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运动康复路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2020-02-21边蓓蓓

医疗装备 2020年1期
关键词:呼气呼吸机阻塞性

边蓓蓓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呼吸内科 (江西南昌 33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与有害气体吸入有关,常伴有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可引发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该病通常会引起肺功能下降,导致呼吸费力,因此,恢复患者肺功能尤为重要[1-2]。呼吸运动康复路径是通过早期进行呼吸训练,以恢复肺功能的一种康复模式。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呼吸运动康复路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恢复患者肺功能及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表2 两组BB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BBS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0 21.3±4.6 28.4±5.6观察组 40 20.8±5.5 37.8±4.5 t 0.441 8.275 P 0.660 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52~76岁,平均(64.07±8.24)岁;病程5~11年,平均(8.23±2.13)年。对照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53~77岁,平均(65.12±8.13)岁;病程5~12年,平均(8.45±2.1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年龄40~80岁;经肺功能检查存在气流受限;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合并心、肾、脑等重要脏器损伤的患者;存在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无创呼吸机(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S1100型)进行辅助通气,并做好气道护理,定时倾倒冷凝水,做好管道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翻身拍背、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呼吸运动康复路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尽量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安慰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告知患者呼吸运动康复的重要性,引起患者重视,使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2)呼吸功能训练。胸腹式呼吸:患者用鼻子深吸气时,先膨胀腹部,然后膨胀胸部,达到极限后,屏气2 s,逐渐、缓慢呼出气体;患者用鼻子呼气时,先收缩胸部,再收缩腹部,尽量排出肺内气体,3~5 min/次。腹式呼吸:患者吸气时可将一只手放于腹部,先自然呼吸,然后吸气,鼓起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腹部自然凹陷,慢慢呼气,将所有废气从肺部呼出;每次训练20 min,3~4次/d。缩唇呼吸:患者全身肌肉放松,用鼻吸气,然后屏气,将口唇缩成口哨状呼气,吸呼时间比为1:2,如吸气1,2,屏气2 s,呼气1,2,3,4,开始锻炼6次 /min 左右,循环练习10~20 min,每天训练3~4次。(3)有效咳嗽:患者取坐位,身体稍前倾,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屏气,缓慢呼气,在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 s,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1.3 临床评价

(1)肺功能评价:采用Vmax22型肺功能检测仪(美国森迪斯公司)对肺活量实测值/预测值(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进行检查。(2)生命质量评价: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及周围环境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包括29个条目,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肺功能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比较()

表1 两组肺功能比较()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VC%(%) FEV1(L) FEV1/FVC(%)对照组 39干预前 61.67±10.35 2.09±0.71 64.28±10.61干预后 71.51±11.33 2.49±0.63 71.26±11.31观察组 39干预前 61.21±10.48 2.13±0.64 64.47±10.19干预后 82.34±12.41a 2.93±0.38a 80.58±12.62a

2.2 生命质量

干预前, 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 )

表2 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 )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39 55.29±5.67 65.18±6.15 7.384 0.000观察组 39 55.68±5.29 74.37±7.08 13.207 0.000 0.314 6.120 0.754 0.000 t 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于长期咳嗽或吸入污染气体,造成呼吸道阻塞,导致通气障碍,出现气短、胸闷等症状,若不加以干预会导致呼吸功能障碍,造成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无创呼吸机是该病常用的辅助通气设备,但长期使用辅助通气代替肺的通气功能,将导致肺功能衰退;因此,需进行呼吸运动康复以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3-4]。

常规护理以解除患者气道阻塞为工作重点,对肺功能的康复重视不足。呼吸运动康复路径是对患者呼吸功能锻炼进行系统化的规划,以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生命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呼吸运动康复路径可有效改善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呼吸运动康复路径是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模板,根据患者病情及其自身客观条件,按照时间顺序为患者制定专业性、科学性的呼吸运动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该路径以患者为中心,增强患者对呼吸训练的认知,积极配合呼吸训练,促进患者康复;且加强对呼吸功能的锻炼可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使胸廓得到扩张,恢复呼吸肌功能,增加氧气吸入,缓解呼吸困难,减少肺部感染[5-6];此外,实施呼吸运动康复路径可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增强患者体质,预防感染,改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呼吸运动康复路径可有效改善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呼气呼吸机阻塞性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