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2020-02-19吴小满
吴小满
[摘要]发挥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让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3-0025-01
什么是成功的教育?我认为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巾能够迎接挑战,战胜未来。为摸索出一条有效的教学之路,我试着改变以往单一的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和接受式学习的状况,丰富教法和学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把时间留给学生
在教学时,凡是学生在阅读过程巾能看懂、能说、能做、能经过自己探索得出结论的,都让学生自己去办。教师自己要少讲或不讲,要把时间尽量多地留给学生,给他们提供思维、创新的时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不必串讲串问。如学习《灰雀》这一课时,在学完第一自然段(内容:那只胸脯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找遍周围的树林未找到)后,教师紧接着跳到第十一自然段(内容:那只可爱的灰雀义站在枝头唱歌)的学习。这时,学生就会质疑:“那只灰雀昨天到哪儿去了呢?”教师不急着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去自学第二到第几自然段。通过自读、自悟、探究,学生终于明白了,原来小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了。学生马上义质疑:那个小男孩为什么要捉那只灰雀?义为什么把它放回去呢?教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换看法,接着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四次对话,学生在不知不觉巾进入了情境,答案也就不提白明了。这样,教师只起着引导、组织、促进作用,既省去了滔滔不绝的讲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把空间让给学生
教学中,我们要打破陈旧的教学空间理念,即教师独占讲台、教室及课堂的空间,而要开放教学空间,让讲台变成学生的舞台,树立起“生活处处皆课堂”的教学观。
每节课,我都尽量多地让学生走上讲台施展才华,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如在教学《亲人》这一课前,我首先请会唱《爱我中华》这首歌曲的学生走上讲台放声歌唱,让轻松、欢快的歌声把大家带进一种和谐、团结、愉悦的氛围中,让大家明白“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然后出示课题《亲人》。这样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显得轻松、自然。
在讲该篇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时,我并没有逐词逐句地串讲串问,而是在学生自学后,指派几组学生扮演苗族老奶奶和“我”,轮流上台表演这部分内容,其他学生当评委。这样,学生谁对课文理解得深,谁就表演得好。如第一轮表演时,学生的评论是奶奶的动作、表情不够真。他们认为,“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应该是带着愉快的心情的,是脸上带着笑容出来的,可该同学面无表情,没有体现出老奶奶的心情;此外,该同学弯着腰走出来,与前文中讲到老奶奶“身体还算硬朗”不符。这样的评价有理、有据、有方向,真好!
实践证明,开放学生的空间,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潜能,发展个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把自由还给学生
教学中,我们要打破课堂上学生正襟危坐、洗耳恭听的局面,还学生以自由,让学生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每篇课文,我都会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并通过激励措施,促使學生动脑寻找最佳的记忆或理解方法。如有个学生讲述自己是这样识记“叔”字的:“叔叔是上一辈人,故左上有个‘上字,叔叔年纪比爸爸小,故‘上字下面是个‘小字,叔叔和爸爸一样关心、照顾我,故右边有个‘又字。”多么形象、生动的拆字记忆法,既让人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
阅读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所喜欢的段落或是让自己受到感动的地方,进行自学,然后扮演“小老师”轮流上台讲演或分组合作讨论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样,听讲的学生克服了畏惧的心理,可自由地质疑、问难;主讲的学生也进入了角色,镇定地进行提问、解答、总结。于是,课堂逐渐形成了一种互教互学、共同提高的可喜局面,既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对学习的要求,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竞争意识,促使学生深入学习,主动发展。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多一些思考,多下些功夫,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因为,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比什么都重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硬道理;让学生具备创新精神,才能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