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热补法治疗久痹临床探微
2020-02-16夏嘉川吉学群
夏嘉川,吉学群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000)
痹证是由于人体营卫不足,复感风寒湿热等外邪,致气血不畅、经脉痹阻、阳气不得宣发而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病。该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且病机复杂,殊为难治。积极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是历代医家共同努力的方向。西医认为该病病因尚不明确,病机复杂,虽有较多诊断指标和分类标准,但仍缺少相应的治疗。采用针灸意气热补法治疗该病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相关理论依据有待总结。基于此,笔者对意气热补法的理论依据以及临床病例展开研究。
1 意气热补法源流
意气针法重在意念在针灸治疗的运用,虽然此种针法在古籍中未有明确记载,但历代医家在针刺治病的过程中都强调“用针之要,无忘其神。”早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就提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内经》中也提到:“凡针之法,必先本于神。”“治神”是针灸治疗的重要前提,也是针法的总原则。
热补法的名称虽然在《内经》中未有明确记载,但《内经·针解》中云:“刺虚则实之,针下热也。”且《金针赋》中的“烧山火”手法与笔者所介绍的热补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金针赋》云:“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三衙杨氏补泻》对“烧山火”做了进一步的补充:“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鼻吸气一口呵五口。凡用针之时,须捻运入五分之中,行九阳之数,其一寸者,即先浅后深也。若得气,便行运针之道,运者男左女右,渐渐运入一寸之内,三出三入,慢提紧按,若觉针头沉紧,其插针之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未效,依前再施也。”[1]但从临床运用角度来说,“烧山火”步骤较为繁琐复杂,操作难度大。张智龙教授根据《内经》“徐而疾则实”的原则,在意气行针法的基础上融入了提插和捻转的手法,创造出了意气热补法。本法是在“烧山火”手法的启发下,删繁就简,同时将意念融于针法之中,心手相应,以神御气,以意行气,提高了针刺手法的临床实用性。
2 意气热补法操作方法
具体操作是待针垂直刺入适合的深度后,得气后慎守勿失,术者聚精会神于针尖,进行小幅度徐进疾退提插3~5次,最后以插针结束,不分天地人三部。继而拇指向前捻针180°,捏紧针柄使针身直立而不颤,意守针尖,静行气聚(待针下有跳动感时,说明经气已聚),然后以意行气,将经气缓慢输送至病所,病处有酸、麻、胀或舒适轻松之感,说明经气已达病所,然后守气,使气聚生热[2]。
3 意气热补法治疗久痹的理论基础
3.1 阳虚、寒凝、湿滞是久痹的病理基础
痹证的发生不独有外邪的侵袭,陈士铎认为:“痹证虽因风寒湿三者之来,亦因身中元气之虚,邪始得乘虚而入。”而复杂的致病因素以及个人体质的差异,或失治误治,导致痹证病程缠绵日久,迁绵难愈,变成久痹。
寒湿伤人,最易侵犯素体脾虚之人,原因如下:①脾喜燥而恶湿,当外来寒湿之邪侵入,素体脾气不足或脾阳虚衰,其温化寒湿之职渐弱,造成外来寒湿久羁而不去;②脾虚则脾失健运,升降失职,则生内湿,内湿与外湿相合,阻滞气机,造成气血运行不畅,化而成瘀,痹阻经络,湿邪能携带寒邪流注肌肉关节,造成肌肉酸楚重着之感。
脾虚日久必致肾阳不足,正所谓:“后天不能濡养先天。”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为阴阳之根,为命门之居所,人体阳气的化生需要靠肾阳的温煦作用,而肾脏功能受损导致患者阳虚程度进一步加重。脾肾阳虚则寒从中生,外寒未去,内寒又生,进一步损伤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故久痹之人多会出现神疲懒言、肢体冷痛、关节屈伸不利症状。寒性凝滞,故寒邪侵入人体后易使气血津液凝结,阻滞经络,不通则痛。阳虚、寒凝、湿滞三者互相影响,使气机阻遏,阳气虚衰,经脉闭阻,使该病缠绵难愈,殊为难治。
3.2 温阳气、散寒邪、化湿滞为临床基本治法
