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跨境旅游类型及发展模式探析

2020-02-14谢宁光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类型发展模式

谢宁光

摘要:跨境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合作,繁荣了边境区域经济,并逐步成为边境区域的支柱产业之一。文章结合跨境旅游内涵与类型,探讨了跨境旅游的发展模式,旨在为我国边境地区跨境旅游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跨境旅游;类型;发展模式

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浙江省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编号:Y20184034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而其重要体现之一即跨境旅游合作。近年来,我国边境区域与境外部分国家与地区纷纷开展了跨境旅游合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跨境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加上关于跨境旅游合作的专项研究较少,导致跨境旅游合作覆盖范围与深度严重不足。为了应对这一现况,深化跨境旅游合作类型及发展模式的研究,以此指导跨境旅游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跨境旅游的内涵与类型

1987年底,国家旅游局、对外经贸部正式批准丹东市到朝鲜新义州的自费旅游,这是跨境旅游首次在我国正式许可和推行;从1988年到1990年,国务院及旅游局先后下发文件,分布批准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等省区边境城市开展跨境旅游合作;1997年底,旅游局、外交部、海关总署等联合发布《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这标志着区域性跨境旅游得到了政策性规范,至此,边境旅游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学术界、业界指向国与国居民跨境旅游活动的专业术语。所谓的边境旅游,指的是相邻国之间开放水路边境口岸,依据双边协议,允许毗邻国家游客在规定区域、时间范围内出入境并开展的旅游活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与周边国之间的关系逐步改善、跨境旅游合作不断深入,并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旅游行业乃至国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跨境旅游合作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跨境旅游合作区。这一概念问世于2010年,是由跨境经济合作区演变而来,较传统边境旅游而言,跨境旅游合作区具有投资小、主体清晰、产业多元、空间明确、操作灵活等典型特点,因而成为引领我国跨境经济合作的先导试点。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地区已参与到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中,以求充分发挥旅游业强大的辐射功能,促使周边产业合作日趋多元化,但总体来看,我国跨境旅游合作区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实质性进展。二是跨境旅游基地。在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指导下,不少地区提出要把握当地开发开放中的门户窗口与前沿优势,立足于国际宏观视域,统筹规划跨境旅游业发展,全面推动跨境旅游基地建设。以珲春为例,该地区通过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东北亚旅游论坛等活动,全面深化了与东北亚多国旅游合作,并构建起了极具优势的跨境旅游基地。三是跨境合作中心与国际旅游区。这也是跨境旅游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将多国地区确定为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支点,并与这些国家、地区政府大力合作,通过资金扶持与政策红利,不仅吸引了大批企业的迅速入驻,还推进了当地热点区域跨境合作中心与国际旅游区的发展,使之一跃成为投资聚集高地,持续放大了当地的战略价值。

二、跨境旅游的发展模式

跨境旅游对于巩固边境发展、促进双边经贸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跨境游、边境游人数急剧增加,旅游合作形式及内容逐步深入,商务考察与观光游不断发展,并引领了跨境旅游发展的新趋势,跨境旅游前景十分广阔。但总体而言,跨境旅游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跨境旅游受当地政策政令的影响极大、跨境旅游发展软实力严重匮乏、跨境旅游品牌建设不足等。针对此类问题,边境地区要加快构建多元化跨境旅游发展模式,以助推当地跨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合作主体的跨境旅游模式构建

对于跨境旅游合作而言,其合作主体主要涉及的是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周边居民,根据合作阶段的不同,可依循合作主体的角色、作用及所占据地位,将基于合作主体的跨境旅游细分为三种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作模式、“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合作模式、“行业协会引导旅游”合作模式。由于国内地方旅游企业规模有限,行业协会也多为政府主导推动,这决定了我国跨境旅游模式需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行业促进”协作式合作模式。具体而言,对内要加快推进“政府主导+区域联动+主体参与”合作模式,在政府统筹规划下,为企业、行业协会乃至周边居民提供良性互动参与平台,在模式构建过程中,各级政府间应组建协作小组,统筹管理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事项,同时吸引企业、非政府组织、居民及业界全面参与到跨境旅游合作事务之中,强化内部各主体的互动交流,打造共赢发展新格局;对外要全面拓展“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推进双边旅游合作,鉴于边境经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跨境旅游各环节亦极为复杂,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性,定期开展联席会、高峰论坛等,深化长效合作机制,商讨合作事项,同时要结合旅游专题要求,召开小组会议全面贯彻专题联合行动,深化旅游形象宣传,统一双边旅游宣传口号、材料,绘制交通示意图等,强化市场运作,深化双边旅游企业合作与资源充分共享。

