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古代的杀菌消毒术

2020-02-16潘春华

生命与灾害 2020年8期
关键词:芥菜苍术艾叶

潘春华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出门戴口罩,常洗手。其实,在我国古代,医疗卫生条件虽然远远不及现代,但古人十分注意杀菌消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病菌的繁殖和流行病传播。

我国医学在古代就有杀菌消毒意识了,在疫疾暴发的区域,通常会使用醋或者石灰粉进行消毒处理。古人骑马时从马上摔下来后,会用石灰敷在伤口上。

据秦代出土的竹简记载,凡来秦国入城的宾客入城时,其乘车和马具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载,如逢大疫暴发,备有太乙流金散,即由雄黄、雌黄、羚羊角、矾石、鬼箭羽、丹砂组成,晴天用布裹一刀圭,早上或晚上,放庭中烧,可以消毒防疫。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断瘟疫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张杲《医说》引《集验方》载:每每外出,用雄黄桐子大,在火中烧烟熏脚绷、草履、领袖间,以消毒灭菌,防止疫菌通过衣物的接触而传染。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民间百姓在瘟疫流行,或岁旦时,用苍术、艾叶烧烟以避邪气,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空气消毒法。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

据古代中医文献记载,烧熏消毒防疫常用的单味中药有艾叶、苍术、降香、丁香、檀香、藿香、雄黄、雌黄、大黄、茵陈等等。清嘉庆年间名医刘奎,在治疫病过程中自制“苍降反魂香”烧熏避瘟,方为:“苍术、降真香(各等分),共末,揉入艾叶中,绵纸卷筒,烧之,除秽祛疫。”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掌握了一些漱口杀菌方法。在《礼记》中有“鸡初鸣,咸漱”的记载,可见在清晨漱口是当时的一种洁牙杀菌方法。古人常使用的漱口水有酒、醋、盐水、茶水等。酒、醋、盐水等有解毒杀菌的作用;而茶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不仅可以防蛀,还可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宋代,便有用艾蒿、苍术等药物驱赶蚊虫以预防瘟疫的习俗。5月底或6月初的端午节,正是仲夏时节。这个时段,气温骤然上升,同时蚊虫开始肆虐,细菌开始泛滥。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艾条插于门楣、菖蒲悬于堂中,作为重要的除秽祛疫内容之一。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绝佳药物。而且端午这天,人们洒雄黄水、饮雄黄酒,其实也是激浊除腐、杀菌防病的表现。

据《本草纲目》记载:“银本无毒,其毒则诸物之毒也,今人用银器饮食,遇毒则变黑;中毒死者,亦以银物试之,则银之无毒可征矣。其入药,亦是平肝镇怯之义。”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早就注意到,用银碗盛放的马奶几天之后也不会变酸。

传说,华夏祖先早就发现了青霉素。一个说法是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唐代的装裱工匠用面糊装裱书时,由于没有将面糊保管好,面糊上长了一种绿毛样的霉,装裱工偶尔被刀剪割伤,便用这种发霉的面糊涂在伤口上。虽然那时科学不发达,还不知道发霉的面糊内有一种杀细菌的青霉素,但这样的杀菌妙招却保持很久。

另一个说法则是有一种名为“陈芥菜卤”的中药,专治高热病症,为明代常州天宁寺僧人所创,在各地大寺院中,被广泛用于广结善缘,济贫疗疾。“陈芥菜卤”发酵制作与青霉菌的培养过程极为相似。常州天宁寺僧人每年都收集大量的芥菜,用许多个大陶缸盛放起来,将陶缸日夜置于露天下,并注意防雨水浸淋。经过日晒夜露,芥菜发生了霉变,直至长出长长的绿色霉毛来。僧人将陶缸密封埋入土里,等到十年之后开缸。此时,缸内的芥菜已经完全化成水,埋藏前长长的霉毛也不见了。这种用芥菜经过长年埋藏而化成的汁水叫“陈芥菜卤”。常州天宁寺名闻四方,至今仍常年有人去索取这种陈芥菜卤用于祛疫疗疾。

陈芥菜卤又名腌芥卤,为腌芥菜的陈年卤汁,味咸性凉,入肺经,有清肺利咽、祛痰排脓之功,主治肺痈喘胀、咳痰脓血腥臭及咽喉肿痛等症。《纲目拾遗》载:“陈芥菜卤作法,以芥卤贮瓮中,埋行人处,三五年取用……下痰、清热、定嗽,治肺痈喘胀,用陈久色如泉水,缓呷之。”《随息居饮食谱》载:“为肺痈、喉证药。”《本草汇言》谓:“治肺痈吐脓血,咳嗽,面肿。陈年芥菜卤久埋地中者,每日取十数匙,温汤炖热饮之。”《本经逢原》:“陈年咸芥卤治肺痈,吐尽臭痰秽毒即愈,然惟初起未溃者宜之。”根据以上古代中医文献记载,陈芥菜卤确实为治疗肺部、咽喉部疾病的良药,对患某些呼吸系统疾病与咽喉疾病均有良好疗效,实际上这种陈芥菜卤就是中国早期发明的青霉素。

古代,民间还有除夕饮用屠苏酒防病祛疫的习俗。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将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附子、桔梗、乌头等药材捣碎,用袋子装起来,悬放在井中,等到岁末便取出,放进酒里煮沸,能起到“一个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的预防效果。

在疫病流行期间,为预防相互传染,古人十分重视对饮用水源的消毒保护。水井就是中国古人保护饮用水源而发明的,古人还会给井加栏、上盖,以防止虫、鼠、人掉入。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所谓“幂(盖)防耗损,亦防不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井也是古人治疗和预防传染病的载体之一,必要时直接将药物投入井中,供大家饮用。宋代,已经有“百沸无毒”的概念,使用煮沸的消毒方法,并且避免吃生食、喝生水,防止交叉染疾。

古人常随身配挂用白芷、艾叶、辛夷、薄荷、冰片、石菖蒲、贯众、藿香、薄荷、佩兰等中药香料制成的香囊,用以开窍醒神、辟秽悦神、抗菌、抗病毒。配挂香囊源自中医的“衣冠疗法”, 是祖国医学外治法之一。“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避秽也。”香囊内的中药香料成分散发出来后,在口鼻周围形成一个高浓度小环境,可有效驱除从口鼻而犯的瘟疫之气。

此外,古人喜爱用梅子的果实熬成汤饮,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用雄黄碾成细粉涂抹在额上、鼻子、人中、耳门,通过皮肤吸收发挥防疫作用;此外还鼓励多吃大蒜,以“除风湿,破冷风”。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对杀菌消毒避疫有着丰富的经验。

猜你喜欢

芥菜苍术艾叶
端午佳节话艾叶
不同芥菜品种(系)对镉胁迫的响应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GC法同时测定不同种类苍术中6种成分
佳蔬良药话芥菜
HPLC法同时测定艾叶中7种成分
艾叶飘香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
种子在黑暗中能发芽吗
田横祭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