纵观久痹的病情变化,笔者认为当是邪实与正虚俱在,治疗当扶正兼以祛邪。阳虚宜温,温能扶助阳气,推动气血的运行,气血通畅,瘀自消弭。该病主要累及脾肾,故当温补脾肾之阳。寒者热之,对于阳虚兼寒盛者,临床上应采取温阳散寒的治法。水湿宜化,久痹之人内湿与外湿兼具,但以内湿为主,脾阳不足是其湿滞的主要原因,故采用温补脾阳的方法来达到除湿的目的。针对久痹的病理基础,临床上以温阳气、散寒邪、化湿滞为基本治法。而温通是意气热补法的主要作用,同时兼有扶正与祛邪的双重功效,本法可以扶助阳气,补益经气,温经和血,使湿得以化,寒得以散,瘀阻之经络气血得以流通,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4 取穴配伍的意义
针对久痹阳虚、寒凝、湿滞的病理基础,笔者导师采用温阳散寒、除湿通络为基本大法,穴位主要选取关元、然谷、腰阳关、命门、肾俞、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环跳。关元穴为先天之气海,古人称之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然谷是肾经的荥穴,五行属火,腰阳关,顾名思义是阳气通行的关隘,阳气最易在此被寒湿之邪阻塞;命门穴是人体内“命门之火”聚集之地,相火生于命门之火,上寄于心包络,下寄于肾,循三焦通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发挥温煦气化之职[3]。肾俞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又为肾脏之气出入之处,有补肾助阳之效,三穴相配,共奏温阳散寒之功。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多气多血,《灵枢·四时气》云:“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本穴能燥化脾湿、调气血、活络止痛;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功擅健脾化湿、养气血。两穴相配共奏健脾化湿、调气养血之功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穴,《难经》云:“筋会阳陵泉。”此穴有舒筋和壮筋之用,与环跳相伍可治疗下肢痿痹。临床上一般选取肾俞、环跳、足三里行意气热补法,医者全神贯注,待进针得气后再意守针尖,使气聚生热,以患者感到热感徐徐循经传递至足底为宜。以上诸穴合用可补肾助阳、健脾化湿、散寒通络。
5 典型病例
马某,女,61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酸伴双膝关节疼痛,未经系统治疗,休息后缓解,两年前查腰椎CT示腰椎间盘突出伴膨出。近1周以来症状加重,现腰部酸痛、酸沉明显,右下肢牵扯感,双膝关节疼痛,右膝关节肿胀,畏寒肢冷,遇寒加重,偶有头晕、心慌心悸,纳少,因夜间腰腿部酸痛加重,夜寐差,二便可;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紧。糖尿病史7年余,高血压史2年。中医诊断为痹病,辨为寒湿阻络型,治以温肾助阳、健脾除湿。针灸处方:关元、气海、然谷(患)、腰阳关、命门、肾俞、大都(患)、足三里(患)、阴陵泉(患)、腰部夹脊穴、阳陵泉(患)、环跳(患)、鹤顶(双)、内膝眼(双)、犊鼻(双)。取阳陵泉、环跳、足三里行意气热补法操作,以热感循经传导至足底为度,热感一般持续3~5m in,余穴平补平泻。留针30 min,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2天。第1个疗程后患者并未出现热感,但双膝关节疼痛较前有所减轻,右下肢仍有牵扯感。第2个疗程后患者出现热感,双膝关节疼痛大幅度减轻,右下肢偶有牵扯感,可下地缓慢扶墙行走。第3个疗程巩固治疗,有轻微疼痛感和牵扯感,可自主缓慢行走。
按:患者为老年女性,双膝关节疼痛10年余,腰部酸痛、酸沉明显,符合湿性“重浊”的表现,患者畏寒肢冷,属于阳虚体质,再结合舌脉,四诊合参,辨为寒湿阻络证。患者久病不愈,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导致脑髓失养,发为眩晕,阳虚日久,心阳不振,发为心悸。患者第1个疗程并未出现热感是由于痹证日久,阳虚程度较重,寒湿之邪羁留不去,即使意气热补法能振奋阳气亦不能立起沉疴。导师以温阳补肾、健脾除湿为治疗大法,取关元以固本培元,取腰阳关、命门、然谷、肾俞以振奋阳气,取足三里和阴陵泉以健脾化湿,取阳陵泉、环跳以舒经活络、通利关节;膝部取鹤顶、内膝眼、犊鼻以通经活络,消肿止痛。再配合意气热补法,使得治疗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6 结语
意气热补法将意念融入于针法之中,以意守气,以意行气,使让经气随意念快速到达病所,提高临床疗效。且意念与针刺手法结合,简化了一些复杂的操作手法,术者施术时能更得心应手,且能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较之传统烧山火的手法可操作性更强,更容易产生热感。意气热补法具有温阳散寒、温经和血、补益经气、调和阴阳等作用,故适用于治疗邪气阻滞经络或正气虚损所致的一系列属虚、属寒、属瘀之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