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经济效应
——基于对过度金融化的批判

2020-02-21俞使超

社会科学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金融资本资本主义财富

俞使超

(华东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02)

一、引言

如今,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过度金融化,少数金融寡头和金融家族及其组织控制世界经济的命脉已成既定的事实。这些金融寡头高度垄断且相互渗透,通过把持金融市场和国际银行体系来掌控跨国公司[1],控制全球规则的制定与实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对全球经济的控制。金融资本“逐渐控制了投资部门的方向和节奏,并决定着收入分配结构”,这必将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金融家逐渐取代实业家决定和控制经济生活,即“金融资本主义代替工业资本主义。”[2]罗伯特·W·帕伦图形容金融市场的繁荣为“羊群效应”,并指出金融资本权势的上升左右了一些政府决策和制度安排。[3]甚至不少超级富豪势力已深深渗透和操纵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过程。[4]埃德温·狄更斯形容这一效应为“金融机构政治影响力的重新崛起,金融精英们的势力不断膨胀。”[5]此外,也有学者强调经济过度金融化对经济结构的破坏,认为“资本积累过程中经济过度金融化以及金融资本权力过大,以至于对生产造成了掠夺性的破坏”。[6]甚至造成了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积累。[7]

鉴于此,本文对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过度金融化造成的资本主义社会严重异化现象及世界经济结构体系依附结构深度强化趋势进行批判分析,指出经济过度金融化内含的矛盾冲突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危机不断扩大的根源。

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异化

(一)“去工业化”是过度金融化的恶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呈现出符号化趋势,与黄金脱离联系,这一行为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甚至实体经济的逐渐空心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不少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分工领域,为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必要条件。去工业化是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必然后果,由于资本主义实体经济已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难以获利,资本的逐利本性则将产业资本转换为金融资本进而获取巨额利润,一旦行业内有资本家转入金融领域且获得巨额的收益,别的资本家便会效仿其行为,这就是“羊群效应”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那里觅食,这一过程就使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去工业化的进程。去工业化的进程最早出现在美国,随后蔓延至日本、欧盟等国家,这些国家逐渐将生产转移至较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本国的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就业岗位也不断减少。

去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正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程度最高的美国,二十世纪末,法国学者米歇尔·阿尔贝尔预言:“美国工业在衰退。基础设施破败不堪,人们不再修建,不再维护……未来几年内在94个产业中将有15个是关键产业,1995年以前,美国的这些关键产业将退出国际舞台。”[8]在经济金融化趋势的推动下,首先,去工业化的行业是附加值比较低的商品,如纺织品、鞋等,这些行业逐渐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然后,扩展到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如电子、钢铁等。正如大卫·哈维所说“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正逐步走向一种食利经济,而在国内,正逐步走向一种服务经济。”[9]美国社会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者比重,1965年占28%,1995年下降至16%;而第三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者比重,1960占56%上升至1994年73%,制造业就业人数的下降以及服务业就业人数的上升能够间接反映这一时期经济去工业化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不仅发生在美国,同样发生在日本、欧洲等资本主义国家。制造业GDP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趋势,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1990年占24%,2007降至18%[10]。与之相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的金融行业与GDP的占比已达70%左右,但当时,美国在军工、飞机、和信息技术等领域保持着世界霸主的地位,汽车行业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房产泡沫引起的次贷危机,进而爆发金融危机,这使美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自“大萧条”以来的最大影响,汽车行业福特、克莱斯勒、通用因为销量急剧下降,出现重大亏损,仅2008年第三季度三家公司共亏损240多亿美元,汽车行业的衰败正是美国实体经济的缩影,底特律城市的现状,也将是众多美国企业“空心化”城市的未来。与此同时,美国在金融领域彻底确立了全球霸权地位,美国的金融衍生产品总值占全球的50%以上,已高达300多万亿美元,是美国13万亿美元GDP的25倍。[11]经济去工业化的进程就是实体经济不断衰退的过程,金融寡头往往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生产环节配置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要素不可以像资源一样自由流动,进而导致就业岗位不断流失,2015年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创历史最低纪录,统计学家威廉姆斯通过网站跟踪调查认为美国失业率高达23%,这不是经济复苏时期的美国该有的现象,而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去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困境。由于资本发展的内在逻辑,美国的经济金融化趋势已经很难改变,大部分工业部门均走向萎缩,这正是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二)贫富两极分化严重

伴随当代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化发展的另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效应是人们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这已是经济金融化、虚拟化进程中产生一种“马太效应”,一个群体或个人因为在某一方面(财富、收入)获得优势,就会形成一种积累优势,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保持更大的优势,财富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

