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让学生个性阅读走向深刻
2020-02-18吴敏
吴敏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体验。在引导学生展开个性阅读时,教师要有对接意识,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基础、生活认知和表达思维等进行教学设计,给学生个性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这样的阅读情境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语文素养得到发展。
[关键词]个性阅读;学习兴趣;阅读基础;表达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30-02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对个性阅读最直接的诠释。学生在阅读学习时,因为阅读基础、阅读兴趣、阅读悟性、阅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对文本形成的阅读认知会有所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肯定、鼓励他们,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从而达成更高的学习目标。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才能赢得阅读教学的主動权。
一、对接学习兴趣,创设个性阅读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较小,对阅读文本有较强的选择性。在具体引导时,教师要对教材文本进行巧妙的设计,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以启动学生的阅读思维。生动讲解、故事展示、示范诵读、演绎活动、话题辩论等,都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一旦顺利进入阅读情境之中,学生的个性阅读便会自然发生。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燕子》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学生对小燕子有比较丰富的认知基础,从小就接触大量的关于小燕子的儿歌、童谣、故事等,因此有比较浓厚的探究兴趣。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小燕子》,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知道的有关小燕子的诗歌、童谣、故事等,最后结合文本对小燕子的突出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有的学生说:“小燕子形象可爱,动作灵敏,就像童话中的小精灵。我很想喂养这些小燕子,说不定它能够成为我的宠物。”也有的学生说:“小燕子能够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它……”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理解给出积极评价,并要求学生拓宽思维,从更多的方向展开思考,对课文进行深度分析。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引导,成功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从学生展示小燕子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教学活动是成功的。个性解读,是学生从自身的阅读实际出发,对文本内容进行了自己的发掘,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学习意识。
二、对接阅读基础,引发个性阅读体验
由于家庭环境、个人经历、性格特点的不同,学生的阅读基础呈现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有对接意识,对接学生的不同基础,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并形成个性阅读认知。学生阅读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在阅读引导时,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阅读基础进行规划和调整,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阅读认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积累,这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展开教学设计,以营造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学习《小虾》一文前,教师先展开学情调查:“关于童年往事,我们有哪些记忆呢?”回忆童年的故事,学生都显得非常兴奋。学生对童年有特殊的情结,纷纷回忆童年往事。教师的教学设计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根据问题,学生展开了互动讨论。在具体实践中,学生的个性观点得到更多的展示机会。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提出互动任务:“以同桌为单位,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看谁讲述得更具体、生动。”学生积极展开互动,教师及时指导,使活动顺利开展。
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使学生快速接轨生活认知展开阅读实践,特别是复述活动,将学生带人了特定阅读情境中。用自己的话讲述文本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要用个性的语言进行讲述,不仅要深入文本,理解文本表达的内容,而且要进行统整、归纳,形成思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用自己的语言习惯表达出来。这样,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对接生活认知,展开个性阅读活动
影响学生阅读学习有多种因素,其中生活认知无疑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以提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在文本解读、活动设计、阅读组织、学习评价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认知展开操作,以提升阅读引导的有效性。特别是组织阅读活动时,教师要设计多种阅读活动方案,让学生自由选择,以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适合度。角色朗读、课堂演绎、课文复述、经典鉴赏、课堂辩论、读写训练等,都属于阅读活动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展开设计。
如,教学《花钟》这篇课文时,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教师先让学生展开梳理性阅读,并提出问题:“课文都写了哪些花卉?这些花卉都有什么样的时钟功能呢?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花卉种植的经历?你对花卉有哪些观察?”根据教师的问题,学生展开针对性的阅读学习。教师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表达白己的对花卉知识的理解。教师深入各小组中,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学生根据生活认知展开阅读思考,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自然得到了个性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对生活的认知。
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认知展开教学调度,给学生提供阅读思考的机会。从学生的具体表现能够看出,他们能各抒己见,阅读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这无疑是教师教学成功的体现。
四、对接表达思维,拓宽个性阅读空间
在设计阅读实践时,读写是最为常见的选择。教师要有观照意识,根据学生表达思维的基础进行实践活动。低年级可以是造句、写话等实践,中高年级不妨是仿写、扩写、续写以及自由写作等实践。无论选择哪一种实践方式,都要与文本接轨,以文本为载体,对接学生的表达思维,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丰富的阅读认知。学生对读写有自己的个性追求,教师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并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个性。
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时,教师提出读写训练任务:“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对大自然展开观察和体验,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规律。请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抓住一个现象,写一个片段,进行个性介绍,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于是,学生深入文本阅读思考,体会作者的表达思路,并找到表达的角度。在具体写作时,教师巡视发现一些问题,及时给学生指出,使读写活动顺利展开。在这过程中,学生参与读写训练的热情很高,教师的引导非常及时并有针对性,使课堂实践更高效。在展示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筛选,找出好、中、差三类习作,作为教学例子进行评点。这样,使课堂教学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教例中,教师提出读写实践任务,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阅读感知的机会。学生能够顺利接轨习作思维,与教师的针对性引导分不开。学生将自己的写作片段进行展示,不仅使他们感受到读写结合实践的喜悦,而且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更加全面、深入。对接学生的学习思维,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个性的表达,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求同的意识强烈,不允许学生有个性观点的表达。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权、主导权。教师对学生的个性感知给予更多宽容和理解,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的核心,形成阅读认知。为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教师要有对接意识,对接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基础、生活认知、表达思维等,以提升阅读教学的品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责编 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