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失眠的辨证论治

2020-02-16袁瑞丽樊新荣

医学综述 2020年4期
关键词:营卫胃气中焦

袁瑞丽,樊新荣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北京 100700)

失眠是一种入睡和睡眠维持发生障碍,导致睡眠质量差,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从而对患者白天日常活动有明显影响的睡眠障碍综合征[1]。有研究显示,我国失眠的患病率为10%~48%[2],且其发病率呈日益升高趋势[3]。对于失眠的治疗,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寐在《内经》中称为“不得卧”“目不瞑”。《素问·逆调论》中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我国关于失眠文献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殷墟甲骨文中,甲骨文有寐、寝和梦的记载。而对于失眠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的阐述最早是在《黄帝内经》中,这不仅意味着失眠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为之后失眠的治疗打下基础,还丰富了中医治疗失眠的经验[4-5]。后世医家将该理论理解为:肺气失于肃降而上逆,致胃气不得下行,导致卧不安;脾胃不和致气机阻滞,脾胃失健,以脘腹痞胀,或胃脘嘈杂,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导致卧不安[6-7]。现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失眠的辨证论治。

1 “胃不和”的病因和病机

1.1病因 脾胃居中州,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中枢,胃主纳化,脾主运化,脾升、胃降,脾喜燥恶湿,胃喜湿恶燥。正是脾胃间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才保证了气机升降与脏腑功能的协调以及气血运行的畅通。影响脾胃升降、纳运,是胃不和的病因,可致卧不安。“胃不和”常见病因如下[8]:痰火宿滞,肝气犯胃,饮食停积,脾胃虚弱,燥屎内结,胃阴不足。

1.2病机 《素问·逆调论》中有记载:“人有逆气不得卧……。胃者……其气下行。阳明逆……故不得卧。”《医宗必读》中记载:“不寐之故……一曰胃不和。”可见,中医重视“胃不和”与“不寐”之间的关系,从“胃不和”入手治疗“不寐”是传统中医治疗失眠的重要思路之一。因此,了解“胃不和”病机,对制订“不寐”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1阴阳失调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景岳全书·血证》曰:“人有阴阳,即为血气。”气血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亦是人体进行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9]。《灵枢·天年》云:“血气已和,营气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必具,乃成为人。”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只有得到气血的濡养、温煦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影响人体生理功能,引发病变。中医治病养生历来强调调和气血。睡眠的发生亦与气血相关[10]。《灵枢·口问》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阳气盛,则寤矣。”人体气血随自然界阴阳变化发生生理性盛衰变化,这是与昼夜相关的寤寐生命规律,亦是中医天人相应思想的体现之一。

中医认为,足阳明胃经之脉从头走足自上而下,故经气上行为逆。脾胃居于中焦,脾主升而胃主降,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致使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气逆迫肺,肺失肃降,故见喘息不能平卧[11]。脾主升清,胃主通降,脾健胃和,阴阳升降通常,两者得以交会。“胃不和”,胃失和降,阴阳升降出入手足,两者不能交会,则导致“卧不安”。在临床实践上,“胃不和”可致“卧不安”,而“卧不安”也可加重“胃不和”,尤其是长期睡眠质量下降的患者,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

1.2.2心神失养 中医认为,失眠是神不安的具体表现之一,即《景岳全书·不寐》中载:“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血是神的物质基础,只有血充盈,才能使神志清楚,精力充沛,即“血脉和利,精神乃治。”《素问·八正神明论》亦有云:“血气者,人之神。”可见,调和血脉是安神的重要方式之一[12]。《景岳全书·不寐》曰:“心有事亦不寐者,以心气之被伐也。盖心藏神,为阳气之宅也……心为事扰则神动,神动则不静,是以不寐也”。心安则能入眠,心神不安则不能入眠。在中医临床治疗失眠时,宁心安神或安神定志为常见治则。同时,失眠亦与心之阳气相关。“心阳虚,则善恐不乐,自汗、心悸,惕惕然而动,少寐。”“胃不和”者脾胃运化功能异常,水谷精微不能转化为气血、津液,濡养心脑,致神失所居,夜不能寐。饮食不接,胃气不和,生痰酿热,邪扰心肾,心肝火旺,致夜不能寐。

1.2.3营卫失常 人之寤寐赖于“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的正常运行,亦与营卫密切相关,且营卫即气血[13]。《难经·三十二难》曰:“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医宗金鉴》将此关系解释为“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营卫”。营卫的正常运行,保证了睡眠的正常进行。《灵枢·营卫生会》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昼不精,夜不寐。”《难经·四十六难》亦曰:“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 《灵枢·五味》中记载: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处两行,营卫之道。“胃不和”致脾胃受纳运化食物、水谷精微化生功能下降,水谷精气难以濡养元气,不能化生营卫之气以生成血液,导致营卫失常,营卫化生不足,致血虚,影响心神,心失所养,心神不安,导致夜不能寐[14]。

