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对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0-02-21潘玲玲

医疗装备 2020年1期
关键词:鸣音阑尾炎排气

潘玲玲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江西九江 332000)

阑尾炎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外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速度快、疼痛明显等特点,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患者常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分析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存在一定关联[1]。目前,腹腔镜切除术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最有效的方法,其与传统切除术比较,创伤面积更小、恢复速度更快,但术后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2]。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身体恢复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3~59岁,平均(41.01±3.52)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5~60岁,平均(42.33±3.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经腹部彩超及CT检查确诊为阑尾炎的患者;(2)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1)患有糖尿病的患者;(2)伴有精神及智力障碍的患者;(3)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4)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5)存在麻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时为其介绍医院基本情况,随后安排床位,保持病房干净舒适,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1)制定护理方案:护理人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及患者自身病情差异以时间为准为其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2)入院第1天:帮助患者了解住院规章制度,介绍病房内设施的作用,为患者更换病服,协助患者清洁个人卫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3)术前:耐心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解,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手术治疗方法的了解程度。(4)手术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时与患者沟通,仔细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及术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5)术后1~4 d:帮助患者适当进行翻身活动,以防出现褥疮,每天按时为患者按摩腹部,防止便秘。(6)术后5~10 d:患者肠道排气后,指导其合理进食,并帮助患者做适当锻炼,通过听音乐的方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感。(7)出院前1 d:叮嘱患者及其家属用药方法,密切观察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定期复查。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2)根据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3]评价两组自我效能感,该量表共包括10个方面,每方面评分为1~4分,共40分,得分与自我效能感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胃肠功能恢复

观察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比较(h, )

表1 两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比较(h, )

组别 例数 排气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 排便时间对照组 30 22.87±4.56 20.63±5.41 54.12±4.25观察组 30 15.11±3.34 11.89±4.02 42.35±3.45 t 7.520 7.102 11.777 P 0.000 0.000 0.000

2.2 自我效能感

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效能感比较(分, )

表2 两组自我效能感比较(分, )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30 17.56±3.13 25.36±2.64 10.434 0.000观察组 30 17.24±3.42 29.55±2.89 15.058 0.000 0.378 5.863 0.707 0.000 t P

3 讨论

阑尾是人体盲肠后下端的一部分,其呈细管状,直径0.5~0.6 cm,长约7 cm。阑尾炎属于常见的急腹症,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为主,该病疼痛感非常明显,部分患者难以忍受,对其造成心理及生活创伤,因此,患者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心理,严重影响其生命质量[4]。相对于其他年龄段患者,老年人的体质较弱,免疫力下降,细胞再生能力差,因此术后恢复速度慢,创口容易感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影响其日常生活[5-6]。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切除术已成为临床治疗阑尾炎患者的常见手段,其切口创伤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缩减住院时间,同时辅以有效的干预手段,可进一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7]。本研究对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该护理方式更为人性化、优质化,在患者入院治疗到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有计划的、可观的护理,避免盲目机械性的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对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分析原因在于,临床护理路径通过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手术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目的等;术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可能出现的负性心理;告知患者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疼痛程度、手术流程及手术室环境等,使患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情况,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使患者能够最大限度接受治疗[8];术后,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从流食过度到半流食,禁止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如直腿抬高、膝髋关节屈伸等,训练强度需由少到多且由小到大,促进患者肠道排气,有助于其胃肠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促进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猜你喜欢

鸣音阑尾炎排气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单纯急性阑尾炎40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