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政亟待攻克“沉默的螺旋”顽疾
2020-02-21皓默烨
皓默烨 孙 伟
(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3;2.武汉城市学院学工处 湖北 武汉 430083)
互联网以势如破竹之势改变世界,具有“工具性”与“先锋技术”的意义,当代大学生伴随网络成长起来,习惯接受网络海量资讯。网络无国界,网络信息良莠不济,高校如何利用网络有效引导青年学生交往行为,让青年一代精神价值充满正能量,成为“时代话语”。
网络思政教育传播学是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学科,是科学研究的高度综合化、学科融合的结晶。网络思政教育与传播学学科界限模糊而有所融合,需要借助彼此的学科理论,网络思政教育传播学便应运而生。仅仅采用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网络思政教育难以为继,学科交叉研究却迭见新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诺依曼1972 年提出的:大多数人一致赞同自己的思想观点,变成了公众中的多数派,就会在社会交往的人群中毫无顾忌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一旦无人理解自己的见解时,甚至误解自己,变成了公众中的少数派,即使自己认为自己的见解非常正确,也不愿意传播自己的观点,迫于环境,保持沉默。沉默方造成公众中的多数派意见的增势。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便形成公众中的多数派声音越来越强大,公众中的少数派越来越沉默减弱下去的螺旋循环发展过程[1](P201-202)。“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网络传播深层次的现象,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剖析思政传播的两极背后的真相,才能掌控大学思政舆情。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三个命题:“个人意见”“意见环境”“社会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大众传播观。舆论即“意见环境”与大众传播两者的关系,揭示了大众传播在受众言行上,影响力极大。“沉默的螺旋”理论侧重探讨传播效果,成为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由三个命题构成[2](P220):“个人意见”经过大众传播的连续与重复,为公众营造出“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社会舆论”由此产生。
(一)“个人意见”附和“意见环境”或扩散或沉默
人作为一种社会群居动物,具有“社会天性”,避免陷入孤立死局。“个人意见”希望与社会大众的意见相吻合,才能融入社会群体中;如果不一致,可能被社会大众排斥。
基于此,人们表达“个人意见”时,首先考量周围的“意见环境”,察言观色。当发现“个人意见”属于被认可的多数意见,积极参与讨论,以达到扩散目的。“优势”意见不断集聚扩大,便会形成“意见环境”。
通过观察,当发现自己“个人意见”倾向于微弱一方意见,无人理会,迫于“被孤立的恐惧”,“个人意见”就会因为“意见环境”压力,不愿意公开表达,变得“沉默”。
(二)所谓“螺旋”因“意见环境”循环往复增势与失势
经大众传媒强调揭示的“个人意见”,公开广泛传播,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的“公众意见”被人们所认知。
传播学上的“螺旋”是“个人意见”在“意见环境”作用下,“劣势意见”方的持续“沉默”,造成了“优势意见”方持续增势,于是“多数意见”越来越强大。“意见环境”集聚扩展,“优势意见”继续壮大,迫使“异类”想法的转向“沉默”,甚至转向“优势意见”方。如此循环往复,“优势意见”方愈加大声疾呼,呈逐渐上升趋势,“劣势意见”方逐渐“沉默”,出现“意见的大声疾呼”和“意见的沉默”像螺旋式结构一样的社会传播过程[3](P78-80)。“沉默的螺旋”理论表明网络空间“意见环境”像螺旋一样,向两级蔓延,构成“意见沉默”与“意见领袖”的两个极点。
(三)“意见气候”成就“意见领袖”
在诺伊曼看来,在大众媒介和“意见领袖”的作用下,消除“个人意见”差异,汇聚趋同行动的“多数意见”,表现出从众心理、恐惧孤立心理,“多数意见”演绎成为舆论。故而,“意见气候”产生的舆论并非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数字化瞬间传递所发布的信息,传播给每一个网民。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 群与自媒体平台信息传播给社会群体,自觉或者不自觉约束着网民的言行举止,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果立即呈现出来,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控制传播系统。探析“沉默的螺旋”理论时,需要将研究对象与现实和环境有机结合,抽象推断哪一方“意见”强化与弱化,都无法反映网络传播的本质属性[4](P300),否则,“沉默的螺旋”可能掩盖事物的真相,造成迷惑的假象。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沉默的螺旋”存在性研究
