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背景下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研究

2020-02-16席佳颖

教育与职业(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脱贫攻坚影响因素

[摘要]高职毕业生作为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在新时代应积极踊跃地担负起脱贫攻坚的重任。文章从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的意义入手,深入剖析当前影响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的多种因素,基于完善返乡创业体制机制、提供资金政策支撑,加速产业转移升级、营造优厚创业环境,优化院校创业教育、提升高职毕业生创业能力,做好创业服务工作、解决高职毕业生后顾之忧四个方面精準施策,为引导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实现人生价值、助力脱贫攻坚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脱贫攻坚;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意向;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席佳颖(1989- ),女,山西临汾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01-0060-04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出台,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纲要性指导。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是一项增进人民福祉的民生工作,更是一项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任务。高职毕业生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生力量,积极返乡创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带动家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本文从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的意义入手,在全面分析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脱贫攻坚背景下促进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的意义

1.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毕业生开展创业活动绝非易事,无论是前期考察市场、确定项目,还是后续手续办理、项目落地等一系列过程都对学创业者的学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毕业生刚迈出校门踏入社会,社会经验欠缺,社交范围有限,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逐步发展壮大,就必须在发挥自身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结合创业活动的实际需求,积极灵活地调整思路,因地制宜地提升自身执行力。这样一来,从创业想法的萌生,到项目具体落地、投产并产生经济效益,高职毕业生经过这个过程的锻炼,会显著提升自身的创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于当前和今后的发展都会产生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2.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就业质量。职业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化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毕业季的就业压力,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未能在严峻的求职竞争中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致使自身所学知识无从发挥,工作中也难以调动起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毕业生返乡创业可以结合自身所学知识与技能,最大限度地在适合自己的项目中展示才华,施展自身价值。与被动地等待用人单位招聘相比,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创业,不仅能够缓解在激烈竞争中的就业压力,而且由于在项目选择、后续运营等方面都与自己的知识结构、市场需求高度匹配,因此可以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3.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当前,脱贫攻坚仍是我们的重要民生工作和政治任务,很多贫困户之所以长期无法脱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少优质的扶贫项目,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收入,而这一点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和不平衡性。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结合所学知识与地方实际,着重聚焦乡村旅游、苗木花卉、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既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又能与新业态相结合的行业,这些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可以显著提升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其脱贫致富。从长远来看,这些新业态、新项目的落地开工,对于优化当地单一、落后的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都具有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二、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

1.缺少健全的政策支持和充足的资金保障。政策和资金是保证创业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也正因为如此,各地纷纷加大了对创业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但是,对于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而言,鲜有地方政府出台专门的政策、制度、体制为其创业项目“保驾护航”,导致很多毕业生返乡创业的项目受限于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的制约性因素迟迟无法落地,而地方的经济发展也举步维艰。

2.经济产业结构失衡,营商创业环境欠佳。良好的产业结构和优质的软、硬件设置是创业者为项目选址时首要考量的因素,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合理布局方面做好文章,以提升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但目前来看,很多地方对毕业生返乡创业未引起足够重视,也并未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无形之中降低了对毕业生的吸引力。

3.毕业生创业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自身能力不足是制约毕业生返乡创业积极性的内生原动力。尽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得到了普及,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个别院校的创业教育沦为形式。这一背景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难以得到提升,缺少项目识别、机会把握、项目运营等多方面能力,因此返乡创业积极性也不高。

4.创业服务不完善,毕业生面临较大压力。创业活动紧紧围绕项目展开,但在项目之外,又涉及资源、政策、资金、市场、人员等方方面面的事务,任何一方面得不到妥善处理,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创业结果。为了提升项目成功率和毕业生创业积极性,相关部门应构建完善的服务机制,为毕业生提供全流程的完善服务。但是,目前很多地方并未对创业服务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很多返乡创业毕业生面临一系列周边事务的处理,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很多毕业生还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人缘优势,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影响了创业工作的开展。

三、脱贫攻坚背景下促进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的策略

1.完善返乡创业体制机制,提供资金政策支撑。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这一群体返乡创业并不缺少好项目,缺少的是启动资金和优惠政策,但创业优惠政策的制定、出台和实施绝非易事,一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离不开政府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密切协作配合。因此,构建完善的返乡创业体制机制,提供充足资金和优惠政策,是调动毕业生返乡创业的重要因素。第一,将吸引毕业生返乡创业纳入政府考核内容并量化各项指标。地方政府在吸引毕业生返乡创业工作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发文件、喊口号,要真正将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具体来说,要将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尤其着重考核毕业生的返乡创业人数、创业项目质量、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等各项具体指标;加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针对毕业生返乡创业缺少启动资金的实际,开发、研制专门的信贷产品,确保毕业生不会因为缺少资金而导致创业项目夭折。第二,建立返乡毕业生创业担保基金。组建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信贷担保中心,将担保基金专户资金储存于同级政府财政部门专门指定的金融机构,资金实现封闭运行,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获得贷款提供方便。同时,严格落实优质创业项目财政贴息制度,邀请第三方机构遴选优质毕业生创业项目,对这些项目严格实行小额贷款贴息政策,进一步降低毕业生创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的创业者,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创业者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第三,组建毕业生返乡创业协调联络小组,确保毕业生获得最优惠的创业政策。联络小组成员由税务、市场监管、审批、财政、规划等各部门人员构成,针对不同的创业项目,一对一制订“个性化优惠方案”,确保相关政策都能惠及每一个项目,最大限度地激发毕业生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提高项目成功率。

猜你喜欢

高职毕业生脱贫攻坚影响因素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家长择业观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的探讨
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能力调查研究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浅谈铁路高职毕业生学员培训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