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受降城”的修筑与地理变迁考述
2020-02-20牛建州
牛 建 州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唐朝前期,突厥势力复兴并逐渐强大起来,对唐朝北部边疆造成非常大的威胁,为了防御突厥南下,当时担任朔方军总管的张仁愿在黄河以北沿着突厥腹地修建了三座受降城,即西、中、东受降城。三座受降城连同振武军、天德军等构成防御突厥南下的第一道防线。有效地遏制了突厥、回鹘等北方民族的入侵,三受降城对保护唐王朝以及与北方来往的贸易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城靠近黄河,长期遭受河水冲蚀,因此三受降城的驻地前后发生过多次变化。以往史学界对三座受降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们的设立对唐朝抵御突厥所起到的作用,而对设立的时间、治所驻地的前后变化、设立起始的归属问题着墨较少,且研究多语焉不详抑或是前后抵牾。因此有必要就这些问题再做比较认真的考述。据此笔者将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三受降城修筑时间再考
仔细详检史籍,对于三受降城的修筑时间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据《元和郡县图志》卷4所载内容,当修筑于“景云三年”:
右三受降城,景云三年张仁愿所置也。初,突厥入寇,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为贼所败,诏仁愿代之。[1]卷4,116
《旧唐书》卷93《张仁愿传》所记内容与此实多相同,唯时间与此不同。其书载当在“神龙三年”:
神龙二年,中宗还京,以仁愿为左屯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长史。……(中略)三年,突厥入寇。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为贼所败。诏仁愿摄御史大夫,代忠义统众。……(中略)于河北筑三受降城,以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余里,皆据津济,遥相应接,北拓地三百余里,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寇掠,减镇兵数万人。[2]卷93,2981—2982
然而《旧唐书》记载的三受降城的修筑年代前后各不相同,除此处当为中宗神龙三年以外。《中宗本纪》记载到:景龙二年三月丙子,朔方道大总管张仁亶筑受降城于河上。[2]卷7,146
而到了北宋欧阳修修《新唐书》之时,这一时间再次发生了变化。《新唐书·宗楚客传》载其在景龙二年,“后张仁亶请筑三城,议者或不同,独楚客言:万事利也。”[3]卷190,4103但《张仁愿传》记载与《宗楚客传》又不同,为神龙三年。[3]卷111,4152《论弓仁传》记载也是在神龙三年。[3]卷110,4126可在《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东受降城”下小注又云:“景云三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请筑三受降城。”[3]卷39,976不知可否。
除此之外,杜佑《通典·边防典》载:“上以思言对贼不屈节,特赠鸿胪卿,仍命左屯卫大将军张仁愿充朔方道大总管以御之。景龙二年三月,张仁愿于河北筑三受降城。”[4]卷198,5438司马光《资治通鉴》亦系此事为景龙二年三月。[5]卷209,6737德宗朝吕温曾撰写《三受降城碑铭并序》也记到是在景龙二年[6]卷58。《太平御览》引“唐书曰景云二年三月张仁愿于河北筑三受降城。”[7]卷192,927不知此引所据,但此又为一种说法。
细读可知这些引文多出于同一史料,所记修筑三受降城的内容大致皆相同,唯时间记载不同。由此可发现,关于三受降城修筑于何时,从一开始就已经含混不清,语焉不详了。以至于到了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好几种说法。主要有中宗神龙三年、景龙二年以及睿宗景云二年、三年四种。那么三受降城究竟修建与何时,检诸史籍,我们会发现一些史料可以让我们对此问题作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断。
关于张仁愿其人,两《唐书》皆有传。《旧唐书》载:“仁愿,华州下邽人,本名仁亶,以音类睿宗讳改焉。少有文武才干,累迁殿中侍御史。”后又“擢仁愿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累迁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神龙二年之时,中宗在从洛阳回到长安的时候,“以仁愿为左屯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长史。”神龙三年之时,因突厥入寇,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战败,中宗以仁愿“摄御史大夫,代忠义统众。”击退突厥。后又进封韩国公。[2]卷93,2986
