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庄宗李存勖:创业难,守成更难
2020-02-20胡阿祥刘志刚
胡阿祥 刘志刚
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缔造者,总免不了要面对两大问题:创业与守成。唐太宗曾经问他身边的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一个更难?”对此,房玄龄和魏征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房玄龄说:“国家创立基业时,需要与天下群雄争战,所以说创业难。”魏征则说:“自古以来的帝王,往往在艰难的环境下取得成功,而在安逸的环境下走向失败,所以说守成难。”
那么,到底哪一个更难呢?唐太宗觉得自己的这两位大臣说得都挺有道理,但他又说:“创业虽难,但已然是过去的事情;守成的难处,却是现在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如此看来,唐太宗似乎倾向于守成更难的说法。但实际上,在唐太宗的观点里,单纯地讨论哪一个更难,意义并不大。他之所以说守成更难,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深思远虑的政治智慧。毕竟,对于一位已经成功创业的帝王而言,接下来如何做到保持既有的业绩,才是最为现实而且重要的事情。
关于守成的难处,魏征讲得非常到位。先秦时代的孟子也有类似的论述,即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人往往能够应对并解决来自外部的困难,但当外部环境变得好转时,却很容易因为贪图安逸而让自己陷入困境。当然,这不是说人不应该寻求安逸,而是说如果一味追求安逸、贪图享乐,将会对自身以及有关的事物产生不利影响。对于身负天下重任的一代帝王而言,这种影响尤其严重,可以说轻则庸庸碌碌,无所成就,重则有可能灭国覆家,让一世基业付诸流水。在这个方面,五代时期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群雄混战的五代时期,李存勖是位难得的军事天才。他早先跟随父亲李克用,同朱温争战天下,李克用死后接掌军队,当时年仅24岁。据说李克用临死之际,曾亲手交给他三支箭,叮嘱他要完成三件大事:第一件是讨伐占据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因为这两人反复无常,曾经多次背叛李克用;第二件是征讨契丹,因为契丹曾与李克用建立联盟,后来却违背盟约,转而帮助李克用的敌人朱温;第三件便是消灭世仇朱温。李存勖将这三支箭供奉在家庙里,每次出征,就取来带在身上,打完胜仗再送回家庙,并告慰父亲的亡灵。征战十余年后,李存勖不但把这三件大事全部完成,而且统一北方,开国称帝,建号为唐,史称后唐,一时之间武功赫赫,威风凛凛,可以说风头无两。
征战天下时,李存勖经常亲临战场,而且喜欢冲锋陷阵。有人劝他不要这么做,说这样太危险了,但他却说:“定天下者,非百战何由得之,安可深居帷房以自肥乎?”意思是说,大丈夫当身经百战来夺取天下,哪能躲在屋子里面空长一身肉呢!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李存勖豪气干云,颇具英雄气概。但就是这样一位慷慨豪迈的英雄,在当了几年皇帝后,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后唐同光三年,也就是公元925年,这年夏天,大雨连绵不止。已经做了三年皇帝的李存勖觉得暑热难耐,想盖一座高楼避暑。他派人去问大臣郭崇韬:“当年在黄河之畔,我披铠跨马,与梁军作战,即便严寒酷暑,也从没觉得辛苦。如今住在这深广多荫的宫殿里,却仍然感到难以忍受。这是为什么呢?”李存勖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变化,只不过不清楚这种变化的原因。
郭崇韬回答得明白透彻:“当年陛下心里想的是天下,如今想的是自己,艰难、安逸的环境不同,考虑问题时也就会不一样,这是很自然的事。但还是希望陛下不要忘了创业时的艰难,保持当年黄河作战时的心态,自然就不会觉得天气炎热了。”李存勖听罢,默默无语。
那么,郭崇韬的劝告,李存勖究竟有没有听进去呢?答案是没有!因为不久之后,那座避暑用的高楼就建起来了。对于李存勖来说,暑热难耐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建造高楼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而在大雨下个不停的这个夏天,民间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新五代史》说,“大水害民田,民多流死”,可见有着很严重的灾情。此时此刻,抗灾救民显然是比建楼避暑更重要的问题,但李存勖并不关心,就像郭崇韬说的那样,现在的他,想的只是自己。非但如此,因为有宦官趁机说坏话,说郭崇韬自己的府第跟皇宫没什么区别,哪能体会到陛下的热。李存勖为此还对郭崇韬起了猜忌之心。
创业成功后的李存勖,对于安逸享乐的追求变得越发难以节制,无法忍受暑熱,只是这种变化的一种表现。比如李存勖非常喜欢戏剧表演活动,而且不只看戏,还要演戏,还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常常涂脂抹粉,登台表演。由喜爱演戏,进而宠爱演戏的伶人,李存勖给予这些伶人以及亲近的宦官很多权力,同时疏远了曾经与自己打拼天下的朝廷重臣,使得内朝与外朝出现了争权的情况,朝政变得不稳定起来。那位曾经劝说李存勖不忘“初心”的郭崇韬,最终也没能逃掉被谗杀的命运。
郭崇韬的死,让另一位从战功到资历都不逊于他的大臣受到很大刺激。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后唐明帝李嗣源。同光四年,即公元926年,魏州发生兵变,李嗣源受命前往平叛,但走到半路便反叛了,回过头来攻打李存勖。李存勖正忙于应付,手下一支亲军又反叛了,而且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支亲军的首领叫郭从谦,原本是他十分宠信的一名伶人。
李存勖与叛军进行了一番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他中了一支箭,最后伤重而死。一名叫“善友”的伶人找了些乐器,堆在他的尸体上,点把火烧了。一代英雄,落了个如此凄惨的下场。李存勖征战多年,只做了四年皇帝,他喜爱伶人,结果死在伶人手里,连尸体都是用乐器来焚化的。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中说:“君以此始,必以此终。”这样的结果很有些耐人寻味。
如何耐人寻味呢?国家的创建一般都是从艰难中起步。初时环境艰难,反倒有可能激发创业者的勇气,让他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努力拼搏,最终走出困境,收获成果。然而创业成功之后,却往往因为环境的好转而耽于安逸享乐,并由此产生失败的隐患。《诗经·大雅》里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话是说人们为人做事、从政做官,容易善始,难以善终,虎头不难,蛇尾常见。历史的事实也反复证明,这是一个循环怪圈。所以我们只有时刻警醒自己,牢记初心,继续奋斗,才能走出这个怪圈,让辛辛苦苦开创的事业获得更加长久的发展。
(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志刚:常熟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