“沉默的螺旋”理论根植于社会传播环境,揭示了影响制约舆论的内在机制。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经过这种“放大器”,形成某种截然相反的舆论场,会产生两种不同结果: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者发布信息后,感兴趣的同学参与进来,不感兴趣的学生选择缄默并最终妥协[5]。高校网络充满正能量的重要介质舆论场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引领思政趋同化[6]。积极舆论在思政领域弘扬主旋律;消极舆论冲击青年学生的灵魂,成为精神上的流浪儿。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7](P189)。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如果出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沉默”现象,是一个危险教育效果的信号,高校工作者不能熟视无睹,需要及时深入调查研究大学生“沉默”深层次缘由,对症下药,对提升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8]。深究“沉默”的内核,发现问题关键所在,才能正确引导高校舆情。
从传播学角度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是一种教育传播。两个前提性条件催生“沉默的螺旋”现象[2](P222):
(一)“社会意见”分布处于“多元无知”状态,受众所需信息不足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海量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期,没有社会阅历,难以判断是非,很容易受到不良资讯误导,就成了摆在当代大学生面前的巨大难题[8]。青年学生面对网络世界“多元无知”信息状态,需要明辨是非,不能全盘吸收。
选择论表明,人的选择范围越大,自由度反而越小[9](P94)。《未来的震荡》享誉世界,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专著中得出振聋发聩的断言:海量信息无法使人摆脱束缚,成为无法选择的选择[10](P313)。海量难以选择的信息是“沉默的螺旋”现象产生的前提条件[8]。大学生迷失在碎片化海量信息里,受众所需信息不足,大学生才会茫然失措,而选择“沉默”。
(二)“多数”或“优势”意见带来的群体压力,引起“沉默的螺旋”
大众传播时代影响社会舆论[2](P232)。活跃在传播网络施加影响的人物,被称为“意见领袖”[2](P189)。高校老师拥有制度性权威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为了传递主流价值观,必然利用课堂主导权与话语权,授课内容自然成为“多数”或“优势”意见,成为“意见领袖”,营造“意见环境”,对青年大学生产生群体产生压力,发挥行为规范的作用[8]。当代大学生如果赞同老师“多数”或“优势”意见,大胆表白,成为其支持者和追随者。如果不赞同老师“多数”或“优势”意见,无力对抗“意见环境”,害怕被孤立的压力,反对者的意志与自信逐渐消解,改变原本的想法,服从于老师“意见领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力,附和或者“沉默”。
少数学生“劣势意见”方的持续“沉默”,造成了大学老师“优势意见”方持续增势,如此循环往复,引起“沉默的螺旋”现象。“优势意见”取得压倒性地位,彰显思政效果。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教育本身就是师生互动,大学生“劣势意见”方保持“沉默”,如果缺少高校教师收集反馈信息过程,就无法真正了解大学生真实思想动态,是否接受老师“多数”或“优势”意见,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8]。大学老师要走入“沉默”学生心理,找到症结,化解大学生的困惑。
三、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沉默的螺旋”负面影响
“沉默的螺旋”表明,负面的舆情冲击大学生精神信仰,瓦解青年学生家国天下情怀,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严重挑战。
校外互联网的不良信息传播负面新闻,外在环境恶化了高校思政课。大学校园里的BBS 网络论坛,微客博客等自媒体“意见领袖”的网络权威凌驾于高校思政,错误言论混淆大学生的视听。在“沉默的螺旋”现象下,非理性与非主流“意见领袖”有夺取“话语权”之势,削弱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接受效果[6],冲击了大学生的理想观念。