《新唐书》记载时间与《旧唐书》不同:“神龙二年十二月乙卯,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及突厥战于鸣沙,败绩。”到了“景龙元年五月戊戌,左屯卫大将军张仁亶(笔者按:即张仁愿。)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备突厥。”[3]卷4,109
按两《唐书》所载,沙吒忠义为突厥所败在神龙二年十月之时或是在神龙三年之时,此后到景龙元年张仁愿才担任朔方道行军大总管。虽然直到景龙元年九月才改年号神龙为景龙,即景龙元年的前九个月为神龙三年。此时,张仁愿成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也就是张仁愿至早修筑三受降城的时间也当晚于景龙元年之后。而景龙是中宗的第二个年号。所以不可能早于景龙之前的神龙年间。此后在“景云元年九月辛卯,太子少师致仕唐休璟接替张仁愿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备突厥。”即也不可能晚于睿宗景云年间。也就是说三受降城的修筑时间只能是在张仁愿担任朔方道行军大总管期间,即景龙元年至景云元年之间。再根据前所引史料可知,在张仁愿请筑三受降城的时候,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其中就有太子少师唐休璟认为此将终为贼所有。而根据《旧唐书·唐休璟传》关于唐休璟第一次拜太子少师记载如下:“景龙二年,致仕于家,年力遂衰,进取弥锐。时尚宫贺娄氏颇关预国政,凭附者皆得荣宠,休璟乃为其子娶贺娄氏养女为妻,因以自达。由是起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仍封宋国公。”[2]卷93,2980《新唐书》记载与此相似。第二次起复是在“景龙三年十二月壬辰,前宋国公唐休璟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而迟至睿宗景云元年九月之时,80余岁的唐休璟已经担任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了。因此根据史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张仁愿修筑三受降城的时间当在景龙二年至景云元年九月之间。而三受降城历时六个月就修筑完成。三受降城修筑完成之后不久,张仁愿就因有功升任宰相。如果张仁愿修筑三受降城是在唐休璟第二次担任太子少师之时,那么当为景龙三年之后,但是此后很快唐休璟就被任命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了,所以张仁愿根本不可能有六个多月的时间来主持修筑三受降城。因此,唐休璟以太子少师身份上书拒绝这一决定只能是在第一次起复之后,即景龙二年。而此后,当张仁愿成为宰相,唐休璟被出为朔方道总管或许就与此前他拒绝张仁愿修筑受降城一事有关。如果前面的论述正确,那么此秋七月当是景龙二年,正好满足修筑完成的时间。
因此,综合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景龙二年”修筑三受降城当为符合历史史实。史书所记多误,当盖为“神龙”“景龙”和“景云”三个年号颇为相似,改元的月份比较特殊,又前后时间相差太近,三二之数又容易混淆,因此在传抄过程中,出现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二、三受降城城址的变迁
关于三受降城的具体位置的描述,《元和郡县图志》有比较明确的记载:
东受降城,在朔州北三百五十里。本汉定襄郡之盛乐县也,后魏都盛乐,亦谓此城。武德四年平突厥,于此置云州,贞观二十年改为云州都督府,麟德元年改为单于大都护府,垂拱二年改为镇守使,圣历元年改置安化都护,开元七年隶属东受降城,八年复置单于大都护府。[1]卷4,107
东受降城,本汉云中郡地,在榆林县东北八里,今属振武节度。
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开元十年于此城置安北大都护府,后又移徙。
西受降城,在丰州西北八十里。盖汉朔方郡地,临河县故理处。开元处为河水所坏,至开元十年总管张说于故城东别置新城,西南隅又为河水所坏。[1]卷4,115-116
自从景龙二年张仁愿修筑三受降城后,其对唐朝抵制北方突厥和回鹘势力的入侵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处理北部边疆的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城张仁愿所筑,制匈奴上策。城当碛口,居虏要冲,美水丰草,边防所利”。[2]卷153,4092
三受降城修筑完成之后,它的城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得各城先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移动。
(一)东受降城城址的变迁
据《旧唐书》记载“元和七年春正月癸酉,振武河溢,毁东受降城。”[2]卷15,441即在宪宗年间,东受降城就因为黄河水泛滥被毁,但关于被毁坏的程度,史书并未记载。直到敬宗“宝历元年五月,赐振武军钱一十四万贯,修筑东受降城。”[2]卷17,515“八月丁巳,振武节度使张惟清以东受降城滨河,岁久雉堞坏,乃移置于绥远烽南,及是功成。”[2]卷17,517即到了敬宗宝历年间,东受降城已经因为年久失修,所以振武节度使张惟清便决定将东受降城的新址选到绥远烽南(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城双河镇蒲滩拐)。即此时的东受降城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原先的位置向东南方向转移,即此时的唐朝东受降城北方的防线开始逐渐向南移动。
