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理论预期、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2020-02-21陈理娟范木珍
陈理娟 范木珍
(1.西北大学博物馆;2.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据此,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供给的主要矛盾也已从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空间分布不均衡以及供需不对称,亟待通过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和对现有公共文化资源的盘点及有效利用来纾解这一矛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博物馆的建设与开放过去一直被视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但在现实社会当中,政府决策和公共财政支出难以顾及所有利益群体,这就客观造成了博物馆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即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有覆盖其群众主要活动范围的博物馆资源,而这些地区的居民也具有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需求,但其需求无法就近得到满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高校博物馆资源具有很强的封闭性,有媒体形象地描述为“养在深闺人未识”,[1]高校博物馆其主要受众是在校师生,一方面高校博物馆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是社会博物馆资源的稀缺,呈现明显的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高校博物馆资源的社会化可以促进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共文化资源的合理再分配,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受到了学界的高度关注。政府也下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推动高校博物馆资源的社会化,但在实践中,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的实现依然困难重重,这既需要政府从宏观层面给予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以及规划引导,也需要相关高校的配合与支持,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投入。高校博物馆社会化既能丰富博物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亦可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一、研究背景与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西方,“早期的博物馆亦是大学,或者说大学也是博物馆”。[2]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于公元前4世纪建立的利西恩学院(Lyceum),并由亚里士多德本人亲自开始研究,主要是关于解剖学和类型学。[2]彼时西方的高校与博物馆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或者说这也就是西方高校博物馆的源头。西方博物馆的出现早于大学,最初甚至代替大学成为进行教学和研究活动的重要载体,尔后勃兴的大学才成为进行集中教学与研究活动的主要场所,并且许多著名学府都设有从属的各式各样的高校博物馆。所以,早期西方偏重于教学功能研究的博物馆实质上就是最早的关于高校博物馆研究,而这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开始了。虽说我国早在战国时就出现了类似性质的“稷下学宫”,但它从未成为以教学和研究功能为主的博物馆,并且没有从事专门研究领域并有所建树的大家。因此,我国高校博物馆的相关研究始于近代,准确地说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发展。杨群谈到建设高校博物馆的意义、作用并提出高校博物馆社会化的初步构想;[3]张惠朗侧重于研究高校博物馆类型、功能、文物征集等方面,[4]陈德富基于高校博物馆现状,谈及高校博物馆应坚持大发展格局并加强高校博物馆的横向交流合作;[5]史吉祥针对高校博物馆教育改革,给出建议;[6]陈理娟基于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谈到高校博物馆教育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7]朱懿依据美国高校博物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提出启发性观点;[8]陈理娟针对高校博物馆讲解队伍的建设给出建设性建议;[9]曹宏对高校博物馆的专业化思考;[10]陈小琼就高校博物馆开展专业化的展陈筹划和实施展开研究;[11]李建辉对我国高校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及管理给出建设性意见;[12]杨丹说到我国高校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理性思考;[13]龚维娜谈到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14]在沙晓红看来高校博物馆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15]李佳敏认为高校博物馆对于城市文化建设至关重要。[16]总的来说,国内关于高校博物馆的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内容日渐充实,但对于高校博物馆资源的研究还远远不足,就博物馆资源的界定而言,目前只是简略概括为教育资源、藏品资源[17]、数字资源[18]、信息资源[19]、旅游资源[20]等几种类型。通过文献梳理可知,目前对于高校博物馆资源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现状的描述,鲜有对其内涵深入挖掘和探索性的研究。本文力图通过对高校博物馆资源概念的重新界定、对其社会化的优势及实现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冀在高校博物馆相关理论的发展和促进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的实践中略尽薄力。
