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方法研究
2020-02-18聂凤华
聂凤华
【摘 要】 目的:分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监测。方法:自制5种模拟综合生物PCD,每次取3个PCD2,6个测试点,分3次进行全循环灭菌周期,在灭菌结束后,进行细菌培养,监测消毒是否合格。结果:管腔长度相等时,管腔内径大的测试包灭菌效果明显高于管腔内径小的测试包,当管腔内径≥2mm、长度≤500mm时消毒效果最佳,为100%,三组测试包总共144个测试点,不合格数量最高为下中9.02%、提示下中灭菌效果最差;不合格数量最低为下前中为0.00%,提示下前中灭菌效果最佳。结论:消毒器械长度越长、管腔越细、消毒质量下降,当管腔内径≥2mm、长度≤500mm时消毒效果最佳;当装载量<80%时消毒效果最佳。
【关键词】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文章编号:WHR2019042116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terilization effect of hydrogen peroxid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sterilizer. Methods: Five kinds of simulated integrated biological PCDs were prepared. Each time, 3 PCD2 and 6 test points were taken, and the whole cycle sterilization cycle was performed in three times. After the sterilization was completed, bacterial biological culture was carried out to check whether the disinfection was qualified. Results: When the lumen length was equal, the sterilization effect of the lumen inner diamet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umen inner diameter test. When the lumen diameter ≥2 mm and the length ≤500 mm, the disinfection effect was 100%, and the three groups were tested. A total of 144 test points failed to be the highest in the middle of 9.02%, indicating the worst sterilization effect; the minimum number of unqualified is 0.00% in the lower front, suggesting that the best sterilization effect in the front. Conclusion: The longer the length of the disinfection device, the thinner the lumen and the lower the disinfection quality, the best disinfection effect when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lumen is ≥2mm and the length is less than 500mm; the disinfection effect is best when the loading is <80%.
[Key words]Hydrogen peroxid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sterilizer; Sterilization effect; Monitoring method
隨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日益提升,临床上外科微创技术迅速发展成熟,因其结构复杂且精密、材料特殊、不耐高温等特点[1],由于传统消毒方法对器械损伤较大,大部分精密仪器不耐高温、易损伤高精密配件,可严重影响器械的使用寿命与治疗效率[2]。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有着灭菌速度快、不残留各种有毒物质、低温不损伤医疗器械精度、消毒费用低、金属与非金属均可使用等特性[3],通过真空腔体内激发气体分子产生作用,从而达到对细菌等有毒物质的彻底分解,可通过气化后经射频激发对微生物结构与功能进行干扰或破坏,且在消毒结束后自动转换为无毒性氧与水汽,极大地缩短了消毒的时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自带56℃生物培养箱)[4],卡匣式H2O2灭菌剂,自含式生物指示管(含嗜热脂肪肝菌芽孢ATCC 7953,规格为1.0×106cfu/支),医用无纺布,5mL和10mL注射器,16号注射针头[5]。
1.2 PCD的制备
1号PCD制作成内径2mm、长2000mm的模拟生物PCD;2号PCD制作成内径4mm、长2000mm的模拟生物PCD;3号PCD制作成内径4mm、长2500mm的模拟生物PCD;4号PCD制作成内径2mm、长500mm的模拟生物PCD;5号PCD制作成内径4mm、长500mm的模拟生物PCD,共制备5组PCD,并用高压气枪检查模拟生物PCD是否通畅及密封性是否良好。
1.3 测试包的制作
1号与2号测试包采用双侧医用无纺布进行包扎,并进行标注,共有:上前、上后、下前、下中、下后5个标注。3号与4号、5号与6号方法和1、2号相同。
1.4 灭菌方法