(二)基于空间结构的跨境旅游模式构建

基于空间结构的跨境旅游合作模式,主要面向的是各合作方在空间地域中的交互影响及其所构建起的空间形态结构、聚集程度等,充分反映了跨境旅游合作的空间形态,乃跨境旅游合作在地域空间上的反映。有文献将基于空间结构的跨境旅游模式细分为:一是“核心-边缘”模式,该模式主要反映了跨境旅游空间发展的不均衡性及从不均衡转向均衡的演变过程;二是“点-轴”结构模式,其通过明晰跨境旅游发展轴线,在极化效应的影响下各点渐呈规模并逐步扩散蔓延,随着轴线逐步向周边空间拓展,不断缩小区域间的差异性,继而达到由点及线、由线及面,贯通连接、共荣共生的结构;三是网络结构模式,该模式体现了多极核的网状分布状态,区域间构建起了发展层次相当的增长极、增长轴,其相互间交织联结,确保区域内各旅游要素高效流通,是一种成熟的跨境旅游形态模式。受时空的影响,我国跨境旅游模式多借助于合作区及口岸开展出入境旅游活动,并依循区域交通线产生辐射效应,为了引领全面、深入的跨境旅游合作,最佳空间布局应为“点-轴-圈”结构模式,换言之,旅游合作总体以极点出发,沿轴线逐步辐射,最终形成网格圈,具体而言,一方面要以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口岸等作为极点,形成串珠状流动效应,通过境内外旅游资源整合与市场运作,拓展内联外拓发展路径,深化双边跨境旅游合作;另一方面要以交通物流路径为发展廊道,通過双边交通线、物流通道逐步拓展跨境旅游空间,强化城市、重镇、合作区之间的联动拓展,以品牌拉动建立起跨境旅游走廊,充分发挥跨境旅游轴向作用;此外,要以区域旅游圈为辐射区,依托合作区核心圈完善的交通网与优质的旅游资源,逐步形成向外辐射的产业集聚区。

(三)基于特色领域创新的跨境旅游模式构建

该模式可细分为两种:一是跨境生态旅游合作模式。构建跨境旅游模式势必需要慎重考虑生态自然环境与旅游的关联性,该模式虽非首创,却在我国西部地区跨境旅游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如霍尔果斯果子沟旅游开发采取的便是跨境生态旅游合作模式,当地十分重视生态建设,无论是引入植物,还是外来生物,一律严格把关,通过生态开发、保护、补偿等多种方式,全面助推跨境旅游合作模式的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和谐推进,可见,该模式具有实践可行性。我国在构建跨境旅游模式过程中可借鉴这一经验,遵循“绿色”“开放”的跨境旅游开发原则,充分利用政策红利,维系好政府、企业、游客、社区等各主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其在跨境旅游合作中的效能,在兼顾区域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推进跨境生态旅游的发展。二是跨境服务保障合作模式。鉴于部分地区前期开发不足,服务保障建设不完善,在旅游开发时可探索一条跨境服务保障合作模式,与毗邻国签订旅游服务保障合作条约,通过联动创新,以基础服务保障为提升要素,全面加强基础服务保障、安全服务保障,继而助推智慧服务保障发展,以跨境旅游宏观发展为基础,构建完善的一站式服务保障机构,如旅游管理协会等,还应建立跨境联络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以便为跨境旅游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三、结语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逐步提升及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跨境旅游行业发展势头愈加迅猛、发展前景日趋广阔。然而,由于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严重影响了跨境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全面推动跨境旅游发展,各地区要精准利用政策红利,将政策优势与地域文化优势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跨境旅游发展模式,通过生态立区、人才建设、产业发展、确立品牌等诸多途径,全面释放跨境旅游政策红利,强化我国跨境旅游的影响力,促进跨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把多勋,王瑞,陈芳婷.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廊道构建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9(09):97-104+136.

[2]陈世超,明庆忠,张恩伟,陈志.“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跨)境旅游发展模式及途径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33(12):58-65.

[3]陈翀.“一带一路”背景下粤港澳跨境旅游发展新模式[J].度假旅游,2018(07):98-100.

[4]郭慧.内蒙古中俄蒙跨境旅游发展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10.

[5]梁天戈,章晶.我国边境口岸城市跨境旅游类型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6(06):93-96.

[6]刘云,张梦瑶.试论中缅跨境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14(06):127-131.

[7]李飞.跨境旅游合作区:探索中的边境旅游发展新模式[J].旅游科学,2013,27(05):10-21+41.

作者简介:

謝宁光(1982.3-  ),浙江宁波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生态旅游。

猜你喜欢

类型发展模式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