1.2.4气血不和 《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因此,可通过调和气血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人体有多种气,阳气是其中最重要的气之一。所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张景岳曰:“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气对机体具有温煦、推动等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胃为后天之本,为“太仓”“水谷气血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胃通降调和,才能受纳水谷,化之为精微,化生血气津液,充盈气血,助五脏六腑之精血,形神俱安,可静而卧安。反之,通降适合,水谷不能受纳,不能化为精微,导致气血失和,卧而不寐[15]。

2 “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常见证型及其辨证论治

2.1中焦湿热证 脾胃湿热,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可因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酪之品,酿成湿热内蕴脾胃[16],亦可因感受湿热交阻于中焦而致病。其以脾运失健和湿热内阻症状并见为辨证要点[17]。脾主运化,其气主升,胃主受纳,以和降为顺[8]。湿热蕴结中焦,纳运失司,升降失常,故脘腹痞闷,纳呆呕恶;热势急迫,且湿又为阴邪,易阻气机,故便溏而不爽。脾主肌肉四肢,湿性重着,脾为湿困,流注肢体,故肢体困重。湿遏热伏,郁蒸于内,故身热不扬,汗出不解,口渴多饮,小便短黄。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胆,疏泄失权,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则见身目鲜黄,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内蕴之征。临床可表现为脘腹胀满,肢体困倦,尿少色黄,大便溏泄不爽,纳少厌食,恶心呕吐,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红如橘子色,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18]。辨证论治以清热利湿为主,可选用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丹方剂组成飞滑石、淡黄芩、绵茵陈、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具有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功效,纵观全方,利湿清热,两相兼顾,且以芳香行气悦脾,寓气行则湿化之义[19]。

2.2痰浊内扰证 痰浊内扰而“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土失运,积食生痰,或情志郁结,气郁生痰,痰浊扰胃[20]。多因大怒伤肝,肝气横逆,肝火上炎;肝横乘脾,脾运失常,痰浊内聚,上扰清空而致。痰浊内扰证临床多表现为夜寐惊醒不安,终日昏沉炫目,记忆力减退,胸中板闷,痰多而黏,不思食,食则索然无味,呕恶嗳气,苔黄厚腻,脉弦滑数。其证属痰浊内扰,胃失和降,治疗以清热祛痰、化浊和胃为主[21]。方剂可选用黄连温胆汤治疗。黄连温胆汤是用川黄连、竹茹、枳实、半夏、陈皮、甘草、生姜及茯苓等中草药煎熬而成的汤剂,出自《六因条辨》卷上,有清热燥湿、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22]。陈雪梅[23]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其总有效率达95.0%(38/40)。朱青霞[24]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总有效率达93.75%(30/32),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到显著改善。

2.3胸膈郁热证 胸膈郁热证指上焦热盛,郁滞胸膈而出现的证候。其病因多为素体心胸热邪蕴结,且过服辛热之品,或汗、吐、下太过,伤津耗液[25]。胸膈郁热证初起为上焦无形热盛,郁滞胸膈,扰心犯胃,故见身热,懊憹心烦,欲呕不得呕等。若胸膈郁热不解,势必化火,燔灼内外,充斥上下,病情发展[26]。邪热燔灼,熏蒸胸膈,则身热不已,面红目赤,胸膈灼热如焚;膈热扰心,则烦躁不安;膈热化火上炎,灼伤津液,则唇焦、咽燥、口渴、口舌生疮、齿龈肿痛;膈热炽盛下及肠道,腑失通降,故大便秘结;其他症状还有舌红、苔黄,脉滑数为里热燔灼之象。辨证治疗以清宣郁热或清泄膈热为主,可选栀子豉汤、凉膈散。其中,栀子豉汤具有清热除烦、宣发郁热之功效,寓宣散于清降之中,清轻宣泄,善解胸膈之郁热[27-28]。翟金海等[29]认为,栀子豉汤能护胃气。滕超等[30]采用栀子豉汤治疗不寐,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凉膈散来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效。其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刘智勇[31]认为,在凉膈散中重用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薄荷疏散上焦之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清解郁热;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三药质轻升散,在清解的同时透邪(热)于外,有“火郁发之”之义。

