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学》的课程改革

2020-02-19詹志方侯蕾李彤王辉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

詹志方 侯蕾 李彤 王辉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培養高级营销人才研究(湘教通【2019】291号569);湖南工商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

摘 要: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市场营销学》课程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来培养应用型营销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指导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资力量、课程考核等五个方面提出来《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课程改革;创新创业教育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营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市场营销学》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高层次需求。而十九大报告将创新和教育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是我国普通高校满足地方和行业人才需求,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可见,当前很有必要基于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视角来探索《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

一、当前《市场营销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滞后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外部经济环境与内部营销手段都发生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许多新营销理念与方法。但大学教材仍在沿用早年间的经典案例,仍将传统营销理念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讲解,课程内容已经滞后,这不利于培养高层次营销人才。

(二)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现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多采用以老师作为传授者,学生作为接受者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与老师的课堂互动更多是形式上的互动,还没有很好利用移动互联网对学生的有利影响将教学方法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有效融合,教学方法单一造成很多资源浪费。

(三)课程还没有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大多数学校创新创业课程没有将创新创业与《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有效联系起来。学生只是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去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而在《市场营销学》的课堂上,又缺少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引导与启发,缺少对创新创业实际案例的分析。

(四)课程的师资力量没有与时俱进

多数《市场营销学》教师都是对经典理论很懂,但对近几年兴起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营销理念、新营销方法、新营销模式还掌握不够,有些老师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教学模式掌握不够。

(五)课程考核方式不科学

学生考核仍采用“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而平时成绩缺少日常学习中对市场现象的思考,难以培养营销人的思维模式。

二、《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措施

(一)注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理念

高层次的营销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有效的融合,才是培养的关键,而这必须有融合的思想做指导。这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培养高级营销人才,就要特别重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理念,并把该理念内化到本门课程的课程改革系统中去。

(二)课程内容更新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大数据挖掘掌握新兴的营销模式与理念;第二,密切观察企业动态,编写新的具有时代背景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第三,重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等具有时代背景的营销相关课程以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学习;第四,掌握企业时下的用人需求,以此为依据同时结合营销的理论知识来设置课程实践环节。

(三)教学模式创新

将《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分为课堂内与课堂外两部分教学:在课堂内老师作为一个指引者努力用学科创新理论引导学生,以小见大、以问题为导向与学生积极开展案例式、研讨式教学;在课外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前问题思考与课后问题探讨和任务发布,以此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营销大赛”等比赛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对于学生好的项目与方案可以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基地,通过实战让学生对营销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帮助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落地。

(四)课程师资力量建设

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可以从校内校外两方面着手。第一,对校内专职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通过网上学习、企业培训等方法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了解企业实际情况,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教学。第二,外聘企业的营销管理者担任营销课程实践模块的教学老师,定期开展讲座与选修课程,以其丰富的工作经验让学生更加了解营销实践活动与企业用人需求。

(五)课程考核方式改进

对于现有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采用基于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将传统的“30%+70%”考核方式变为“10%+15%+15%+30%+30%”的过程考核方式,即课堂出勤10%,课堂练习15%,课外作业15%,参赛作品30%,期末考试30%。通过此方法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课堂派”等软件直接对课堂出勤与课堂练习进行考核,而对团队作业则采用老师评分与队员互评相结合的方法,有效避免“搭便车”行为,促进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高启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9,37(02):83-87.

[2]郭靖波.基于OBE的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探究——以《市场营销》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7):278-279.

作者简介:詹志方(1975-),男,湖南工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营销渠道;侯蕾(1996-),女,湖南工商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通讯作者: 王辉(1975-),女,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营销战略。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
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融合双创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生态平台构建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