的不确定性及其应对研究[J].上海经济,2017,(2):67-75.

[6]  王小丽.研发团队构成,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2009.

[7]  Mitchell R.K,Busenitz L.,Lant T.The distinctive and inclusive domain of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 research[J].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ice,2004,(6):505-508.

[8]  Chandler G.N,Hanks S.H.Founder competence,the environment,and venture performance. Entrepreneurship[J].Theory and Practice,1994,(3):77-89.

[9]  仲伟伫,芦春荣.环境动态性对创业机会识别可行性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创业者个人特质[J].预测,2014,(3):27-33.

[10]  Kuratko D.F.,Hornsby J.S.,anti Naffziger D.W.An examination of ownergoals in sustaining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7,(1):24-33.

[11]  林嵩.创业情境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7):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