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与实践:我国台湾地区高级技职师资队伍建设及启示

2020-02-16崔钰婷卢子洲涂山青

教育与职业(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台湾地区

崔钰婷 卢子洲 涂山青

[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在高级技职师资准入制度中对专业师资培育机构和招生方式、特定师资职前培训课程基准、学历层次提升、入职基本要求等相关规定,在师资认证中建立教师资格认证管理机构、建立标准化的认证程序、设立专组机构等具体实践,以及在师资队伍改革中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指引和教师专业发展评鉴规准、建设兼职教师队伍、推动“双师”制度、开辟多元教师进修管道等措施。大陆应借鉴台湾地区的优秀经验,系统规划中职师资培养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开辟多元管道促进中职教师在职培训。

[关键词]台湾地区;高级技职师资;准入标准;认证标准

[作者简介]崔钰婷(1995- ),女,山西臨汾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北京  100875)卢子洲(1966- ),男,湖北广水人,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研究员;涂山青(1965- ),男,湖北应城人,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01-0084-0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职教师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中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同时也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起步较早,因历史因素吸收了美国、日本及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累积了大量经验。台湾地区与大陆同根同源,有着共同历史与相近的文化、教育背景,因此研究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准入、认证标准及近年来改革举措,可为大陆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本文以台湾地区高级技职学校任职教师为研究对象,需要阐明的是,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称为技职教育,其体系也不同于大陆职业教育体系。在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中,分为高级技职学校、专科学校(二专和五专)、技术学院(二技和四技)、硕士班和博士班共五个层次,其中高级技职学校即相当于大陆中等职业学校,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对象高级技职学校专业队伍建设,相当于大陆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一、台湾地区高级技职师资准入制度

师资准入制度保证了高级技职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对台湾地区高级技职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首要措施就是建立了高级技职教师的准入机制,严把教师准入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规定了教师的任职资质,包括学历、工作经验以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先后出台了教师法、师资培育法、师资培育法施行细则、教育人员任用条例、教育人员任用条例施行细则及技术及职业教育法等正式法律和若干项政策,对高级技职教师的准入条件作了清晰的规定。

(一)专业师资培育机构和招生方式

台湾地区的师资培育法规定,除了师范大学和教育大学外,一般大学也可通过设立教育系及开设教育学程,进行各级各类师范生培育,如台湾师范大学设立工业教育系,是台湾地区第一所技职教育师资培育机构;台北科技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在原有工程技职系科基础上,培育高级技职专业教学师资。为保证师资培育质量,2002年7月在师资培育法第五次修订中,提出要强化师资培育监督和辅助机构功能,设立师资培育委员会、实习与就业辅导单位,并将开设教育学程单位统一命名为师资培育中心。师资培育中心的任务包括师资职前教育、教育实习和教师在职进修三个部分。同时台湾地区畅通升学体系,高职毕业生也可升入普通大学和科技大学,选择师资培育机构。此外,台湾地区还扩充了教师资格考试对象,放宽参与限制,除了在读学生,普通大学毕业生也可以申请教师资格鉴定。毕业生通过在设立师资培育中心的大学,修习师资职前教育课程至少一年,即可参加考试。在读师资培育生,一般从本校各系所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含学士班、硕士班和博士班)中选拔,选拔方式是“甄选入学”,有预备从事教职者向所在系所提出申请,由各系所依据申请者学业成绩及本人兴趣、性向、人格品质等进行多方位考察,选拔适合教育特性的学生作为师资人才储备。

(二)特定师资职前培训课程基准

依据2014年台湾地区师资培育法,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前必须参与师资职前培训课程,包括普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及专门课程,普通课程指培育师范生人文博雅及教育志业精神之共同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指为培育教师依师资类科所需教育知能之教育学分课程,专门课程指为培育教师任教学科、领域、群科的专门知能课程,其比例分别为50%、30%和20%。同时规定,为了达成师资培育的目标,主管部门应制定师资职前教育课程的基准。课程设置方面,师资培育机构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台湾师范大学师资培育学院为例,将师资职前课程分为正式课程(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非正式课程(实务增能竞赛、国际教学实习、地方服务学习)、通识课程(科学思辨、科技应用、美学课程和体育类课程)和专门课程。同时,因2015年的技术及职业教育法中第24条规定,高级中等学校职业群科师资职前教育课程,应包括职业教育与训练、生涯规划相关科目列,包括至少18小时的业界实习。因此台湾师范大学在针对高级技职师资培育课程中,新增职业教育与训练和生涯规划两门课程。

