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取向

2020-02-14袁君

学理论·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中小企业

摘 要: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稳步增长,中小企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数量最大、创新活力最强的企业群体,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分析,结合《中華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下简称《中小企业促进法》)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中小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政策层面上做一些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1-0064-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只有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才能够真正使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1]。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在需求下降、成本上升、融资困难、转型迟滞、贸易战阴影等困扰下,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甚至关门歇业。如何应对和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成为当前紧迫且重要的任务。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一)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生产的大型化和小型化、集中化和分散化是现实经济体中共同存在的一种常态。在这种常态中,一批中小企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单元”和“底座”,又有一批“单元”和“底座”企业,通过扩张、兼并、收购,成为规模巨大的“集团”和“巨头”。无论是“单元”“底座”,还是“集团”“巨头”,它都是由其产业方向、资本构成、产品规模、技术装备、劳动力、市场需求等要素决定的。同时,这些要素又决定了这些企业在社会分工上表现出生产专业化水平上的差异性,从而使其处于“金字塔”的塔顶为少数大型特大型企业,塔基为众多的中小企业。如美国、德国、日本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左右,对就业的贡献率大约为60%—70%。我国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2]。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引擎。

(二)社会就业的重要支撑

社会就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容纳劳动就业多。2006年美国中小企业提供就业人数6 000万人,占全部企业就业人数的50%以上[3]。在欧洲,商业的95%以上由中小企业完成,60-70%的雇员服务于中小企业[4]。根据2017年统计资料,我国中小企业提供就业人数达到1.43亿人,占全部企业就业人数的75%以上。中小企业能容纳劳动力就业多的经济学原因,在于它的资本有机构成成本比大型企业低,如单位劳动占用资金少、技术装备程度低、对劳动力技术要求不高。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型企业创造一个就业岗位需投资22万元,中型企业12万元,小型企业8万元,也就是说,同样的投资,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是大型企业的2倍甚至3倍以上。

(三)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机制灵活,其管理环境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展开。中小企业注重应用型科技创新,技术的适宜性、经济的合理性和生产的继承性优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效率高,可以包容大企业对“小创新”的忽视,可以接纳大企业“退出”的创新人员,中小企业在创新技术与市场对接上往往比大企业来得快。如美国、欧盟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新技术、新产品数量占全部企业总数的60%,人均创造的技术成果是大企业的2倍。20世纪美国的许多重大技术创新,包括飞机、DNA指纹技术、人造生物胰岛素、录音机、心脏起搏器、个人电脑等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并推向市场的[5]。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贡献的发明专利数量占总数的65%、技术创新占70%、新产品占80%以上。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

二、中小企业在创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突出问题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将其归纳为“三座大山”和“三道门”,“三座大山”即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三道门”即“卷闸门”“玻璃门”“旋转门”。结合《中小企业促进法》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制度缺陷

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缺陷是先天性的。我国中小企业从创业初期就是家长式管理方式、家族式管理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由家族成员担任。尽管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张和壮大,但企业管理的制度基础、运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行为,主要是以伦理道德规范来替代经济管理行为规范,这种制度已经逐渐不适应企业扩大发展的经营管理需要,从而限制了企业规模发展。

(二)融资渠道狭窄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创业初始阶段,资金投入中90%以上都是由主要业主、创业成员以及家族其他成员提供的。在创业初期和发展时期的投融资过程中,过分依赖债权融资问题非常突出,依赖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占比非常少。所谓融资成本是指“企业融资过程中必须付出的费用,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是企业融资成本的两个主要部分”[6]。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小、经营风险大、管理素质差,难以获得必要的信用担保和支持。企业信用评估制度不健全,银行为规避风险而从严控制信贷也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因素;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成本、管理成本、监督成本高,银行从严控制信贷等都是影响因素。

(三)不公平待遇

中小企业与大型特大型企业比,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是客观存在的。一些地区,政府投资的大中型项目,一般都是以大型特大型企业或者“中字头”企业为发标对象,中小企业是没有资格参与投标的。这种“潜规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有些发达国家,为兼顾公平,严格规定了政府的大型投资项目必须有20%以上的份额由中小企业分包。这种做法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

(四)政府服务基础薄弱

不同地区的落地企业受制于不同地区的园区、开发区的条件。一些企业因当地厂房、水电气、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而难以“落地”,有些企业“落地”后因土地指标不落实办不了土地证,有些“落地”成功但廠房因“先建后批”(没有“一书两证”)而办不了房产证。迟迟“落地”的企业拖延了投产,丢掉了客户。办不了土地证、房产证的企业,无法抵押贷款,资金周转不灵,不能扩大再生产。这些都是政府服务基础薄弱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三、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取向

(一)从法律层面上提升中小企业地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6月29日制定、2017年9月1日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是我国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保障合法权益、支持创业创新、促进健康发展的一部专门法律。2019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该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这是推进《中小企业促进法》真正落到实处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各级政府应该认真对照法条和问题,负起法律责任,真正落实好党中央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各项法律规定。

(二)从制度层面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地方各级政府在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时,可以通过资助、奖励、购买服务等方式,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对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该及时予以审计监督,凡用途不明或用途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要坚决予以纠正。要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并不断扩大其规模,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和发展。加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政府主导的市场运作方式,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在运作中,要加强运营管理,提升担保效率,放大担保倍数,发挥好担保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从共享层面上拓展中小企业创新空间

当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其他学科的高度应用,已为中小企业拓展创新空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国家层面可以组建跨领域创新专家团队,建立产业、企业的知识资本体系,抓好成果应用基地、技术服务平台、产业化管理系统、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等。中小企业要构建与这些平台体系的互通网络,为创新研发寻找契机和渠道。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该积极与大中专院校就业工作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组织企业进校园,举办校园现场招聘活动,通过网络、现场、入校等线上线下各类招聘形式,与各类学校进行就业对接。

(四)从自身层面上强化中小企业的“内功”

中小企业要想“脱胎换骨”,就必须从家族式企业制度中“走出来”。各级经济主管部门,在抓挂牌和上市中小企业辅导的同时,应该分批分期地推进其他中小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时刻锁定产业产品转型升级,夕阳产业要早谋划、早准备“料理后事”。重视产品研发和营销体系建设,建立“两头大中间小”的“亚铃型”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重生产“橄榄型”管理模式。要时刻关注经济发展周期和政策变化,“大发展”时就得买地买房买设备,“讲稳定”时就控制扩张,不乱铺摊子。要时刻注意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使中小企业保持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EB/OL].[2019-05-05].http://cpc.people.comcn/nl/2018/1025/c64094-30362413html.

[2]易纲.易纲行长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2018)”上的主旨演讲—关于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几个视角.[EB/OL].[2019-05-05].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

69/3557760/index.html.

[3]田大洲,田娜,曲涛.美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就业研究[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1(1).

[4]李叶华.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J].管理观察,2014(35)116-119.

[5]吴晓巍.小企业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6]王清.优化融资决策,降低融资成本[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

收稿日期:2019-08-11

作者简介:袁君(1987-),女,安徽合肥人,助教,硕士,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中小企业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