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桂子山上的树》新书分享会上的演讲

2020-02-14金立群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散文集滤镜石头

很荣幸参加晓苏首部散文集《桂子山上的树》的新书分享会。关于这本书,我想说三点感受,或者说它给我们的三点启示。

晓苏这本散文集,首先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本色,不要人设。大家都知道,现在人设这个词很流行。明星、网红、公众人物需要人设,就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要想获得一些更多的认同,也需要人设啊。朋友圈就是打造人设的好方式。那些流行的网络小说、青春文学、影视剧人物塑造,都要讲人设。霸道总裁大概就是很受欢迎的人设吧。一表现大学男生的魅力就必打篮球。动漫也是讲人设的。还有那些无限深情地拔高古代思想家、拔高民国大师,其实都是人设的结果。人设的问题在哪里?我们学文学的同学们想过没有。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对人的丰富性的呈现,将人偶像化、理想化,而背弃了真实!难道现代人胆子都变得那么小,不敢要真实了吗?

那么我们来看看晓苏这本散文集的开篇,写父亲的,题为《读父》。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篇幅讲述了父亲对自己的生活的关心、品格的磨砺和道德的教诲。要是于丹来写,最后绝对是要超级拔高一下的。但是这篇文章特别出乎我意料的是,晓苏后来笔锋一转,讲了三件父亲做的让他伤心的事情,一件是父亲为了自己打扑克,冷落了因想念父亲而搭运货卡车远道去看他的儿子,父亲当时显得很冷淡,只顾着继续玩牌,那辆卡车刚卸完货,就让儿子回去了。还有一次,家里的半包烟不翼而飞,父亲以为是晓苏和他的大弟弟当中的一个人拿走的,一时又不能确定,就让他们互相棍打。当然后来才知道拿走烟的是更小的那个弟弟。硬要弄一个人设,总是免不了人设崩塌的危险。而晓苏笔下的父亲,本来并没有什么人设,所以自然也不存在人设的崩塌。正如他所说,父亲也是个凡人,也有自己的兴趣,也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的脾气。这样的父亲才是真实的父亲,他的可亲可敬是真实的,他的疏忽与暴躁也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现在不是有一句流行的话吗,叫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那么同样,读父,而不是无条件的崇拜敬仰父亲,正是这样一种平视,这样一种冷静地审视,回归人的本色,回归情感的本色,生活中的情感没有那么纯粹,它有温柔细腻的时候,可是也会有粗糙的时候,正是这样的本色,才让晓苏对父亲的情感更加真实、更加厚重,才使得结尾的一番议论更加令人信服。

包括写母亲的《小说中的母亲》那篇,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母亲带着我去做衣服,本来是一块灰色的布,裁缝说白色的,小伙子穿上才更帅,可是母亲却有所顾虑,其实核心还是白色的布更贵。这一段商量的过程也是非常真实的。其实在那样一个生活普遍艰难的年代,因为可能多花钱而有一些犹豫是很正常的。这也是真实的生活。不彻底,不纯粹是生活的真实,但是如果你只看那缺失的一分,因此怀疑九分的情感和爱,我觉得那是一种神经衰弱的体现。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正视一分的不完美,珍惜九分的美好,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包容,才是真正的勇气,也才是真实的人性和自我。

当然,回归本色,并不是单纯意味着一定要在正面的人物和事物中刻意找出一些不那么纯粹的东西,它还包括了对人与生活的丰富性的呈现,包括了许多看似偏离主题的所谓闲笔。比如《我的老师程家箴》这一篇,主题是老师的敬业,是老师对我的文学兴趣的启迪和培养,但是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止于有关的事例。程老师在课堂上夹腰提裤的标志性动作,吃土豆片时的那种满足、陶醉的神态,让我看着不禁笑了出来。只有回归了本色,才能有生活和人物的丰富、丰满,才能有张爱玲所说的参差的对照,在呈现真实的同时,呈现生活的不同色彩,呈现生活的戏剧性和趣味性。这其实也是晓苏创作之有意思的一个重要源泉。