(三)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

我国台湾地区为与德、日等发达国家教育接轨,原则上已经将高级技职教师任职资格提升到了学士学位。近年来随着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普及,教师进修管道更加多元化,学历普遍提升,虽未继续出台文件提升教师任职学历,但高级技职教师中有硕士学历者已占从业者的一半居多。依据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统计处公布,截至2013年,高级技职教师中学士学历、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分别占总教师人数的44.14%、50.78%和1.58%,与普通教育高中教师学历分布大致相当。同时为提升高级技职教师的学历,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规定自2005年开始外加5%的研究生名额,提供给高级技职教师赴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研究所硕士班在职进修,此项措施促进了台湾地区高级技职教师学历层次普遍上移,打下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制度基础。

(四)制定教师入职基本要求

除了学历不断提升之外,相关法律还对高级技职教师从业资格做出了相应规定,要求必须获取职前教育证明、业界实习证明和教师资格证书。同普通中等学校教师一样,依据教育人员任用条例,从事高级技职教师首先必须为师范院校或一般学校教育系毕业,修满所规定中等教育学程及半年实习,获取职前教育证明。台湾地区《高级中等学校专业科目或技术科目教师业界经验认定标准》规定:“在学校担任专业科目或技术科目的教师,应具备一年以上与任教领域相关之业界实务工作经验”。为防止有部分教师弄虚作假提供伪造材料,规定高级技职教师须递交由业界出具的工作服务证明和劳动保险证明或薪资明细表,以此用来监督和落實此项法律。获得这两项证明之后,方可参加中等学校教师资格检定考试,考取中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台湾地区对高级技职教师职业资格证照虽未做要求,但在教师招聘时,用人单位通常会对教师职业技能证照进行审核,要求至少要拿到任教领域相关类科乙级技术证照。

二、台湾地区高级技职师资认证具体实践

台湾地区要从事高级技职教育,教师必须要持有中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尤其是面对少子化趋势,教师行业供大于求,教师资格证更成为跨入行业大门的第一道通行证,通过建立教师专业进修制度更为高级技职教育的专业和品质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一)建立教师资格认证管理机构

台湾地区高级技职教师须获得中等学校教师资格证,由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主要负责中等学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报名程序、报名费用、材料审查、考试地点和日期、录取标准与复查成绩等相关事项。在其统筹管理下,设置了考试的执行机构、考试承办单位、试题研发与设计单位、考试审议与监督委员会四个组织机构,形成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机构。考试执行机构主要是考试行政事宜的安排,主要包括考试简章的编写和发布、组织安排考场、成绩发布、复查及录取标准制定等;考试承办单位即考区设置,负责考场事宜具体安排、秩序维护等工作;试题研发与设计单位,委托台湾教育研究院协助考题的命制、编排、阅卷等工作;考试审议与监督委员会主要发挥对教师资格检定教师的监督和评估作用。

(二)建立标准化的认证程序

依据台湾地区师资培育法,教师资格检定分为初检和复检两阶段,考核方式是证件审查制:师范院校四年本科毕业并修完规定学程,经教师初检合格后,即可获得实习教师资格;实习一年期满,再经教师资格复检合格后,获得合格教师资格证书。仅为证件审查制甄选教师上岗,难以发挥教师资格认定的筛选功能,因此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在2004年修订了师资培育法,将证件审查制改为考试制,每年三月进行全地区的笔试测验,同时将为期一年的教育实习纳入师资职前教育课程,取得师资职前教育证明,才有资格参加教师资格考试。高级技职教师需要通过语文能力测验、教育原理与制度、青少年发展与辅导、中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等考试科目,各科目以100分为满分,最终成绩认定须总成绩平均要满60分,不得有两门成绩未满50分或一科为0分。

