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哲理溯源与路径探微
2020-02-21覃优军曹银忠
覃优军 曹银忠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8 年9 月10 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首次系统而明确地将劳动精神上升到价值观培育的战略高度。劳动精神凝结着劳动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的感性实践与理性总结。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奋斗者,他们将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将在劳动实践中耕耘出属于他们和新时代的甜美果实。因此,我们应深入研究劳动精神的哲学渊源及其培育之道。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是理解劳动精神最重要的理论之源
(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历史上关于人的起源有着十分丰富的遐想和论证,其中恩格斯就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坚定认为,整个人类生活正常运行有着诸多条件,但劳动无疑是首要的基本条件,“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P88)。换言之,“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2](P990),“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2](P991-992)。由于劳动和语言的共同影响,猿脑才顺利完成向人脑的过渡,并随着人脑发育扩容产生出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毋庸讳言,恩格斯正是以劳动为原生基点,旗帜鲜明地告诉我们人、语言和意识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并经过劳动这一关键性环节才逐渐出现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作为新时代劳动主体,大学生首先就必须明白是劳动创造了“人”,劳动精神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是劳动实践的内在产物。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人以及人的思维活动,也就不会催生出劳动精神。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崇尚劳动实质上就是崇尚人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人格,尊重劳动在根本上就是尊重人类的整个起源史和文明史。
(二)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劳动精神是人特有的思维产物而不是纯粹动物式的畜群意识。信奉劳动光荣而崇高、伟大又美丽,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哲理就可归结为劳动不仅是人产生的决定性动力,还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本质性区别,基于劳动实践而绽放的劳动精神之花必定是人有别于动物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人一旦停止劳动或丧失劳动精神,必将会丢失人的类本质,变得与动物毫无二致。追根溯源,这也恰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意识是劳动的产物,“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3](P56)”。“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在我们看来又是什么呢?是劳动”[2](P993),因为动物仅仅本能地借助外部自然环境谋求生存之道,根本不懂得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但人与动物相比则大相径庭,人懂得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劳动实践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生产生活服务。总之,为充分表明人与动物存在根本区别,超越人与动物共同拥有的原始生命特性,显示出人的“社会属性”,新时代大学生就必须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在长期的实践磨炼中提升劳动能力、培养劳动技能、铸就劳动精神。
(三)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透过哲学视角可知,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任何一样发明创造无不是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晶;劳动是促进社会繁荣昌盛的决定性力量;劳动精神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而关于劳动是一切财富和幸福的源泉,早在17 世纪左右,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曾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他认为一切财富都离不开人们的劳动实践,社会的财富总和就是劳动所创造财富的总和。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则对劳动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其中马克思指出:“劳动是生产的主要要素,是‘财富的源泉’,是人的自由的活动”[3](P33)。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性力量,“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4](P47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人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辩证统一。恩格斯认为财富的源泉由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汇合而成,自然界负责提供原材料,劳动则负责“点石成金”。客观而言,中国广大劳动者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下,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创造出体量庞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未来的主力军,大学生唯有主动地从哲学视角将劳动实践视为获得财富和幸福的真正源泉,才能正确认识到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的集中彰显,才能重视劳动、正视一切劳动益于人民、造福社会的巨大价值[5]。
二、理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应准确把握两个重要维度
(一)价值认识维度
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在价值认识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评价;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活动。价值认识维度就是指人们关于形成于劳动过程中的劳动精神对个人和社会具有的积极作用的理性判断。客观来讲,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正是价值认识维度的生动体现。具体而论,从价值认识维度理解劳动精神,一方面,大学生就必须把握劳动精神富有的精神伟力:其一,正是因为人们怀着尊崇劳动、尊重劳动的敬畏心态,通过辛勤而诚实的创造性劳动,才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诚然也必将会通过诚实劳动创造出中华民族更加光明的未来。其二,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谱写出波澜壮阔的劳动文化,劳动精神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常常就能欣赏到有关劳动的著名诗篇,例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当前号召人们发扬劳动精神,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价值认识维度还要求大学生以理性态度审视劳动和劳动精神。