这本散文集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就是用眼睛,不用滤镜。大家都知道,现在拍照修图盛行。特别是许多女同学,不用美颜和滤镜,就不愿意出镜。拍摄大自然也是无滤镜不风景,据说咱们卓刀泉东湖边上那片城中村都能拍出希腊知名旅游胜地小岛圣托里尼的效果。这当然也算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从文学和艺术来讲,它却意味着对差异性的消灭。用了滤镜,用了美颜,美则美矣,但是人物与景色的个性都没有了。为什么要去做山寨的圣托里尼,而不去做堂堂正正的卓刀泉湖光村?,我觉得这也是神经衰弱的体现。

晓苏在一篇写景的散文《万山石头记》中谈到,许多地方为了招徕游客,煞费苦心地给石头命名为望夫石、罗汉石等等,作者随后写道“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些蹩脚的名字,这都是些骗人的把戏,它们像这像那,唯独不像石头。”晓苏写万山群岛的石头,是这样写的:“万山群岛的石头,是真正的石头,它们不作秀,不扭捏,不变态,它们什么都不像,只像石头。事实上,它们也不愿意像别的什么东西,只愿意像石头自己。它们很真实,很淳朴,也很自信。”这样的文字,正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出来的,而不是用了别人的滤镜看的。我们常有一句话叫眼睛长在自己身上,自己去看去发现啊。可是现在,该有多少人的眼睛其实是长在别人身上,长在滤镜美颜身上。看着这一段文字,看得我真是笑了起来。因为這里还有不露声色的讽刺啊。在这篇散文的结尾,晓苏谈到了看万山群岛的石头的方法:“如果你真要去万山群岛看石头,我想给你一个建议。看石头……的时候,你一定要怀着一颗平常心,眼光一定要是平常人的,……如果你把万山群岛的石头看成是其他什么,那你肯定是看走眼了。”

正是因为晓苏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所以他的散文,在描写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更写出了描写对象的独特魅力。只有自己的眼睛,才能发现真正的独特魅力,滤镜是发现不了的。它只能让你看走眼。写风景是如此,写人也是如此。集子中有一篇散文,写的是省作协去荆州桃花村体验生活的事儿。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写村子里的腰鼓队的表演:“走着走着,我们看见了一个腰鼓队,几十个花花绿绿的嫂子,正如狼似虎地打着腰鼓欢迎我们。我发现,嫂子们一个个都是高胸脯,大屁股,他们一边打着腰鼓,一边尽情地耸着,扭着,看得我目瞪口呆,心跳过速,涎水暗吞。”同学们想想,要是换上文绉绉,带滤镜的写法,这个场面会怎么写,你们又会怎么写。你们肯定不敢这么写,虽然你们会感觉到一种冲击,感觉到嫂子们夸张的表演,甚至是夸张的体型带来的冲击,但是你们不会这么写,因为好像不够优雅,有点说不出口。但是这正是最真实的生命力的冲击啊。你们去看看古埃及的壁画,去看看毕加索和梵高笔下的女性形象,这种夸张不是人为描述的夸张,而是对象自身的夸张,生命力的勃发。我们就是这样习惯带滤镜,在不该夸张的时候用滤镜去夸张,而真的碰到了本来的夸张,却又如叶公好龙般不敢直视,不敢直写了,反而要用P图软件把这些特别之处P掉。晓苏应该也是体会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这一段的结尾,他写道:“而桃花村的嫂子们,她们身上的东西都是真的,原生态,所以才那么好看,那么迷人,给人一种真正的丰满之美的享受。”包括晓苏的比喻,完全是脱口而出的感觉,特实在,但是又特有味道。比方说这篇散文里写一位老先生擅长唱情歌,“每一首歌都唱得情意绵绵,仿佛他本人正涉足了一场黄昏恋。”还有一篇序言里提到一位朋友,“潘老师是个典型的南方小个子,头小脖子细,远看像一支筷子顶着一颗土豆。”类似这样的比喻在晓苏的小说里那就更多了。这样的比喻堪称独一无二,无法也无需模仿,就因为那是来自于自己的眼睛而不是美颜和滤镜啊!晓苏这样的比喻多得很,就是日常谈话聊天也时不时冒出来,你们可以从晓苏的小说里看到许多这样好玩的比喻。