(二)西受降城城址的变迁
由于西受降城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关于此城的前后历次变迁,史书记载比较明确。
开元初,为河水所毁,至开元十年总管张说于故城东别置新城。今城西南隅又为河水所毁。[1]卷4,116
由于“自洮水与河合,北流过达达地,凡八百余里。过丰州西受降城,折而正东流,过达达地古天德军中受降城。东受降城北七百余里折而正南流。”[8]卷63三受降城地处黄河北岸,正处于河水冲积侧,因此非常容易为河水所毁,所以张仁愿原先所修筑的西受降城到开元初就已经被黄河冲毁。到开元十年的时候,张说不得不重新在故城的东边重新修筑新的受降城。西受降城的位置向东迁移了。此后不久,新修西受降城再次被河水所毁:
元和八年春,黄河泛滥,城(西受降城)南面毁坏转多,防御使周怀义上表请修筑,约当钱二十一万贯。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吉甫密陈便宜,以西城费用至广,又难施工,请修天德旧城以安军镇,其大略曰:伏以西城是开元十年张说所筑,今河水来侵,已毁其半。臣量其事势,不堪重修,若别筑新城,所费殊广,计其人功粮食及改屋宇,比及事毕,不下三十万贯钱,此但计费,犹未知出入之处。城南面及为水所毁,其子城犹坚牢,量留一千人,足得居住。天德军士,合抽居旧城,岂可更劳版筑,虚弃钱物。若三城是国家盛制,仁愿旧规,亦须得天德添兵,然后有人修筑。[1]卷4,113-114
到了元和八年,张说所筑的新城再次被水冲毁,因此防御使周怀义向宪宗上书请求朝廷拨款修补受降城。但是朝廷对于周怀义的上表请重修西受降城的建议并不看好。当时的宰相李吉甫就认为此城被河水毁坏严重,重修所需要的经费太高,因此没有修补的必要。但是如果再选址重修,所花费用将会更多。所以李吉甫建议将天德军的治所重新由西受降城迁移到原先的天德旧城之中,只在西受降城的子城留一千人守城即可。关于此事的后续,《旧唐书·卢坦传》中有所记载:
元和八年,西受降城为河徙浸毁。宰相李吉甫请移兵于天德故城。坦与李绛叶议,以为:西城张仁愿所筑,制匈奴上策。城当碛口,居虏要冲,美水丰草,边防所利。今河流之决,不过退就二三里,奈何舍万代安永之策,徇一时省费之谋?况天德故城僻处确瘠,其北枕山,与河绝远,烽候警备,不相统接。虏之唐突,势无由知,是无故而蹙国二百里,非所利也。及城使周怀义奏利害,与坦议同。事竟不行。未几,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2]卷153,4093
由此可知,宪宗对于周怀义重修西受降城的建议并未采纳,而是准许了李吉甫的建议,将天德军的治所由西受降城重新移回了天德故城。而天德故城的位置,在西城正东微南一百八十里。[1]卷4,114所以纵观整个西受降城的变迁,从景龙二年张仁愿在丰州北境修筑完成之后,西受降城的驻军的位置一直在不断地向东移动。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是无故而蹙国二百里,非所利也。”可能使唐朝的版图向内收缩二百多里。由于军队内迁,回鹘和吐蕃不断入侵,原先三受降城所能发挥的作用不断降低,而天德军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三、三受降城的归属变化
关于三受降城的归属问题,已经有人对此做过研究,如黄利平《唐天德镇领三受降城说质疑》,他认为唐天德镇从未领有过三个受降城,东、西二受降城一直分属于振武和天德镇。中受降城原属振武,元和九年初将其划归天德镇。[9]
其实张仁愿在景龙二年修筑三受降城之初,当属朔方镇管辖,直到设置朔方节度使为止,三受降城皆隶属于朔方道或者后期的朔方节度使。从《新唐书·方镇表》中可知,开元九年,置朔方军节度使,领单于大都护府,夏、盐、绥、银、丰、胜六州,定远、丰安二军,东、中、西三受降城。即在玄宗开元九年的时候,三受降城属朔方军节度。天宝十二载十二月,改横塞城为天德军。在此之后出现天德军的军号。后来到“大历十四年,析置河中、振武、邠宁三节度,朔方所领灵、盐、夏、丰四州、西受降城、定远、天德二军。振武节度复领镇北大都护府及绥、银二州、东、中二受降城。”代宗时期为了削弱朔方镇的实力,将朔方镇一分为三,而东、中受降城此时则隶属于振武节度使管辖,西受降城仍然隶属于朔方镇节度。到德宗贞元十二年的时候“朔方节度罢领丰州及西受降城、天德军。以振武之东、中二受降城隶天德军,以天德军置都团练防御使,领丰、会二州,三受降城。”[3]卷64,1671-1777即按此理解,此时三受降城全由天德军统辖。可是根据其他史书记载发现,发现《新唐书·方镇表》这一说法并不正确。
根据唐代官职衔的标注,如果天德军领三受降城,那么在天德军使的职衔中当会有所体现。但是,翻检这一时期的史书,发现并没有同时兼领三受降城的案例:
大历十四年冬十月,以鄜州刺史张光晟单于振武军使、东、中二受降城绥银鄜胜等军州留后。[2]卷12,323
贞元十二年九月甲午,以河东行军司马李景略为丰州刺史、天德军、丰州、西受降城都防御使。[2]卷13,384
元和九年六月丙戌,以左龙武将军燕重旰为丰州刺史、天德军、丰州、西城、中城都防御押蕃落等使。[2]卷15,450
长庆二年正月庚子,以晋州刺史李岵为丰州刺史,充天德军、丰州、东、西受降城都防御使。[2]卷16,494