在财富分配方面,以美国为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总财富的98%被20%的人群所占有[12];1992年总财富的42%被最富裕的1%的人群所占有[13];2001年金融财富的50%被最富有的1%的人群占有;2007年总财富的53.9%被最富有的1%的人群所占有[14],2001年,美国1%的最富有人所持有的金融财富(不包括其房产权益)比80%的最贫穷人口所拥有的金融财富多4倍;2010年总财富的70%被10%的人群占有。特约翰·B·福斯认为“私有市场经济制度中政府支出首要目标是维护有产阶级的利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府不会实施可行的政策满足公众的基本需要……不会对富人征收更高的税款向低收入者进行转移支付、不会使全球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15]金融财富方面10%的富人持有89.3%的股票和90%的证券,在效率优先的今天财富分配体现了马太效应,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财富分配差距的扩大并非指广大人群的绝对贫困,而是与富人相比较呈现出的相对贫困的状况,相对贫困化是指与富人不断增加的财富相比,广大群众的财富相对下降。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广大群众所表现出的生活状况以相对贫困化为主。

在收入分配方面,1970年至2000年三十年间,美国普通家庭的收入并没有显著变化,占人口总数0.1%的富有家庭的收入增加了四倍。[16]2000年至2006年六年间,普通家庭的年收入从2.58万美元增长到2.635万美元,增长了2%;1.5万个最富有家庭的年收入从1500万美元增长到3000万美元,增长了100%,此时最富有家庭的年收入是普通家庭的3万倍。[17]2006年9月公布的美国前六十的富豪总财富额达6300亿美元,相比去年增长了10%。①《纽约时报周刊》,2007年3月1日。2013年,1%富裕家庭的收入是普通家庭收入的25.3倍②Ferreiro,“Macroeconomic and financial sector policies to better serve the economy and society,Financialisation,Economy,Soci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orking paper Series,No 165.2016.。2015年,99%的普通家庭收入较15年前有明显减少,即使是5%的富有家庭其收入仍然有所减少,只有1%的超级富豪财富有极大地扩张,经济金融化有利于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再分配。

(三)金融资本的全面垄断

经济金融化后,金融资本的权力更加集中了,“权力越集中,掠夺行为的机会就会越多;权力之间的关系越不明显,从别人那里渔利的机会就会越多”[18]。金融寡头掌握金融资本就等于掌握了权力,正如著名的“二八定律”所描述的那样,小部分人掌握重要的部分,而大部分人只是拥有次要部分。“金融资本要的不是自由,而是统治。”[19]当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为金融寡头的统治提供了适宜的条件,金融寡头以金融资本为工具,控制经济命脉的同时,控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和媒体。

西方发达国家已逐渐走上了金权至上的道路,政府部门与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华尔街高管们去政府金融经济部门任职,卸任后再回华尔街复职这一现实版商政“旋转门”在美国不断发生。政治从来都是为经济服务的,在垄断金融资本主导经济的当代,资本主义政府已经成为少数金融寡头及其家族的赚钱工具。金融寡头们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垄断集团,“这个统治集团是一个网络,其中心是经营银行、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人以及能源、军事外交集团”。[20]这个集团给财政部、军事技术、能源垄断提供金融资本,故金融寡头控制了政治系统,金融寡头操纵央行保持低利率政策,进而保持证券市场的繁荣;操纵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大量形成金融泡沫;甚至运作经济思潮的发展。正如列宁所说:“金融资本的统治,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时候,这种分离达到了极大的程度。金融资本对其他一切形式的资本的优势,意味着食利者和金融寡头占统治地位。”

金权在操控政治的同时,控制主流媒体大力制造舆论,宣扬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发展下经济强劲的复苏。但舆论的真实性仍然有待考察,以美国为例,若如2015年真如主流媒体宣传的美国经济的强力复苏,那么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将有所好转,然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就业状况并未像经济复苏那样得到改善,现实状况与经济数据相差甚远,这不仅让人对主流媒体对报道产生疑问。

三、世界经济体系依附结构的深度强化

(一)“二元经济结构”

二战后,以资本输出带动制造业输出的扩张,很快从仅在发达国家之间转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20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的出现成了当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基础,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发达国家的低端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是经济学中“洼地效应”的体现,资本总是向成本低的地方流动。在这个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发达国家通过控制国际金融、资源、市场和高科技,对发展中国家输出知识产权与中低端产业[21],以发展中国家自行发展工业化的手段,更为隐蔽的实现发达国家的目的。在这种大型国际垄断资本全球化的趋势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和控制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以发达国家控制金融业和高端技术业,而发展中国家成了市场和资源的供给地,发达国家输出金融产品,而发展中国家输出物质与资源的这样一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20世纪90年代资本累积的方式向金融化转移,其对第三世界的剥削更为强有力,这一改变是为了创造“新兴的市场经济”,使财富加速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22]2002年,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送的资本达2290亿美元,2007年达7840亿美元。

