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遗篇》疫病防治策略研究
2020-02-16王国为黄毅徐世杰
王国为,杨 威,黄毅,徐世杰*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2.北京针灸学会,北京 100010)
疫病,中医又称为瘟疫、时行病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传染病范畴。中医防治疫病历史悠久,在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大量关于疫病的记载。其中,中医五运六气理论重在阐释疫病发生与环境气候变化的关系,并针对疫病提出相应的防治法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关于五运六气防治疫病的基本内容主要见于“六元正纪大论篇”,而《素问遗篇》作为宋代以后新发现的医学文献,又提出了三年化疫、三虚致疫、五疫等重要内容,极大地丰富了中医防治疫病的理论体系[1]。《素问遗篇》包括“刺法论”和“本病论”两篇,唐代王冰整理、注释《素问》时已缺其文,至宋代刘温舒撰《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始将其内容附后,传承至今。当前学界一般认为《素问遗篇》为唐以后人托名之作,也有学者认为作者即刘温舒[2]。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突发,本研究团队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对COVID-19的防治思路和策略进行探讨[3],也有不少学者基于三年化疫、三虚致疫等角度予以阐发,彰显《素问遗篇》的重要价值[4-5]。通过对《素问遗篇》和历代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笔者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疫病防治策略,对现代疫病防治工作亦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现予总结分析如下。
1 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为疫病防治原则
《素问遗篇》中黄帝问岐伯:“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1]指出了疫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其中“五疫”是指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特点的疫病,是《素问遗篇》作者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构建的疫病分类方法,如“木疫”多因岁运为木运的年份(丁年、壬年)出现运气交接失常而发,其病证具有肝木久郁、易伤脾胃(脾胃属土,木能克土,故脾胃易伤)的特点。岐伯答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1]则阐述了疫病防治的重要原则,即以顾护正气为核心,强调保持正气充盈为先,以抵御疫疠邪气的干扰,同时要尽量避免与疫疠邪气的正面接触。
《素问遗篇》对正气的重视是建立在其对疫病发生机制的认识上。《素问遗篇》作者认为,人体即使感染疫疠之气而发病也有轻重之分,如其正气本已虚损,染疫后就易发为重症。籍此,《素问遗篇》构建了“三虚致疫”的理论,以“三虚”作为疫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阐发“正气存内”的重要性。其所言“三虚”即三种虚损状态:一为“人虚”,指人体五脏之某脏虚损为病;二为“天虚”,指人体在五脏已虚损的状态下,又遇与该脏五行属性相同的司天之气不足和交接失常;三为饮食不节、情志失常或劳逸过度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人再虚”[6]。其中,“人虚”与“人再虚”都是人体因素,而“天虚”则是自然因素,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观念。在“三虚”叠加的情况下,人体五脏精气和神气都极度虚损,此时若沾染疫气,极易感而暴发,甚至死亡[7]。因此,《素问遗篇》把“正气存内”作为疫病防治的第一原则,只有处于“正气存内”的状态,才能达到“邪不可干”的要求。
