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面八方”
——中国歌剧评论现状与思考

2020-02-13高拂晓

歌剧 2020年1期
关键词:评论者歌剧音乐

文:高拂晓

“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首届全国优秀歌剧评论征集比赛”于2019年12月12-14日在山东艺术学院成功举办。笔者应组委会之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作了题为《当代中国歌剧评论现状与展望——有感于首届全国优秀歌剧评论比赛获奖评论》的发言。鉴于多年从事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习惯,笔者特别关注了此次歌剧评论比赛。中国音乐评论学会首次专题性地举办“歌剧评论”比赛,反映了在中国歌剧创作和表演繁荣发展的当前形势下,歌剧评论如火如荼,几乎占据了整个音乐评论的半壁江山,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评论文章,此次比赛即是这一态势的集中体现。本着虔诚的学习态度,笔者仔细阅读了获奖评论,并进一步搜索了多篇歌剧评论进行阅读,发现当前的歌剧评论如此精彩,甚至胜过歌剧本身,像万花筒一般,折射出当前中国歌剧创作与表演的斑斓图景。下文以八个特点和四个展望略做感想。

特点一:千姿百态——多样的观察视角

歌剧艺术的综合性在为歌剧评论增添了难度的同时,也提供了多样的评论维度。正如英国音乐理论家尼古拉斯·库克所说:“舞台表演没有不相关性原则(no rules of irrelevance),舞台上发生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值得研究的。”评论者从各自的角度进行思考,远不局限于对歌剧传统的认识,或仅限于音乐与剧情的探讨,而是几乎涉及与歌剧有关的方方面面,观察全面而细致。比如麦琼(华南师范大学):《唱好一首自己的歌——装置歌剧〈惊园〉印象及新歌剧的美学思考》,李晶(浙江师范大学):《贝多芬笔下的女英雄——歌剧〈费德里奥〉中莱奥诺拉形象的塑造》。

特点二:史料丰富——强烈的历史意识

歌剧自17世纪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以来,历经了几个世纪发展至今,在其创作程式和表演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又因其在中国作曲家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中融汇,致使评论中容易忽视歌剧形式的历史演变,而单独讨论现代形式的创新。但令人欣喜的是,许多评论者都较为注重歌剧的历史发展,在评论中能够较好地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思考,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意识,使歌剧评论的对象有“根”可寻,且有比较对照的语境,从而兼顾了评论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如邱桂香(福建师范大学):《新时代中国传统经典文学歌剧改编新探——从浮士德题材文学多元化歌剧改编中获得的启示》,郝立新(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彰沂蒙山之铁血,曜民族歌剧之精魂——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

OUTLINE / The first “opera criticism” competition held by the China Music Review Society has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of excellent articles,reflecting the vibrant picture of the art form today.

原创歌剧《天地神农》剧照(摄影:祖忠人)

特点三:特征突出——专业的技术分析

左页:民族歌剧《沂蒙山》剧照(图片提供:山东歌舞剧院)

上:民族歌剧《檀香刑》首演剧照,第三幕“劫狱”(摄影:李云涛)

隔靴搔痒和不能触及歌剧本体的评论常常是被学术圈所诟病的一种音乐评论。早在19世纪,音乐评论家舒曼就曾经呼吁,“音乐评论是一个还完全没有开垦的土地;这是由于只有极少数的音乐家擅长文笔,而大多数评论家却不是真正的音乐家,因此不论前者或后者都不能真正把握对象……”舒曼希望由音乐家群体而不是文学家担当评论者,使评论能够触及音乐的本质。但从此次优秀歌剧评论以及近年所发表的许多歌剧评论来看,虽然并未实现舒曼提倡的那样由音乐家担当评论家的理想,但评论者的确越来越“专业”,绝非仅仅是文学描述。这体现在,他们能够紧扣音乐本质形态特征,结合谱例进行分析评述,对歌剧的创作特征和重要音乐的分析不乏典型性和代表性,使人可以迅速抓住一部歌剧的关键特征。如丛密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复调思维看歌剧作品的多层结构》,徐文正(温州大学):《芸芸众生相 悠悠日出情——歌剧〈日出〉评析》。

特点四:态度鲜明——大胆的批评指正

在评论中敢于直言而非人云亦云,敢于批判而非吹捧奉承,是复杂的社会形势下音乐评论不太容易做到的优良正气。在最近的歌剧评论中,我们看到了众多直言不讳、大胆批评指正的文章,甚至很多新作品的创作者还能主动加入当前一些社交媒体,比如微博、微信平台,形成学术讨论群,听取大量专业人士的意见。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共同探讨新歌剧的创作问题,使当前的歌剧评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如居其宏(浙江师范大学):《硬骨头音乐家与歌剧艺术的粗鄙遇合》,黄宗权(福建师范大学): 《当〈奔月〉的理想照见歌剧的现实》。

特点五:语言流畅——轻松的文字驾驭

歌剧与语言和文学本身就具有密切的联系,文学功底和修养对于歌剧这种艺术来讲,与音乐修养同等重要。歌剧评论对于评论者的文字能力要求甚高。许多歌剧评论,特别是优秀评论,在文字表达上行云流水、妙语连珠,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学功底。语言的流畅不仅因为评论者对语言本身的运用很熟练,而且因为他们对歌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颇为熟悉,对其中的情节、冲突、结构、发展等要素的组织逻辑有较清晰的认识,能够针对歌剧这一复杂艺术的表现进行流利的表达。如何静(曲阜师范大学):《巴洛克遗珠重现 塞魅丽唱响申城——听上海国际艺术节亨德尔歌剧〈Semele〉》,周爱华(山东艺术学院):《民族歌剧〈檀香刑〉的“戏”与“情”》。

