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位一体”招考看学生思辨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2020-02-02王根莲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论据三位一体人文

◎王根莲

1 引 言

2019年的“三位一体”招生考试于4月13、14日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行,本人有幸担任了本次考试的考官,见证了整个面试过程。考试要求用口头形式回答;评分标准要求紧扣主题,表达要有逻辑性、条理性、清晰性、准确性等。考试专业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网络与新媒体、编辑与出版学、酒店管理、印度尼西亚语等共11个专业,大约有3000名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参加了此次招生考试。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等选择参加了不同专业的面试。在为期两天的面试过程中,作为考官,认真聆听了每一位考生的回答。遗憾的是,尽管考生们都能回答所要求的问题,但问题回答的质量却难尽人意。仔细分析后发现,主要都源于高层次思维能力—思辨能力的欠缺。

2 相关术语简介

2.1 “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是一种综合性评价体系,其实质是将成长性评价和一次性评价相结合,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弥补了单纯以高考分数选拔学生的不足,拓宽高考选拔多元化途径,强化了学业水平测试和高校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作用。对于高校来说,通过与统一高考的结合,体现其招生自主权,有助于高校选拔、挖掘到有潜质的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光强调素质教育但无法落实的尴尬。综合素质测试的内容、标准、形式和办法,由试点高校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的要求确定,体现对专业素养、专业潜质的考核,一般采用笔试、面试和操作考试等办法。其中,“三位一体”综合素质评价包括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综合素质评价,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和内容。而思辨能力则是构成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

2.2 思辨能力

思辨一词,最早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慎思”与“明辨”强调的就是周密地思考,明晰地分辨,是以对信息的分析为基础的,但不等于信息的简单叠加。思辨能力是指通过对事物或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评估,最终能够解决问题形成决策或结论的能力。思辨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一种重要的人文素养,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潜力。北伦敦大学校长Brain Rope指出,“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推理能力以及论据评价能力”。Brain Rope界定的思辨能力内涵涉及4种思维能力。(1) 抽象性思维能力。抽象思维是分析事物最本质的特性而形成的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活动。在语言教学中,语义是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来表征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通过将具体事物概念化、抽象化实现对经验的建构。因此,基于语言的抽象性思维能力是进行有效思辨的前提和基础。(2) 逻辑思维能力。在概念的基础上,不同概念之间又建立起种种关系—逻辑关系及相应的逻辑—语义关系。英语语言系统的逻辑关系主要由并列和主从两种构成,对应的逻辑—语义关系主要包括扩展和投射,具体又可分为详述、延伸、增强、言辞和思想5个小类。(3) 有效推理能力。推理是指基于抽象性概念及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和分析,推导出言外之意或字面意思之下的见解,形成新的判断或导出新的结论,需结合相关语境才能做出有效推理。(4) 论据评价能力。在解构或建构语篇表义时,要具备对新的结论或判断进行评价的能力。在人文学科中,论断通常就是指说话者所要坚持或维护的某种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等观点性主张。就支撑他人或自己观点的论据是否充分、合理、有效等做出评价,属于批判性思维范畴,是高层次思辨能力。

概括而言,思辨能力主要由抽象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构成,前者主要聚焦语言本体的分析和推理;后者基于语言本体,但又超越语言本体,主要包括评价和反思。

3 学生思辨能力存在的问题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是一所语言类高校,其命题内容均与人文社科领域话题相关,重点考查学生对某一主题或话题的个人观点,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评价能力等,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为其观点进行有效论证。人文学科思辨具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特点,与数理学科思辨相比,人文思辨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人文学科的论断通常是指说话者所要坚持或维护的某种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等观点性主张。人文思辨能力是指说话者能否为自己的观点性主张提供解释性辩护或说服性论证的能力。具体而言,人文思辨能力是指说话者能否做到有理有据有力,逻辑严密有序,自圆其说。通过对此次“三位一体”招生考试中学生回答内容的深入分析,概括而言,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3.1 欠缺概括观点或主题的能力

