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的设计与思考

2020-02-18宿俊吉王彩香张真陈德蓉王清郭凤霞杨德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混合教学模式

宿俊吉 王彩香 张真 陈德蓉 王清 郭凤霞 杨德龙

摘 要:混合式教学是通过信息化“线上”教学和传统“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引向学生主动深度学习的教学改革手段.本研究基于“超星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在《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进行了实践.通过利用“超星学习通”App指导学生进行视频学习,让学生“线上”掌握概念、原理、推算公式等基本内容,按时完成章节作业及讨论.“线下”教师讲授重点难点内容及典型应用案例后,主要通过课堂提问抢答、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教学互动.结果发现,这种基于“超星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到《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后,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为全面实现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超星平台;过程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0)01-0116-03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移动终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1].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21世纪互联网+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2].在教学设计时,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现代信息化教学平台,组织学生深度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教育部也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已对如何运用信息化平台开展混合模式教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利用“信息化平台的课前视频学习+翻转课堂/课堂引导答疑”教学方式,可有效推进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1-5].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具有涉及概念繁多、原理抽象、公式复杂、实践性很强等特点,是历来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6,7].尤其是遇到复杂计算和严密推理分析过程时,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在当下信息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利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简称“超星平台”)指导学生在“线上”掌握基本概念、原理、推算公式等内容.课中教师讲授重点内容及应用案例后,主要通过提问抢答、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教学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

1.1 教学内容设计方案

近期,我们引进了东北农业大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的网络视频课程,根据教学大纲,将这门课程根据教学目标划分为十章,每章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各章又按照课前、课中、课后开展教学活动,课前学生利用“超星学习通”星学习通指导学生进行视频学习,让学生掌握每个章节的概念、原理、公式等基本内容;课中采用传统课堂与线上教学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内容和统计学应用案例后,通过分组讨论、翻转课堂、随堂测试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后让学生继续参与“线上”学习,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及讨论.通过这种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内容,促使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2 成绩评定设计方案

在混合教学模式下,《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课程的考核内容主要由过程性考核成绩、期中考试成绩、上机实验综合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四部分构成,分别占比为50%、5%、10%和35%.过程性考核成绩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四项评价考核内容,分别为出勤签到(10%)、课程视频+章节测试+讨论(40%)、小组讨论+翻转课堂(30%)和课后作业(20%),各项考核实施细则详见表1.目前该课程的期中考试成绩、上机实验综合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内容,仍采用传统教学的考核方式进行评价.

2 “超星平台”应用于混合教學模式的实践方案

利用“超星平台”可方便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全覆盖,特别适用于混合课程教学模式.

2.1 课前“线上”学习

教师在课前利用“超星平台”,线上发布需要掌握任务知识点及其课程视频,设置视频公开时间段,通知学生在时间段内完成课程视频学习,学生看完每个章节的视频后,完成章节测试.学生根据章节任务知识点,对未能理解消化的知识点在线提出问题,教师或其他同学均能够参与反馈答案及讨论;最后,教师也根据本章节重点知识点及章节测试的反馈结果,发布有关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进行线上师生互动答疑,全面实现了课前学生与教师的交互沟通.

2.2 “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教学

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学习主要包括学生签到、重点难点解析、随堂测试、应用案例讲解、分组讨论、翻转课堂、提问点评等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让更多地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互动.具体课堂教学环节如下:(1)学生签到:教师利用“超星平台”对参加课堂学习的学生进行出勤签到;(2)重点难点解析:对章节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详细地讲解,讲解时间不超过总章节学时的30%.(3)随堂测试:根据章节主要任务知识点及重点内容,在平台上发布测试试题,设置一定时间段,让学生在线完成测试;(4)应用案例讲解:主要针对田间试验设计方法、假设性检验、方差分析等重点内容,每个任务知识点设计1个典型案例,讲授统计学分析方法在生物学及农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过程;(5)分组讨论与翻转课堂:针对上述(2)和(4)中的重点内容,设计专题或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成员3-5人),讨论结束后,利用平台随机点名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分享小组讨论成果;(6)提问解答及点评:学生根据小组代表分享的讨论结果,提出质疑或请教,小组代表或其他组员及时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学生完成提问解答后,教师做出总结点评,说明合理正确的答案.

