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网络空间治理研究
2020-02-14陈玲
陈玲
摘 要: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解决全球面临的网络空间治理难题,不仅基于世界各国面临网络空间治理困境的现实,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的继承与发展。它摒弃了以往的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等对话模式,倡导国与国之间采取互商互谅、共建共享、开放包容的对话方式,来解决世界各国面临的网络空间治理难题,是新型的全球网络治理理论,这为当今世界网络空间治理提供良好的范式,也为其他方面治理困境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治理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1-0004-03
继农业、工业革命后,人类迎来了信息革命的数字化浪潮,信息技术深深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领域,切实改变了全球的利益格局,对国家管理、社会治理、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也使得国家治理网络空间这个新领域的复杂性激增,当前各国面临网络空间带来的多种治理难题。如何治理网络空间这个新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互商互谅、共建共享等核心内涵与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要求是高度契合的。因此,各国借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相关观点是联袂治理网络空间的合理之策。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一)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政治共同体
国家之间和平共处,世界就呈繁荣稳定状态;国家之间相互争斗,世界就呈烽火四起状态。纵观人类历史战役频发,从公元前希波战争的硝烟四起到两次世界大战导致的家破人亡,战争带给人们除浩大劫难之外一无所有,经历战争后的人们更期待和平的生活,要和平不要战争成为各国人民最真切而又美好的愿望。创造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主旨就是要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政治共同体。各国在关乎国家之大事上,要以对话协商的态度共商国是,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走一条国与国之间和谐共处的新路。在国际交往中,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各国应使用对话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彼此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与分歧,以最大的诚意和谅解,带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态度,求得和平发展大局。
(二)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共同体
矛盾发生在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以及灭亡过程中,世上并无没有危险的世外桃源。在各国的交往实践中充满了矛盾与分歧。传统安全方面,美国利用军事实力对他国造成动荡,产生安全威胁,由其主导的霸权主义、冷战思维以及强权政治也时刻存在;在非传统安全方面,粮食安全、毒品、武器扩散等问题也经常发生。唇亡齿寒,一国绝不可能独自应付各种安全威胁带来的挑战,更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国如何共同解决传统安全以及非传统安全问题带来的难题?首先彼此不该制造争端,在不给他国造成安全威胁的同时,也应互帮互助,荣辱与共。“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说道:“各方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安全观倡导构建的是一个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共同体。
(三)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经济共同体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的生产活动是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并不仅限于本国范围内,世界各国都将参与到全球化进程。对于美国全面出击的贸易保护政策,我们应对其谴责,面对当今各国都位于全球产业链上的局势,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不仅冲击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将使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都蒙上阴影。各国之间不应建立经济壁垒,只顾本国的经济发展与利益格局,而是要打破经济壁垒,在承认彼此利益矛盾与价值冲突的前提下,各国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坚持求同存异、互相宽容,努力寻求共同利益,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建设开放、创新、包容的经济共同体。
(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共同体
世界各民族人民思想文化多样化,整个世界才会呈现出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局面。如果世界各族人民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整个世界都会呈统一的机械化状态,毫无生机与活力。然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网络等媒介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用其一贯提倡的普世价值来干涉别国内政,弘扬他国的文化理念,实现其文化霸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2]世界文明为何能够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局面,就在于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多样化文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他们以多样性的文化展现世界文明之态。世界各个国家、民族都处在同一个地球当中,虽然他们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但是彼此间进行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对话交流,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继而构建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共同体。
(五)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1]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西方发达国家改变生产发展模式,在国内大力追求技术密集型产业,把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设立在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会导致本国环境的严重污染,同时会影响发达国家,导致全球的气候变暖以及其他的生态问题。资本过多寻求剩余价值势必导致全球生态问题的出现。面对全球的生态治理危机,世界各国正日益成为休戚相关的生态共同体。各国都要为创造一个舒适的人类生存环境进行团结合作,厘清自己的职责,履行国际公约,要尊崇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走可持续发展、绿色、循环的发展道路,构建崇尚自然、绿色发展的健康生态体系。
二、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网络技术不平衡助长网络霸权、威胁国家網络主权
当今世界网络技术极不平衡,全球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其他核心技术都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海底光缆系统等互联网骨架设备与陆地信息系统相连就可形成通往世界各地的网络通信网,主要是为了满足西方发达国家的需要。他们通过在亚洲等世界各地进行投资建设海底光缆系统从而打造属于自己的全球网络,减少网络信息数据成本。目前全球网络关键基础设施均由西方发达国家投资建成,美国调查公司Tele Geography数据显示,世界海底光缆的总长度已达120万公里,不仅如此,西方发达国家还掌握CPU、计算机终端以及大型存储硬盘等先进核心技术,全球IP地址的分配权也由美国主导,以便实施对世界的网络监控,这会严重威胁其他主权国家的安全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互联网公司的核心技术不能够长期借助发达国家,必须研发属于本国的核心技术,否则将总是受制于人,不堪一击。
(二)全球网络安全遭受病毒威胁