概括能力(Generalization Ability)是逻辑思维能力之一,指把不同事物中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不同特性、不同方面中的一般的东西联合起来的能力。概括和迁移的关系密切,美国心理学家贾德认为,“概括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学习者只有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获得了一般原理,才能实现从一个学习情景到另一个学习情景的迁移,才能‘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观点或主题的概括性指“要紧扣主题、简洁、清楚、全面、准确”。然而,此次招生考试中,学生概括观点或主题的能力非常欠缺。具体表现为很多学生一开始就讲述主题的具体特征、作用、意义等,似乎都与主题相关,但由于开始没有概括性语言来阐明主旨,就显得非常散乱。例如,在谈到对朋友友情的看法时,有的学生一上来就说,“我认为朋友之间的关系,如果太亲近的话,结果会怎样;太疏远的话,结果会怎样”,然后回答就结束了。这其实可以概括为“我认为朋友之间应该保持适度的距离”,然后具体阐述这个距离是怎样的,并提供理据说明。又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友情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忙、相互信任”等,使用了一大堆描述性措辞就结束了。但其实完全可以概括为“我认为友情是相互性的”,然后再具体阐述相互性的表现。此外,还有一类常见现象,一些学生根本没有观点或主题。一开始直接就是罗列例子,几个例子说完了,也就结束了。由于没有明晰的观点或主题,虽然说了半天,却往往让人不知所云,让考官们听得云里雾里,不知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或主题,这些例子与观点或主题之间是什么关系。

3.2 欠缺有效论证观点的能力

论证,简单而言,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证的过程,就是把一个个孤零零的论据有机地联系起来,共同支撑论点。诊所要典型、充分、有力、完整,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整个论证过程显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说理明白有力。然而,此次招生考试中,学生论证观点的能力非常欠缺,概括而言就是所选择和使用的论据未能有效地支撑其论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论据与论点之间缺乏清晰的逻辑关系。即学生所使用的论据与其论点之间相关度不高,逻辑缺乏严密性。比如,有学生的论点是“青春是苦涩的”,论据却是关于自己如何努力学习,最终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其次,主次不分,层次不清。例如,有学生认为“青春既有美好也有苦涩”,但在随后的论证中,却先举例子,而且例子与前面主题缺乏对应性、相关性,举完例子回答就结束了。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先阐述美好的方面,运用例子说明;然后阐述苦涩的一面,再运用例子说明;最后总结说明。更糟糕的是,有少数学生则根本没有逻辑意识,说到哪里算哪里,更别提论点与论据、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性。最后,论据不够充分,缺乏说服力。论据缺乏典型性、权威性,常常以自己主观性的判断取代客观性的事实或权威公认的道理。例如,在谈到“林黛玉与薛宝钗,你更欣赏谁”时,有学生的回答是“我更欣赏林黛玉,因为她一直在深府中长大,所以学识很高”。该回答出现明显的逻辑谬误,在深府中长大与学识很高之间并无必然关系,该论据并不能有效支撑其“更欣赏林黛玉”的观点。

3.3 欠缺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即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 Thought),是对思考的再思考,抽象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分别体现了思维的两个层面。批判性思维是分析判断、评论好坏,但绝不仅仅是否定的意思。批判性思维是为了得出合理的结论而进行的言之有据的反省思维。批判性思维以质疑、评价、反思为核心,以论、辨、评为主要特征,是创新性思维的先导。然而,此次招生考试中发现,与前两种能力相比,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则更为欠缺,可以说缺失严重。例如,题目为“有人喜欢闯荡天涯(a),有人喜欢闲庭信步(b),你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如有创业机会,你会怎样对待?”