“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发达国家,由于其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在这一结构下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的主导者,它们完全可以从本国的需要和利益出发,根据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利益需要制定国际经济的运行规则。发展中国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其实质是缓解了发达国家的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帮助发达国家在垄断资本的体系下更加繁荣。这种新的国际分工更为有利的帮助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掠夺与控制。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的产业不断往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只能通过生产低价商品获取经济收益,同时帮助发达国家获得超额利润。

这种“二元结构”对发展中国家有一定正面的影响,其一,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外资引进与投资;其二,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能刺激国内企业发展;其三,外资企业的引进能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岗位,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现实财富的扩张比虚拟财富的积累重要得多,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分工极为不公平,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负面影响。首先,发展中国家作为原料提供地和劳动力密集加工地,不仅损耗国家资源而且带来环境污染。其次,发达国家不仅控制国际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而且还控制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则。再次,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托马斯·帕利认为:“金融化时代一般与疲软的经济增长相联系”。[23]由于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不健全以及防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有限,加之发达国家才是世界金融体系的控制者,这会使发展中国家被动卷入发达国家金融化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进而使其产业空虚经济受损。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工业化倒退、经济增速放慢、金融体系脆弱不堪[24]。最后,“二元经济结构”会给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与经济安全带来危机。发展中国家由于欠缺经济实力,在国际上的发言权与影响力均处于被动地位,这会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均受制于人,对其国际地位越来越不利。

(二)南北发展失衡严重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促使形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二元化经济结构”的同时,进一步影响南北发展程度。20世纪70年代起,发达国家金融寡头通过金融手段迫使发展中国家廉价出售国家资源,由于金融寡头的控制,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已失去经济独立性。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再次发生巨大变革,美国成为世界的中心,垄断金融资本美元成为国际支付和结算的主要货币,新的货币霸权的出现,使西方发达国家获取大量国际红利,国际上南北发展失衡进一步加剧。2006年的《世界家庭财富分配报告》显示全球财富的85%被10%的富有家庭所占有,而贫穷那端的一半家庭仅占有1%的世界财富;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的发达地区,这些区域的人们占有了世界财富的90%。《2014年度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北美、欧洲和亚太发达地区占世界总财富的84.5%,拥有世界人口总数58%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拥有世界财富的16%[25]。可见,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不仅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人群的贫富差距上体现马太效应,同样在不同国家地区表现这一经济效应。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当今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使金融资本积累不再受到国内外的诸多限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赚取更多利润。由于发达国家主宰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则,金融资本在这些国家的操纵下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1998-2008年,世界总赤字和盈余占世界GDP总量的比例从0.5%增至2%,盈余国家流向赤字国家的资本推动了房地产和消费的繁荣。”[26]发达国家形成了常态化的逆差,而发展中国家长久保持账户顺差。此外,发达国家利用货币的霸权获得巨额利润,例如2001年美国从世界各国得到的货币利润有73960.9亿美元占GDP总量的52.3%。中国作为损失这部分利润最大的国家损失达36634亿美元,按照劳动价值论劳动者所创作的剩余价值来计算,中国工人60%的工作时长是无偿贡献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27]世界没有遵循公平的原则存在巨大的不平等现象,发达国家依靠全球化获得更多的财富。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成功的走入工业化,一部分民众仍然面临生存问题,贫困现象仍然是很多南方国家的头号难题。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使这些国家失去了经济的自主性,金融资本在这个体系下可以完全自由的,流动不受约束的投机,发达国家以此为借口掠夺南方国家的财富,反而使南方国家的赤贫化现象不断蔓延,甚至有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反对全球化金融化的发展,以期取得本国的经济主动权进而改变现状。经济学专家程恩富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从根本上解决本国财富和收入的贫富对立,继续保持南北之间的贫富等经济差距,就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和顽症,并引发替代资本主义的阶级博弈和制度变革。”[28]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常态化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精神的破产甚至对他们自己也未必是一种秘密了,而他们的经济破产则有规律地每十年重复一次。”经济危机最早是以生产过剩为主要爆发点,[29]1825年在英国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后,经济危机已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现象。传统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不断追求扩大生产导致产能过剩,进而导致工厂倒闭,爆发经济危机,此类危机通常仅在本国境内发生,并没有很强的传播性。随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经济金融化、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经济开始遭受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不同于经济危机的相对独立性,金融危机有很强的传播效应,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就如“蝴蝶效应”一般由经融危机发生国向外蔓延,实现“空心化”、金融化程度越高的国家,越容易受到波及,影响通常也更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至少发生数十次金融崩盘事件,但这并不影响经济金融化的速度。2001年起全球金融市场每年以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至2006年全球金融市场交易价值达26万亿美元,极高的金融化程度加上互联网技术在经济部门的普及利用,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形态已经不是传统的以产能过剩为主的经济危机,而开始集中于金融领域。

