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博茨瓦纳中医药国际合作路径探索
2020-02-16陈焕鑫邱潮兵王羚郦赖小平
陈焕鑫,邱潮兵,王羚郦,赖小平*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2.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广东 东莞 523808)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旨在与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中医药发展规划政策均倡议在国内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同时,推动中医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的中医药标准体系,建立一批中医药研究中心与联合实验室[1],使中医药走向世界,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们获得中医药健康医疗服务[2]。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和组织签署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3]。
1 博茨瓦纳中医药国际合作的背景与意义
非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落脚点。博茨瓦纳是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由于公办医院条件有限、医保覆盖面较小且发展水平较低、总体医疗管理落后等原因,博茨瓦纳医疗卫生条件极度落后,多个地区面临疾病多发、药物短缺、医疗器械缺乏现象,其中非传染性疾病是博茨瓦纳人民健康的主要杀手,使其社会经济发展遭受着严重威胁。博茨瓦纳地区虽然天然药物资源丰富,但当地缺乏对药用资源价值的正确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及无意识破坏现象,更缺乏天然药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中医学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4]。习近平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医学家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利用天然药物资源及艾灸、针灸等中医独特疗法,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药性特点加以辨证施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药在面临医疗条件落后、缺乏检测及治疗的医疗设备的困境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一方面,药材可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中药制药工艺较为简单,价格较为低廉,效用高,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可确保药物不间断供应,极大地缓解当地药品供应压力;另一方面,中医艾灸、针灸等治疗手段设备简单,便于转移与使用,在地广人稀的博茨瓦纳可充分发挥其便利性,避免患者长途跋涉就医,使中医药能够更加广泛地服务人们,保卫当地人们的生命健康。自1981年第一批援博茨瓦纳医疗队起,我国迄今共派遣15批医疗队、465名专业医务人员,累计诊治患者270多万人次,施行各类手术近13万台次。医疗队不仅在当地治病救人,且开展相关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医疗人才培养等带教工作,为博茨瓦纳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博茨瓦纳总统马西西在访华期间讲到:“博茨瓦纳独立以来,一直同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博茨瓦纳人民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民生等领域给予的宝贵帮助”“赞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理念,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拓展双方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合作。”[5]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博茨瓦纳鼓励并支持中国在当地开展各项工作。中国与博茨瓦纳进行中医药国际合作对于改善博茨瓦纳当今医疗卫生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在非洲国家的传播,有利于博茨瓦纳了解认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并利用当地的中医药资源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及当地就业、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发展,创造国际中医药合作的新局面。
2 教育与科普共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一带一路”政策为中医药推广到博茨瓦纳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博茨瓦纳政府允许并大力支持中医药在博茨瓦纳植根发展。以国内高校、医疗机构或科研机构为主体,通过联合博茨瓦纳医药企业,以博茨瓦纳医药企业投资为基础,以政府政策支持为优势,将国内相对完善的中医药知识技术体系与博茨瓦纳国情相结合,建立中国-博茨瓦纳中医药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目前,博茨瓦纳的中医诊所主要由在博华人开设,其教育模式主要为以师带徒、家族传承。在中医药不断现代化的今天,这种模式缺乏相对系统完善的中医药教育体系,使当地中医理论知识及实验能力相对落后,缺乏系统的现代中医药理论知识。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可定期开展中医药教育课程,为当地中医师提供中医药课程教学,如艾灸、针灸等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当地中医师的医术水平。此外,由于博茨瓦纳当地人们卫生意识薄弱,传染病发生频繁且蔓延迅速。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可定期走进当地学校及医院,为其开展医疗卫生知识教学并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使更多的人认识中医药、使用中医药[6]。
以研究中心为科研教育基地,为博茨瓦纳医疗服务、中药科研及产业化、中成药注册、中医药文化传播及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提供平台[7],对于改善博茨瓦纳医疗卫生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带动和促进博茨瓦纳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 研发与注册并行,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通过调查当地市场中成药及中药材的相关基本情况,以及在博茨瓦纳当地开展中药资源实地调查,了解制约当地中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探索中药行业发展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了解博茨瓦纳的中药资源情况。以研究中心为基地,开展天然药物资源调查、中药鉴定、中药产品开发工作,推动博茨瓦纳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摸清中药资源情况,实现中药资源信息化,探索区域内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以国内系统完善的资源调查方案为基础,根据博茨瓦纳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制定符合当地的资源调查方案。与博茨瓦纳当地医药机构进行合作,在非洲当地采集中药,开展博茨瓦纳中药材鉴定工作。以国内系统化、智能化药材鉴定技术、方法为模型,将非洲药材嵌入模型,在品种、真伪、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鉴定。通过性状鉴别,寻找已知中药材并对其进行来源分类,与国内已知中药材进行对比分析,录入数据库,建立博茨瓦纳天然药物资源数据库。通过鉴定分类药材,优先筛选目前博茨瓦纳医疗紧缺药材,缓解当地缺药压力。在当地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现代化中药制药所需的关键技术,进行中药产品研发。此外,研究制定博茨瓦纳的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规划,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博茨瓦纳中药资源提供依据。
目前,博茨瓦纳完成注册并上市的中药类型、数量极少,开展中药在博茨瓦纳的注册工作也迫在眉睫。鉴于资源调查及产品研发周期较长,为更快更好地解决博茨瓦纳的缺药问题,响应“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号召,可基于目前中药在俄罗斯、古巴、新加坡等其他国家的成功注册经验,在“一带一路”倡议创造的便捷有力的大环境下,构建博茨瓦纳中药注册平台。通过搜集公开资源及非公开资源的政策信息,对博茨瓦纳药物注册政策及相关法案进行释义、分类,梳理博茨瓦纳中药注册的可行政策途径;开展中博两国中药政策对比研究,构建博茨瓦纳中药注册路径,促进更多更好的中药在博茨瓦纳获得注册,最终在博茨瓦纳上市销售,为博茨瓦纳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助力。
4 结语
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25日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首次将以中医药为主的传统医学列入其中。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中医药走向世界迎来新的机遇。以中医药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为基地,承担中医药海外发展与中医药文化传播责任,将中医药辐射到更多的国家,促进中医药在海外繁荣发展,携手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