“和平演变”曾经使得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沉默的螺旋”特点,网络传播西方所谓的民主思想与价值标准,歪曲甚至捏造事实,干涉中国内政,为分裂势力摇旗呐喊,企图以“思想革命”改变中国社会主义性质,以实现其“和平演变”图谋。西化分子避开传统媒体管控,主攻门户网站,高调渲染西方意识形态,形成“意见气候”,腐蚀高校舆论阵地。高校大学生涉世未深,欠缺甄别能力,分不清孰是孰非,缺乏虚假言论的必要抗体,欣然接受并在网络上随意传播西方思想,推波助澜西方话语,“沉默的螺旋”宣扬西化思潮,引导舆论实现自己意图目的[11]。高校必须占领网络舆情,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知名专家利用网络虚拟性,充当所谓的“意见领袖”,引发负面影响。比如香港余英时通过在网络上公开发表言论“重评汪精卫”,论证得出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鼓吹的全面战争一定导致亡国的结局”等观点,质疑共产党舆论真实性。在负面“意见领袖”影响下显现“沉默的螺旋”现象,高校学生俨然成了“替罪羊”[11]。当代大学生追求标新立异,猎奇心理,很容易接受一些奇谈怪论。
网络的匿名性让一些网民少了现实约束感,更多的发言者发表的是一些愤世嫉俗的过激情绪化言论,大多受到了追捧,极端的非理性的发言成了“优势意见”方,公开“发声”,不断得到鼓励,诸如发帖声讨“追杀”少量理性又温和的“劣势意见”方言论,剥夺了反对者的话语权。互联网使得极端的少数派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之下,反而支配“沉默”的大多数[12]。“意见环境”作用驱使,网络空间“沉默的螺旋”现象于是相伴而生。
理论需要与时俱进。诺依曼在上个世纪70 年代提出“沉默的螺旋”效应,那个时代没有网络,诺依曼不能体会到新媒体的传播力量。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吻合传统媒体时代,过高估计受众“恐惧孤立”感,自然过高认同“从众趋同心理”,低估了网络时代受众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力[13]。诺依曼忽略了舆论的逆向变化,在借鉴过程中必须坚决摒弃[8]。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高度重视“沉默的螺旋”负面现象,避免负能量舆情战胜正能量舆情,警惕“劣币驱逐良币”异化。
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多措并举,大力克制“沉默的螺旋”现象
“沉默的螺旋”存在大众传播正负两极的社会效果。“沉默的螺旋”负向效应往往使得高校思政“话语失衡”。克服“沉默的螺旋”负向效应,是一种全新视角,能够大大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成效[6]。
(一)利用“沉默的螺旋”理论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效舆论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国国情。让“中国声音”“中国话语”占据“优势意见”,牢牢控制高校的舆情阵地,确保国家文化安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弘扬中国人所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优势意见”,汇成“舆论气候”,我国主流价值观在未来传播中将不至于成为“劣势意见”,就能够形成无坚不摧的精神感召力,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网络“意见环境”风清气正,深化提升青年大学生道德理想教育境界。主流价值观“沉默”状态得到强力扭转,“沉默的螺旋”负向效应引导为正向效应,成为宣扬主力军[9](P96)。只有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形成具有特色的舆情阵地,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各行各业所需人才。
要警惕少数不法分子别有用心利用“沉默的螺旋”,形成“意见气候”,掌控新媒体舆论阵地,使“沉默的螺旋”理论反而变为反华敌对势力的利器。高校应坚决遏制蓄意破坏分子妄图借用“沉默的螺旋”,从事不法的利益勾当,才能让大学生主动抵御西方社会思潮[11],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二)根据“沉默的螺旋”效应,促进网络空间健康成长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者要成为主流思想传播者,成为互联网中的中流砥柱“优势意见”,自觉成为“意见领袖”,扶持社会正气,成为“领航人”。高校舆论的引导要疏通“劣势意见”正常表达,有效克服不健康的“螺旋”,使高校思政受益于“沉默的螺旋”理论[8]。