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先进技术可以产生经济红利,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它的弊端也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危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产生安全威胁。虽然IBM调查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网络攻击降低了95%,但是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安全仍然遭受病毒威胁。NSA专家通过发现微软的纰漏耗费一年时间研发而成一种武器级漏洞利用工具——“永恒之蓝”。五年之后,某个非法组织利用“永恒之蓝”攻击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成千上万的计算机被勒索病毒锁住,造成网络瘫痪,网络交易、市政服务都受到影响。不承想,这个曾给世界各地带来巨大破坏的病毒时隔多年,在2019年5月再次卷土重来,使巴尔的摩市遭受病毒威胁,市政府官员的电脑被勒索,黑客对其索要十万美元比特币进行要挟。网络攻击事件频发,犯罪分子通过操纵微软“蠕虫级”高危漏洞对世界造成沉重灾难;同月,易到平台也遭受网络攻击,不仅给用户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平台也出现服务无法正常运转的现象以及被黑客勒索巨额的比特币。可见,一旦网络黑客借助漏洞攻击全球网络就可能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不仅会使全球关键基础网络设施遭到重创,还会给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浩劫”。
(三)网络空间基础设施不均衡阻碍各国的信息交换
网络空间基础设施是传播网络信息、加强各国通信的前提。建立健全网络基础设施,打通通往世界各地信息的通道,有利于缩短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信息鸿沟,让数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流动,打造互联互通、共同繁荣的网络空间共同体。然而,当前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平衡,阻碍了世界各地的信息交换。据统计,美国拥有超过15.4亿个IPv4地址,占已分配地址的35.9%[3]。海底光缆系统也大多由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投资,亚洲和亚美间的海底光缆建设则速度缓慢。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国家虽紧追其后,都各自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依旧存在明显差距,落后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仍然发展缓慢,严重阻碍各国的信息交换。例如: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要实现5G时代面临巨大的障碍——该国仅有不足20%的通信铁塔通过光纤进行连接,也就是说该国的光缆铺设率低,缺乏足够的光缆连接。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启发
(一)秉持互商互谅精神各国共同协商制定网络空间治理规则
中华民族向来追求和睦、平等、友好,很多先贤学者也都提出了自己的“仁”“爱”“和”思想,形成了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和文化”。比如孔子认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王阳明主张“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墨子的兼相爱。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优秀基因。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发展提出的互商互谅、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等观点也同样适用于网络空间。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角度来制定的网络空间规则从来都不是合理的规则,只有站在各国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以互相协商、体谅的态度加深彼此的理解,共同针对网络空间治理难题展开讨论,才是合理的应对之策。2001年由欧盟、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协商制定的世界首部《网络犯罪公约》旨在反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但是该公约不仅绕过了联合国,使之服从大国利益,对于网络犯罪管辖权的规定也削弱了其他国家的主权,存在明显的弊端。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在各国追求主权平等的同时也要推动规则平等。因而在制定网络空间主权规则时,不仅要服从《联合国宪章》宗旨,也要尊重每个国家的网络主权,大国更不应该凭借本国网络技术的优势推行网络霸权,危害其他国家主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提道:“沟通协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政治谈判是解决冲突的根本之道。”[1]因此各国需秉承互商互谅、相互尊重的理念,通过开设国际论坛共同探讨解决对策、制定治理规则。
(二)秉持开放创新观念开展国家间技术交流,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在构建网络空间共同体的过程中,加快更新旧观念,向开放创新、共同繁荣、相互交流的新观念转变,才是各国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最佳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道:“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愈发陈旧落伍,……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4]习近平总书记在刨除了意识形态分歧、社会制度差别、价值观点冲突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为治理网络危机、实现合作共赢,也应该摒弃制度差别,化解矛盾分歧,各国携手加强技术交流,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发达国家拥有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更不该垄断核心技术,实施网络霸权,只有坚持开放创新理念,开展国际交流,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互联网技术,世界互联网技术才能够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充满活力。从目前全球面临的网络治理危机来看,2014年伊始,我国为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中国平台做出了多方的努力,连续举办了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旨在实现国家间的共建共治。其他国家也可以借鉴开放创新理念,站在全人类的哲学立场,不独善其身,通过搭建科技交流平台共同研发能够应对黑客攻击的网络防御技术,以论坛、峰会等形式展开对话,线下各国科研院校也可通过技术交流的方式共同培养高科技人才。
(三)秉持共建共享理念建立健全网络基础设施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共建就是各个国家都参与到发展战略当中,实现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对接;共享就是實现互利共赢,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与机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面对网络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的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以重大项目和海底光缆系统工程为统领,不断完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落后国家投资建设网络基础设施,使得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一起共享网络技术带来的成果。面对网络基础设施不平衡使得各国信息交换困难的治理困境,各国可以借鉴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相关举措,比如创新网络基础设施投资渠道。亚洲和非洲以及拉美等地区的海底光缆系统还主要由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建设,这样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此外,一旦发达国家中断资金来源将影响整个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因而各国可以共同决定通过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搭建亚洲网络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平台,为建立健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