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策略谈

2020-02-19黄愈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阅读教学学生

黄愈娟

【摘要】  语文是一门最富文化艺术灵气的情感学科,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其与创造性思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教研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中便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做法。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学生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3-108-010

一、尝试性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扼杀了儿童这一天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让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教师以学定教,在尝试性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1.自问自答,鼓励学法创新

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就可以解决的,要鼓励学生运用学法或自创学法,独立试读,自问自答。教师多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如,怎样记住了一个难写的新词;读了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怎样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怎样理解了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等。对于其中那些创新性学法,要大加表扬,并倡导大家学习运用。这样,让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与乐趣,学习积极性就更高了,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

知识的产生总是从疑问开始的。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群疑并起,乃能骤进。”教师要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去大胆发问,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断中,学生提出的:“在内洞拉绳子的工作人员是怎样进去的?”“作者出了洞干什么去了?”这两个问题正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教师大胆放开让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不但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其中还有不少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结果,既让我惊喜,也让我深深意识到:在尝试性阅读中,只要我们能积极发现,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提出與众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激起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的兴趣,就能诱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因而,要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会思善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品质。

1.鼓励学生“求异”,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创新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异性。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能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养成鼓励他们积极“求异”,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创新的思维。主动探求真知的习惯,就能激发学生锐意创新,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小摄影师》一文时,一生问道:“小男孩不直接进去找高尔基,为什么要仍纸条呢?”这个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我本来想问的问题,这很好。于是,我顺水推舟,“为什么呢?”让学生来谈这个问题。结果,有个同学回答他们不认识,小男孩不敢冒然直接进去,有的同学却认为小男孩根本进不了高尔基的家,他不会见一个素不相识的小毛孩,这些推测都合理。这时,我观察到一个学生他举手、放下、又举起了,于是我请他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小男孩是想用最便捷方法见到高尔基,再说高尔基一定会接受小男孩来访,这位无产阶级作家,他心胸宽广,关爱儿童;我们的总书记不是也一样吗?他经常看望小朋友,并且笑容满面与他们交谈。”原来这位学生了解过高尔基的资料,还关心新闻。话才说完,大家纷纷对他投去赞赏的目光。在这位同学的激励下,同学们热情高涨学习课文。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变通性是创新思维的另一显著特点。同一个问题,只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就会有新的不同的发现。

教学《陶罐和铁罐》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最后一段,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为什么陶罐能够找得到,铁罐却连影子也没见着,它们不是埋在一起吗?”问得好,我先肯定了这位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其他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可能在宫殿倒塌前,它们已经不在一起了,铁罐早就被人捡走;铁容易生锈氧化,或许铁罐早就不在。”学生们基本都认同上面的说法,我对回答的答案表示赞同,并启发他们:“铁是最容易生锈的,它会慢慢氧化消失。”这么一来,学生们都知道铁罐找不到的原因,齐声回答:“铁罐化成泥土。”

说得多好啊!这就是创新。教学时,只要我们能做好导向工作,不拘于单一的、绝对的答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去思考,就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更深更广去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更有创造性。多一种启发,换一种角度,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赏析性阅读,开拓学生的创新领域

当学生有了创新的欲望,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时,还要加强赏析性阅读训练,以强化学生创新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创新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赏析性阅读的训练中,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思维就活跃,如果能在创新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创新的欲望也就更强烈了。

当然,在实践中,我也意识到培养创新思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善于激发、巧于引导,开拓学生的创新领域,让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阅读教学学生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