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疱病的防控措施
2020-02-15王浩宇
王浩宇
(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农业农村局 076650)
猪水疱病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 其病原主要是水疱病毒,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品种、性别以及年龄的猪,病猪乳房、鼻端以及口蹄等部位会出现明显的水疱,因此养殖户要密切留意。
1 流行特点
在自然状态下,水疱病毒易感染生猪,牛羊等畜禽属于不易感动物。 猪水疱病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性别以及任何品种的猪。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就是患病猪以及带毒猪,在病猪的排泄物、血液以及乳汁当中,含有大量的病毒,主要是经过皮肤损伤部位和消化道感染发病的。 不仅如此,被病猪所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槽具,也是重要的传播载体。 该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其是在冬春季节,该病有着更高的发病几率。 在生猪养殖的过程当中,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卫生清洁工作不及时、圈舍温湿度不适宜,均会增加猪水疱病的发生几率。
2 临床症状
一般情况下,猪水疱病的潜伏期为2~7d 左右,患病猪体温明显升高至42℃左右,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不振,严重的食欲废绝。 观察其蹄冠和趾间,可以发现有大量的水疱,2d 后逐渐破裂并出现溃疡, 症状严重的会导致蹄壳脱落, 进而出现跛行等现象,呈犬坐姿势。 与此同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发现病猪的乳房、口腔等部位的皮肤出现水疱,甚至有的出现神经型症状,包括痉挛、转圈等等。 发病10d 左右,免疫力较强的病猪可自行康复,初生仔猪患病则极易导致死亡。 与此同时,针对一些亚急性病例,蹄部出现少量的水疱,因此极易被忽视现。 而隐性病例则会在无发病症状的情况下排毒,进而导致病毒的传播与扩散[1]。
3 防治方法
3.1 加强饲养管理
为了降低猪水疱病的发病几率,养殖户要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实行封闭化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及车辆的进出。 同时要及时清理圈舍粪污, 避免滋生大量细菌。 确保圈舍光照通风正常,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以及圈舍温湿度,为猪群生长营造舒适的环境。 最重要的是要定期做好消毒灭蝇工作, 避免疫病的传播。
3.2 计划免疫
认真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是有效降低发病率的重要举措。 因此养殖户要充分结合实际养殖情况制定完善的免疫接种程序,合理地控制好免疫接种剂量,确保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首先在母猪怀孕初期应接种1 次灭活苗,在分娩前30d 继续接种1 次。其次对于仔猪应在40 日龄接种1 次,在80 日龄继续接种1 次,有效降低猪水疱病的发病率,保障猪群健康生长。
3.3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原则
养殖户要想避免疫病的传入,应始终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原则。 如果必须要进行引种,要严格做好对引种猪的健康检疫工作,查看引种猪健康档案,确保健康后方可引种。 完成引种后要隔离饲1 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要密切监测其健康状况,确保无异常的情况下方可合群饲养,以此来有效避免疫病的传入。
3.4 做好日常观察工作
养殖户要密切留意猪群健康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隔离并上报疫情,严格按照防疫部门要求展开处理工作。 对于生猪的饲养,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降低发病率,针对突发的疫情,应在对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诊断治疗,避免疫病的扩散。 在确诊后,要及时划定疫点,并做好封锁工作,禁止区域范围内开展生猪及猪产品调运工作。 如果发现疫区内运出猪只,应及时地进行扑杀处理[2]。 针对隔离治疗的病猪,应安排专人做好管理工作,针对受威胁的猪群,要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在消毒的过程当中,可以使用多种药物,例如:石灰水、烧碱等等,对猪舍、墙面、地面、槽具以及进出入车辆及人员等等,要进行全面彻底地消毒,疫情暴发期间应每天消毒1 次。 针对易感动物,应及时进行紧急接种产生抗体,有效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
3.5 治疗方法
针对患病猪,养殖户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治疗,结合患病猪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治疗。 全身治疗联合用药圆环蓝尔康+阿莫西林,每天1 次,连续使用5d,效果良好。 或者可以使用抗病毒1 号+杆痢净治疗,连续治疗1 周即可。 针对局部性治疗,可以使用碘甘油或者龙胆紫溶液治疗, 对病猪的患处进行彻底地冲洗,然后肌肉注射抗菌素,并涂抹凡士林等软膏,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3~5d 即可,能够有效降低病猪死亡几率。 此外,针对一些恶性病例,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好强心治疗,帮助病猪更快恢复健康。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随着猪水疱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损失。 通过分析猪水疱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并探讨了该病的预防方法及治疗对策, 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降低损失,保障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