这道题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旨在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对于第一个层面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从a或b当中进行选择,即要么a,要么b。但事实上,这仅是众多工作和生活方式之一,而且这两种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呢?因此,学生首先应该做出判断,指出这是众多工作和生活方式之一;然后对其进行评价—体现了不同人的生活方式,两者并无优劣好坏之分;最后,得出结论—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并提供理据支撑。对于第二个层面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如有创业机会,我会紧紧抓住”。但事实上,学生首先应该对这个机会本身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等各方面因素,分析这个机会是否适合自己,然后做出判断,最后指出如果合适自己的话,阐述如何把握这个机会。这是一个典型的思辨过程。遗憾的是,本考场只有一位学生从批判性视角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此次“三位一体”招生过程中,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如下(表1)。

表1 “三位一体”招考过程中学生思辨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续 表

归结起来,上述问题反映了学生普遍存在的思辨能力欠缺的现状。思辨能力的欠缺,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理念上,缺乏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至今还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思辨能力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培养的,思辨能力在教育中缺失,意味着教育出了问题”。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相比,资质不相上下。但人们从小接受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思辨能力相对薄弱,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无法独立、深入地进行学术分析、推理、辨别、判断和探究活动。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为本科生授课,在谈到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时,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学生能几乎复制下他上课所讲授的所有内容,可是从课堂提问和考试情况来看,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还有欠缺。他认为现在的中国学生正在丢失思辨能力。中国语言教学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教学理念,认为英语教学主要就是教授学生一些词汇和语法,分析难句和长句,这样教育的结果往往是“只见树林,不见森林”。学习者过于关注一些孤立零散的词汇或语法知识,对英语语言的逻辑思维、语义建构、语篇衔接等特征、方式和策略却认识模糊。正如曲卫国指出,“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只有零星的知识点、功利性的语言技能传授,却没有向学生提供系统、深刻思辨所需的系统知识”。

其次,教育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学校教育旨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激发创新潜能。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功利主义成为教育的指导原则,实用性、应用性教育成为潮流。“以外语为专业的学校稍不留心就容易偏向用直接的功利性来衡量人文学科和人文修养的价值,从而忽略或轻视学生的人文修养”。在功利主义驱动下,学习是为了取得好分数、获得各种技能证书、获得学历证书,以后可以找一份好工作。学校往往成为职业培训机构,学生纯粹追求知识所能产生的物质利益。因此,出现“高分低能、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化没教养、能掌握知识却无法独立思考”等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这种教育哲学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文精神的大衰落。张中载指出,人文学科属于王国维所说的“无用之用”,即旨在“大用”,因为它涉及人的素质和精神的培养。这些隐性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缓慢、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导向。

最后,欠缺深度阅读能力。在拥抱数字媒体的时代,浅俗化阅读、碎片化阅读和快餐式阅读渐趋弥漫。学生的阅读意愿和阅读能力呈现大幅衰退,让他们阅读稍微复杂一点的语篇,分析一些思辨性的问题,就会觉得沉重。学生日常阅读正日益往“轻薄短小”的短讯、图像类语言方向转移,他们的脑袋往往只能容纳各种没有意义、互不相连的片段或碎片。长此以往,他们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都必然呈大幅衰退趋势,对抽象问题几乎完全无能为力。由于阅读和思辨能力的衰退,对抽象思考无能为力,他们对很多事物判断都是片面化的,思维从众,甚至人云亦云;让平庸化的口号得以盛行,蒙骗群众。周岭认为,当前快速、简便、轻松的方式使得人们低层次的“原始脑”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高层次的“现代脑”功能则进一步弱化,而深度学习能力几乎全部依赖高层次的“现代脑”(大脑皮层)。深度阅读能力的缺失窒闷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4 策略分析

思辨就是创新。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就会弱化。思辨教育是国外大学的核心内容,将提高思辨作为通识课的基本要求,也渗透到专业课的各项内容,理工科、文科都一样。思辨能力训练没有固定套路,但有一些基本原则可以参考。针对“三位一体”招生考试中学生思辨能力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维度提出建议。

