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竞争会削弱孩子创造力
2020-02-14南京师范大学涂荣豹
●南京师范大学 涂荣豹
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心态下,很多家长早早的将孩子放在了应试竞争的“赛道”上。而始于童年的应试竞争很少有赢家,因为被迫进入应试竞争轨道的孩子,在求胜怕败的焦虑氛围下成长,很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
过早参加考级消灭爱好天性
现如今,无论是想进入好一点的小学和初中,还是证明自家孩子的优秀,都需要各种等级证书的支持。许多家长已将孩子“早期教育”与考级和各种证书画上了等号,导致幼儿“考级风”愈刮愈烈。
许多孩子也把考级看成一件大事,就好像运动员备赛的那种感觉,想着上场练得就特别积极。刻苦的练习只为了考上一个证书,而非出自兴趣爱好去主动学习,即便原有一点的爱好,也会在无尽的考级中消磨殆尽。
那些孩子早早停止了自然的成长,小脚穿大鞋,努力去适应各种社会标准。他们被训练得在生活的各种选项中,不加思索地弃绝内在的愿望,只以社会评价作为价值判断。这种扭曲是以消灭天性为代价的,这样的孩子以后会有好发展吗?
应试竞争不利于合作能力培养
“考级”就是一场“非赢即输”的竞争,考级通过即是赢家,而没有通过就是输家。通过这些考试,有些孩子确实被训练得很有“竞争意识”,从小表现出极度的争强好胜。但在赢家只有一方,而输家也必然只有一方的情景之下,就有可能体现出竞争的负面效应。即人们不可能表现出相互友好或彼此合作。
合作的内涵是友善、诚实、宽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正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但是,在持续不断的非赢即败的应试竞争中,孩子只学会了比和争,破坏了孩子的合作能力。相信家长都知道,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发展,远比当前一个分数或一张证书重要的多。
压力焦虑会影响心理健康
过早的竞争必然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提前感受到压力和焦虑。研究发现,长久、超过承受力的压力,会影响儿童脑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
过早的竞争还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一旦失败会对自己产生不满,甚至由此有自卑感;对他人不满,表现为嫉妒或敌视他人等。而成功也同样会有不良影响,骄傲自满,轻视不尊重他人等。这种竞争的后果,往往不是打败别人,而是先击倒自己。
此外,每个人的自我活动能力是有限的,努力自我控制的人,在遇到无解的难题时,会更快的放弃。过早地参加非赢即败的竞争,有意的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削弱孩子内在的力量,让他变得羸弱无力。
自信快乐胜过一切
那么,为了让孩子将来能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家长应该咋办呢?
作为家长,不应该过于关注孩子的考试结果,而更应当密切关注孩子的心态变化。此外,尽可能的让孩子多参与一些集体活动,最好是需要很多小伙伴彼此合作共同完成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等。不仅锻炼孩子的毅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意识到团队精神的可贵。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信,快乐地享受生活和面对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