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品梗概》习作教学设计与评析

2020-02-18游伟李明霞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教学设计

游伟 李明霞

[摘要]《写作品梗概》的习作教学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内容。对这一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梗概的特点,习得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理解‘梗概含义一明确‘梗概意义一例学‘梗概写法一欣赏‘梗概范作”等教学环节,让学生知道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和怎样改,从而掌握写作品梗概的基本方法,并获得写作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作品梗概;习作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04-03

【设计理念】

本案是对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进行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同时,要求学生学习写常见的应用文。“作品梗概”就是对叙事性作品的内容进行大略概括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是对学生概括分析能力的综合考察。学生在五年级的上学期已经学习过缩写故事,掌握了概括故事的基本方法。本次习作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本次习作在理清缩写与梗概的异同点,明确二者作为应用文体的特点后,引导学生习得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阅读本单元要求阅读的两本名著《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过程】

一、理解“梗概”含义——明确内容写什么

(一)理解梗概

1.学生猜测“梗概”一词的含义。(板书:梗概)

教师出示树干插图以及词语义项,引导学生理解“梗概”一词的含义,并延伸拓展理解“作品梗概”的含义。(板书:作品)

2.师生共同阅读几篇作品——通讯《开国大典》、小说《绿山墙的安妮》、电影《银河补习班》的梗概,使学生对梗概有感性印象。

(二)初识梗概特点

学生自由汇报发现的梗概特点。教师相机点评,凸显作品梗概语言准确、简洁、完整的特点,让学生练习说话,激发学生兴趣。(板书:准确性、简洁性、完整性)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么写一篇作品梗概。(板书补齐课题:写作品梗概)

【评析通过理论引导和具体作品的感知,学生对“梗概”的含义和特点有了初步的认知。只有了解“是什么”.才知道“怎样做”。课堂伊始的这一环节,设计得非常精妙。从词语开始到写法特点逐层介绍,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梗概的写作特点。这样教学,让课堂充满了语文味儿,同时为学生展开梗概的写作打好基础。】

二、明确“梗概”的意义——理解文体是什么

(一)什么时候需要写作品梗概

1.师生讨论什么时候需要写作品梗概。

2.教师出示教材中列举的三种情况。遇到以上情况,就需要对书、文章、影视作品的内容进行概括,用十分简练的语言介绍作品。

(二)作品梗概写给谁看

1.师生讨论作品梗概写给谁看。

2.教师小结:“作品梗概是一种应用文,它有特定的读者、特定的使用情况。人们使用它来表达观点、传递信息。它具有准确性、简洁性、完整性、针对性等特点。”(补充板书:针对性)

【评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一种能力。这一环节利用教材提供的三种情况进行情境创设,既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让习作和学生产生真正的关联,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三、例学“梗概”写法——练习怎么写

(一)出示写法步骤

教师出示教材给出的步骤(图一)。

学生朗读习作步骤及习作要点,并尝试用三个词概括三个步骤:读懂内容一概括内容一连贯内容。

(二)对比探究写法

1.回忆五年级学过的《缩写故事》中缩写的方法(出示缩写的方法,图二)。

2.对比发现二者的相同点。如,都要删除“细枝末节”,要保留文章“主干”,还要改一改,使留下的内容自然连贯。

3.教师出示缩写、梗概的含义,图二缩写方法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发现二者的不同。出示:

缩写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是在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保留其主要情节,把长文章缩成短文章的一种写作形式。缩写要忠实于原文内容和原文体裁,缩写后的文章要有故事、有情节,不随意添加自己的看法、感想和体会。

梗概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记述下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能够了解其精彩的内容。梗概一般只是对内容的概括,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可以有自己的评价和体会。

教师提醒学生在写梗概的时候要注意区分,不要将二者混淆。

(三)对照熟悉写法

1.教师出示课文《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和精彩片段。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细心阅读对照精彩片段和梗概相关语句,完成任务单(出示任务单,图三)。

2.学生交流在完成任务单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重点交流对作品梗概写法的认识、困难及收获。

(四)实践练习写法

教师出示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要求学生完成本片段的梗概练笔。

学生动笔开始写作品梗概(片段)。

【评析这是本案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讓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理解教材提供的写梗概的方法。先朗读方法,入口;再对比梗概和缩写的写法差异,入眼;后对照教材练写法,入心。教学的重点放在梗概写法的练习上,先通过对照教材课文中的梗概和精彩片段,以任务单的方式让学生经历写梗概的过程,提出疑惑,谈谈收获,然后再进行练笔写作,循序渐进,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

四、欣赏“梗概”范作——知道写后读改

(一)欣赏《汤姆·索亚历险记》作品梗概

1.教师从学生的作业中选取较好的两份,请小作者读给全班同学听;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并对比,说说哪一篇写得好,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哪些地方需要进行修改。

2.两个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片段,其余学生倾听,然后交流听后感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明确写后读改

教师总结:“在交流过程中,大家都很投入。我想大家的建议不仅仅对两位小作者很有帮助,有利于他们修改小练笔,做得更好,而且大家也更加明确,在写作品梗概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今天回去,可以选择你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写好后把它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提提建议,再进行修改,好吗?好的,今天的课咱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评析 一堂有效的习作课,儿童的语言生长是最重要的指标。学后写、写后读、读后改,这些习作课的必要环节在本案中一步不少,且步步精准。习作完成后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聚焦评价目标,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评议、修改中,学生不但感悟到写好作品梗概的最佳路径,而且交往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总评]

一堂好的习作设计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看,应当有恰当的写作内容和教学内容;从学习个体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看,要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兼顾多个层面,由表及里,才会有好的现场教学效果,才能使习作教学更有效。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本设计均有体现。同时,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逐步对“为什么写”“怎么写”和“写得怎么样”进行层层递进的学习。

一、为什么写:依标据本,目标清晰

根是枝叶繁茂的基础,因此追根溯源必不可少。本案设计不但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而且按照新教材的特点,关注了教学的梯度和序列安排,进行通盘考虑。设计遵循统编教材“按由浅入深的规律安排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这一规律,将五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过的缩写故事的方法融合到六年级下学期的“写作品梗概”的习作教学中,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教师只有在厘清教材的结构框架之后,才能从整体的视角进行设计,这样的追根溯源让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了。

二、怎么写:搭建支架,层层递进

扎实的写前指导,能引导学生厘清思路,让学生真正明白“怎么写”。设计通过“出示一对比一对照一实践”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逐级推进,由“步骤”到“写法”,为学生搭建起写作支架。“梗概”写作步骤的出示为学生提供了知识支架,让学生在写作前对必要的程序性知识有一个明晰的了解;课文《鲁滨逊漂流记》梗概和精彩片段的出示为学生提供了范例支架,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搭建的各种写作支架,由扶到放,层层递进,让学习和写作自然而然地真实发生。

三、写得怎么样:修改调整,关注实效

有针对性的评改,是達成写作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习作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有写作的能力,还要有评价、修改的能力,在自评互评、自改互改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素养就能真正得到提高。

当然,写作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写好文章,更是为了思维训练。何捷老师在《何捷老师的全程写作教学法》一书中指出:“丢掉修改,就是丢掉写作。修改写作,重在修改思维。”通过合作式的修改方式——多篇对比、多人评价,不仅有助于学生评改能力的提升,而且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从而不断调整思维,让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结合,达成了追寻写作的本质——塑造人格、培养思想的目的。

纵观本案设计,课堂活动扎扎实实,一步一得,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特色”,而是在写、评、改上下真工夫,学生的习作能力自然得到发展。

(责编 韦雄)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教学设计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