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控的思考

2020-02-20史海水

时代金融 2020年3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思考

史海水

摘要: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与结构调整过程中,国内以往被经济高速增长所掩盖的一些风险隐患逐渐显性化,金融风险事件屡屡出现。本文围绕“责任到位、监督到位、管理到位、人员到位、考核到位”,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提升稳健经营能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思考

一、信贷管理“五个到位”的基本内涵

信贷管理“五个到位”是商业银行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机制,积极推进信贷资产质量稳步向好的重要抓手。

责任到位:“责任”是承担应当承担的职责,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监督到位:抓好监督到位是落实“五个到位”并使之长期有效地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管理到位:管理到位是落实商业银行转型发展要求,时刻保持领先地位,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必然选择。人员到位:人员到位主要是指加强信贷队伍建设,确保人员数量到位,更重要的是质量到位。考核到位:通过考核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探索建立平衡风险收益、兼顾短期收益和长期效益的考核奖惩机制,传导稳健的经营理念。

二、存在问题成因剖析

当前信用风险多发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表明我们的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还存在不足,不做“切片”分析,问题的深层次、根源性的原因就难以被发现,问题就会长期存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部分行信贷制度执行不到位、关键环节管控失效;三是各类业务、各类风险的协调联动及整体管控不到位;四是稳健合规经营、风险控制优先的信贷文化建设滞后;五是考核任务年年大跃进,给基层管理者带来压力,给合规经营带来隐患;六是尚未完全建立鼓励主动暴露问题、揭示风险的容错纠错机制。部分基层行发现风险事项后,习惯于“自己想办法解决”,造成上下级行之间存在信息衰减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七是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三、落实“五个到位”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一)明確责任,压实风险管理进党委

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对风险管理工作承担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承担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党委班子成员根据分管工作承担风险管理的领导责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根据职责定位对所辖业务风险承担管理责任。

(二)加强精细化管理,夯实关键风险管控,实现全流程管控到位

1.以经济资本管理工具应用为手段,促进风险管理由管控质量向贡献价值转型,严格客户准入审核,加大信贷结构调整。严格执行客户和项目信贷准入标准,做好客户选择工作。做实贷前调查。将贷前真实性核查、提高客户评级准确性作为流程管控最核心的环节来抓。在落实还款第一来源基础上,加快提升贷款抵质押率。严格执行年度对公信贷退出计划,退出名单内客户信贷总量只减不增。精准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振兴;积极拓展战略新兴产业、新消费领域、绿色信贷等新兴领域客户资源。严格执行国家“去产能”各项政策要求,加强逐步压缩行业风险管控。

2.严把授信审批与集中放款审核关口。审批环节:严格合规审查控制,规范统一审查工作标准和细则,分行业、区域、存量、新增等维度严格把控,严禁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客户进入审批流程。以问题和关键风险点为导向开展回访工作,提升审批质量。

放款环节:不断拓展业务集中范围。以依法合规为前提,条件落实为主线,注重客户实质性风险的把控。进一步完善产品审核要点,统一审核尺度和作业标准。

3.强化贷后管理专业化工作。加强贷后管理制度建设。压实责任,持续完善和推动矩阵式贷后管理责任体系建设。做实贷后跟踪管理会议。以季度风险分类为抓手,促进贷后检查报告及财务报表、人行征信等客户相关信息的及时更新,为贷后风险判断及贷前、贷中提供信息依据。加强授信业务风险监测系统、预警跟踪系统、催收系统等贷后管理工具的应用。

4.加强押品管理。按照“专业专注、岗位制衡”要求,制定押品集约化管理方案。严格押品准入选择,提高押品集约化管理水平,确保信贷抵质押占比提升,优化风险缓释结构。

5.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定期开展重点领域风险排查,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风险提示并跟踪整改动态,必要时调整相关行业、客户的授信规模,加强系统性风险预判和化解。

6.做实风险排查预警,实施统一监控 。借助银监预警系统、网站媒体等多方式、多渠道收集风险信息。发布预警提示,对潜在风险及时向相关机构和部门发出预警,并制定化解处置方案,防范风险蔓延。

7.发挥信息系统“机控”作用。积极依托和利用系统工具准确预判风险,及时提示预警;探索推广风险化解处置有效模式

8.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继续加大现金回收,做好批量转让组包和推。

(三)细化监督机制,丰富监督手段,做好信贷管理的“监督到位”

利用资产质量重点帮扶分行实施“一行一策”,开展资产质量“断尾”行动,强化风险处置分层诊断,力促处置“量、质、效”。加强担保圈风险管理,以高风险担保圈破圈解链为重点,根据新情况及时重检调整破圈方案,推进风险化解;开展信贷检查,扎实推进,查深查透,确保存在的风险隐患得到及时揭示、控制和化解。强化风险督察执行力,督察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

(四)打造专业队伍,提高人员的履职能力,推动信贷管理人员到位

充实信贷管理人员,在质量上重点补充具备专业背景的业务骨干;加强教育培训,细化信贷管理职能部门人员任职资格,提升信贷管理职能部门人员的履岗能力。专业人才建设:建立分级分类的信贷人员管理体系,并在职级职等上给予倾斜。

(五)健全风险决策机制,完善风险管理轨迹

分支机构党委至少每半年要听取一次辖内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情况汇报,重点研究信贷结构调整、内外部监管要求落实、创新产品(或业务)风险评估和管理情况、风险管理队伍建设、风险运行机制等事项。各级党委要及时审议资产质量管控、重大风险事件处置等信贷管理事项,对大额风险客户落实行领导包片管户机制。对风险管理重点工作的研究、讨论、决策、督导、协调应有据可查、完善风险管理轨迹。以党委会或专题会议形式进行的,应形成会议纪要;以专项调研、督导等形式进行的,应形成报告。充分利用会议平台,持续对问题贷款进行诊断,适时调整化解策略,提升处置效果。

(六)积极探讨建立各部门、条线全流程风险协同共享机制或系统平台,践行全员参与的风险文化,形成“监督合力”

对于各类风险协同管控不到位的问题,建议对于客户在准入、授信审批、放款审核、贷后管理、内外部审计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疑点争取内嵌至业务操作系统,以共享的形式反馈至涉及整个客户信贷流程各个主体,这相当于客户的全面“体检表”,作为管理、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和着力点。

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商业银行考核指标的设定也要顺应这种转变,认准“稳”的领域和重点,把握“进”的方向和任务,强化统筹平衡。结合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战术策略上适当“调整”。部分业务和产品发展要放慢脚步,资产质量管控、社会责任、创新方面的指标比重要增加,坚持支持好实体经济,坚决防止“脱实向虚”问题。

参考文献:

[1]糟胡.对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的思考[J].甘肃金融,2016,(02).

[2]于忠义.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思考[J].金融电子化.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信用风险的诱发成因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