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20-02-20毕于瑞

唯实 2020年1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安全主体农产品

毕于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多次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加強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监管追溯信息平台。当前需要创新推动追溯体系建设,加快追溯体系应用推广,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的能力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需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充分认识和积极发挥质量追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有利于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产业兴旺。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食品安全的基础保障,也是乡村产业兴旺的根本前提。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可以有效保障农产品从“田地到餐桌”的安全,增强人们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消费信心,引导更多资源向高质量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投入,支撑扩大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追溯过程是一个沿着供应链的产品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流的过程,能够带动资金流、技术流等要素汇聚,增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信,进而形成良性的市场激励机制,对培育做强农产品品牌,推动形成高质量的农产品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有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生态宜居。绿色兴农不仅构成质量兴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关系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农业投入和资源要素等是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只有资源化利用才能解决农业面源污染。追溯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实现农产品来源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过程可展示的创新手段,有力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以质量提升为目标,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产地管控、投入品使用、质量控制、包装标识及流向管理各个环节,切实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使乡村真正成为宜居的理想家园,成为绿色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宝地。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有利于营造诚信务实的社会环境,助力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通过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档案化管理,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家底清、情况明,促使农产品与生产经营主体挂钩,产品质量和主体责任衔接,推进营造诚实守信良好氛围。借助追溯系统监管平台,推动各方主体积极应用,引导生产经营者进一步落实法定责任,加强源头治理;推进基层管理者加大监管力度,充分应用追溯数据资源提升监管效率;引导农民学习掌握信息技术,促进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与互联网对接,推进培育守法律、懂网络、理念新的现代农民。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助力生活富裕。通过连接各生产经营主体和市场流通、消费查询的追溯平台,形成生产经营主体合法守规、标准化生产和安全优质产品的展示窗口,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安全优质农产品卖出产地、卖向全国。通过加强追溯数据资源应用,分析掌握需求变化趋势,推动产销市场精准对接,帮助农产品生产主体卖得快、卖出好价钱,为促进农民增收拓展了新的空间。

徐州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指导下,近年来徐州市不断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式,把加快推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要求的重要举措,通过树典型、抓标准、建制度,多措并举推进农产品追溯工作向纵深发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以主体培育为基础,以点带面稳步扩大追溯覆盖面。注重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主体,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做大追溯载体。全市共有家庭农场9457家、农民合作社13260个,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0%,已创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6家,规模效益位居全省前列。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与“域内80%以上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其产品实行追溯管理”条件挂钩,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积极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各县(市)区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推进规模经营主体及“三品一标”产品生产主体率先纳入省及国家追溯平台,全市已认定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企业1000余家,示范企业100余家。

以徐州-上海农产品外延基地建设为引领,创新打造农产品追溯示范样板。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将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总抓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载体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新路径,全面对接上海农产品市场,不断深化建设内涵,一大批优质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徐州人民的“菜园子”紧密连接起上海人民的“菜篮子”。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徐州-上海农产品外延基地20家,在沪设立特色农产品直销窗口30个,外延基地果蔬直营店20家,2019年1—8月供应上海蔬菜达31.3万吨、销售额20.5亿元。为高标准建好基地,创新制定徐州-上海外延基地农产品追溯体系和物流体系两个标准,在基地全面推广生产环节技术控制、信息可追溯系统、物流标准化等多项措施,建立健全符合上海要求的生产、包装、流通等标准化体系,使更加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稳定进入上海市场,也倒逼徐州市农产品生产加快提档升级步伐。这一建设模式在全国首创,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以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载体,着力提升追溯工作标准化水平。徐州农产品资源丰富,以占全省13%的耕地,产出了占全省18%的小麦、30%的蔬菜、22%的瓜菜、33%的水果、18%的生猪、28%的家禽、26%的肉类、30%的禽蛋、42%的牛奶、10%的出口农产品。量大更需质优,近年来我们以品牌建设为突破,以追溯体系和标准化生产为手段,全面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水平。启动实施了《徐州市农业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策划并发布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徐州大米、根茎类农产品、徐州甘薯四个区域公用品牌和多个县区特色品牌,构建形成了“1+4+N”区域公用品牌格局。全市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387个、绿色食品350个、有机农产品15个,“三品”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将质量控制纳入品牌建设全流程,将追溯平台建设和全程追溯管理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申请使用区域公共品牌的前置条件,结合实际制定优势产业主推品种地方标准,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技术和操作规范,并纳入追溯系统统一管理,促进品牌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筑牢农产品绿色生产环境。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城市,徐州市对照创建要求扎实推進各项试点任务落实,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和发展模式,为农业绿色发展探索徐州经验。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0.6%,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削减6.5%,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1.98%,农药使用量较2015年削减1.5%。把追溯体系建设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的重要内容,制定出台了《徐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标准方案》《徐州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鼓励有条件的规模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企业内部追溯管理系统,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选择畜禽肉、生鲜乳等食用农产品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追溯范围。目前市域内生产主体纳入省级追溯平台250家,纳入国家追溯平台153家,2020年纳入追溯管理的企业占比将达到80%。

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追溯体系建设一头连着农产品生产,一头连着公众消费,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要切实发挥好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稳步提升追溯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质量兴农、绿色发展的成果。

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形成覆盖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操作过程、农产品收购、贮存、运输、产品追溯等生产经营全过程标准体系。坚持按标生产、按标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更要整建制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率先100%按标生产。着力推进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鼓励开展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及其他国际或行业更高标准的认证,积极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

提高生产主体追溯覆盖率。着力打造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加快追溯体系建设,推动生产流通经营各环节追溯信息互联互通。研究出台相关激励补贴政策,引导各类主体积极参与追溯管理,将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纳入追溯范围,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将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工作挂钩,加快应用进程,提高应用效果。把质量追溯与品牌建设有效融合,突出优良食味稻米、绿色蔬菜、优质畜禽等产业,着力打造一批消费者认可的追溯标杆企业或产品。鼓励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追溯平台打造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占有率和产品附加值,提高其参与追溯的信心和动力。

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开展农产品追溯体系宣传活动,提升追溯认知,形成追溯氛围。广泛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以各环节企业商户为重点,提高社会对追溯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追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让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了解追溯体系对其自身利益的重大意义,让更多消费者知道,怎么追溯、如何参与追溯。鼓励消费者维护自身利益、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倒逼机制,不断提升农产品追溯体系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关注度。

严格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各类农产品经营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农产品生产主体自觉按标准生产,主动纳入追溯平台管理。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以信用为核心,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的新型监管机制。强化信用档案应用,建立农资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引导生产经营主体树立诚信意识、守法诚信经营。

(作者系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安全主体农产品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为亿万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