疫病防治原则中的“避其毒气”,则体现了《素问遗篇》作者对人体主动防御系统的重视。通过研究发现,《素问遗篇》作者已认识到疫病可“从鼻而入”,即疫病可通过呼吸道传播,这比后世熟知的明代著名医家吴有性《瘟疫论》(撰于1642年)提出的疫病“邪自口鼻而入”观点要早得多。《素问遗篇·刺法论》言:“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1],天牝,即指鼻。张景岳《类经·论治类》注言:“天牝,鼻也,鼻受天之气,故曰天牝……盖以气通于鼻,鼻连于脑中,流布诸经,令人相染矣”[8],指出人体通过鼻窍呼吸“天之气”以滋养机体,若其中混杂疫气,则可从鼻传入,使人染疫,故《素问遗篇·刺法论》提出防疫要严把“鼻窍关”,如马莳所言:“毒气从鼻而来,可嚏之从鼻而出。”[9]古代中医在防疫时常用雄黄、苍术、香油等药食物涂鼻法、取嚏法等,即是此防治原则的体现[10]。现代社会中,疫病流行期间,通过戴口罩以防疫,其实也是严守鼻窍关的一种表现。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此原则基础上,《素问遗篇》还初步提出疫病期间的“主动隔离法”。
2 初步提出疫病期间“主动隔离法”
《素问遗篇·刺法论》在五疫针刺后列有调摄方法,提倡人们静养7日以上以“主动隔离”,并对静养期间的时间、生活环境、饮食作息和精神情绪调摄等均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主张重点顾护易损脏腑,这也正是其“避其毒气”原则的具体体现,对现代疫情期间,普通人群居家观察和愈后患者隔离尤具参考价值[11]。
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言“土疫”刺后“不须夜行及远行,令七日洁,清净斋戒……”[1]强调“土疫”期间针刺后,不宜夜行和远行。中医学认为,夜间是人体与自然界阳气皆相对虚乏的阶段,夜间出行容易加剧五脏尤其是肾脏的虚损(土疫易伤肾水),进而可引发呼吸道疾病,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言:“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1];远行则劳伤筋骨,“肾主骨”,故远行亦能加剧肾脏损伤,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言:“持重远行,汗出于肾”[1],同时远行还增加了感染疫气的风险。在现代疫病防控期间,同样提倡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与此原则正相符。《素问遗篇·刺法论》还要求“土疫”期间保持7天以上的自我静养,期间注意保持身体和环境的清洁,情志调和,甚至达到“清净斋戒”的程度,而对素有肾脏痼疾的人群,则建议配合咽津纳气的导引功法以配合调治。
又如“木疫”刺后亦要静养7天以上,同时“勿大醉歌乐,其气复散,又勿饱食,勿食生物,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1]。因“木疫”最易伤脾胃,故以顾护脾胃为先,主张自我静养隔离期间,饮食茹淡卫生,不宜食用生冷不洁之品,在口味上,减酸增甘以抑肝木扶脾土,并配合适量运动以健脾,避免“久坐伤肉”而伤脾(脾主肉)。
同样,在水疫、金疫、火疫期间亦需静养7日以上,且重点注重精神情志调摄,如“水疫”期间要求“心欲实,令少思”,“金疫”期间“慎勿大怒”,“火疫”期间“勿大悲伤也”等。
以上对五疫的“主动隔离”静养调护原则虽是针对不同疫病分型而言,但在现代疫情防控中,其原则方法皆可参考。总之,提倡人们在疫情期间做好积极主动隔离防护工作,保持居处清洁,饮食作息规律,注重心理调摄,劳逸结合,主动减少不必要的外界接触。
3 主张密切接触人员运用“五脏五气护体法”
在疫情防控中,医者和患者的亲属等相关人员常需进入“疫室”直面疫病患者,无法主动“避其毒气”。针对这种情况,《素问遗篇》提出“五脏五气护体法”,该法基于中医气化理论,重在鼓舞人体的正气以抵挡疫气,其具体操作步骤是:“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1]
此法重在调心,以安密切接触人员的心神为先,突显“心为君主之官”的重要性。在入疫室之前,通过意念存想“五脏五气护体”,从五色、五方、五行应五脏的角度积极激发调动机体阳气,以起到安神定志、消除恐惧、提升正气的作用。从中医导引功法上分析,该法属“调心法”,在东晋葛洪《抱朴子·杂应》[12]、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之十》“温病候”“疫疠病候”[13]中皆有类似描述。有现代学者从心理神经免疫学角度探讨此防疫法的科学内涵[14],亦有以此为基础总结“五气护体功法”,可资参考[15]。
4 结合“治未病”思想运用针刺疗法
《素问遗篇·刺法论》在论述疫病防治时首重针刺方法,颇具参考价值。黄龙祥[16]认为,《素问遗篇·刺法论》是继《内经》《难经》之后对针刺法的一次较系统总结,对金元时期的针法研究影响很大。
《素问遗篇·刺法论》对五疫的针刺疗法总原则为:“刺疫法,只有五法,即总其诸位失守,故只归五行而统之也。”[1]张景岳将此针刺法称为“刚柔失守三年化疫之刺”[8]。在针刺选穴上重视结合五运六气理论,选取相应的五输穴、背俞穴进行配穴,在手法上则补泻结合。如对“土疫”患者施以针法,因其肾水易伤,故先用补法针刺肾俞穴以补肾,之后再用泻法以针刺足太阴脾经之输穴太白,泻其邪气,此中暗含“治未病”思想,即张景岳所注“土疫将至,恐伤水脏,故当先补肾俞”[8]。其余如“水疫”当先补刺心俞,后再泻肾经之合穴阴谷;“金疫”先补刺肝俞穴,后再泻肺经之经穴经渠;“木疫”先补刺脾俞穴,后再泻肝经之井穴大敦;“火疫”则当补刺肺俞穴,防“火疫”克肺金,但论中未言泻法,张景岳认为是有阙文,其言:“此下当云‘次三日,可刺手厥阴之所流’,必脱失也”[8],主张补肺俞后,再泻手厥阴心包经之荥穴劳宫。如此则五疫之刺统为先补易受损的五脏俞穴,再泻“疫气偏实”的五脏之井荥输经合五腧穴(心包络代心受邪),正合“五法”之说。