特点六:理论深入——准确的本质提炼

西方历史上有过三次重要的歌剧论战,一是18世纪中叶以卢梭为中心的“喜歌剧之争”;二是18世纪下半叶的格鲁克歌剧改革;三是19世纪中下叶以瓦格纳为中心的“乐剧”。音乐和戏剧的关系问题是论战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歌剧评论立足的理论基础。由于20世纪哲学思想纷繁杂陈,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想潮流,对艺术领域影响深远,比如释义学、符号学、心理学等理论领域的研究成果对艺术作品的阐释和表演舞台的解读起到了深化的作用。但分析中也特别容易出现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现象,需要研究者灵活运用。从这次的优秀评论来看,情况是可喜的,评论者在立足于歌剧舞台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进一步升华了歌剧的本质。如马圆瑞(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歌剧〈原野〉的符号学分析》,谢楠楠(山东艺术学院):《戏剧与情感——贝尔格歌剧〈露露〉的审美解读》。

特点七:审时度势——恰当的描述解读

当前歌剧评论的主要对象是中国的现当代歌剧,这些歌剧的题材丰富,创作手法多样,不仅民族性与世界性体现得非常充分,中国特色尤其彰显。中国歌剧成了时代性强烈的表现形式。因此,对这些歌剧进行评论,不仅要有历史的眼光,更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标准强烈碰撞的当下,艺术家的民族自觉、职业责任等多重身份也在其中交融,要创作出时代的精品并非易事。但从整体上看,积极探索的努力得到了众多评论者的肯定,把时代精神作为歌剧评论的重要原则,使当前的歌剧评论体现了恰如其分的描述解读。如苏哲(中央音乐学院本科生):《植根丝路土壤 澎湃中国之音——观一带一路〈图兰朵〉有感》,谌蕾(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远古神话的当代解读——评上海歌剧院新创作歌剧〈天地神农〉首演》。

特点八:转换自如——缜密的评论思维

好的评论一定有好的语言,而好的语言背后一定有好的思想。古希腊的哲人朗基努斯就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特有的光辉”,好的语言正是有赖于好的思想所表达出来的。歌剧评论者们思维敏捷,通过对歌剧形式与内容较好的把握,使评论在形式与内容上达到了和谐统一,不仅较好地概括出了评论的核心要点,而且能够把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进行评价,表现了较缜密的评论思维。如陈永(华中师范大学):《〈白毛女〉七十年,何以仍经典》,张敏(枣庄学院):《从〈山海经·奔月〉引发对当代中国歌剧类型的思考》。

展望当前歌剧评论,有四个方面值得进一步重视。

一是从术业专攻走向全面而成熟的评论写作。

我注意到,很多歌剧评论文章其实来自评论者长期的研究领域,或者是硕士博士阶段的课题,这为评论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在歌剧选题上专业细致的研究,自然能更深入地把握歌剧评论的对象,呈现出深入的评论思想。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正是由于评论者的术业专攻,限制了评论角度的全面和成熟,有的仍局限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比如某一类型的分析领域,未来还应该从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入手,补齐短板,才能对歌剧这样的综合艺术有更全面和综合的评价。

二是从学术套路走向创新而独特的评论思维。

音乐评论在很多院校不仅作为专业来招生,也在一些基金项目中有组织地进行专业人才的写作培训和训练,虽然对评论人才的培养不无裨益,但写作模式很容易僵化。音乐、人物、剧情等的分析,就像创作一样,都有套路可循,但却很难革新。其实,精彩的评论一定是独特的、别具一格的,绝不是遵循某个模式生搬硬套出来的,而是评论者以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观察,加之以独树一帜的分析,把评论对象特色化而呈现出来的。因此,突破模式和套路,个性鲜明的评论是未来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三是从独立思考走向合作而融入的评论生态。

评论者一般都是理论工作者,虽然也有一些作曲家、剧作家、制作人等从事音乐评论,但作为写作的评论一直以来被视为相对独立的领域。而歌剧艺术是综合艺术,从剧本、音乐创作,到导演、舞台设计等等环节,涉及的合作者是非常多的,评论者一定不要将自己孤立于这些因素之外,而应融入歌剧制作的多个环节中去体验、体会,这样更能促使歌剧评论言之有物、有的放矢,更能揭示歌剧这类特殊形式的表现精髓,而不仅仅是交出一份精美的“分析作业”。

四是从职业兴趣走向责任而激情的评论情怀。

诚然,很多歌剧评论要么受个人兴趣驱动,要么受学业任务促使,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动力。但若从持久发展来看,学术责任和创作激情对歌剧评论的未来产生着更深远的意义。责任与担当是现今文艺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理想,他们应该为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和表演繁荣奉献智慧,充满激情地投入评论工作中,使自己成为整个文化建设良性循环的重要力量。

当然,一个好的评论生态的建立还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比如各个专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将课程设置从专一型转向多元融合的开放型,加强不同专业互通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不同学科领域专家的合作课题和研讨会,等等。总之,音乐评论绝不能封闭地研究,必须开放地接纳,歌剧评论更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学术氛围,推进音乐理论与实践的共生共长。

民族歌剧《奔月》剧照(图片提供:中央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评论者歌剧音乐
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走进歌剧厅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音乐
基于情感特征和用户关系的虚假评论者的识别
基于评论关系图的垃圾评论者检测研究
音乐
歌剧
秋夜的音乐