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2020-02-20◎谌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新冠

◎谌 莉

1 前 言

2017年中央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要求。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产生的新兴综合性学科,体现了当代社会科学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它不仅研究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语言规则和交际方式的差异,也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角色规范的差异。可以说,全球化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来解读,因而,这门学科具有其独特的包容性、时代性和实用性。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还要注重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要关注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个目标实现有机融合。因此,如何结合国内外时政和热点问题,挖掘世界重大事件中的思政元素,就成为跨文化交际教学创新中的必备内容。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国首先被发现,短短数月新冠疫情已经迅速在我国和全球范围内爆发。据worldometers世界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12日6时38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到1 775 201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108 544例。根据3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发布的信息,新冠肺炎疫情已影响到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2020年最重大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对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因而也成为师生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思政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教学活动中的要求,结合笔者在疫情期间进行在线教学的实践,本文将重点探讨教师应如何根据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结合新冠疫情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从中挖掘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思政元素,以应对课程思政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新挑战。

2 概念界定与目标设定

2.1 课程思政的含义

赵继伟(2019)认为,课程思政是指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百度百科中则将课程思政解释为“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这两个定义都强调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和改革的方方面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内容的结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合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时,要考虑到各门课程的学科属性和课程性质,有针对性地选取符合课程内容的契合点,才不至于生搬硬套,为思政而思政,导致师生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2.2 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的目标

高德毅、宗爱东(2017)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获取理论源泉和学术支撑,还应广泛吸取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中的思想元素。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就要以课程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课程体系中的思想元素。由于跨文化交际的跨学科性质,它既可以作为英语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也可以作为非英语专业的通识教育课开设,因此其课程体系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整体而言,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主要体现在身份认同、文化自信、国际理解和全球意识等方面,针对不同性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具体教学目标可以有所侧重。根据跨文化交际的人文学科属性,结合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的目标应涵盖以下几点。

(1)通过对跨文化相关理论的学习,强化学生的身份认同和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了解中外文化,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心。

(3)了解人类普适价值观,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国际化视野,对不同意识形态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立场。

(4)了解全球化理论,培养国际公民意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优秀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心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新冠疫情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本次新冠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烛照了人性中的善与恶,揭露了西方文化和民主社会中存在的弊端,不仅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文化的伟大,也将全体中国人熔铸为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广大高校教师应该“危”中见“机”,充分利用好这部鲜活的实践教材,抓住“共情之时”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有效激发正能量,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和文化自信,实现我们肩负的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3.1 身份认同

跨文化交际理论中,身份认同是对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它是人的本性,与种族、国别、阶级、年龄、经济地位等密切相关,其本质是确认个体或集体对自我的认知,是一种对所归属群体的认同感和价值感。(杨秀红、苏丽靖,2019)身份认同问题在留学生、移民群体中尤为突出,面对国外复杂的多元文化,他们需要克服生存焦虑并进行自我定位,应该坚持何种价值取向,如何建立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感,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伴随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肆虐,留学生和移民群体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也凸显出来,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可以作为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加以分析。

例如,2020年3月底,新浪网报道,中国留学生许可馨在网络上发表有关疫情的不当言论,并公然表示自己是“恨国党”,引发网友炮轰。在教学中,可以此为例讲解身份认同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如何确立自己的身份认同?再如,新冠病毒疫情在美国爆发以来,亚裔美国人遭到了很多言语上和肢体上的攻击。4月1日,美国华裔政客杨安泽在《华盛顿邮报》撰文,称自己在遭遇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时,对自己身为一个亚裔“有点羞耻”,并认为要改变亚裔被攻击的方法,是更积极地热爱美国,为美国做贡献以证明自己的“美国人气质”。此文立刻遭到了包括非洲裔美国人在内的大多数少数族裔的抨击。反观我国,我们可以通过疫情期间中国大使馆向海外留学生发放健康包、向钻石号邮轮上的滞留中国同胞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国公民递送药品并第一时间接回钻石号邮轮上等事件与此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对自己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和对祖国的热爱。

3.2 文化自信

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在多个场合提及并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自信,不仅包括对5000多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包括对在党和人民伟大革命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融为一体,不仅创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辉煌,也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文化的对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巩固了自信的物质根基、植入了自信的动力基因、实现了自信的开放包容心态。(袁艺铭,2019)

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中国是崇尚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人倾向于把自己归属于一个较大的群里,强调合作胜过强调竞争,其从群体成就中获得的满足胜过从个人成就中获得的满足。(林崇德,2003)中华民族向来有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后,武汉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体现了高度的自律自觉精神,为减少病毒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连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都表示,让她最感动的是中国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疫情中的角色,有着绝对驱动力,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在随后的各地防控中,14亿中国公民主动服从大局,自觉减少外出,出门佩戴口罩,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中国已经基本控制住疫情,各地有序复工复产。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来自上海、广东、四川、浙江、江苏和海陆空三军的255支医疗队共32 57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有力地解决了武汉市自身救治力量不足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先进党员事迹。这场新冠疫情,让全世界充分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事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3.3 国际理解

