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悬低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0-02-21邓先义

医疗装备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悬切术外痔

邓先义

江西省广昌县人民医院 (江西广昌 344900)

混合痔作为临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以痔核脱出、出血、瘙痒等为主要表现,病情严重时会发生坏死、感染等,对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手术是临床治疗混合痔患者的常用手段,外剥内扎术作为常用术式,能够有效切除痔核,但术后易出现明显肛门疼痛且创面愈合慢,若切除过多组织,易导致不同程度的肛管狭窄或肛门失禁,疗效欠佳[2-3]。高悬低切术可减少外痔处理定位点,缩短术后排便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已逐渐应用于混合痔患者的治疗中。本研究探讨高悬低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26~72岁,平均(45.90±7.23)岁;病程5个月至6年,平均(3.59±1.21)年。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5~71岁,平均(45.88±7.18)岁;病程6个月至6年,平均(3.62±1.1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内痔分度为Ⅱ、Ⅲ度;凝血功能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传染性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精神病患者;血液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直肠息肉患者;肛周皮赘患者;恶性直肠疾病患者。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清洁灌肠,并在腰麻下实施手术。

试验组行高悬低切术治疗:患者取侧卧位,然后进行常规消毒,置入扩肛器扩肛,缝合并固定于肛缘旁;使用肛门镜仔细探查痔核分布情况,使用组织钳钳夹其中一个混合痔的内痔部位,用另一把组织钳钳夹痔上黏膜,同时轻轻提起,使用中弯血管钳分别对痔上黏膜上1 cm和内痔核上1/2~2/3处进行纵行钳夹,用带有7号线的1/2圆针在钳夹痔上黏膜和痔核间进针,“8”字贯穿结扎,外加环形结扎,切除约1/2被结扎组织,同法处理其他内痔核;外痔部分仅切除肛缘或肛白线以外部分,保留齿线与肛白线/肛缘间的肛管皮肤;若患者肛管皮下血管迂曲扩张明显,则行潜行剥离;电刀止血,创面覆盖凡士林油纱条,并使用纱布包扎、固定。

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治疗:患者取侧卧位,然后进行常规消毒,用止血钳提起外痔,做一“V”字形切口于外痔外侧,将痔核组织剥离至齿状线上0.2 cm处;痔核基底部用弯血管钳钳夹,用带有7号线的1/2圆针在钳夹痔上黏膜和痔核间进针,其余操作与试验组相同。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伤口出血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2)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水肿、尿潴留、肛门失禁、肛门疼痛、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伤口出血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住院时间(d)对照组 42 38.59±11.19 36.49±3.5220.09±4.42 10.79±1.24 15.06±2.346.39±1.18试验组 42 35.88±12.39 26.84±3.2914.69±3.88 6.28±1.19 8.80±2.295.22±1.04 t 1.052 12.980 5.950 17.007 12.391 4.821 P 0.296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手术操作时间(min)创面愈合时间(d)术中出血量(ml)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d)伤口出血持续时间(d)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重度混合痔是痔进展的最终阶段,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出血、疼痛、嵌顿,并伴有直肠黏膜脱垂,多需接受手术治疗。外剥内扎术作为临床治疗混合痔患者的常用术式,在切除肛管皮肤黏膜时,保留皮肤桥、黏膜桥、部分肛垫,但因术中部分肛垫的切除,会影响患者肛门控便能力,增加术后发生肛门水肿、肛门失禁、尿潴留等不良现象的风险[4];此外,若术中切除过多,创面大,损伤肛管上皮,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强烈的疼痛感,且愈合时间延长。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伤口出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高悬低切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优于外剥内扎术。高悬低切术遵循“先内后外”的原则治疗,以内痔处理为首,高悬缝扎混合痔的内痔部分后,外痔部分会逐渐弱化,小者变无,大者变小,随之减少需要处理的外痔数量,减轻肛管皮肤的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术后预后时间[5-6]。高悬低切术术中将混合痔分为内痔、中痔、外痔3个部分,分别处理内痔、外痔部分,保留中痔(即内、外痔中间部分),该范围内感觉神经末梢丰富,有产生便意的功能;并能够维持肛门自制作用,若肛管皮肤受到损伤,会减弱肛门自控能力,出现大便失禁感觉。此外,高悬低切术经高悬上提,复位病理性肥大下移的肛垫,经低位切除环形保留肛管皮肤,尽可能减轻肛管移行上皮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与外剥内扎术相比,高悬低切术治疗混合痔患者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可缩短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及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高悬切术外痔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圆月高悬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悬的镜子
明月高悬
蝉诉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
老年重度混合痔应用PPH术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