高校博物馆资源至少包含对高校博物馆和博物馆资源的研究。“高校博物馆是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由高等学校利用所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文化财产设立并向公众开放,致力于服务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组织。”[21]主要包括一些综合院校的博物馆以及专业院校的博物馆、陈列馆以及展览馆,隶属于学校或隶属院系。而“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与人工环境因素和条件。”[22]可见,资源专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能产生价值的因素,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今无法利用的在今后社会的发展中可能会被人类利用,转化为资源,从而扩大资源的范畴。学者骆土泉把博物馆资源理解为开展收藏、研究、展陈教育职能活动中形成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财产。[23]高校博物馆拥有众多的资源类型,包括建立在科研基础上的独特馆藏、所在高校的学人精神以及较强科研能力的人力资源,还包括其硬件设施和管理制度等。所以笔者认为高校博物馆资源不仅包括社会博物馆所具有的藏品、教育、旅游、数字、硬件、管理等基础要素还包括高校博物馆独有的师资、人文底蕴、大学精神等人文要素。“社会化”的原指个人的行为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而改变的过程。但本文所指的社会化侧重于高校博物馆资源流入社会、融入社会、与社会交流互动的过程所产生的影响。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的主体包括政府、高校、社会大众以及高校博物馆自身,只有这些主体互相交流、密切配合,高校博物馆才能走出高校快速融入社会,纾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博物馆资源的需求与其分布不均之间的矛盾,在与社会公众交流共享中实现自身价值。博物馆要提高资源存量的利用率 ,必须增加社会公众流量 ,观众流量的多少,反映了博物馆资源的利用率。没有观众的博物馆,资源社会化无从谈起,[3]高校博物馆在内的各类博物馆除了必须不断在陈列展览、教育活动、运作方法上创新和资源整合外,还必须加大自身的开放程度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进博物馆。而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不仅拓展了高校博物馆相关的理论界域,还彰显了其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一面,所以博物馆资源社会化势在必行。
二、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的理论预期
(一)高校博物馆资源的独特性
高校博物馆资源不仅具备实物性、直观性、广博性的特征,还拥有彰显其特殊性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是推动实现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的一个显著优势,也是其必要性之一。另外,如前文所述,我国当前的博物馆资源呈现出空间分布不均衡,而高校博物馆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和空转,二者使实现博物馆资源的社会化成为可能。相比社会博物馆,高校博物馆资源的显著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陈列展览兼具专业性与学术性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研究、教育[24],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研究和利用的场所,是从事文物保护、管理、教育等研究并且具备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的人才的汇集地。高校博物馆资源具备了高校资源+博物馆资源的双重优势,科研能力强且馆藏种类多样。其陈列展览的设计、讲解人员、服务对象等主要是在校的师生群体,因而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必须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并紧跟时代的前沿。如部分高校考古类博物馆往往围绕着古代文物的造型、纹饰、器形的发展演变以及铭文背后的故事进行陈列规划,使得陈列既具学术价值又具观赏性。山东大学博物馆就以山东大学考古学生在实习中挖掘出土的文物为主,分为临展、精品文物展、校史馆、书法艺术馆这4个单元。厦大的人文馆是中国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专科性博物馆,也是中国大陆唯一的一所人类学专科博物馆。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分室内展和室外展,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兵器博物馆。可见高校博物馆与高校的学科发展、发展规划、专业强度息息相关。高校博物馆资源兼具专业性与学术性。
2.蕴藏着代表各自高校的辉煌历史和学人精神高校博物馆的资源是高校的文化符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览园成为西农的代表性建筑,对其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的传播、知名度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博物馆也是展示其所属高校辉煌历史与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博物馆承载着百年交大的辉煌历史并彰显着交大学子“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舍弃个人安逸的生活为祖国建设而无私奉献的“西迁精神”;山东大学博物馆的陈列布局映衬着山东大学“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精神。诸如此类的高校博物馆,其学人精神也成为其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高校博物馆特有的优势资源。
(二)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的预期分析
1.高校博物馆是商业意义上的资本洼地从市场分析来看,我国高校博物馆相对于其他已经得到较为充分发展的行业或产业日臻饱和的市场开发状态其商业开发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处于较为“低洼”的开发阶段。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讲,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文博产业产值较低,对经济贡献有限,而文博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和绿色产业,顺应了我国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转型趋势。加之近年来,“赢在博物馆、国家宝藏、文物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不同类型的文博节目的热播,让更多人关注到文博行业激发着人民群众的观赏需求,而政府财力以及社会博物馆的承载力均是有限度的,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社会博物馆凸显出“游客溢出”现象,即受制于承载力和服务能力有限而无法容纳的游客,而游客流量即是流动的财富,客源集聚就是商机。所以,当下高校博物馆应充分抓住“文博热”“文创热”的商机,充分利用高校博物馆的资源配套灵活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博产业并与周边景点进行对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激活高校博物馆的自我造血功能,减少对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高校财政的依赖。