2.3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环节,课堂结束后,教师要总结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的优缺点和学生的课后反馈,并作深刻的思考及剖析,有利于后期的教学质量的提升[8].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更方便于教师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在平台发放调查问卷,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成效等进行在线反馈.同时,教师和学生在平台上继续交流,解决遗留疑惑.利用平台扩大了沟通交流范围、提升了课后反思的品质.

2.4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依靠平台统计数据,记录学习访问量、参加的讨论数,章节测验次数等.同时可以详细地记录每位学生的任务知识点完成数、视频观看时长、参加课堂活动的情况(包括签到、投票、抢答、评分、问卷、测验等).并且该平台也具有督学的功能,教师可以通过查阅平台统计数据后,对线上学习不力的学生进行监督,督促学生加快学习进度.

教师通过平台的成绩管理,设置课程视频、章节测验、访问数、讨论、阅读、课堂互动、作业等项目的权重.例如,本学期利用“超星学习通”APP对四个实验班开放了《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课程的网络视频,把课程视频(40%)、章节测验(40%)、参与讨论(20%)设置作为本次过程性考核中的一项平时学习成绩(表1).学生学习完成后,平台按照设置权重给出成绩.

3 有关“超星平台”应用于混合教学的思考

3.1 “超星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实践应用的优越性

3.1.1 方便于实现教学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教高[2018]2号)中提出:要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績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如果教师仍然利用传统教学课堂,难以实现过程性考核.例如:我校《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理论课时数为50学时,教学大纲要求讲授10个单位的内容,涉及概念繁多、原理抽象、公式复杂,课堂上多数同学很难理解消化全部知识点内容.如果在传统课堂上进行过程考核,既要讲清楚各个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及应用案例,又要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问抢答、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100个学时估计都难以完成.然而,利用现代信息化的先进技术及其平台,把大量的概念陈述、原理讲解、公式推演等繁琐工作进行线上视频教学.不但学生能多次重复学习,更好地理解抽象复杂的内容,而且学生能在线上线下有更多时间参与提问、抢答、讨论、展示成果等教学环节,便于实现教师在每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过程性评价.

3.1.2 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利用“超星平台”,让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充分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更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及善于发现规律的内在动力.而混合教学课堂是在传统课堂在“听讲”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将“提问抢答”“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多元学习方式融入其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及思考能力的提升,推动健康全面的发展.更重要地是,学生通过课堂“主动参与式”的积极互动,其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地提高.

3.2 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仍存在问题

尽管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混合教学模式已给当前教育教学引来了一场变革,但是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师精心建设网络课程资源,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自主投入学习.对于刚从传统课堂上走下来教师,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其次,学生习惯的学习方式在短期内很难转变.尽管学生对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了如手掌,但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部分学生在短期内也难以转变成“我要学”学习理念.因此,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推动工作还进一步加强,要通过项目引导、引进示范、会议培训等多种方式,让教师和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上发生转变,尽早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理念,全面提高自学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为将来开展创造性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博楷,杨慧刚.基于超星泛雅学习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探讨[J].大学教育,2018,(06):150-152.

〔2〕唐西光,刘农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8(07):265-267.

〔3〕王军,雷琳,赵彩珠,解兵,张子恒,潘钊颖.基于超星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对比研究——以“土地经济学”课程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98-103.

〔4〕宋权华,廖守琴.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2018,34(7):26-28.

〔5〕雷雪峰.内蒙古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建设[J].内蒙古教育,2019(01):115-116.

〔6〕邱先进,张文英,李俊凯.对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21):72-74.

〔7〕祝丽英,李喜焕,黄亚群,常金华.基于校园网的“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开放试题库建设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2):44-47.

〔8〕张丽丽.教学反思的价值及有效性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9,(06):21-22.

猜你喜欢

过程性考核混合教学模式
应用型法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探析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论高职物流专业包装课程开发与改革?实践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探析
高校课堂教学过程性考核的信息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