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北地区古镇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

2020-02-21李蝶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旅游发展

李蝶

摘 要:为满足旅游者精神愉悦的需求,出现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古镇旅游,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古镇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诸多现实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旅游经营者以及当地政府的关注。以道口古镇为例,分析其旅游开发现状以及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立足地域实际并结合旅游资源特点,探索更有利于道口古镇旅游保护开发的对策与方法,以期为道口古镇将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豫北;道口古镇;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6-0114-02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古镇旅游也成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中一颗闪耀的明珠。乌镇、周庄、李庄等名列前茅。近年来,古镇旅游发展势头向形式多元化、内容化发展,但是减小古镇旅游事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学者认为,古镇一般是指保留着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传统的生活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的具有较长存在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具有奇特风俗的建筑群落[1]。古镇在欧美国家被称为“古城”(oldcity)或者是“历史城镇”(historiccity)。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牵头发起了《华盛顿宪章》,并将历史城镇定义为包括城市、小镇及中心城区在内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作为时间跟空间的集合体,本文认为,古镇旅游是以古镇现有的历史街区、民居建筑以及周围环境为基础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以给旅游者带来精神上的放松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目的。

一、道口古镇旅游资源

李天元认为,旅游资源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吸引力,吸引力是评价一种旅游资源的最基本要素,吸引力的大小,则取决于旅游资源本身——旅游资源的特色、影响力及内容[2]。作为曾经的黄河渡口,道口古镇在乾隆至光绪年间成为河南八大镇之一,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完整的一处古民居建筑群落,修筑于明清时期,是北方民居的建筑类博物馆,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拥有独特地位。

1.建筑。具有较为鲜明特点且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镇建筑是进行古镇旅游开发的前提。道口古镇代表性建筑群为顺河古街。临街现存大量的古建筑,建筑格局上一般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多属木质结构商铺,后半部分为民居;建筑形式上,宅院东西狭长,厢房多为二层楼,代表性的为雷家大院,周家大院等;艺术效果上,建筑一般采用雕刻装饰住所,小巧实用,寓意吉祥,这些建筑带有强烈的北方风格,蕴含着传统文化经久不散的韵味,极具欣赏价值。

2.运河。道口古镇源起于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至今为止流动水况最好的河流流段之一。明清至民国时期,由于运河交通具有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特点,道口镇的商业迅猛发展,引来大量的商人,生意红火,成了豫北重镇。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中国大运河成功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滑县段亦在其中。

3.历史遗址。道口古镇代表性的历史人文景观,明福寺塔,塔身周围雕满了各式小佛约999个,有称千佛塔,始建于唐,是河南省甚至全国都不多见的大型砖塔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随建有明福寺,砖石结构,其建筑手法以及雕刻技术对研究佛教艺术具有一定价值;欧阳书院,原为北宋欧阳修的画舫斋旧原址,是欧阳修在担任滑州通判时建造的私人住所。

4.民俗节庆活动。宋末元初时期,道口正月古庙会诞生,于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由于是为祭祀火神,因此又被称为火神庙会。展示了浓郁且深厚的民俗风情,让当地居民回味传统的同时让各处旅游者了解豫北地区的民情。2007年,道口古庙会被列入河南省十大民俗经典名录,2014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于民俗学、人类学和旅游学等各个学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传承价值。

5.特色饮食。道口烧鸡是道口的传统名吃。作为道口古镇的招牌名菜之一,与符离集烧鸡、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形如元宝、疗养和保健功能一绝;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在此地酿制道口大曲,口味甘洌独特,因而本地人一直有一说法:手里拿的是道口烧鸡、嘴里喝的是道口大曲。

二、道口古鎮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的横空出世,江苏、浙江一带的古镇紧跟其后,西南的大研镇凭借民族特色脱颖而出,丽江申遗,APEC领导人游览周庄。在这股热潮的影响下,道口古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1.品牌局限,缺乏科学规划。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道口古镇,相比较于周庄、平遥、西塘等其他古镇却声名不显,与周庄、乌镇等古镇相比,缺乏有力的对外宣传,知名度相对较低,局限于中原地区及相邻省市,未辐射至全国。除此之外,古镇建筑分散,与人居环境的规划布局问题比较突出,甚至部分地区为了开发城区,拆除、破坏古镇建筑,忽视了古镇的科学规划、保护开发问题,为历史古镇的保护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2.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滞后。由于各地游客的加入、外来人口随之增多,相应的需要一定的旅游接待设施,例如住宿、餐饮、道路交通等,这些问题虽小,但都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景区内电子讲解类的导游设施设备未得到建设、真人导游缺乏,并对当地民俗民风以及文化不够深入,对现实的旅游状况及历史民俗缺乏了解,基础设施与服务质量的不足严重滞后于景区发展,这些都是影响古镇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因素。

