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精神发育迟缓临证撷要
2020-02-14邓晶晶唐纯志陈兴华
邓晶晶 唐纯志 陈兴华
(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精神发育迟缓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以前(通常指18岁以内),由于精神、智力发育障碍,从而导致的智力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社会适应能力低下,主要表现为认知、语言、运动发展迟滞,多动,注意力障碍等[1],其中注意力障碍是重要的评判因素。现代医学将其病因归结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但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精神发育迟缓属于中医“五迟”“五软”范畴,与心、脾、肾等脏腑的关系密切,根本病机为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其病位在脑[2],古人有“脑伤则体残,脑康则体安”之说。脑为精髓汇聚之处,元神所居之府。从心脑相关理念出发,调理脑神是治疗精神发育迟缓之根本。我们根据临证经验总结出针灸治疗精神发育迟缓的诊疗思路,验之临床,收效显著,现简要介绍如下。
1 强调使用夹脊穴
先取从胸1至腰5相应华佗夹脊穴,用0.30 mm×25 mm毫针,向背中线斜刺,不留针,刺激后患儿双下肢反应强烈效果更佳。传统理论认为夹脊穴位置毗邻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3],而督脉之别“别走太阳”,故称其为督脉和足太阳经脉气的转输点,它不仅参与气血在经络中循环往复的运行,而且借助于气街径路与上下、左右、前后经脉之气沟通。从神经解剖学来看,夹脊穴穴区有脊神经通过是夹脊穴针刺效应的主要神经生理学基础[4]。受损后的神经系统具有内在的调整与代偿作用,通过外在的干预手段,可恢复或重建受损的神经功能,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强大的可塑性。因患儿多动、挣扎,临床上取夹脊穴为多,如患儿配合,亦可选取膀胱经第一侧线。此意在调节五脏六腑经气,改善脏腑虚实状态。
2 主取头针四项
脑为元神之府,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藏神,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提出“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心脑相关,“靳三针”头针四项旨在调理脑神。选取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智三针(神庭、本神双)、脑三针(脑户、脑空双)及双颞三针(耳尖直上入发际两寸处为第一针,在其前后各旁开1寸处分别为第二、第三针),用0.30 mm×25 mm毫针沿帽状腱膜平刺,留针1 h,每隔15 min行针1次。《内经》言“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气在头者,止之于脑”,视头部为灵机出入之要道,因此主取“靳三针”头针四项,以疏通经络、醒脑开窍、补益肝肾、振奋督阳。同时辨其兼证不同,如多动少静、注意力不集中配手智针(内关、神门、劳宫),少动多静或自闭配足智针(涌泉、泉中、泉中内),软瘫配手三针(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硬瘫配上肢挛三针(极泉、尺泽、内关)、下肢挛三针(鼠鼷、阴陵泉、三阴交),规范化治疗与个性化治疗相结合,促进患儿的脑功能康复[5]。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多存在注意力障碍,因此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故四神针针刺时针尖朝外,目的使其兴奋,激发其智力发育。精神发育迟缓在中医理论中属心神病变,而神的各种表现都与脑有关,头针可以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6]、激活神经再生细胞[7]、刺激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等众多机制改善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大脑的实质及功能状况[8]。许多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靳三针”头针四项刺激能反射性调节其大脑皮质功能,改善病灶部位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从而改善发育迟缓患儿的脑功能[9]。
3 重视听宫穴
听宫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上,具有开窍聪耳的作用。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针刺听宫穴可以提高皮层听中枢的兴奋性,使中枢分析能力增强,并可能通过加速脑组织功能的代谢和修复,提高大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性[10]。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开窍于舌,针刺舌三针(廉泉及其左右各旁1寸)可刺激舌根部神经,增强其兴奋性反射,升高神经的反应阈值,激活反射通路,调节中枢系统中受损变性的神经元,重建传导通路[11-12]。因此听宫可与舌三针协同刺激语言中枢,促进患儿语言进步。此外,听宫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经气交接之处,两阳相合,可以激发五脏背腧太阳经气。