(三)设立专组机构负责高级技职教师实务进修

2015年台湾地区技术及职业教育法第26条第一项规定“高级技职教师任教满六年应至与本校合作机构或与任教领域有关之产业,进行至少半年以上与专业或技术有关之研习或研究”,为高级技职教师实务进修设立基本准则。2016年1月台湾地区发布了《高级中等学校教师进行产业研习或研究实施办法》,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提出要成立推动委员会,由校长、系主任、各群科主任及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共同组成,负责实习筹划、课程排定、督导执行及权益保障等事项;同时要将教师研习纳入高级中学学校评价计量指标中,作为学校评价和专业群科评价的依据之一,对评价结果绩效显著的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为配合教师研习,成立了公民营机构来负责高级技职教师研习与进修,教师研习目的一是为了提高教师实务经验,提升教学品质;二是借教师研习机会发掘产学合作潜在市场,协助开发学生就业市场。教师在公民营机构研习主要有三种方式:广度研习、深度研习和深耕研习。广度研习时间为3~5日;深度研习由同行或跨校研习意愿的教师共同组队,研习时间是10~30日;深耕研习是任职满6年以上的学校专任教师,以带职带薪形式进入企业或带领学生赴企业进行周期性、连续性研习,一般时间为2~12个月。

三、台湾地区高级技职师资队伍改革举措

为保证师资队伍专业性,紧跟社会发展步伐,近年来台湾地区通过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改革,不断为技职教育注入新鲜活力。总体方针主要依据《师资培育白皮书》和“技术与职业教育法”,具体措施如下:

(一)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指引和教师专业发展评鉴规准

2012年,《师资培育白皮书》中提出,要打造精致特色师资培育,培育具有“教育爱、专业力、执行力”的教师,整体核心价值聚焦在“师道、责任、精致、永续”。基于《师资培育白皮书》,2016年台湾地区颁布了《教师专业标准指引》,这是自2007年《各师资类科教师专业标准》后第二次教师专业标准改革。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所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对象是包含高级技职教师在内的全体中小学教师,提炼出普通中小学教师和中等技职教师均适切的十条教师专业标准。该标准以“全球视野、在地需求”为规划方针,以“教育爱人师、专业力经师、执行力良师”为培育目标,沿袭了中华民族对“人师、经师、良师”的追求。该专业标准提出了10个维度的核心素质,在每一层专业标准之下又分门别类建立了具体的专业表现指标,作为师资培育、教师甄选、教育进修与专业成长的依据。

与《教师专业标准指引》相呼应,台湾地区研订了《高级中等以下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评鉴规准》,由学校教师评审委员会(学校行政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对上岗教师实行教学评鉴,评鉴结果与薪资、退职、分级与换证制度相结合,2017年起已转型为教师发展支持系统,并成功运行到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促进教师主动参与专业发展评鉴。该标准将《教师专业标准指引》量化,共设有3个层面:A层面是课程设计与教学,包含课程设计、教学清晰、教学多样、多元评量四项指标;B层面是班级经营与辅导,包含课堂规范、学习情境、学生辅导、亲师沟通四项指标;C层面是专业精进与责任,包含个人专业精进与对学校的校务参与两项指标。每一项指标之下又分别涵盖2~4项评定行为描述,共28项检核重点,评定等级分为三级:推荐、通过和待改进。台湾地区实行这项评鉴制度已有20余年历史,被视为是管控与促进教师素质的重要机制。

(二)借力建教合作,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2010年,台湾地区颁布实施了为期三年的《技职教育再造方案》,选聘业界专家到技职院校协同教学,取得了显著实效。2013年,为了落实“十二项建设”“改善技职院校师资……优化技职教育体系”,发布了《第二期技职教育再造计划》,以求落实“实务致用”教育目标,在制度调整、课程活化、就业促进三方面做了调整。其中在课程活化方面,提出要继续聘任业师至高级技职学校协同教学,业师即从企业所聘请的实务业界专家,担任高级技职学校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至少需要达到四点标准:一是需大专学历,且至少具有五年以上与任职教育领域相关的实务经验;二是曾任台湾地区专业竞赛选手、教练或裁判者;三是曾获台湾地区专业竞赛奖牌或荣誉证书者;四可由学校自行认定,给予中等技职学校一定的自主权利,同时也规定退休人员不可担任学校业师。在第一期技职教育再造方案中,业界教师协同教学时间限定为每学期最多6周,对有些课程内容来说时间过短而不易深入,且可聘请业师的高级技职学校仅限定在设有实用技能学程及产业特殊需求的学校,范围狭窄不普及,因此在《第二期技职教再造方案计划》为深化产教接轨,将业师教学课时的自主权下放给学校自行规划。