总之,《素问遗篇》五疫针刺法则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特点,也提示在疫病防治中需全局考虑,运用其他疗法亦可参考借鉴其法则。
5 通过药浴泄汗和吐法祛除疫气
除通过针刺法防治疫病外,《素问遗篇·刺法论》还主张通过药浴疗法和吐法以祛除疫气。其言:“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1],指出在早春雨水时节,草木萌动,气机升发,此时顺应天时,以祛邪散毒、芳香辟秽的药物煎煮成浴汤,通过多次沐浴,以求达到出汗以祛邪气的效果。虽未明言用何种药物,但现代医者可结合具体情况而合理选用。
《素问遗篇·刺法论》又言:“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1],指在仲春昼夜平均、阳气升发的春分时节,晨起因势利导,使用吐法使浊气排出,避免疫气。注文曰:“用远志去心,以水煎之,饮二盏吐之,不疫者也。”[17]
《玄珠密语·观象应天纪篇》有言:“又火在天,有温疫星见……而赤见之而天下大疫,人死之半。如见之,只春分日用药吐,吐之不患也。又火在天之年,有天郁星见……见之天下疵疫,皆相染易,见之用药,于春分前汗之三解也”[18],则结合星象论述此两种防疫法,与《素问遗篇》可互参。
6 创制芳香辟秽的防疫方药小金丹方
《素问遗篇》还有一首防疫方,名为“小金丹方”,选用朱砂、雄黄、雌黄、紫金四味芳香辟秽类中药。
考朱砂为《神农本草经》[18]上品第一味药:“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雄黄则“味苦平寒,主寒热,鼠瘘恶创,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雌黄则“味辛平,主恶创头秃痂疥,杀毒虫虱,身痒,邪气诸毒。”《本草经集注》[19]言金屑:“味辛,平,有毒。主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除邪毒气……”
观《神农本草经》及《本草经集注》之所论,小金丹方所用诸药皆能“杀恶鬼、除邪气诸毒”,共用起到镇静安神、芳香化浊、辟诸疫气的作用,为古代医家避瘟防疫常用之药。唯其皆为金石之药,有一定毒性,需慎用,故其制作及服用方法皆十分讲究,需将四药火煅七日、侯冷七日、土埋七日,再日晒研磨三日,方炼蜜为丸为用,于每日日出时冷水合服一丸以防疫。疫疠之气多为浊毒之气,故古代医家常通过内服、外用芳香化浊类中药等多法以防治疫病[20]。如吴又可创制的治疫名方达原饮就是应用槟榔、草果等具有芳香辟秽之功的药物[2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疫》[22]有言:“夫疫为秽浊之气,古人所以饮芳香、采兰草,以袭芬芳之气者,重涤秽也。”徐灵胎评按:“若疠疫则一时传染恶毒,非用通灵金石之品,虔制数种,随症施用,不能奏效也。”[22]以此观《素问遗篇》之小金丹方,其所用之药正为“通灵金石之品”,徐灵胎之说或是由此悟出。
7 结语
以上从《素问遗篇》的疫病防护原则、“主动隔离”静养方法、“五脏五气护体法”、针刺防疫法、药浴泄汗法、吐法和小金丹方等方面对《素问遗篇》的防治疫病策略作了简要分析,从中可知,《素问遗篇》的成书年代虽已久远,但对现代疫病防治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其所提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的疫病防治原则为后人所推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现“扶正”原则,“避其毒气”则体现“祛邪”原则,近期一项关于唐宋时期疫病防治的研究亦表明,扶正祛邪是古人针对疫病的主要治则,扶正原则在唐宋时期治疗疫病中的地位十分重要[23]。此外,面对新发突发传染病,人群极易恐慌,在此情况下,《素问遗篇》所主张的身心调摄法十分值得参考借鉴。而在疫病期间,受客观环境所限,针灸方法的施行具有一定难度和风险,但也有许多医者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如有学者对针灸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理论与临证思路进行了深入分析[24],更为重要的是《素问遗篇》针刺法所体现的“治未病”思想具有普适性。在内服方药中,重视芳香化浊类中药的应用,外则可佩戴防疫香囊、药浴、熏香、洒香(喷洒消毒液等也属于现代意义上的一种洒香)等,内外并治,多法合参。总之,《素问遗篇》对疫病防治的思路和方法仍可供现代参考和借鉴,需加以重视,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言:“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