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复习课中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
——以Unit 8方位词复习课为例

2020-02-15高筱婉庄海滨

英语教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方位词本堂电子白板

高筱婉 庄海滨

一、课例背景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重点课题“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小学英语3A课堂教学范式与特色课程教学实践的研究”旨在通过数字化课堂实验,构建数字化教学工具系统和特色课程体系,启动中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自动评价”3A(即Autonomy learning,Autonomous testing,Automatic evaluation)教学范式,以提高全省英语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业水平。在该课题研究背景下,本校英语教师曹芹尝试“PAD进课堂”,整合电子白板、电脑、平板电脑、网络学习平台等设施设备,展现了一堂师生互动、即时评价、及时反馈、实时表扬、资源共享的3A课堂,并通过网络进行了现场直播,同时段全国各地共有600多个移动端访客共同参与了观课、评课。本堂课是人教版(Go for it!)《英语》七年级(下)Unit 8的方位词复习课,授课时长为40分钟。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以“街坊社区(The neighborhood)”为中心话题展开。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掌握方位词的用法及问路与指路(Ask for and give directionson thestreet)相关句型。

由于是复习课,授课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深化。本堂课注重语境与语用的真实性,除了引导学生复习基础词汇、句型的用法外,还在最后的拓展部分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寻找身边能用到方位词的情景,并运用所学语言在这些情景中进行操练、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

学生在学习了本单元Section A和Section B后,已初步掌握了方位词的使用,对问路与指路话题比较熟悉,能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所以,本堂课的重点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本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使用平板电脑(PAD)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初次接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对新环境及网络互动形式感到新奇。在课前,网络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进行了20分钟的设备、软件使用方法培训。

(三)教学目标

基于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语境中正确使用方位词及询问和指出方位的基本句型;

2.能根据语境能动地运用目标语言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3.能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资源进行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

4.通过小组活动,学会关注周边的环境,关注生活。

三、教学设计思路

(一)备课思路

广东省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余宪泽教授在题为“以数字教材与智慧课堂的规模化应用促进教学创新”的报告中指出:“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不等于创新,与教育教学融合得好,才可以促进教学创新,催生新的教育生态。”在备课阶段,备课组就如何在复习课中更好地融合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了反复研讨。由于是展示课,所以没有使用翻转课堂模式,并没有让学生提前观看微课或者做题,所有的任务和练习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

此外,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课堂,如果从头到尾都让其盯着平板电脑,在课堂管控上也不现实。因此,备课组确立了“只有在能够提高效率,即能够扩大学生参与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能缩短检测、反馈或评价时间的地方使用网络信息技术”这一主导思想。

(二)课堂教学活动

本堂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见下图):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本堂课是复习课,在理清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主线后,备课组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更注重语境的真实性和语用的多样性。例如,在“引入”环节,教师所提问题是关于新环境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方位关系的,学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得出答案;在“用词汇造句”环节,教师对句子不作命题限定。如要求描述某位学生的座位在哪里,学生既可以说坐在谁的前后左右,又可以说坐在某两位同学的中间。最后,在“根据语境完成任务”环节,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在什么情景中会使用方位词,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并上台完成情景表演任务。

四、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教师向学生问好,介绍课题与本堂课课型。随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新教室,并以小组为单位回答平板电脑上的问题。教师的引导语如下:

T:It is our first time in this beautiful classroom.Please look around here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your PAD in groups.Let’s see which group can do them right and quickly.

此环节涉及的问题有:

What’s behind the door?

Who is across from Huang Shengming(学生名字)?

What’sin front of our classroom?

What’sin thefront of our classroom?

What is on the right of the whiteboard(电子白板)?

Who is between Huang Hongying(学生名字)and Luo Wenyue(学生名字)?

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平板电脑上回答问题时,电子白板上会同步显示各组的答题进度及答对率。在各小组答题完毕之后,教师根据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点评,并给优胜小组加分。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身边的真实环境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感受方位词的用法。借助平板终端快速反馈,短短几分钟就能实现第一轮的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和自动评价。同步显示各小组的答题进度及答对率,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适当提升了学习的紧张度。

Step 2:Using thephrasesto makesentences

1.引导学生回忆刚才竞赛中出现的方位短语。电子白板显示这些词组。

2.让学生“头脑风暴”,说出更多的方位短语。教师补充在电子白板上。

【设计说明】短语的再认知和再现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既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氛围。

3.给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表达方位的基本句型。师生对话如下:

T:Look at the picture.What’son thetable?

S1:A book ison thetable.

T:Very good.Or we can say...