2.4食滞胃脘证 食滞胃脘证指饮食停积胃脘,气失和降,阻滞不通,不能腐熟[32]。多与饮食不节,积食不化,停滞胃脘,气机阻滞,胃气上逆有关。胃气以降为顺,食物停积胃脘,气机阻滞则胃脘胀痛;食积于内,腐熟不及,则拒于受纳,故厌恶食物;吐后宿食得以排出,胃气通畅,故胀痛得减;食浊下行,积于肠道,阻塞气机,可致腹胀腹痛,泻下不爽,肠鸣,矢气多而臭如败卵;腐败食物下注,则泻下之物臭秽酸腐;胃中浊气上腾,则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为食积之象[33]。食滞胃脘证患者常有伤食病史,以胃脘痞胀疼痛、呕泻酸馊腐臭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辨证论治以消食导滞为主,可选用保和丸。保和丸具有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效[34]。方中以山楂、神曲、莱菔子为主药消食导滞、宽中除满;佐以陈皮、半夏、茯苓和胃祛湿;连翘消食滞之郁热。若食滞较重,胃脘胀满,泻下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加大黄、枳实、槟榔或用枳实导滞丸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积滞化热者加黄连,呕吐甚者加法半夏、蔻仁和胃降逆止呕。吕洋洋和冯斌[35]采用保和丸加味治疗胃气失和型不寐,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2.5腑实肠壅证 腑实肠壅证是指过食辛热,胃热与情志郁火相并,大肠液亏失调,传导阻滞。邪热入里,与肠中糟粕相搏,以腹满硬痛、便秘及里热炽盛为主要表现[36]。患者可表现为夜难入寐,辗转反侧,目光呆滞,少言寡语,大便不畅,腹胀,鼓之如鼓,按之无明显块,口气热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治疗以开壅导滞、宣上荡下为主,代表方为承气汤。承气汤出自《痘科类编释意》卷三,具有攻下热结之功效。其主治胃腑实热,口噤胸满,卧不着席等[37]。汪兴生和解光艳[38]采用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失眠症,其有效率达96.0%(48/50),且不良反应较少。

2.6中焦痞结证 脾胃居中焦,为水火相济、气机升降、饮食出入之枢纽,易虚易实,易痞塞不通。脾虚胃弱,寒热留恋,或表证误下伤中,阴阳、升降失调,寒热互结,中气虚弱,寒热错杂,故为痞证[39]。脾气主升,肝气主降,升降失常,故见呕吐、肠鸣下利。中焦痞满表现为痞塞壅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胀满,压之无痛。脾胃为后天之本,如果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容易出现脾胃受伤,脘腹痞闷胀满,进食尤甚,嗳腐吞酸,大便不调等[40]。临床辨证治疗应以辛开苦降为主,代表方为半夏泻心汤和黄连汤。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方中半夏散结消痞、降逆止呕,为君药;干姜温中散邪,黄芩、黄连苦寒,邪热消痞,为臣药;人参、大枣甘温益气,补脾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除脾胃痰热之实证,使脾胃和合,气血化生有缘,心神得养,神安而成眠[41]。王巧俐等[42]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失眠,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0.4%(47/52),且消化道症状及睡眠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

2.7中焦虚寒证 中焦虚寒证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来,患者素体中阳不足,或过食生冷,寒凉植物戕伤中阳,阳虚阴盛,浊音扰胃[43]。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脾阳不足,不能温煦脘腹四肢,则畏寒肢冷、脘腹疼痛,寒得热散,故疼痛得温则减[44]。脾阳不足,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作用减弱,水湿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清稀,或浮肿,带下增多。脾阳不足,胃阳亦虚,故纳食减少,泛吐清涎。气与阳同类,阳气不足,则倦怠神疲。辨证论治以温补脾胃为主,黄芪建中汤为代表方。黄芪建中汤源于《金匮要略》,配方主要有黄芪、桂枝、白芍、生姜等,重在温养脾胃,是治疗虚寒性胃痛的主方[45]。方剂中以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饴糖补脾缓急。茅凌燕[46]将黄芪建中汤用于治疗失眠,结果显示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2.8中土阴虚证 中土阴虚证指胃病既久,过服香燥,损津耗液;或素体胃阴不足、津亏液少,患者可表现为入寐困难,烦躁,胃灼痛,似饥但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脉细数[47]。其治疗以滋阴清热为主,代表方为麦门冬汤。麦门冬汤为治燥剂,具有清养肺胃、降逆下气之功效,主治胃阴不足证。方中重用麦冬为君药,甘寒清润,既养肺胃之阴,又清肺胃虚热[48-49]。人参益气生津为臣。佐以甘草、粳米、大枣益气养胃,合人参益胃生津,胃津充足,自能上归于肺,此为“培土生金”之法。肺胃阴虚,虚火上炎,不仅气机逆上,且进一步灼津为涎,故又佐以半夏降逆下气,化其痰涎,半夏虽属温燥之品,但用量很轻,与大剂量麦门冬配伍,则其燥性减而降逆之用存,且能开胃行津以润肺,又使麦门冬滋而不腻,相辅相成。同时,甘草还能润肺利咽,调和诸药,兼作使药。刘美含和薛一涛[50]采用麦门冬汤治疗心悸失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 小 结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均会导致失眠,“胃不和则卧不安”是中医诊治“不寐”的重要理论之一。“胃不和”在失眠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病机为“胃不和”致阴阳失调、心神失养、营卫失常、气血不和,表现为中焦湿热证、痰浊内扰证、胸膈郁热证、食滞胃脘证、腑实肠壅证、中焦痞结证、中焦虚寒证、中土阴虚证等多种证型。临床上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相关文献以小样本观察或个案为主,尚缺乏设计严谨的临床研究,且对远期疗效报道较少。同时,文献多以“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为指导诊治失眠,但其具体机制缺乏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数据。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完善,未来对“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一经典理论将会有更新颖的认识。

猜你喜欢

营卫胃气中焦
基于营卫理论对中医护理的初步探讨*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论营卫与气血关系❋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营卫关系、营卫病理中若干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