锻造高层次知识精英成为网络“斗士”,及时批驳不良言论。“我为何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是著名学者杨天石网络言论,显然混淆社会舆论。梁柱先生第一时间发表两篇重头论文,与杨天石展开论战,予以批驳,避免了大学生对“意见领袖”盲目信任,取得事半功倍效果[11],让青年学生从历史虚无主义迷雾中解脱出来。
(三)知识精英有效疏导负面舆情,抑制错误思想行为,扩大话语空间
互联网产生公民新闻,人人都可以在自媒体平台发表言论,非理性话语空间越来越扩大。碎片化的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消弭了知识精英话语方式,使其选择了“沉默”。高校工作者需要日常监控校内论坛微博博客贴吧等网络舆情,监控并及时阻止不良的社会网络舆情入侵高等学府,强化收集舆情监控识别机制[11],让知识精英成为传播思想精髓的“守护神”[6]。提升知识精英“话语权”,提升知识精英参与度,才能有效疏导负面舆情对青年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四)研讨“沉默”现象的复杂性与深层次原因,探求对策
选择“沉默”是何种原因?何种性质的“沉默”?选择“沉默”可能是弱势感受的无奈“自我表白”,不满情绪的外在表现,而不是一种慎重,更不是一种意愿[14]。大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保持“沉默”,说明反馈机制出现很大的障碍,需要深挖根源,倾听“沉默”者心灵的呼声,找到症结所在,提升思想政治的针对性[8]。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者开展网上心理测试咨询,开展网上就业指导,及时化解“沉默”。
(五)思政微课教学应用“沉默的螺旋”
高校兴起网络直播课堂新潮的讲解方式,在线直播,不受传者与青年学生的时间与空间差异的影响。微课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在于直播视频的观看次数。大学教师及时回应呼声最高的留言信息,“优势意见”与“劣势意见”思想交锋,在“沉默的螺旋”影响下求得“共同意见”,显现思政教育效果。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者鼓励“劣势意见”勇敢袒露自己的心声,释疑解惑,指点迷津;对于敌对势力恶意传播非法信息,煽动网络暴力,要及时扑灭。创造公平理性的传播氛围,思政教育微课才能收到教学效果[15]。
五、反思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沉默的螺旋”现象
(一)要辩证认识“沉默的螺旋”理论
夸大说过分强调传播者舆论引导功能,将“沉默”作为控制舆情的衡量标准。缩小说片面夸大受众“从众趋同”心理,过分强调“恐惧孤立”,低估网络时代受者对传者的反作用力[16],忽略少数自媒体平台“意见领袖”影响力等。坚决摒弃有害的夸大说和缩小说,需要认真研究“沉默的螺旋”理论中大学生“沉默”存在哪些可能性的意见表达方式,出于何种原因“沉默”,缺少哪些学生“沉默”的反馈。教育者需要积极引导“沉默”者勇敢表达“个人意见”,抑制“沉默的螺旋”不对等的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警惕“沉默”现象,不能任其自然蔓延。
抑制大学生课堂和网络教育“沉默的螺旋”不利影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真抓实干,多措并举,抓出实效。培养思政网络“达人”,培养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将思政教育引领渗透到充满正能量的方向上来。
(二)建设主旋律宣传的专题网站
高校网站紧扣青年大学生多方面需求,发挥新媒体网络聊天室的优势,多渠道引导思政方向。可采用有效措施,要求高校师生在线交流,挖掘电影电视剧微博中教育素材,吸引大学生参与讨论。高校教师也应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分析大学生“沉默”根源,找到破解“沉默”良策。青年学子来自五湖四海,成长环境差异大,要个别谈心解决各自需要,疏导化解青年学生思政困惑。为了避免大学生害怕暴露身份,建立匿名的心理咨询窗口,鼓励“劣势意见”的大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及时回复“劣势意见”学生的呼声,提高思政有效性[17]。
要着力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沉默”状态,在大学生身上多下功夫。根据大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让思政课程内容由浅及深,步步深入,才能事半功倍。发掘大学生学习的动机与需求,注意培养和引导其内在动机。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集体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高校精心打造网络软环境,充分利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学生社团组织骨干与学生党员作为“意见领袖”,同龄人言论具有平等性,克服高校教生上下级隶属关系,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