当代金融危机与以往经济危机的不同之处在于起点不同,当代金融危机以金融领域为起点,以银行的金融流通出现危机开始,慢慢影响到实体经济。由于虚拟经济已与实体经济分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今天,所有的再生产都与金融资本有关,金融资本营造出巨大的需求,虚假的需求刺激更大的生产,“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30],此时的生产过剩表现在金融领域,金融资本过度膨胀,严重透支信用是其爆发的主要原因。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最具当代世界性金融危机典型性的是2008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紧接着波及至实体经济,蔓延至世界各国,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其一,表现在金融领域,2008年经融危机的爆点源于无节制的次贷金融衍生品,次贷泡沫的破灭直接影响的就是它的母体——房地产。地产泡沫的破灭,导致大量地产断供,雷曼兄弟破产影响了华尔街的信心,叠加美国两房破产,引发了整个债券市场的动荡。债券的波动传导到整个金融市场,最终引发了金融海啸。美国金融市场的崩塌又通过美元,蔓延到了世界,当时所有金融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都未能幸免。各国地产价格普遍下跌,股市更是断崖式暴跌。其二,表现在实体经济领域,由于房价的持续暴跌,利用住房抵押获得借贷无法偿还,且利用这笔借贷产生的投资和消费难以为继,消费开支的减少必定影响商品经济的运转,投资没法得到回报,企业只能宣布倒闭,引发上下游一系列的实体产业危机。其三,表现在人们的经济生活领域,底层的全球劳工面临着极低工资和长期的生产性工作缺乏。资本剥削愈加残酷,工人阶级的总体生存条件愈发恶化。①“Is This Really the End of Neoliberalism?The Crisis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Class Power”,http://www.counterpunch.org.由于工厂的破产与金融部门的灾难,工人们面临失业,失去生活的基本保障;在投资领域,金融部门的持续走低使人们的日常理财损失惨重。其四,发展中国家的处境更为严峻,金融危机发生于发达国家,但通过国际贸易体系、金融体系等很快的将危机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并不断蔓延。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军事、政治方面的优势将自身的危机通过不同渠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成了当代金融危机最大的损失方。

马克思认为“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由债权(汇票)、国债券(它代表过去的资本)和股票(对未来收益的支取凭证)构成的”。[30]并“强调金融怎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掠夺性的”。[30]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恶性竞争所导致的常态化机制,不仅给世界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灾难,而且阻碍了人类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这种不无止尽追求资本积累的资本主义制度终将被取缔。

四、结论

经上讨论,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过度金融化发展是资本逐利变本加厉的鲜活反映,也是资本规模积累加剧的必然结果,这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世界经济体系的变革与危机并存。这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生产关系越来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不断被激化,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也将会成为常态。如今这种资本主义经济过度化金融的发展,已经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异化,并强化了世界经济结构体系依附结构。

具体表现为资本主义产业“去工业化”、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基尼系数不断扩大,以及金融资本的全面垄断,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过度金融化过程中的异化,这一现象不仅停留在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金融资本的全球流通性将经济过度金融化的经济效应蔓延至全世界,世界经济体系结构畸形发展。尤其是,由于“洼地效应”资本总是往成本低的地方流动,以获取巨额收益进而形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之间特殊的“经济二元化结构”;已经形成的特殊经济结构使发达国家占领高地,拥有更多的特权和资源,“马太效应”的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现象在此体现,因此南北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将更加严重;随着全球金融化限制越来越少,金融产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也越来越难以避免,金融危机发生于发达国家,但通过国际贸易体系、金融体系等很快的危机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利用特殊的“经济二元结构”,及其在军事、政治方面的优势将自身的危机通过不同渠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成了当代金融危机最大的损失方。

世界经济金融化的大趋势难以避免,我国想要完成民族伟大复兴不能孤身于世界,因此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响应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以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一新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工业化与金融化进程并进,定能避免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过度金融化的经济效应,顺利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金融资本资本主义财富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指导意见公布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金融资本挑战产业资本时代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