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
2020-02-20王锁明
王锁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系统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也是最直接、最形象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客观必然性和实践着力点,继续用好这一显著优势,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新境界。
一、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何必要
总结我国发展成就的基本经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当时国内外条件的深刻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新中国初期资本、技术、人才等极为缺乏的情况下,只能把有限的资源和力量集中到办好工业化这一国家大事上。当时我国开工建设156项大型工程,集中力量研制“两弹一星”,全力勘探和开发大庆油田等,这些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范例,对于构建我国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起点,为国家后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集中一定的技术、资本等方面的条件,高效优质建设了一系列重点工程,例如长江三峡、南水北调、西煤东输铁路通道、青藏铁路、西气东输、高速铁路建设、精准扶贫等,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个新台阶,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实践证明,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显著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最直接体现,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法宝。
借以发挥后发优势的重大举措。对一个国家来说,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关键问题,以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避免了“撒胡椒面”“摊大饼”现象,从而有利于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这一制度优势在于,国家通过整合有限的社会资源,組织实施了一些重点项目,也完成了一些重大任务。新中国正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也正是借助这一方式发挥后发优势,仅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历程,进而实现了相对落后国家的跨越式发展,大大捍卫了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可以说,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和重大优势,是成功突破劣势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强大动力。
实现宏伟战略目标的有力保障。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在我国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科技基础薄弱、资金和资源等严重短缺情况下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同样重要,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学习借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今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为严峻复杂,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利益矛盾日趋复杂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各方面的奋斗进取,包括完善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继续用好这一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以确保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行。
二、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何以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并不是任何制度都能够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够做到办大事的制度必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必然是超越利益集团制衡的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优势。我国之所以能够办成许多国家办不了的大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真正体现人民根本意志和利益诉求的好制度,也是充分考虑“全国一盘棋”的好制度。这一制度优势的真谛在于,基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强大基础和制度支撑,因而国家可以迅速整合社会资源,顺利完成一些重大战略目标。对此,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可见,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制度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内生的一种独特优势。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治理智慧。我国之所以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也与长期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分不开。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史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人民团结一心、风雨同舟,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今天这样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也形成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这一国家治理特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其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无不蕴含着团结协作的思想精华,如“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这些构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文化因子,也为今天治国理政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说道:“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可以说,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生长起来的,所以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一种巨大优势。
党的坚强领导提供根本保证。我国社会主义能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显著优势,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严格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而组建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这一原则包括毛泽东所强调的“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两个基本方面。没有充分的民主,必然难以激发社会活力与创造性;没有正确的集中,必然难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与高效率。只有实现民主和集中有机结合的民主集中制,才能既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极大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同时又形成全国人民的统一意志,确保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行。所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生动实践。在新中国70年历程中,我们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办成了许多大事,例如,从“两弹一星”到“嫦娥探月”,从三峡工程到青藏铁路,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等。这一件件大事,靠的就是我们党作为领导核心,始终起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统领作用。正是在我们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才有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高效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一旦出现一些应急方面的大事,也才能快速地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从而避免了相互掣肘、内耗低效的现象。在新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将民主集中制贯穿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继续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显著优势。
三、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着力点
坚定制度自信。任何一种制度或体制都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也有不完善之处,我们不能脱离具体历史条件抽象而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对旧中国留下来的烂摊子,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在思考如何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集中有限资源办一些大事不失为破局之举。开工建设156项重点项目,就是这种思考和实践探索的产物。应该说,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赶超,如果不釆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那是不可能发挥好后发跨越式发展优势的,因而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是制度缺陷,而恰恰是发展优势所在。正是有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自觉、魄力和担当,才积累了国家层面后来发展的物质技术力量,也才使我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当然,与任何制度一样,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也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但我们一定要对这一制度保持足够自信。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要继续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抓好基本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一种政治优势与制度优势,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与多种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实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赖以存在、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新形势下我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在新时代,要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此,党的十九大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因而我们一定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着力巩固和发展壮大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显著优势的经济基础。
发挥两只手的调节作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不是简单依靠行政命令,也不是让政府大包大揽,而是要区别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做法,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社会资源配置的决定性调节作用,探索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新路径新方式,切实将这一显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必须“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综合运用政策扶持、规划引导、市场配置资源、法治保障等手段,把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的作用都运用好,推动办成更多大事,创造更多中国之治奇迹。
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两弹一星”工程还是一些重大设施建设,无论是抗美援朝还是抗击自然灾难,无论是救援唐山大地震还是“九八抗洪”抢险等,这些场合都有人民子弟兵的忙碌身影,也都有他们的巨大付出乃至生命牺牲。正是人民子弟兵忠实地履行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才有了国家的繁荣稳定和人民的幸福安宁。因此,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要事和难事,依然离不开人民子弟兵的参与和守护。无数事实证明,强国必先强军。只有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才能为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筑起一道钢铁长城。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个国家要想办成大事,就必须拥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像我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底子较薄、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力量资源凝聚起来,办成一系列大事,一定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否则,势必一盘散沙,陷入遥遥无期的混乱动荡之中。新中国70年巨大发展成就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办成一件件大事、成就一项项伟业,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方能把各方面力量有效组织起来。所以,在新时代继续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显著优势,核心还是要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当今新时代,为了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打铁必须自身硬,切实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从而确保党始终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围绕统一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齐抓共管,果断决策、高效执行,继续办成一件件大事,不断创造更多的中国之治奇迹,努力为人类探寻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中国智慧。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KS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