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持针手法对降低血液科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2020-02-13谭方方张佳思
谭方方, 张佳思, 袁 嘉, 姜 盛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庆西南医院 血液内科, 重庆市, 400038)
针刺伤是指各类穿刺针、采血针、静脉导管针等锐器物刺破人体皮肤后所引起的伤害[1]。针刺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伤害,相关文献报道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高达90%[2-4]。护理人员针刺伤可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引起血源性病原体感染。护士一旦发生针刺伤,尤其被HIV、HBV阳性患者注射后的针刺伤后,将影响其身心健康,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5]。因此,积极探讨针刺伤的有效预防措施,对保障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身心健康、提升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医务人员预防针刺伤或锐器伤的实践主要包括加强教育培训、管理、工具使用改进、用物处理等,而关于操作相关措施改进方面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改进药物抽吸过程及各种注射拔针后的持针操作方法以降低针刺伤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12月在血液科工作的护士46名设为对照组,日常操作中采用常规针刺伤预防措施;2019年科室改进穿刺操作中护士的持针手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在血液科工作的护士46名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已取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并注册、经岗前培训考试合格,能独立胜任血液科临床护理工作。排除标准:未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从事临床护理管理及其他辅助工作者。观察组共纳入护士46名,女45名,男1名;年龄22~36岁,平均(29.10±3.23)岁;工龄1~19年,平均(9.00±2.70)年。对照组共纳入45名,女44名,男1名;年龄23~36岁,平均(30.60±3.40);工龄2~18年,平均(8.20±3.10)。2组性别、年龄、工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针刺伤预防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伤预防措施,修订完善血液科护理人员针刺伤预防相应规范;加强对全科护理人员针刺伤预防规范的培训,每季度举行一次讲座及技术操作培训,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并在日常工作中督促检查护士落实情况;护理操作过程中尽量选用安全型的输注工具;严禁回套针帽,操作完毕及时正确处理针头及其锐器物,严格遵守各项操作流程及规范;一旦发生针刺伤,应及时上报。
1.2.2 改进针刺伤预防措施: 观察组在原来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针对药物抽吸过程及各种注射拔针后的持针操作方法进行改进,具体方法如下:所有药物抽吸穿刺进针过程中均以手掌的小鱼际肌为支撑点,避免悬空进针;护士给患者注射完毕拔针后,一只手在按压穿刺点的同时,另一只手立即将注射器针头由常规的水平方向改进为针尖朝向地面的垂直方向,让握针的手贴于身体侧面。上述改进有利于避免在按压过程中因陪护等他人撞击导致护士发生针刺伤,也可避免握针的手臂与其他人相撞击导致他人发生针刺伤。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针刺伤发生情况。
2 结果
观察组未发生针刺伤事件,对照组有4(8.89%)名护士发生针刺伤。
3 讨论
针刺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之一,不仅对医务人员造成生理伤害和心理压力,同时还会影响工作质量。研究[5]显示,临床医护人员掌握针刺伤相关防范措施,采取积极的态度,可有效预防针刺伤,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目前,临床主要通过使用安全器具、妥善处理锐器和人员的教育培训,以预防和管理针刺伤发生[6-7]。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穿刺针、注射器等锋利医疗用具接触频繁,一旦操作不慎,易发生针刺伤。本研究根据日常工作实践经验,改进临床护士注射操作过程中进针、拔针的持针手法,明显降低了针刺伤的发生率,改进前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其中2名护士是因在执行注射过程中,配制及抽吸药物进针时持针手法不稳妥,没有很好地固定支撑点导致针头偏移误刺伤到护士手指而发生针刺伤;另2名护士是在给患者皮下注射完药物拔针按压穿刺点时,因家属撞击护士持针的手臂,导致注射针头刺伤到护士的另一只手。本研究改进的持针手法,让注射器贴住操作者另一只手的小鱼际肌,以此为支撑点,避免注射器针头晃动导致误伤操作者手指,从而降低了针刺伤的发生。注射完毕拔针后,在按压穿刺点的同时立即将注射器针头由常规的水平方向改进为针尖朝向地面的垂直方向,且紧贴于身体的侧面,以此避免在按压过程中因人员撞击手臂导致针刺伤。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