3.景区开发同质化,缺乏创新。在古镇所在区域内,存在类似的历史、自然环境,就会出现具有相似的建筑、文化以及习俗的情况,致使古镇旅游开发具有趋近性。苏浙沪地区古镇以“小桥流水”为主题,西南地区则是民族特色与吊脚楼[3]。由于地域原因,道口古镇与北方其他古镇存在趋近性,古镇缺乏特色商品,不能体现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削弱了道口古镇在同类市场中的竞争力,而人文旅游资源(节庆)又有时效性,种种因素使道口古镇旅游业发展缓慢。总的来说,造成了当地与其他古镇旅游体验同质化的现象。

4.保护意识不强,资源损坏严重。古镇所拥有的遗址遗存、民居建筑由于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就会难以恢复[4]。现代化的建筑及商业活动不仅会破坏古镇整体和谐效果,还会给游者带来不适感,从而产生对古镇旅游的反面印象。加上古镇管理部门权力交叉,职权关系不清,不能较好地看护古镇资源,偷盗破坏时有发生。我国建筑历史千年以上的砖塔都是极为少见的,例如西安大雁塔、登封嵩岳寺塔等都保护完好,但明福寺塔却塔身周围刻雕的佛像被旅游者偷挖,保护办法只是用砖块将塔门砌上,避免游人入内。

三、古镇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1.加强宣传,合理规划。对于旅游地开发来说,在突出道口古镇特色的基础上丰富新内容,展示当地民俗文化。以豫北地区民俗特色小镇为出发点、华北地区正月里的最后一个庙会为基点,设立豫北小镇旅游品牌,通过线上的网络宣传、广告,以旅游官网、微博、抖音为主引起大众对本地的好奇;自媒体以微信公众号为主带动知名度的提升等。同时,成立城市景区工作组,为道口古镇人居环境与景区开发建设寻找平衡点,处理好新旧建筑的关系问题,使两者和谐共存。

2.完善设施,提供优质服务。根据古镇的最大景区承载力,设施建设上,一是与当地景色融为一体,凸显特色;二是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设置吸烟区,设置统一规划的购物区,减轻景区商业化问题等。旅游交通上,打造开放的交通体系,吸收其他地区旅游者入境。除此之外,对景区工作人员,分部门、分工种地进行古镇特色文化及服务规范化培训,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分批次相结合,提高景区员工对客服务水平。

3.创新思维,实现娱乐活动多样性。对一个景区进行开发时,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是最大关注点,避免旅游商品同质化问题。饮食方面,可让游客品尝道口当地的石子馍、道口烧鸡等传统美食,也可让游客参与其中。例如参观烧鸡作坊,亲自动手制作等。在娱乐方面,可以着重开发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如开展戏剧文化节,让游客学习当地曲目,不仅增强游客玩乐兴趣,更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此外,加强与各高等院校的合作。通过与各旅游高校的合作,创设校企通道,既有助于应届生就业,更有助于为景区吸收具有发展潜力人才,为古镇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其发展。

4.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加强资源修复。根据道口古镇现存资源状况,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将保护与开发双向推进。一是维护古镇的原生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对历史遗存进行个别化管理。例如明福寺塔,作为有特别地位的历史古塔,设立专门的职权部门,保护责任划分;二是积极引进古建筑复原方面人才,能修复的尽量修复,做好古镇街区、建筑民居、客栈当铺等古建风貌的修缮工作,以恢复古镇原有特点。

总之,古镇代表了一个地域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与文化[5]。因此,应尽力延长古镇寿命,以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为前提,既要挖掘古镇的文化底蕴,又要加强其历史遗存的保护,防止过度商业化。合理开发古镇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旅游、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使其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类旅游产业,这更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追求并给予孜孜不倦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黄爱琴.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荆紫关镇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4,(33):132-133.

[2]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  王雪梅.論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四川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6-121.

[4]  余文慧,高爽.靖港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旅游规划,2017,(9):97.

[5]  孔璎红.保护和传承视阈下古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以广西黄姚古镇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5,(1):40-43.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