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国际理解、消除文化偏见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美国学者拉里·A.萨默瓦对跨文化交流的障碍总结如下:刻板印象、偏见、种族歧视、权力、文化冲击以及种族优越感(Larry and Richard,2014)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偏见是人们脱离客观事实而建立起来的对人和事物的消极认识与态度,这种态度如果不经纠正而诉诸行动,就会产生歧视。偏见和歧视不仅会对国际关系的处理造成不良影响,也会阻碍人们日常的跨文化交流。学习跨文化交际,有助于增强对不同意识形态的认识,消除对其他文化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新冠疫情最初在中国爆发之时,一些西方媒体基于对中国的偏见和歧视,把病毒与中国、武汉联系起来,对中国进行污名化。例如,2020看1月26日,法国《皮埃尔信使报》的文章以“黄祸(Yellow Alert)”为标题报道疫情在中国发生;1月27号,丹麦《日德兰邮报》刊登了把中国国旗与病毒形象放在一起的漫画;2月1号,德国《明镜周刊》在封面上使用了“新冠病毒,中国制造”的措辞;2月3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一篇评论文章中使用标题“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引起网民的强烈愤怒和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国务卿彭佩奥多次在讲话中把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武汉病毒”。主流媒体、政府要员发表这样的观点,会引发更多的恐惧和焦虑,并引发世界各地针对华人和亚裔的敌对情绪、歧视行为甚至暴力伤害,是极其有害和错误的。反观国内,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尽最大努力来保证在华外籍人士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于在华感染新冠肺炎的外国公民一视同仁地及时进行救治。这些新闻报道,都可以在教学中作为案例呈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偏见和歧视的危害,深刻理解我国政府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和偏见的正确主张。

3.4 全球意识

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国际融合的过程,伴随着世界观、产品、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交流而产生。它包括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三个层次。(Little,1996)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已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诸如环保、反恐、贫困、卫生健康等全球性问题中独善其身。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应该深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精神内涵,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树立全球公民意识,积极实践环保、和平、平等、互助等理念。

这次的新冠疫情充分体现了病毒无国界、全球性问题呼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趋势。自新冠疫情2020年1月份首先在中国爆发以来,截至2月2号,全世界有71个国家对中国实施了入境管制。然而,这种措施并未能阻止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到目前为止,病毒已肆虐全球,截至2020年4月15日,率先对中国实施交通管制的美国累计已有60多万人感染,死亡人数超过两万人,成为全球疫情的“震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防疫过程中,多国出现医疗物资储备不足,欧洲出现相互截留医疗物资的情况,疫情较为严重的法国、德国、西班牙的公民也成为遭人嫌弃的对象。种种情况,都说明了在全球公共危机面前,隔阂与孤立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人间自有真情在,自疫情暴发以来,截至2020年3月27号,中国已收到日本、伊朗、巴基斯坦等52个国家提供给我们的医疗援助。我国基本控制住疫情以后,中国政府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防疫物资,中国企业、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捐赠了医疗物资,即使对于那些曾经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的国家,我们也一视同仁,只要力所能及,都会提供援助。在教学中,可以此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深入体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4 课程思政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

课程思政,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外界信息纷繁复杂,筛选什么内容进行德育、选取什么切入点、用什么形式与课程内容相结合,都需要经过教师的思考加工。在新的时代趋势和世界局势下,课程思政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挑战。笔者认为,高校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4.1 深入强化课程思政意识

要做好课程思政,首先教师自己要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澄清对课程思政的片面理解。高德毅、宗爱东(2017)提出,课程思政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整个教育体系,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程或辅导员的事情,专业课老师主要负责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没有必要搞思想教育。这是对教育目标和课程思政的一种狭隘认知。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1956)提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克拉斯沃尔等(1964)进一步提出,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映、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和价值体系个性化五个层次。一门课程的教育目标绝不能只停留在知识技能上,还应该包含价值观塑造。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比较容易进行,自然科学类课程很难与思政教育扯上关系,但其实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同样可以开展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等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思政教育,教育学生客观认识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倡导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品质、树立为坚持科学真理而献身的崇高理想。

4.2 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发展的高质量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要想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得心应手,除了必备的专业素养,还必须掌握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切实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高校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局势,紧跟时代步伐,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备课时,教师应多方取材,有意识有目的地选取涉及中国国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反映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热点,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政报道和阅读素材,如“中国梦”“四个自信”“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输出优秀中国文化的输出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4.3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出现,学生自主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增强。信息传递呈现从单向到双向、移动搜索的分化、被动接受和碎片化的特征。信息爆炸和国际合作交流的增强使得学生很容易接触到新颖的异国文化,如果缺乏分辨能力和批判思维,可能出现盲目推崇异国文化、摒弃中华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现象。教师如果不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就无法发现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在多元文化中,因不同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产生的问题日益增多。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和课外交流时,充分利用朋友圈、微信、QQ空间等即时通信工具与学生互动,及时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成长,教育学生既不崇洋媚外,也不盲目排外,在平等和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跨文化交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看待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新冠
情景交际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交际羊
聚焦新冠肺炎
两块磁的交际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