第一次测试灭菌:用1号测试包按照上层(上前、上后)与下层(下前、下后、下中)的位置进行固定并放置灭菌器,4号测试包放置灭菌器的下层前中位置并进行固定,固定结束后进行灭菌周期测试,保持测试包空载与满载各消毒6次,测试结束后取出1号与4号测试包进行细菌培养,经过56℃恒定温度培养48h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第二次测试灭菌:用2号测试包按照上层(上前、上后)与下层(下前、下后、下中)的位置进行固定并防止灭菌器,5号测试包放置灭菌器的下层前中位置并进行固定,固定结束后进行灭菌周期测试,保持测试包空载与满载各消毒6次,测试结束后取出2号与5号测试包进行细菌培养,经过56℃恒定温度培养48h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第三次测试灭菌:用3号测试包按照上层(上前、上后)与下层(下前、下后、下中)的位置进行固定并放置灭菌器,6号测试包放置灭菌器的下层前中位置并进行固定,固定结束后进行灭菌周期测试,保持测试包空载与满载各消毒6次,测试结束后取出3号与6号测试包进行细菌培养,经过56℃恒定温度设定培养48h后进行观察细菌生长情况。总共消毒24次,共使用测试管180支。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組测试包管腔长度与内径消毒效果比较
三组测试包分为三次进行消毒,根据数据可得,随着管腔长度的增加,管腔的内径缩减,细菌测试效果不合格率显著增加,同时可知,管腔长度相等时,管腔内径大的灭菌效果明显高于管腔内径小的测试包,当管腔内径≥2mm、长度≤500mm时消毒效果最佳为100%。数据见表1。
2.2 三组不同测试点合格数量比较
三组测试包总共144个测试点不合格数量最高为下中9.02%,提示下中灭菌效果最差;不合格数量最低为下前中为0.00%,提示下前中灭菌效果最佳。三组不同测试点及不合格数量见表2。
3 讨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是利用过氧化氢在真空状态下,通过气化与电离,在离子化分解反应过程中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破坏细胞本身的生命力,抑制其生长与繁殖,在灭菌过程结束后排出的仅有水和氧气,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从而完成灭菌过程[4],常规消毒方法无法应用于临床上微创手术的器械消毒,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低温状态下能够对特别是宫腔器械进行迅速且高效的消毒,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消毒质量,而且可以根据消毒需要或消毒器械规格、种类、包装、装载量等要求进行及时调整,可以及时选择适合消毒器械的灭菌过程,由于其是一种环保的消毒设备,可以在多种场所内进行消毒,减少器械或消毒设备在运输中产生的相应不同程度损坏,提高器械的利用率与手术效率,可以有效增加采取手术治疗的例数[5]。
本研究中针对灭菌效果采取三组模拟生物PCD进行灭菌实验,根据数据可知,随着管腔长度的增加,管腔的内径缩减,细菌测试效果不合格率显著增加,同时可知,管腔长度相等时,管腔内径大的测试包灭菌效果明显高于管腔内径小的测试包,当管腔内径≥2mm、长度≤500mm时消毒效果最佳,为100%。目前临床上腹腔镜、胸腔镜、泌尿外科腔镜及口腔镜等管腔内径大多在2mm左右,长大多在500mm左右,可以根据数据得出,对于腹腔镜、胸腔镜、泌尿外科腔镜及口腔镜等进行消毒时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进行消毒消毒效果最佳,三组测试包总共144个测试点不合格数量最高为下中9.02%,提示下中灭菌效果最差;不合格数量最低为下前中为0.00%,提示下前中灭菌效果最佳,当装载量<80%时消毒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根据本研究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消毒器械管腔内径与长度影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消毒效果,长度越长、管腔越细、消毒质量下降,当管腔内径≥2mm、长度≤500mm时消毒效果最佳;灭菌效果与器械装载量有关,当装载量<80%时消毒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 丁兆梅,高雪农,余艳琼,等.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质量管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4(24):6238-6240.
[2] 王钧,马红梅,刘捷.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循环中断因素与过程控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4(12):3015-3114.
[3] 彭艳,张秀华,刘丽.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效果初步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2):1291-1292.
[4] 王莹.供应室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0(z1):112-113.
[5] 林冬枚.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应用及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8(23):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