2.群众消费需求与博物馆资源供给之间存在不对称性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从温饱阶段(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向小康阶段(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过渡,人民群众对于精神层面的消费有了更大需求,加之党和政府倡导的文化自信建设,使得许多社会博物馆的游客爆棚,“201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西安共接待游客1736.74万人次,大唐不夜城接待游客119.96万人次;兵马俑接待游客40.55万人次;西安博物院接待游客17.6万人次;陕西历史博物馆因承载力有限仅接待游客7.1万人次”[25]。但实际排队游客远超其接待能力,尽管后来各馆纷纷实行网上预约制(半夜抢票),疏散了游客量,缓解了博物馆的承载压力,但这也实质上抑制了群众的消费需求,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同相关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博物馆“门庭冷落”,如果能将社会博物馆溢出的游客引导到高校博物馆来,无疑将极大地缓解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不对称问题。
3.高校博物馆社会化可以促进开放型大学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功能逐渐变为博物馆最受关注、最重要的功能。与此同时,一些实践活动、实习项目也在博物馆蓬勃开展,使得高校博物馆与所在高校的科研结合也更为紧密,在其所属高校中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2015年中央提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放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入快车道,各大高校纷纷重视高校博物馆的“窗口”作用,作为集中展示高校文化、学人精神以及对外交往的平台,高校博物馆也成为所在高校的标志性建筑,高校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如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对外承担借展、研讨会、学术出版等与本地、全国乃至世界的公众共享资源。[26]不止浙江大学,许多双一流建设高校都以高校博物馆资源为平台加强同社会的联系,对外开放程度也是评估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大学试图进行开放式办学以融入社会、走出学术藩篱为当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这个趋势推动下高校博物馆资源的社会化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的现实困境
(一)我国高校博物馆起步晚且政府重视程度不足
1905年张謇创办了南通博物院,有学者称其为“学校类博物馆”[27],开我国高校博物馆之端。截至目前我国出台的以高校博物馆为主体的政策文本仅有2011年颁布的《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和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家对高校博物馆的关注以及政策财政上支持力度明显不足。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及其资源社会化起步较晚,原本可凭借后发优势借鉴外国高校博物馆建设及其社会化的相关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吸取避免先发国家和地区的失败教训,但因政府长期以来对于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缺乏足够重视,致使高校博物馆社会化进展缓慢。
(二)高校博物馆融资渠道单一,对所在高校的依附性强
高校博物馆大都高度依附于所在高校,是其下属的部门之一,维持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于高校拨款和政府补助,因而仍然以服务高校的发展为自身定位和立身之本,缺乏向社会主动开放的动力。但许多高校自身并没有充足的财政来源,往往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作科研和教学,对于博物馆的建设、展陈的征集等事关高校博物馆生存发展等项目投入较少,致使博物馆难以征集更多高质量的文物,展陈质量难以提升。由于这种财政上的高度依附,高校博物馆必然以服务高校师生为优先目的,针对校内师生的科研教学设计展陈,而不考虑社会公众的口味,导致游客缺乏参观意愿。单一的、高度依附所在高校的融资模式使得高校博物馆缺乏主动对社会开放的动力,这种“自缚象牙塔”式的展陈造成了高校博物馆的供给与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之间的不对称,亟待通过高校博物馆的供给侧改革来消解。
(三)高校博物馆形成了面向其所属高校的资源内循环
张洪刚、刘森认为,“高校博物馆具有博物馆和高校双重属性,受多因素限制,高校博物馆多处于封闭状态,预约开放等繁琐的程序也大大降低了公众的参观热情。”[28]财政上对其所在高校的高度依赖,形成了高校博物馆面向其所在高校的资源内循环,包括人力资源、资金、馆藏、硬件设施、管理制度等,致使高校博物馆之间以及与省市级文物局等类似的上层文博机构的专业性交流贫乏,进一步加剧高校博物馆封闭性,阻碍其社会化进程。在人才结构上高校博物馆侧重于研究型人才,对科研能力要求较高,而在实务方面相对薄弱;在人才交流上多与所在高校进行单向度的人才往来,表现为教师岗与博物馆研究岗之间进行人员调动,与其他高校或者社会博物馆之间的人才交往贫乏。且高校博物馆的管理制度从属于高校,与社会博物馆的管理制度存在较大差异,这其中包括绩效考核、薪资结构、休假等,影响其与社会博物馆之间的衔接以及社会化进程。
四、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的路径抉择
(一)政府应给予充分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我国政府具备强大的资源调动和政策高位推动能力,纳入政府政策议题并以政策产出形式呈现的事项往往会使相关资源快速集聚而得到落实。党和政府对于高校博物馆资源的重视必将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推动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的实现。政策支持同样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资源,使资金、人才等资源向该领域汇集、预示着该领域良好的发展前景。据此,政府可给予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指导性意见或鼓励并保障高校博物馆与社会博物馆之间的人员与经验交流,推动高校博物馆社会化进程。此外,政府的财政支持,包括税收优惠、补贴等间接方式也包括拨款等直接方式,针对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税收优惠可以鼓励并吸引民间资本注资,相关专项补贴能使高校博物馆有更多资金搭配的选择,相比之下拨款属于相对传统的财政支持手段,其产生的政府支出乘数效应也远低于前两者,三种财政手段都能不同程度地推动高校博物馆的社会化进程,具体如何搭配须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考量。正向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往往形成合力,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高校博物馆所属的高校无论是省属还是直属,其财政都高度依赖政府财政拨款,有义务去执行政府的相关决策,推动高校博物馆资源走向社会,满足更多群众的公共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国家可在高校博物馆社会化中给予政策和财政的倾斜,提高博物馆资源的利用,推动其社会化进程。
