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治理现代化
2020-02-20何祖坤
栏目主持人:何祖坤
主持人话语:边疆是中国领土范围内国家权力管控效度不理想、治理难度较大、且存在较大管控风险和较多治理挑战的边缘性行政区域。不管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看,还是从国际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格局的构建来看,边疆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经济方面,边疆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安全方面,边疆是国家安全的天然缓冲地带;生态方面,边疆大都属于国家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屏障;文化方面,边疆多元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挥着滋养作用;外交方面,边疆在中国周边外交战略中承担着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的重大职责。进入新时代以来,边疆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并承担着把中国的软实力向周边国家传播和扩散的辐射功能。
边疆存在着特殊的社群、特殊的历史文化等,这决定着边疆治理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充分探究和认识边疆治理规律,才能提高边疆治理效能,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本栏目的三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边疆治理的规律性问题。方盛举的《边疆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党建治边方略》提出把要边疆党建作为边疆治理的重大方略,以扎实的边疆党建激发边疆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这样才能应对边疆复杂和艰巨的风险挑战,从而引领和保障边疆治理现代化进程;丁忠毅的《次边疆治理:历史镜鉴与实践意蕴》提出了一个具有创新价值的概念“次边疆”,认为次边疆在国家疆域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并对历史上王朝国家的次边疆治理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在新时代必须把主边疆治理和次边疆治理纳入一个系统中来总体谋划,协同推进;罗红霞的《特征、因果与对策:云南边民居留稳定性的调查与思考》提出边民是边疆安全、边防巩固、边境稳定的决定性因素,但边疆与内地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边民不断向内地流动,边境地区出现一定的空心化现象,对边疆治理造成挑战,论文以实证调查方法对影响边民居留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边民居留稳定性的策略。
主持人简介:何祖坤,男,彝族,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