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培养核心素养要求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探析

2020-02-16兰坤亮

成才之路 2020年3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兰坤亮

摘 要: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核心素养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在于教师能否将核心素养有效渗透于具体的教学中。文章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结合高效课堂构建的相关要求,从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实行个性化引导、设计实践活动探究、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四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1;G63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3-0030-02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重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不等同于数学知识技能,是高于数学的知识技能,指向于学生的一般发展,反映数学学科的本质及其赖以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思想,有助于学生终身和未来发展。在中小学课堂深化改革的推进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高效课堂。而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课前做好备课,结合教学内容,梳理教学难点、重点,并结合课程标准、中考大纲要求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整合,以便学生回顾旧知识、衔接新知识,快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下面,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结合高效课堂构建的相关要求,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教师要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构建高效课堂出发,做落实核心素养要求的课堂教学的推动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生活中认识的图形带入课堂,然后带着学生一起进行探究。一些源于生活实际的几何应用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物图与几何模型图分析出来,即进行生活原题的几何化思考。

例如,在教学“圆锥侧面展开图”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大屏幕把圆锥的相关课本內容以立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圆锥的特点,并直观展示出圆锥展开图的形状。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尤为关键。同时,作为该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目前的生活实际情况,以树立正确的科学教学观为出发点,关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和地位。

二、实行个性化引导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育背景是有所区别的,因此个性化的教育和引导很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和精髓,教师应以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个性化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参与相联系,保障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挖掘个人的学习潜能,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核心要求。

例如,“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如图1,在等腰△ABC中,AB= AC,BD=CD,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DB的延长线运动,点Q从点C出发,以同样的速度沿着DC的延长线运动,作PE⊥AB于的延长线于点E,作QF⊥AC的延长线于点F,请问t秒后,PE与QF相等吗?(先作图,再作答)

这道试题涉及一些动态运动方面的内容,一些学生看到后会产生畏惧心理。这个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内容,将题目中的动态与静态信息区分开,如动态信息语句为“以1cm/s的速度沿着DB的延长线运动”“以同样的速度沿着DC的延长线运动”,其他语句都是静态的。这样,教师就能让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提升个性化引导的有效性。

三、设计实践活动探究

数学的实践性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完成基础的教学之后,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逐步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例如,下面这道例题:如图2所示,某地区有A、B、 C三个小村庄,如今要在这个地区挖一个深水井P,让深水井P到三个小村庄的距离都相等。请问如果你是施工人员,这个P应该设在哪里呢?

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一会,然后进行示范操作。教师用3条橡皮筋一端系在一起作为P点,另一端分别固定在A、B、C点,一边不断地移动点P,一边向学生提问:“PA、PB、PC的长度相等吗?”经过教师的几次移动尝试,很多学生认为单靠观察显然不靠谱,与数学严谨性的学科特点存在相违背的地方。这时,教师不妨适时进行点拨:“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就易如反掌。”最后,经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学生知道了如何准确地确定点P的位置。

四、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受数学科学性、严谨性等特点的影响,一些教师讲授的数学课相对呆板,缺少活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提高数学的趣味性,增强数学的魅力和吸引力。在信息化、科技化背景之下,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都应该予以关注。教师要结合教学现状,提出更多的教学想法和教学创意,保障情境创设的合理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感觉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分析的过程中掌握学科学习的核心要求。因为不同知识板块的内容有所区别,所以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注重层次化的分析和引导,结合学生目前的学习条件对不同的信息技术操作形式进行研究和解读,掌握正确的应用技巧和方向,让学生能不断地调动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具体的知识并掌握该学科的学习技巧。

例如,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既可以直观形象地解决数学中的一些难题,又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讨数学的好奇心。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声音、动态和静态等多方面组合,能够提升数学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入地探究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微课,将基础知识或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解题方法,有效帮助学生适时进行复习或预习。教师还可以做一个“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微课视频:选择一张使用过的火车票,对这张车票进行有效分析,如车票的日期、车次、座位号、票价、发车时间以及该乘客的身份证号码等,让学生充分感受数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深刻体会数据信息下便捷的社会生活。

五、結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性和空间感较强的学科。考虑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教师还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目前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能力积极调整传统的教学策略,不断革新教学理念,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以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沥泉.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探讨[J].理科考试研究,2017(10).

[2]杨艳.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1).

[3]严俊.核心素养引领下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16(33).

[4]詹伟.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2017(11).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Mathematics Classroom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ivating Core Competence Required

Lan Kunliang

(Tufang Middle School, Changt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Changting 366312, China)

Abstract: In the efficient classroom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whether the core competence can b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depends on whether the teacher can effectively infiltrate the core competence into the specific teaching. By taking the core competence as the access point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classroo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is issue from four aspects as follows: set up scientific teaching concept, implement personalized guidance, design practice inquiry, and accomplish effectiv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core competenc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efficient classroom; practice activities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