(三)推动“双师”制度,理实“双师”共同配合

2010—2012年期间,台湾地区第一期《技职教育再造方案》实施后,建立了“双师”制度,要求新聘专业科目教师须具有与任教领域工作经验相关的业界实务经验,学历应为专科及以上,至少在10年内具有与任教领域相关的工作经验。实施此项政策是为了弥补现有教师专业技能的不足,学校专任教师在教学改革、教材编写、指导学生实务操作及考取证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专任教师可分享业界经验,使学生了解职场态度、基本伦理、职场文化,指导学生做中学;一般教师则从理论出发,加深学生理论学习。同时,台湾地区教育正面临社会少子化趋势,教育阶段上移,部分家长和学生希望高级技职院校在提升就业率的同时也偏向升学再造。据统计,2016年台湾地区高级技职毕业生升学率达到了79.3%,在一定程度上对台湾地区高级技职院校师资做出了新要求,不仅需要指导学生专业技能的专任教师,也同样需要对学生升学有帮助的学科教师。

(四)双管齐下,开辟多元教师进修管道

在纵向教育体系上,《第二期技职教育再造计划》中提到要促进教师“实务增能”,提出要让科技大学积极协助高级技职及高中附设职业类科师资课程及实务增能,每年援助学校数量达到50%。此项计划一经推出,提升了高级技职教师课程组织能力、教学创新性,尤其是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如勤益科技大学协助高级技职院校建立多媒体影音学习平台,再经由科技大学教授指导教师制作多媒体教材,提升了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在横向与业界合作上,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要积极寻找有意愿的企业,为教师提供深度研习的机会,将员工训练、职前训练、资源共享的观念传递给参训教师,协助教师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同时参训教师创造出的新成果与专利,也应反馈给学校教学和企业研发。台湾地区也积极探索海外实习基地,鼓励教师赴海外企业或研发单位实习,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从以上措施可以看出,近年来针对高级技职教师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的提高可谓是双管齐下,纵向上打通技职教育体系,促进教师知识加值;横向上利用企业优势与业界合作,打造研习平台提升教师实务教学与实作技能。横纵联结,使技职教育培养贴近产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而技职师资队伍则成为活化台湾地区经济重要的催化剂。

四、启示

台湾地区高级技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实践,对当前大陆师资队伍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前大陆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突破:

(一)系统规划中职师资培养体系

我国目前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本科层次主要以8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技高师)为主、部分综合院校为辅,研究生层次由48所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育,但目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一是先前专门培育中职师资院校部分逐渐淡化功能,“对许多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来说,培养应用型职教师资已经不是主业”①,如1984年最早设立的常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已改名为江苏理工学院;综合大学举办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也开始陆续退出职教师资培育体系,这显然影响到了中职“工匠之师”培养。二是报考职教师资的学生数量也不足,职教师范毕业生到中职就业率偏低。据统计,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仅为2015年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报名人数的27.5%;2012—2015年,仅有6245名职教师范毕业生到中职就业,占总职教师范毕业生的8.72%,可见师范生对中职教师身份认同度不高。三是中职教师培养院校对中等学校专业目录覆盖率低,教育部2000年的中等職业学校专业目录将中职专业划分为13大类、270种专业,而8所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只设有64个专业,覆盖率不足四分之一。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母机。面临职教师资体系三大困境,大陆应系统规划中职师资培养体系。首先,构建多元的师资培育机构,大陆本科层次中职师资培养单位不断减少,靠8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中职师资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应积极利用部属师范大学和省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功能,为本区域培养中职教师。此外,可仿照台湾地区利用科技大学的天然师资人才培养优势,利用应用型大学培养师资,小范围进行中职师资培育试点,条件成熟后进行全国推广。在以上这些培育单位中,成立职业技术研究中心(所)或师资培育学院(中心)等二级学院,承担(职业)教育类课程教学,统一对中职教师教育规划进行管理。其次,对于中职师范生报考人数和就业对口率“双低”困境,一是可以借助公费师范生政策,增强中职师范教育吸引力,为市县一级培养中职教师。二是扩展中职师范生来源。目前中职师范生招生对象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可适度扩大招生对象,允许有工作经历或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队伍,放宽学历要求。此外,可将技能大赛荣誉选手纳入中职师资队伍,适当降低选拔要求,储备乐教、适教的职业师范人才。三是针对师资院校专业目录覆盖率低,应参照台湾地区,将职业教育专业划分为大类,围绕类/群/科建立相应专业目录,同时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师资院校其他专业优势,培养“职教+X”多学科复合型中职师资。