乾符二年十月,以前大同军及云朔都防御、营田供军等使李珰检校左散骑常侍、丰州刺史,充天德军、丰州、西城、中城都防御使、本管押蕃落等使。[2]卷19,695
按以上所引史料发现,天德军从未有领三受降城的时间存在。只有在穆宗长庆二年的时候,记载到天德军领东、西二受降城,但没有中受降城。因此可能是史书记载的错误。因为天德军不可能只领东、西二受降城而将此前已经归属多时的中受降城划归别处。而其实东受降城也是在元和九年的时候才正式划归天德军,那么《新唐书·方镇表一》的记载应当有误。而根据前引史料可知东受降城到敬宗宝历年间仍然归属于振武军。因此,关于《新唐书》记载天德军领三受降城的说法当为有误。
根据《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四》和新旧《唐书》的记载,至迟在元和九年,中、西受降城就已经隶属于天德军当无疑议。但是关于东受降城的归属问题还有待商榷。
郭声波先生考证关于东受降城的隶属关系为:“景龙二年,张仁愿析胜州置振武军及东受降城,隶胜州都督府。开元四年,废军,东受降城直属胜州都督府。八年,复置,仍领东受降城,割隶单于都护府。天宝四载,移治单于府城。十三载,振武领东受降城一城。至德元载,隶朔方节度。元和十五年,振武军仍领东受降一城。咸通十四年,振武军领域不变。”[10]笔者以为郭声波先生的说法当为合理。据史书记载“大历十四年,以瑊兼单于大都护,充振武军、东受降城、镇北大都护府、绥、银、灵、胜等州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事、管内支度营田等使。”[2]卷134,3704此时东受降城归属于振武军管辖了。此后直至唐末,关于振武军的管辖之地虽屡有变化,但是东受降城的隶属关系却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综上所述,三受降城并没有全归天德军统领。其中东受降城自从设立以来,先隶属于朔方节度使,胜州都督府,此后,开元八年,东受降城开始由振武军统领,直至唐末。而西受降城则随着天德军的建制开始便一直归属于天德军,中受降城至迟在元和九年从振武军划归天德军。
四、结 语
史书记载张仁愿修筑三受降城的时间存在多种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史书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结合存世的各种史料,我们可以对这一问题作出比较清晰的考证和认识,三受降城修筑于景龙二年当为可信。修筑完成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理位置的选择与现实环境的变化,使得它的城址在历史上曾发生过数次改变,特别是东、西二受降城都先后不同程度地被黄河冲毁,被迫重新选择迁址重建,正是这一变化,使得唐王朝的北方防线也随之南迁。除此之外,三受降城的归属权也曾发生过数次改变,由最初的隶属朔方镇到最终划归振武和天德军分别管辖。正是这一系列的变化最终造就了三受降城的发展变迁。
三受降城从修筑伊始到最终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见证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在唐王朝的北方边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作为边防重镇,它成为“制匈奴上策,城当碛口,据虏要冲,美水丰草,边防所利”的军事要地。三受降城和周边其他防御设施共同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担负起了为唐王朝守护北方草原民族南下入侵的重任。三受降城修筑初期,不仅对防御突厥和回鹘的侵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还大大拓展了唐王朝北方的领土范围,使得突厥不敢南下而牧马。与此同时,三受降城位于唐王朝与北方草原民族接壤的前线,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唐王朝与北方诸民族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场所之一。唐王朝通过西受降城与突厥等进行互市贸易。通过以三受降城为互市之所,对于唐王朝而言,由于向突厥等国购入了大量的名贵马匹,从而大大提高了唐朝马匹的数量和军队骑兵的质量,使得唐朝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为唐朝边境的人民带来了比较安稳的生活。
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城址变迁的同时,唐王朝对北方边疆的控制力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安史之乱之后,由于突厥和回鹘以及西部吐蕃等势力的不断崛起,特别是吐蕃在西部频繁的侵扰,面临各种内忧外患的境遇下,使得唐王朝不仅要解决本身所面临的常年内乱,更要不断的加强对西边的防御,这就使得对北部边疆的军事重视程度降低,对外战略重心开始由北方转向西北边疆,于是便不得不逐渐放弃对黄河以北的防守,造成北方防线又重新开始逐渐向南转移的局势,以至于出现“无故而蹙国二百里”的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