(二)高校应以高校博物馆社会化为契机推动开放型大学建设
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战略目标成为各大高校新一轮竞争的高地,老牌高等学府和新晋高校纷纷希望抓住这次机遇扩大其影响力,延揽更多尖端人才入校执教、从事科研活动以及吸引更为优质的生源。而优质生源作为稀缺资源,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质量和科研实力,是衡量一所学校实力的重要指标。并且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有了好的生源和师资就有更丰硕的科研成果和更多优质毕业生,这会提升高校在应届高考生心目中的期望值,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此外,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建设世界性的高水平大学,这就内在要求入围高校要建设开放型大学,高校博物馆可利用这个契机发挥其优势设计彰显所在高校学人精神、科研实力和办学能力的展陈,加上各高校博物馆均具有独特的建筑设计,容易被前来参观的游客铭记,使高校博物馆成为其所在高校对外交流和走向社会的窗口。高校之间可以就博物馆建设、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等议题展开人员、经验交流,推动高校之间的交往使其所在高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与国外博物馆举办联合展出等,合理利用高校博物馆资源使其资源社会化与开放型大学建设融为一体,形成共赢局面。且要加强校地合作,增强学校同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往来交流,推动高校博物馆社会化,提高高校博物馆资源利用率,不仅可以推动高校建设开放型大学,还可避免新建社会博物馆的巨大财政支出,充分吸收当地其他博物馆的溢出效应,就近满足游客需求,也为周边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三)高校博物馆利用多种媒介推动其资源的社会化
2011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其中第六条提到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效益。高校博物馆要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和公众开放。鼓励高校博物馆开展各种社区活动,并积极探索博物馆数字化,通过现代技术增强博物馆文化传播辐射影响力。”《通知》为高校博物馆社会化指明了道路,即通过高校博物馆走出高校,走进社区并融入社会。高校博物馆要以用户为导向,增强其用户黏性,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联系,以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和喜爱的方式来拓宽博物馆的辐射半径,提升高校博物馆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开放博物馆建设。
高校博物馆应充分利用好现今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网络共享博物馆资源,实现实体博物馆和电子博物馆的线上线下互动来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服务范围。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大多社会博物馆都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讲座、演讲、研讨会、记者招待会、年度报告、出版物APP自助讲解等多重媒介来加强宣传。高校博物馆可以充分学习、借鉴,利用高校以及高校博物馆的各种平台,协助高校博物馆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除了宣传之外,高校博物馆还应重视开发自身的商业价值,这也是其社会化的重要推动力,只有高校博物馆自己创造产值,才能减轻其对高校和政府的财政依附并吸引更多资本流入。“博物馆需要获得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完善造血功能”。[29]高校博物馆可以适当围绕高校文化和展陈资源、人才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并与旅游公司以及其他高校密切合作,开展研学活动推动旅游产品、文创产品开发,综合利用关系营销(尤其是与其他高校及其附属院校的关系)、借势营销(利用其所在高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宣传包装自身)、服务营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做好相关服务,吸引更多观众)等营销方式,在适度盈利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公众并解决高校博物馆资源闲置和财政紧缺问题。
(四)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导向的供给侧改革
高校博物馆在规章设置、办馆理念、人员任用、藏品利用、陈列展览等方面应与时俱进,不仅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更新办馆理念、展陈手法,还要准确定位、把握好专业化的“度”。高校博物馆源于高校更源于社会,所以在博物馆发展中应定位准确,结合观众的文化素质和馆内藏品的实际情况合理把握展览,与观众密切沟通,拓宽观众与高校博物馆之间的线上和线下沟通渠道,及时将观众的需求和建议反馈给高校博物馆的管理者,并根据观众需求及时代特色结合各种高新技术手段更新展陈,让观众有更好的体验感受,回报社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高校博物馆的供给侧改革,改变以教学科研为依据的展陈设计,推动高校博物馆资源走向社会。
五、结语与讨论
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已经从生存资料消费为主转为享受资料消费为主,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博物馆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重要场所越来越得到民众的青睐,并且随着各类文博节目的热播,公众对于博物馆的参观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由于优质社会博物馆的稀缺及其游客承载力有限致使不能充分满足公众的消费需求,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溢出现象;另一方面高校博物馆资源的闲置以及其资源的独特性给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创造了预期价值,而高校博物馆的展陈主要是以满足其所在高校师生需求为导向,并因财政上的依赖关系使其形成了面向高校的资源内循环,严重阻碍着高校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本文以政府、高校、高校博物馆三者之间的共生共赢关系为起点,针对这三大主体在社会化中的分工设计实现路径,以期推动高校博物馆资源的社会化,这也是本文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