(二)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是教师在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自身发展方面应该达到的专业要求和水准,是职教师资群体规范的示范文本。然而,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具体表现在:一是国家政策层面对“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界定不清晰。“双师型”教师标准存在着“双证型”“双能型”“双职型”“双元型”几种不同界说,缺乏统一的官方规范和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职教师资准入标准难以体现专业性。2013年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本质上是对2011年《中学教师标准》的模仿版本,中职教师内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难以体现。三是目前大陆中职教师整体学历水平较低,影响到中职教育质量,截止到2015年,中职教师硕士学位及以上者仅有6.64%。

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迫在眉睫,一方面中职教育需要大量的师资,另一方面权威性标准的缺失也为中职师资人才培养专业化造成了操作层面的障碍。大陆应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在2013年《中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础上,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及后续的修订计划,从“双师型”教师的培育、考核、上岗、管理及认证标准等各个环节制定精细化标准;应参仿台湾地区建立“双师型”教师评鉴制度,针对中职“双师型”教育教学特点,出台全国统一评鉴指标,将评鉴结果与教师职称、薪资待遇挂钩,以此鼓励教师提升教学品质,提升自我发展;目前中职教育也存在升学导向,应逐步提升教师学历水平,高学历师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习得。除了学历要求及扎实的理论知识,中职教师也需要有丰富的行业背景和动手操作能力,应逐步提升中职教师学历水平,培养硕士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将学位证书、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

(三)开辟多元管道促进中职教师在职进修

大陆中职学校师资培训主要包括基地培训和企业实践两种,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在培训过程中,均遇到了种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培训需求不清晰,课程规划虚化、因师设课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二是培训组织不到位,培训专家部分来自普通教育体系,对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教学了解有限;三是校企合作“两张皮”,承担实习基地的企业对教师培训支持力度不够。反观台湾地区,在相关法律的规约下,成立了推动委员会承担教师培训各项工作,保障教师培训合法权益。

在教师职后培训方面,首先要积极寻求高职院校、应用型大学的援助,以及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实践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帮助,这两类学校都熟知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规律,也能利用自身优势为中职教师提供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此外,应成立专组机构,负责教师培训管理工作,加强对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根据教师的年龄、专业、地域差异等制定培训内容。为一线教师提供学历继续教育,对于开设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博士点的院校,可留出和扩充部分研究生名额给中职教师,提供学历补偿机会;积极寻求产业界的帮助,联合行业组织遴选教育性企业,将教师培训纳入此类企业业务功能中,负责选拔企业师傅、设立研习主题、编制研习活动及提供教师培训场地等,对企业要建立相应的税收补贴和财政奖励,为学校加分、企业加码;应加强师资研修国际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的职业教育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中职教育应培养具有国际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面对这一挑战应提升中职教育管理者、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选拔一批中职干部、优秀师资到境外培训交流,利用“鲁班工坊”纽带引进国外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打造一支融技术性、职业性、师范性和国际化为一体的中职师资队伍。

[注释]

①柯婧秋,石伟平.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1):27.

[参考文献]

[1]蔡勇强,黄金明.高师院校介入中职师资培养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J].教育评论,2014(2):37-39.

[2]樊未晨.破解职教师资“三少”困境亟待政策突破[N].中國青年报,2018-01-22(10).

[3]李嵩义,邢新蕊,周子钰.澳门改进教师专业发展评核系统的研究:基于台湾教师专业发展评鉴[J].教育进展, 2018(4):442-448.

[4]刘大军,陈琼珊,杨丽花,等.近5年中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7):74-81.

[5]潘海生.构建多元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8-06-05(9).

[6]唐林伟,董桂玲,周明星.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的解构与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45-47.

[7]台湾师范大学师资培育生教育专业课程修习要点[EB/OL].(2008-03-19)[2018-03-28].http://tecs.otecs.ntnu.edu.tw/upload/tep/professional/4-1-1-8.htm.

[8]吴清基,黄嘉莉.台湾精致特色师资培育理念与作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40-44.

[9]颜国梁.从教师专业发展导向论实施教师评鉴的策略[J].教育资料集刊,2003(28):259-286.

猜你喜欢

台湾地区
我国台湾与大陆职业教育的比较
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化学高考试题的比较研究
台湾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历程与挑战
海峡两岸农村养老制度比较分析
骇图
补救教学模式之探究与启示
论我国民事诉讼诉前调解制度的完善
两岸版权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