S2:Thereisabook on thetable.

教师把句型板书在电子白板上。

4.电子白板上显示命题(或图片或文字),请学生自由选择方位短语与句型来描述命题。例如,图片呈现了教师的办公室,命题是“Where is my computer?”。又如,给出一张书桌的图片,上面摆放着若干物品,命题是“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再如,文字命题“Whereis Li Yue(学生名字)now?”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都给予肯定,给相应小组加分,并鼓励学生多造句子或者使用不同的表达,以激活其思维。

【设计说明】正如拜耳(Bayer)所说,“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就是赐予他们成长的力量”(转引自潘登、许娟,2017)。尽量创设真实的语境,鼓励学生多种表达而非追求单一、标准的答案,让学生体验语言使用的多样性,训练其创新思维。

Step 3:Discourse comprehension and old exams testing

1.教师给出一幅学校附近的街区图,让学生据此独立完成平板电脑里的短文填空。电子白板实时显示答题进度及答错较多的题号。先完成的学生会在平板电脑上看到自己的分数及错题的正确答案。在所有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挑选答错率较高的几道题提问,由学生给出正确答案的依据,并给小组加分。

【设计说明】用真实而熟悉的环境材料协助学生感知语篇里的方位短语与句型运用。阅读需要独立思考的时间,所以这个环节不组织合作探究,而是让学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及时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和自动评价。学生既可以即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根据统计数据只选择答错率较高的几道题目让学生讲解、找答案依据,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给小组加分,使课堂不仅有生生评价,也有师生评价。

2.链接中考。学生先独立完成平板电脑里的中考真题,得到评分和错题反馈后,小组内部讨论答案。教师挑选答错率较高的几道题提问,由学生回答正确答案的依据,给小组加分。

【设计说明】所选的真题都是关于方位的,题量较少,旨在让学生感知中考试题的难度。让学生小组讨论,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不论是独立完成还是小组讨论,都是自主学习的形式。课堂至此已进行了多轮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和自动评价。

Step 4:Group discussion and presentation

1.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身边能用到方位词的情景。此处学生的回答超出了备课组的预想,答案包括编座位、问路、描述房间、介绍学校、看地图、夜观天象、野外求生等。多种答案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和发散性。

2.各组根据刚才“头脑风暴”所得,挑选感兴趣的情景,绘图并运用方位短语和句型进行描述。教师引导语如下:

T:If your group likes to arrange seats for our class,draw your seat map on the PAD and say something about it.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asking how to get to some places,draw a map on the PAD and makea dialogue.

在小组讨论完后,教师请小组上台展示,同时电子白板显示该小组的画作。展示后教师点评并给小组加分。

【设计说明】本环节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身边的真实语境,借此引起学生对周边环境和身边生活的关注。然后让学生根据兴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理查德(Richards)鼓励教师把合作学习运用到教学中,并安排、设计和组织小组活动,这将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语言,提高交际能力(转引自李温和、李绍明,2017)。本环节基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结果,让学生在全班进行分享,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互动合作,更好地运用了目标语言。

3.教师小结,布置作业,表彰优胜小组。

五、教学反思

只有网络信息技术与教学自由“按需融合”,才能合理高效。“按需融合”是指按实际教学需求渗透网络信息技术。不少教师把网络信息技术误等同于教学创新,为了用而用,而不是因为需要而用。

相较于传统课堂,使用网络信息技术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本堂课的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实现了增加学习趣味、提高课堂参与度、缩短反馈时效、增强师生互动的作用。

从即时检测的结果及拓展活动的展示可见,本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目标明确,层次分明。本堂课根据教学目标,活动遵循词—句—篇的认知顺序展开,各环节过渡流畅,承上启下;每个活动的目标指向都非常明确,且均渗透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及即时评价。创设的语境真实、生动,教学过程符合学情需要,达到了预设的语用输出要求。

学生合作凸显自主探究,教学互动真实有效。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问题设置促生了探究的需求,真实的语境助力合作的提升。本堂课结合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学生接受快,输出有质量,在交流真实性和语用多样性方面都超出了预期的效果。

结语

本堂课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自动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一次网络信息技术合理融合课堂教学的尝试,同时引发了关于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运用的思考。英语课堂信息化的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度,但在具体的课堂中,网络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学创新,进而催生新的教育生态仍是需要深究的课题。网络信息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常态化应用也值得进一步实践探讨。

猜你喜欢

方位词本堂电子白板
有讲究的方位词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动物们的聚会
走进崇本堂
巧用电子白板 激活英语课堂
电子白板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务本堂
务本堂
汉语方位词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