即要崇尚劳动,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将劳动视为理解人的类本质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尊重劳动,不仅要尊重形形色色的普通劳动者,还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二)行为实践维度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哲学最根本最首要的观点。劳动精神作为人特有的精神文化符号,在本质上仍然是生产劳动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的自在之物。一旦人们远离劳动实践,便会阻断劳动精神的物质土壤和营养来源。劳动精神只游离在头脑世界而不走向具体行为实践,必定会沦落为空洞的一无是处的精神废料。因而,大学生在懂得劳动“四个最”的深刻道理之后,关键还在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具体而言,理解劳动精神蕴含的行为实践维度:其一,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劳动精神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它是以劳动为根本指向的理论概括。劳动精神来源于直接体验而不是间接经验,我们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意识空间思辨劳动精神,相反,我们必须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探寻劳动精神。其二,大学生要看到劳动精神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必须通过实践表现出来并接受实践检验。培育劳动精神关键在于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即从认识走向实践。大学生就应当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撸起袖子加油干”,在辛勤劳动中检验劳动精神,发展劳动精神,释放劳动精神的精神伟力,继而通过劳动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坚持并创新劳动精神培育的理论灌输方式
理论灌输历来被视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法宝,因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6](P317)。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劳动精神蕴含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但是劳动精神并不会自主地进入到大学生的头脑之中并外化为具体实践行为,尤其是在西方社会思潮肆意泛滥的环境之下,不能坚持和创新理论灌输,不劳而获、劳而不得、劳动歧视等错误价值观念就会流窜于课堂内外乃至神州大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就必须主动承担起灌输劳动精神的重大任务。一是要系统阐释劳动精神价值体系,促进劳动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高校教师要向学生反复阐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劳动者的劳动实践是劳动精神的最终来源、劳动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等等。争取以纯理论形式引导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透过劳动精神看到背后隐含的哲学原理和现实基础。二是要改进灌输方法。高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思维,自觉将理论灌输同新媒体新技术有机结合,变单一灌输为双向互动,进而不断增强理论灌输的实效性和亲和力。三是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隐藏的劳动精神元素,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其他各门课程形成共同灌输、共同育人的良好态势。
(二)巩固并拓展劳动精神培育的实践养成天地
不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劳动精神是在实践基础上生成并发展起来的,那么它就必须回归到实践生活中去。首先,高校应注重顶层设计,适当提高劳动教学比重,延长劳动教学课时,增加劳动实践学分,突出劳动精神在整个价值观培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比如,高校可将劳动精神教育与创新创业就业、传统手工制作等深度融合,提高学生在思维方法与实践操作方面的劳动能力。其次,应加强劳动精神培育的实践基地建设,打造场域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就教育主体而言,高校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农家炕头、车间厂矿等校外场域开展调查研究、公益劳动和勤工俭学等活动,特别是高度重视每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意义,勉励大学生在广阔天地中滋养热爱劳动的情感、诚实劳动的作风、创造性劳动的品质。最后,高校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大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感受劳动之美,从而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
(三)营造并优化劳动精神培育的校园文化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夯实“硬件设施”,还要强化“软件系统”,即要更加注重文化育人功能,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不言自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方面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功效。为此,一是高校要广泛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如征文演讲比赛、劳动技能大比拼等,不断创设浓厚的劳动氛围,促进大学生在驻足观看或深度参与中体悟劳动的光荣之美、崇高之美和伟大之美。二是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辐射功能,化网络变量为培育劳动精神的最大增量。通过制作、宣传网络文化产品弘扬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倡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优良作风。三是应大力宣传劳动模范与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尽可能邀请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现身说法,让校园变成“爱劳动、劳动美、崇榜样”的壮阔海洋,促使大学生在学习榜样中塑造劳动人格,自觉在劳动精神指引下不懈努力奋斗。
(四)建立并完善劳动精神培育的制度保障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理论教育、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劳动精神既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保证劳动精神培育的合法性、连贯性和有效性,同样需要强化制度保障机制。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和效率,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确保劳动者得到应有劳动报酬、共享劳动发展成果。第二,不断完善劳动精神法律保障制度。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以法律为武器消除劳动歧视、杜绝劳动剥削、防止劳动异化,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从而调动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劳动者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积极建立动态评价反馈机制。围绕劳动精神培育目标,制定合理可行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创造性地将大学生参与劳动的类型、次数、强度、时间、态度、成果等纳入成绩考核体系和综合素质档案[7],并定期向大学生本人和辅导员反馈劳动精神培育进度和培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