4.1 转换学习观和教育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要培养思辨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学习观,改变功利性教学倾向。学习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技能,知识容易忘记也会被淘汰,但能力具有“可迁移”性,可适用于其他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种环境中。孙有中指出,“思辨能力是最重要的可迁移能力(transferrable skills),它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潜力,影响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以思维能力训练和培养为中心,将其融入各个学科教学环节中;改变以往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训练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思辨能力培养的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其次,在教育战略上要重视批判性思维教育。思辨就是创新,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就会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途径和策略,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人文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人的素质和精神的重任。人文学科在于以文载道,人文教育在于以文教化。2017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没有人文教育的学校只不过是技能或职业培训学校,它不是高等教育”。尤其是作为人文学科范畴的语言类高校,应该重点关注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广大外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加强思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文教育,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尽快实现从“工具性外语教学”向“人文性外语教育”转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2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意义表达是一种严密有序的逻辑思维过程,要做到连贯流畅,仅仅靠背单词和学语法是不够的,因为它还涉及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常常出现好多学生词不达意、前后矛盾、用个例代替一般情况、以篇概全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太弱。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首先,应该学习相关思维知识,建立逻辑思维能力知识体系构架。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内涵与外延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例如,从大范畴下了解思维的概念,了解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比较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内在关系等,从而深入了解逻辑思维的本质。其次,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没有系统性语言知识,学生不可能掌握系统的思维方法和程序。因此,学习和掌握一些对语义衔接和连贯表达的系统性语言知识,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比如,表达逻辑关系、逻辑语义关系的连接词、连接附加语、回指、替代等衔接机制,为学生提供系统、深刻思辨所需的系统语言知识。最后,注重素材积累。逻辑思维的另一个方面是观点的论证过程,前面的论据或已知前提是否能够导出后面的结论;所选择的论据是否能充分有力支撑论点。论证过程离不开举例,一个精彩的例子能极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就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素材,养成随手收集整理分类的习惯,打造自己的素材库,这样才有可能做到灵活应对。

4.3 培养深度阅读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一个人的灵感和创造力,往往都来自他的深度阅读带给他的某种启示和启发。深度阅读是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一种交流,能够陶冶情操,锻炼培养思维能力。深度阅读是以学习系统的知识为目标,更全面透彻地认识事物本质。要培养深度阅读能力,第一,要改变浅层阅读的习惯。浅层阅读以输入为主,吸收一些碎片化信息,是一种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思维方式。这种阅读方式产生的后果是看问题往往流于表面,认识肤浅、片面、非理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知如何鉴别信息、判断真假,缺乏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面对抽象问题无能为力。因此,学生必须静下心来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第二,深度阅读要以获取高质量知识为目标,尽可能地获取并亲自啃读一手知识。“从读书角度讲,就是读经典、读原著,甚至是学术论文。经典的一手知识已经经过时间的沉淀,价值深度已被证明,值得精耕细读”。学生可以逐字逐句地读,也可以带着问题读,反复阅读,融入思考,慢慢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或想法。第三,建立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体系的连接关系。心理学认为人们知识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将外部的知识与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建立连接的过程:必须将这些知识与你原有的经验、体会关联起来,并将这些外在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编码,融入已有知识体系,从而不断拓展知识体系,建构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思维架构。第四,融入思考,输出知识。深度阅读以输出为主,没有高质量的产出,会使学习深度大打折扣。建立连接之后,需要找机会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于实践。例如,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后,尝试将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重构出来,尽量结合自身的经历、学识、角度去解释、延伸,而不是简单地把书本的要点进行罗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新旧知识的深度缝合,才能对这些知识有真正深刻的领悟,这些知识才能算得上自己的知识,这些知识才能转变成自己的能力。

5 结 语

思辨能力的高下将决定一个人学业的优劣、事业的成败乃至一个民族的兴衰,其重要性早已在国际社会获广泛认可。然而,中国学生的思辨能力现状却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对一次“三位一体”招生考试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总结了他们在思辨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究了其背后的原因,最后就思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项对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对策是建议性、宏观性、概括性的。思辨能力培养应与具体学科、具体对象、具体教学目标、具体语境等相结合,才会更具针对性,有效性。思辨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石,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和可操作性策略,推进和深化思辨能力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让思辨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思辨能力培养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论据三位一体人文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人文绍兴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人文社科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