这本散文集给我的第三个启示,就是有温度,无需热度。一个作家的小说是他的公众号,带有专业色彩;而一个作家的散文往往是他的朋友圈,是真实生活的呈现。

如果要是按照现在流行的那种加人设的方式给晓苏一个人设,你们猜是什么?我告诉你们,首先就是凤凰男。因为晓苏是从农村出来的,而且家里五个男孩,他是老大,老大意味着什么,你们想想看,真是凤凰男中的凤凰男啊。现在一提到凤凰男,女孩子都是要避而远之的。负担重啊,麻烦多啊。所以有的凤凰男一旦跳出农门,改换了环境,就仿佛变了一个人,毅然隔断了自己和过去的联系。而有的人呢,却是背负着过去的重担,负重前行。但是这两类凤凰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是将过去的成长环境视为负担。

这本散文集,虽然叫《桂子山上的树》,但是这些树是有树根的。它们的树根未必就只在桂子山上的土里,那样的树根基太浅,也长不了多高。这些树的根扎得很深,伸向远方,伸向自己作为一颗种子飞向这里之前所在的故乡。在这本散文集里,给我突出印象的就是晓苏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故乡家族里的亲戚故去了,晓苏写悼词,故乡亲人的农产品作坊开张了,晓苏写贺词。从写家乡的散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晓苏热心参与了有助于家乡发展的许多活动,和家乡的父母官,县里的镇上的领导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其实,晓苏认识这些领导显然并不是为了让他们能帮自己什么忙,而是因为自己想为故乡多做一点事。

农村问题是我们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时不时就会爆出一个热点新闻,时不时微信公众号就会推出一篇有关爆款文,特别是在快到过年的时候。作为从農村成长走出来的作家和学者,作为以故乡农村为自己主要写作题材之一的晓苏,在涉及故乡农村的时候,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从来不是以一个外在的上帝视角对故乡做冷峻的审视,或是猎奇的利用,或是煽情地赞美却对故乡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弊端视而不见,而是始终以一个故乡游子的家里人的视角自然地表现故乡、描写故乡,叙说着自己和故乡的故事。正是这样一种“家里人”写“家里事”的视角和态度,让晓苏笔下对故乡的叙说有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温度。这就好像是亲人之间的温度,无需刻意营造而自然流露。可是造热度的写法却不是这样的。它追求惊奇的、震惊的效果,将一些事情的意义无限放大,既有正面的无限放大,将故乡夸张为精神桃花源,掩盖了问题,掩盖了故乡农村对现代文明之光的需要,也有负面的放大,以追求关注的热度和流量,其实都是对故乡农村的利用和糟蹋。而在晓苏有关故乡的文字中,你可以感到的是家里人的热心和关心,是家里人为了家里人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变化而由衷地喜悦、鼓励和赞扬。这些文字读来都是非常亲切的。这就是我说的有温度,无需热度。

而温度,或许正是你读完这部散文集的总体感受,这是一位来到桂子山已然四十年的男人,所散发出来的温度,这是晓苏对他热爱的文学写作与文学教育事业的温度,是他对家人、亲人的温度,是他对故乡农村的温度,对师长、同事、朋友的温度。正是这样的温度,正是晓苏,正是我们尊敬的王先霈老师,还有在座的各位老师们,正是许许多多这样有温度的师长,让我们的学校,让我们的桂子山成为有温度的校园。也愿同学们成为有温度的人,让我们的校园永葆自己的温度,让我们的社会永葆自己的温度!谢谢!

金立群,文学评论家,现供职于湖北经济学院,出版专著多部,发表论文近百篇。

猜你喜欢

散文集滤镜石头
“绿瓤西瓜”横空出世 是滤镜合成还是“确有其瓜”
材料作文“滤镜与生活”导写
斟满人性温情的《凹村》——读雍措的散文集《凹村》
别小瞧了石头
此情可待成追忆——读李玉洋散文集《那些年,那些事》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再活一次——散文集《乡间游戏》创作谈
大小笔的协唱——读王胜田散文集《悠长岁月》
渐变ND滤镜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