4 提倡针药结合
精神发育迟缓患儿的康复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该类患儿的治疗,“单一疗法,短期突击”都不能奏效,通常采取以针刺为中心的特色疗法,配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穴位注射通过药物和穴位共同起到治疗作用,临床上多选用人胎盘组织注射液,是因为胎盘入肾,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从而益智生髓。穴位贴敷主要选取五脏背腧穴、募穴交替。穴位埋线疗法有两方面的显著作用:吸收前,有机械性的刺激作用;在吸收过程中又有一种生物性刺激作用,延长刺激时间,增加刺激强度,具有短期速效和长期续效两种作用方式[13]。因此结合穴位埋线,持续刺激内脏,促进患儿发育。临床上多选取天枢(双)、中脘、关元、髀关(双)、梁丘(双)、足三里(双);肝俞(双)、肾俞(双)、次髎(双)、承扶(双)、承山(双)两组腧穴交替进行穴位埋线。所取腧穴主要位于足阳明胃经及足太阳膀胱经,这是因为阳明多气多血,可以健运脾胃,长肌肉,并且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与心、脑有联系,可以益脑髓,长智力。精神发育迟缓患儿主要是先天肾精不足和后天脾胃失养,基于先天肾精不足多配以健脾益智膏方,同时又兼顾后天脾胃,常用四君子汤与生脉散。患儿久病造成脾胃虚弱,多表现为纳差,四君子汤相对平和,可以健脾养胃。小儿为纯阳之体,但病儿在久病过程中或多或少耗伤阴液,导致很多患儿夜间哭闹、眠差等,生脉散可以滋养心阴。针药结合,临床验证有佳效。
5 验案举隅
陈某,男,3岁。2018年1月15日初诊。
主诉“发现语言运动发育迟缓1年余”。患儿家属1年余前发现患儿发育迟缓,语言及运动功能发育较同龄儿缓慢,2岁余时仍未能顺利行走。期间行粗大运动、作业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等康复治疗,效果不明显。刻下:言语欠清晰,发单音,无连贯语句,表达能力低于同龄水平,注意力短暂,行走欠稳,纳眠可,二便可。舌淡红、苔薄白,指纹紫滞,隐隐显于风关。否认其他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言语欠清,可简单对答,四肢活动欠稳,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西医诊断:精神发育迟缓。中医诊断:五迟(辨证属禀赋不足)。治以醒脑调神,益智生髓。治疗方法:(1)针刺治疗:患儿取俯卧位,取自胸1至腰5相应华佗夹脊穴(双),用0.30 mm×25 mm天协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向背中线快速斜刺,不留针。然后让患儿取坐位(家长帮助固定患儿头部和身体),用0.30 mm×25 mm天协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进针,依次针刺四神针、智三针、脑三针、颞三针(双)、舌三针、听宫(双)、手三针(双)、手智针(双)、足三针(双),头部穴位采用平刺方法,听宫及四肢部穴位采用直刺方法,以上腧穴均取双侧,不提插捻转,留针1 h。(2)穴位注射:以人胎盘组织注射液2 mL交替穴注足三里(双)、曲池(双),待患儿适应后且能配合可穴注双侧五脏背腧穴。(3)穴位贴敷:将自拟经验方(黄芪15 g、巴戟天15 g、菟丝子15 g、枸杞子15 g、太子参10 g、麦冬10 g、当归10 g、芍药10 g、川芎10 g、山萸肉10 g、柏子仁20 g、桂枝10 g)打磨成粉加姜汁、蜂蜜调匀制作而成,将其贴在双侧五脏背腧穴。针刺、穴位注射、穴位贴敷均隔日1次,每周3次。(4)穴位埋线:选取天枢(双)、中脘、关元、髀关(双)、梁丘(双)、足三里(双);肝俞(双)、肾俞(双)、次髎(双)、承扶(双)、承山(双)两组腧穴交替,局部皮肤以安尔碘常规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2 cm,以7号注射针头作埋线套管,取一段长约1.5 cm的可吸收性外科手术缝线,从注射针头前端置入约0.75 cm,左手绷紧或捏起局部皮肤,右手以两指持针法将针头直刺入局部皮下组织,刺入深度约2 cm,出针后以干棉签按压止血,操作结束后待完全血止再以安尔碘消毒一遍,2周进行1次埋线。以上治疗以4个月为1疗程,经治疗2个疗程后患儿言语清晰,可连贯说简短语句、注意力稍集中、行走较稳。目前该患儿仍在门诊巩固治疗中。
按:该例患儿初诊时语言欠流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步行不稳,动作欠稳,精细动作欠佳,综合其症状、体征、检查结果,考虑其为禀赋不足,心不能藏神,故注意力短暂,精细动作欠佳,肝肾亏虚,肝不能濡养筋脉,肾不能主骨,故步行不稳,动作欠稳,因此治疗上从心脑相关理论出发主取“靳三针”头针四项调理患儿的脑神,针刺、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中药协同增效。经治疗后该患儿理解力、语言能力以及表情、反应、步行均有显著改善。综上所述,运用针刺、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针药结合等方法治疗精神发育迟缓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作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