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谣声声慢,识字踏歌行

2020-02-18陈淑梅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陈淑梅

[摘要]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引入儿歌成分,可以为识字教学提供更多学情契机,也能够成功调动学生识字学习热情。教师利用儿歌帮助学生正字音、记字形、解字义,学生对生字的认知会更为深刻。儿歌识字教学自然成就一种模式,无疑属于教学创新实践行动,极大提升识字教学效率和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歌识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92-02

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用儿歌识字,学生接受度更高,教学效果显著,教师要对识字教学模式展开创新探究,以形成崭新教学成长点,建立实用性教学模式,以提升识字教学效率。教师利用儿歌掌握字音、辨析字形、理解字义,都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学习体验,如果有需要,教师不妨自行创编识字儿歌,也可以发动学生参与识字童谣、顺口溜的创编活动,以成功调动学生识字学习兴趣,完善儿歌识字教学模式。

一、利用儿歌纠偏正音

不同地域有不同方言,对识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利用儿歌进行正音学习,可以给学生带来最为直观的认知,以提升识字学习品质。

1.纠正方言音

各地都有方言土语,这是最为正常的语言现象,小学生受方言影响也是必然的,无疑给识字教学带来一定影响。特别是常用字的读音很容易出现偏差,教师需要给出针对性纠偏措施,如果能够借助儿歌展开读音学习,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其纠偏效果也会更为突出。

如教学部编语文第三册《场景歌》,这篇课文涉及生字比较多。如“孔、桥、园、翠、号、军舰”等。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多首儿歌。如“孔”:“空树藏孑L,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教师让学生反复诵读带有绕口令式的儿歌,学生对相关生字的记忆会更为深刻。再如“桥”:“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上掼一跤,扼着一块糕。”教师让学生朗读时,要找出儿歌中运用的方言,并加以替换,体会语言的规范性。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儿歌的方言“扼”字,将其换成“捡”字。

2.区分多音字

儿歌有反复吟唱的特点,在处理多音字时具有更多优势,教师不妨给学生准备一些相关的儿歌素材,让学生反复诵读儿歌,对这些多音字进行辨析识记,学生接受起来更为顺畅,辨析更为细致。

如教学《曹冲称象》,在生字中有一些多音字,如“称、重、量”等。教师为这些多音字编制了儿歌,给学生带来更形象感知机会。如“称、量”:“当官称职不称职,百姓心中有桿秤,称量再称量,分量自分晓。”如“重”:“重复靠反复,重量靠质量,重名义重姓,重力也重要。”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儿歌虽然没有太明显的韵律性,但也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心理触动,让学生自然建立儿歌识字主观意识。多音字讲究特殊语境,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展开学习,帮助学生自然形成语音认知。

二、借用儿歌掌握字形

借助儿歌掌握生字字形,这是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需要对生字进行研究,找到儿歌介入机会,特别是象形字、会意字有个性特征,与儿歌接轨更为紧密。

1.识记象形字

汉字形成呈现不同时代性,象形字是最早的造字法,这些象形字与实物有更多相近的地方,而且笔画比较简单,也很容易识记,教师根据象形字的特点,为其创编一些浅显易懂的儿歌,学生会留下最为直观的感知印象。如果有可能,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创编识字儿歌,或者是简单的顺口溜,对帮助学生记忆生字有重要促进作用。

如教学《田家四季歌》,在生字学习时,可以接触到象形字。如“苗”,关于字形,学生很快就能够找出规律。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一个田字。教师先引导学生对甲骨文中的“苗”字进行认识,然后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样子。为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为禾苗编制了儿歌:“小禾苗,一队队,稻田里,迎风吹,好像三军仪仗队,稍息立正听指挥。”教师适时引入儿歌帮助学生学习生字,为课堂注入丰富活力,学生对儿歌有特殊敏锐性,自然能够从儿歌中汲取更多营养。

2.领会会意字

所谓会意字,是由两个以上的意义符号合到一起形成的新字,教师根据会意字构建特点展开儿歌创设,也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拍手歌》时,教师对相关会意字进行筛选,并编制儿歌。如“丛”:草丛树丛皆葱葱,花儿朵儿赛灯笼,蝴蝶飞来义飞去,丛丛叠叠再丛丛。为引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发动学生随意找到生字创编儿歌,准备参与课堂展示活动。学生积极响应,很快就有回馈信息。如:日月为明,光明正大。鱼羊为鲜,味道鲜美。学生能够给出积极回应,并利用儿歌展开识字学习,学习主动性得到开发,识字效果呈现出来。

三、运用儿歌理解字义

运用儿歌帮助学生理解生字字义,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教学选择,教师不妨对形近字、同音字展开关注,与儿歌进行无缝对接,形成识字契机。

1.辨析形近字

学生对汉字记忆不清楚,大多是因为汉字细微差异弄不清造成的,如何让学生顺利掌握形近字的差别,教师要做好教法筛选。运用儿歌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其助学操作经济实惠,应用范围广泛。教师不妨找出形近字的细微差别,以此作为思考起点,创编一些儿歌。

形近字很容易造成混淆,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生字时,不妨将一些形近字放在一起,编制成儿歌。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生字中有“睛”,教师便将带“青”字旁的形近字集合到一起,如:睛、情、清、晴、请等。“有日大天晴,有目眨眼睛,有虫捉蜻蜓,有水河清清,有心好心情,有言去邀请。”为激发学生学习形近字的热情,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生字的形近字。学生开始寻找,并进行对比,分析形近字的细微差别。教师利用儿歌帮助学生建立形近字区分意识,让学生自行找出生字的形近字,给学生提供清晰学习路线,确保生字学习顺利展开。

2.辨别同音字

汉字中有不少同音字,这些汉字字音相同,但字形各异,如何让学生有效区分这些同音字,教师需要有独特的教学应对。如果能够将儿歌融人其中,让学生在背诵儿歌的过程中辨析同音字,学生获得的学习感悟会更为广泛。

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利用儿歌打开识字教学:小青蛙,真可爱,东跳跳,西跳跳,咕哇呱呱,咕哇呱呱;小娃娃,追青蛙,东看看,西看看,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学生学习思维快速聚拢。教师将儿歌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找出形近字,学生开始寻找,识字在不知不觉中展开。教师利用一首儿歌引起学生学习欲望,将学生带入特定识字环境之中,让识字学习自然打开,无疑是比较有创意的设计。

教师运用儿歌展开识字学习,学生接受度更高,其应用价值更为广泛,教师以此展开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活动,无疑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识字学习契机,有效提升识字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刘建川.儿歌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9).

[2] 曹慧覃.低幼儿童儿歌识字教学的实验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2).

[3] 马威.浅议儿歌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识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

(青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